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褚,綽號「虎疵」,手持大刀,與曹操的大內保鏢持一對鐵戟的典韋齊名,是公認的曹魏陣營中,武力值最高的兩員猛將。
在宛城,典韋為保護尋歡的曹操逃命,一人一口腰刀,死命守住轅門,卻被張繡部將從背後一槍刺死,許褚接替典韋,成了曹操的大內保鏢,寸步不離曹操,伴隨曹操南徵北戰。
許褚,曾經與日後蜀漢陣營中的「五虎將」中,除了黃忠以外其他四虎打鬥過,整體表現「虎疵」落於下風,特別是張飛似乎是許褚的天然剋星。
許褚每遇張飛,就是不順手,最終,被張飛一矛刺落馬下,儘管許褚是醉酒狀態,張飛武力值不弱許褚,甚至在許褚之上,是可以說得通的。
張飛和許褚:前後共打了數次,但每一次都打得磕磕碰碰,放不開手腳一般。火燒新野時,關羽在上遊掘開大堤,下遊漲了大水,曹軍被水所淹,軍無鬥志,遇到張飛攔路,許褚無心戀戰,奪路而逃。
火燒赤壁,逃亡途中,曹操等中了埋伏,許褚騎一匹無鞍馬,狼狽不堪地上前和張飛交戰,張遼、徐晃兩將助戰,都無法壓制以逸待勞的張飛,見曹操騎馬脫險,遂各自撇下張飛逃逸。
在漢中,許褚主動要求解押糧草,途中被張飛攔截,許褚舞刀來迎,卻因酒醉,戰不數合,被張飛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馬,軍士將其救回。
關羽與許褚:當時,關羽被曹操軍兵圍困在土山上,關羽先是和夏侯惇戰了十餘合,夏侯惇故意詐敗,引誘關羽追趕,突遇徐晃和許褚兩將,將關羽夾在中間圍攻,關羽奮力殺退許褚和徐晃兩路軍兵。
儘管曹操有降服關羽的意思,但關羽能獨自奮力殺退曹營徐晃和許褚這兩員最猛的將領,書中儘管沒有許褚和關羽具體打鬥回合數,但關羽武力值當在徐晃和許褚兩將之上。
趙雲和許褚:穰山之戰,劉備軍兵和曹操大軍遭遇,曹操下令讓許褚出戰,趙雲主動挺槍迎戰許褚,大戰三十合,不分勝負。
此時,張飛和關羽各執軍兵,從左右兩側殺來,曹軍抵擋不住,許褚跟著回撤。由於交戰時間不長,僅從打鬥情況來判斷,許褚和趙雲兩將,可說打成了平手。
許褚和趙雲兩將,如果有機會繼續放開來打鬥,究竟誰的武力值強,就不太好判斷了,兩將都是各自陣營的猛將,估計誰也殺不了誰,仍然打成平手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當然,喜歡趙雲的讀者,肯定要比喜歡許褚的讀者多,因此從心理上來講,大多數讀者希望趙雲能戰勝許褚,這也是人之常情。
馬超和許褚:其武力值非常強悍,「馬超不減當年呂布之勇」,是曹操對其評價。馬超在八、九合內,殺敗于禁;二十合內,又殺敗張郃,這兩員位居曹營「五子良將」的猛將;緊接著在數合內,又一槍刺李通於馬下。
潼關之戰,馬超殺得曹操割須棄袍,幸虧曹洪縱馬提刀,攔住了馬超,大戰四五十合,刀法散亂,氣力不加,但卻為曹操逃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曹操感慨說,「馬兒不死,他無葬身之地」,可見馬超成了曹操的心病。
曹操素知馬超勇猛,故意用激將法,惹得許褚提刀來戰馬超,「許褚裸衣鬥馬超」是《三國演義》中,武將之間打鬥最精彩的篇章。
許褚和馬超兩將,前後連續不斷地打了三場,兩將相搏殺總共有二百三十合,創造了三國武將之間對打最高的實戰紀錄,超過了「張飛挑燈夜戰馬超」的二百二十餘合。
本次馬超和許褚大戰,馬超仍然白袍銀槍,而許褚卻剝了身上的盔甲和衣服,赤裸上身和馬超打鬥,儘管最終打成平手,但馬超和許褚武力值孰強孰弱,事實上已經給出了答案,風度翩翩的錦馬超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