平心而論,我並不是《哈利波特》故事的死忠鐵粉,只是2001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上映後,全世界不管大人、老人還是小孩都陷入了瘋狂,掀起了一股為期十年的巨大哈利波特旋風,而身在暴風中的我也跟著一起隨風起舞,人云亦云地跟著著迷。
原以為2011年《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為此魔法世界觀的最後一部,J·K·羅琳也曾發過誓,小說只寫七部後就會停筆,結果2016年7月底出了《哈利波特8》的原著小說,11月又上映一部此魔法世界觀的外傳故事電影《神奇動物在哪裡》。
《神奇動物在哪裡》為《哈利波特》系列的外傳故事,背景是建立在1926年的美國紐約(伏地魔在這一年的12月31日出生)。
男主角紐特為一位神奇動物學家,為了研究及營救全世界的奇珍異獸而環遊各大洲,紐特隨身帶著一個褐色斑駁皮箱,但其實它是一個魔法裝置,進入皮箱中就好似進入一個世外桃源般的異次元世界,裡面住著紐特所收集到各式各樣的奇獸。
想當年在看《哈利波特》系列的八部電影時,好看歸好看、精彩歸精彩,但總覺得少了一個什麼關鍵的元素,離神片每每只差臨門一腳而已,使我很難全心全意的去愛這系列的電影。
但在看完《神奇動物在哪裡》電影後,心中的疑惑猶如當頭棒喝般的豁然開朗,龐大格局的世界觀、濃鬱的奇幻炫麗的元素,琳琅滿目的奇珍異獸、令人小鹿亂撞會心一笑的愛情戲,這種種的種種構築出一幅我心中引頸期盼的魔法世界。
比起《哈利波特》系列中那小鼻子小眼睛的狹隘格局,中二成分濃厚的劇情轉折,流水帳的單調敘述方式,很難戳進心坎裡的沉悶小情小愛。我認為《神奇動物在哪裡》光是第一部就已完勝《哈利波特》的任何一部作品,也總算讓觀眾見識到除了霍格沃茨以外的真正魔法世界
這次由J·K·羅琳親自上陣為此片的編劇,搭檔曾執導《哈利波特》系列後面四集電影的導演大衛·葉茨,而這個「哈利式」的黃金組合,假若沒什麼大意外的話,會一直合作至此系列的第五部最終章。
《神奇動物在哪裡》大致上可以分為兩條主線劇情,一個是動物學家紐特,因為自己大意的舉動,導致皮箱內的怪獸跑出來到「麻瓜」世界逛大街,另一個是美國魔法國會(MACUSA)正在為魔法師在「麻瓜」世界中曝光而大傷腦筋,會長瑟拉菲娜正在極力守護及維持巫師存在的隱秘性,原本兩條幾乎不相關的故事線,很巧妙且不著痕跡的於結尾相互呼應及碰撞,還順道帶出伏地魔出現前最危險的黑巫師,同時也是鄧布利多校長的情人蓋勒·格林德沃。
《神奇動物在哪裡》劇情飽滿厚實,該交代的都已交代清楚,幾位主要角色的背景建立也非常完整,連為了接續下一集故事所鋪的梗也已就定位,此片作為這五部曲的開端,算是交出一張近乎滿分的極好成績,與同樣是華納兄弟所發行作為DC正義者聯盟開端的,《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和《自殺小隊》相比起來,後者兩部根本就是一種褻瀆、一種侮辱呀!
《神奇動物在哪裡》除了精彩好看、絕無冷場尿點,完勝《哈利波特》電影等盛讚的原因外,就是要考量到現實的一面,此電影是要出五部曲的系列作品,沒看過《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就罷了,但假如光是在《神奇動物在哪裡》第一集就未觀賞以打好基礎,很難想像後面的四部續集要如何銜接的上,幾年後隨著續集電影慢慢的上映,這股旋風要開始復興席捲全世界時,才驚覺自己已與世界脫鉤、信息嚴重落伍,此時才後悔當初怎麼不看此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