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阿里巴巴2020「十一」假期消費出行趨勢報告》發布:據高德數據顯示,10月1日到5日,全國十大夜遊城市中成都熱度位居第一。
據夸克數據顯示,成都位列熱愛閱讀城市第一。
大文娛數據顯示,10.1-10.4的全國電影票房數據中,成都位列top城市第三。
第一天
誰最火
十大夜遊城市 成渝雙雙入列
10月2日晚10時,成都錦江兩岸依舊是遊客絡繹不絕,坐在烏篷船裡夜遊錦江的重慶遊客王先生拿著手機不停地拍,「來成都旅遊過很多次,這還是第一次坐船賞夜景,很棒!」
在王先生的鏡頭裡,光影長廊與碼頭光影秀相得益彰,盞盞河燈在水面蕩開,「花重錦官城」的繁華旖旎就這樣在眼前鋪陳開來。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各地景點都開啟了久違的人從眾模式,而夜遊項目則是其中最亮眼的一顆星,不少傳統景區也紛紛通過延長開放時間、豐富產品供給等方式發力夜遊。同時,不少早早布局「夜遊」的城市也不斷推出新的夜間旅遊產品,豐富夜間旅遊需求。
全國各大城市、景點紛紛加入了「夜遊」行列,遊客最買誰的帳?來自高德地圖大數據顯示,10月1日當晚,全國夜遊熱度最高的十大城市分別為重慶、廣州、上海、深圳、成都、北京、東莞、杭州、蘇州、佛山。
這麼火
憑什麼
國潮集市登場 新的消費體驗
在全國各地紛紛布局夜間旅遊的當下,為何這些城市熱度最高?延長遊客停留時間並不是最全面的準確答案。在河流、海濱、河畔開發光影秀、集市等夜遊新場景,不僅是為遊客帶來了全新體驗,更讓「夜經濟」的含金量在進一步凸顯。
「乘船遊覽錦江很興奮,消費體驗感更棒。「讓重慶遊客王先生感到驚喜的是,在乘船「夜遊錦江」後,他還在東門碼頭錦江沿岸的古風集市上「淘」到了心儀的蜀錦蜀繡作品。
「所謂的古風集市,更是一個文創集市。」成都錦江綠道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國慶中秋「雙節」期間,東門碼頭錦江沿岸聯合20多家商鋪共同呈現了獨具一格的古風集市,現場匯集蜀錦蜀繡、筆墨紙硯、髮簪首飾、紙雕、皮影等多家國潮元素市集攤位。
「通過打造文創集市、展會等固定消費場景,並將周邊新設的特色劇場及傳統夜市等浸入式體驗消費場景納入其中,增加業態多元、供給豐富的夜間文旅消費場景,讓遊客在這裡遊覽之餘更能滿足文旅消費需求。」據不完全統計,在假日期間乘坐遊船、逛國潮集市的遊客量日均突破五六千人。
「夜遊錦江」背後的經濟學
太古裡、339、蘭桂坊、九眼橋等均坐落於錦江沿線,均是成都夜間經濟的重要觸發點,利用江面空間將這些獨立商業組團串聯起來並形成經濟效應,「夜遊錦江」項目應運而生。在河道兩側打造集市、展會等固定消費場景,並將周邊新設的特色劇場等浸入式體驗消費場景納入其中,讓「夜遊錦江」為其帶來更多消費人群,從而將場景轉化為實際消費能力。
利用「夜遊錦江」項目,成都想要打造的夜間經濟範圍還將擴大。未來項目時間有望擴展至1小時左右,線路覆蓋成都多個區(市)縣,將夜間經濟的活力通過船隻帶到全市。
在上海、桂林等眾多城市都在大力發展夜間泛舟時,「夜遊錦江」更顯厚重——該項目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文化對成都夜間經濟形成支撐,形式有據可循,且具有更強的國民效應和共鳴感。「夜遊錦江」同樣具有拉動成都經濟增長的潛力。
該項目旨在打造「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節、夜宿」六大主題場景。利用沿線資源,在河道兩側的人行通道上打造集市、展會等固定消費場景項目,並將周邊新設的特色劇場及傳統夜市等浸入式體驗消費場景納入其中,讓「夜遊錦江」為其帶來更多的消費人群,從而將場景轉化為實際的消費能力。
夜間旅遊,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雲長期以來關注的研究課題之一,「夜遊錦江」也是她非常關注的一個夜間旅遊項目。
吳麗雲分析,與日間旅遊相比,夜間旅遊的關鍵在於產品不能是簡單的靜態呈現,而是要動態活化。只有合理布局,避免「千城一面」,才能充分發揮出旅遊之於夜經濟的引擎作用。
成都商報-成都發布記者 李彥琴
攝影|極美小分隊王效
成都發布編輯 | 語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