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史話——堅守萬堤渡口的一支民兵武工隊

2020-12-24 澎湃新聞

在一九四六年國民黨頑軍侵入大名縣城時,大名縣武委會組織了一支民兵武工隊。堅守在萬堤漳河支流渡口、堵住了頑軍的北犯,組織出擊,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一時成為漳河以北廣大農村——解放區的可靠屏障,在大名人民中享有較高時聲望。

正當我縣人民和華北解放區人民一樣,用鮮血贏得了八年抗日戰爭的勝利,在飽嘗戰爭痛苦之後,渴望著實現國內和平,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的時候,國民黨反動派背信棄義,蓄意違犯協定。從一九四六年一月「停戰令」生效,到同年七月,國民黨反動派就發動了全面內戰。我縣黨政軍民在這一極度複雜而緊張的形勢下,遵照上級指示,抓緊進行減租、生產、練兵三大工作,以迎接最艱苦的局面來臨。

一九四六年八月到十月,我到冀南軍區參加了三個月的軍訓。(地址在威縣七級)回縣後和趙正光(政工部長)同志一起於十二月初,在邊村開辦了民兵骨幹軍訓班。學員計有:邊村的張善養、張文超,於旺莊的張運身,東海子的崔鈞,儒家寨的成汝河等五十餘人,開展了步槍射擊、地雷爆破、以及出擊、阻擊等野外軍事演習和一些軍事基本訓練。

在練兵期間,國民黨頑軍進犯我解放區的消息不斷傳來。一九四六年元月一日(古歷十一月初十)上午,予料之中的爆炸性消息終於傳來了一一國民黨頑軍侵入了大名城。當聽到這一消息之後,全體五十餘名學員,全都氣炸了,強烈要求:堅決保衛我們的勝利果實,立即開赴前線,迎擊敵人。在敵情不清,領導意圖不明而學員求戰心切的複雜情況下,怎麼辦呢?我和趙正光同志周密考慮之後,決定由我帶領學員全部武裝,率先開赴萬堤渡口,阻擊敵人進犯。趙正光同志赴縣請示。就在當天上午九時許,我集合了五十餘名學員,開赴萬堤。到達萬堤時,方知敵人已進犯到康堤口。我立即作了戰鬥布署,讓第一班為尖兵班在前面,我和二班在中間,第三班在後,以此順序摸索前進。尖兵班到達前屯之後,選擇了有利地形,控制了草橋渡口。我和二、三班趕到前屯時,即發現康堤口村北塵土飛揚,敵人騎兵向前屯方向飛奔過來。待我二、三班剛剛投入陣地,腳未站穩,其先頭騎兵己進入我陣地射程之內。當時由於缺乏戰鬥經驗,我還未下達射擊命令之時,尖兵班就向敵人放了一排槍。因為我過早暴露了目標,敵騎兵迅速扭回頭去,向東迂迥,而正面敵人向我們撲來。機槍在我陣地前沿瘋狂掃射。敵我對射一陣之後,我考慮到,村民已全部撤完,繼續戰鬥敵強我弱,而且處境不利,就決定立即撤退,我和一班在正面掩護,讓二、三班分別退到郭村、二集,予防迂迥之敵,全部順利撤回到萬堤渡口。在渡口又立即組織布防陣地,迎接再次阻擊任務。

在我嚴陣以待之時,只聽到前屯方向機槍狂叫、卻不見敵人過來。事後方知,我撤出前屯後,敵機槍掃射數陣,方進入村莊,進村後又向西、北方向偵察掃射一番。在村待了一袋煙的工失,就慌忙撤退。敵人為什麼慌忙撤退呢?大概敵人不知我,有背水之戰,乃兵家常忌之故吧!

下午得知頑軍在康堤口大興土木,修築據點。我一面派人到前屯偵察敵情,一面安排宿營。

夜幕降臨,萬籟俱寂。在查崗的路上,思緒萬千。趙正光同志為什麼還不回來?縣指揮部的意圖是什麼?這支武裝是存在?是解散?是固守?是遊擊?下一步該怎麼辦?我的思想像斷了線的風箏,飄忽茫然。

宿營的第二天,元月二號早飯時,趙正光同志來了。趙正光同志說:縣指揮部王政委(當時的縣委書記王丕成)對我們這次行動倍加讚賞,這次行動正合領導的意圖。但最後也批評了我們,以後要注意防止自由主義盲目行動。並指示我們重新建立支民兵武工隊。組建原則是,將訓練的骨幹民兵,大部遣回本村組織練武,留一少部分在武工隊,再從村中動員一批階級覺悟較高的民兵到這裡來。規模五十人左右為宜。組織上另派一名有戰鬥經驗的同志任隊長,讓我任指導員。其任務是:堅守萬堤渡口,適時的阻擊敵人,並選擇有利時機,出擊敵人,推遲敵人進犯時速,打擊其囂張氣焰。

根據縣指揮部的指示,當天立即著手組建。我和趙正光同志親擬動員民兵的名單,一招即來。計有當時所謂被搬掉的「石頭」——老村幹:樊河道的田多福、田名鈞,於旺莊的張明如,趙鴨窩的趙信善,沙壠塔的霍金維,龐龍化的龐學善等十餘人。他們在翻身運動中,雖然犯了強迫命令,多吃多佔鬥爭果實一些錯誤,但其階級覺悟較高,對階級敵人和國民黨頑軍有刻骨的仇恨。此外,還有前、後屯、辛莊等村的民兵周好印、王孟德、林文烽等十餘人。全隊五十餘人中就有我村(樊河道)十人。那時沒有什麼「走後門」、「拉關係」之談。動員家族親戚,獻身革命,腦瓜子就象在腰裡掖著,隨時可能拋掉。誰要是一家子都出來工

作,那才是被嘖嘖稱羨的「光榮府第」。

第二天,一支民兵武工隊誕生了。隊長郭金成,指導員田修文,一班正付班長田名鈞、田崑,二班正付班長崔鈞、成汝河,三班長周好印,四班長(管理員)林文烽共五十餘人。就其裝備,按當時的情況看,尚為可觀。計有:當時頗興的日(本)造蓋板三八式、大鼻子捷克式、老套筒、漢陽造六五步槍等達三十餘支,和其他雜牌長槍共四十餘支,比(利時)造三把盒子短槍二支,手榴彈百餘枚,子彈一千多發。

武工隊建立後在馬村休整了兩天。三日夜裡,武工隊重又駐防於萬堤渡口。進入駐地後,一面派人到前屯偵察和密切注視康堤口之敵的動向,一面積極開展攻、守、退「三勢」演習和地雷爆炸等練兵活動。通過打演習、不僅提高了隊員們的戰鬥素質、增強了體質,同時也熟悉了地形。對萬堤村坊、院落、牆垣、胡同以及野外的堤防、墳瑩一切自然障礙物,象一張詳細的軍用地圖,印在了心目中。

在練兵之際,偵察了敵情。城內與康堤口頑軍,白天不斷出動,到城北漳河以南一些村莊抓人,搶掠。特別是當得知敵人有一次到前屯催糧要物,肆意搔擾時,隊員們個個氣憤填膺。郭金成隊長氣急的說道:「打他狗日的!」一場伏擊戰,旋入醞釀之中。

經過醞釀,擬定了兩個方案:一是伏擊我優於敵勢的小股敵人,力求給以重大創傷,或吃掉敵人;二是誘擊我劣於敵勢的大股敵人,誘敵深入我地雷陣地。地雷設有一、二號兩個陣地。一號陣地是前屯草橋以南,高廟兩側與南北路上;二號陣地是萬堤草橋以南,堤防以東,墳瑩以南與南北路上。元月四日,即完成了上述兩個陣地的布雷任務。翌日清晨,我全體隊員,悄悄進入前屯。我帶領二班在街中布哨,嚴禁人們走動,防止暴露目標,並作予備力量。郭隊長帶領一、三班隱蔽在村南邊一家大院子裡,以南牆為掩體,控制著草橋與前沿陣地,嚴陣以待,密切注視著前方的動向。到了上午半晌時,觀察員發出:「注意,有情況」的信號,見有一個敵人從南往北急速而來,個子不高,身穿破舊黃色軍裝,走在彼岸,躊躇不前,只是「來人,來個人」的喊叫。這一狡猾的傢伙,見無人搭腔,似覺有詐,扭頭就

跑。「他媽的,不能便宜了他!」郭隊長命令打了一排槍,將其射倒。不料,在我停止射擊後,這傢伙重又爬起來,一顛一破的南跑。這時發現敵人有兩股騎兵出動,一股向小董村方向迂迥;另一股騎兵在前,步兵在後,向我前方壓來。騎兵眼看就要進入我地雷陣地。郭隊長說聲:「撤!讓一號陣地的地雷迎接他們吧!按第二個方案進行。」在我們撤退的屁股後面只聽見噠噠噠,轟!敵的機槍聲和我們的地雷爆炸聲交織一起。「著!一號地雷向我們報告了。」好說笑話的張文超開了腔,逗的大家大笑不止,安然無恙的撤回到了第二號地雷陣地。事後方知,一號陣地炸死炸傷敵人數人騎。(注)嚇的敵人再也未敢越雷池一步,只在漳河南岸,亂喊亂叫,機槍盲射一陣,就溜之大吉了。

兩天以後,冀南日報社記者力航(朱煒),和冀南民兵報社通訊員流仙(劉樹春)先後來採訪。於元月十六日冀南日報頭版頭條登載了大名縣民兵武工隊,大擺地雷陣,殺傷敵人的消息 ;在同一天的冀南民兵報登載了大名武委會主任張子英籤發的嘉獎令。

此次伏擊之後,康堤口據點之敵,再也不敢到前屯催糧要物,向其他村莊搔擾也大有收斂。一不做二不休,趁敵驚恐之際,主動出擊,一場擾擊戰勢在必行。

這時,縣武委會趙正光同志也趕到防地,積極贊同夜襲方案。元月十三日夜裡,約九時左右,我全體健兒即整裝出發,郭隊長帶領熟悉地形的第三班為尖兵班,按照事前偵察好的路線摸索前進。從漳河支流前屯西北的下遊,沿冰而過。再從小董村東地穿過。隨又悄悄進入桂村最西邊一個大院裡。這裡既可作為指揮所,也是襲擾敵人的前沿陣地。在我們沒有主動打響之前,由趙正光同志留在指揮所,帶領第二班監視與鉗制敵人。由我和郭隊長帶領一、三班,到康堤口以南割其電話線,切斷與城裡敵人的聯繫,加重敵人的恐懼感。郭隊長帶領第三班在前面走,當走到劉堤口東地,發現村裡小樓上有燈光閃爍,因一時情況不明,不便冒然行動,以免影響我們的整個計劃,決定繞到村南地過去。順利到達劉堤口西南南北公路時,讓一班田名鈞、田崑正付班長,分別帶領五名隊員沿公路南北縱深發展,監視、警戒。

其餘十餘名隊員迅速投入割電線行動。由於動作神速,手腳輕快,不到十分鐘時間,就割斷電線五空,隨收回南北警戒,勝利而歸。

到我們回到指揮所時,敵人始終未覺察我們的行動。趙正光同志上前與我倆握手,以示祝賀,並說:「好!可以打響了。」啪啪,向敵人打了一排槍,劃破了深夜的寂靜。隨有男高音田崑放開嗓於高喊:「弟兄們裡不要替蔣介石買命了!」噠、噠噠,換來敵人機槍響個不停。田崑逗趣的說:「哼!用槍聲奪我的發言權嗎?」當敵槍停了後,田崑繼續喊:「弟兄們不要打了,蔣介石的命運是兔子尾巴——不長了,秋後的螞炸——活不久了!」噠噠噠……又是陣陣槍聲。在我們勝利撤出桂村後,還陸續聽到敵機槍的狂叫。這只能說明敵人驚恐,虛弱到什麼程度。

這場襲擾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日夜龜縮在據點之內,誠惶誠恐地等待末日的到來。

就在頑軍八十五師進入大名城不久,劉鄧大軍即開展了予北戰役。城內敵人則驚慌不己,蔣介石迅速將其嫡系半機械化的八十五師急忙調回,讓商震的三十二師接防。由於我予北戰役的節節勝利,城內敵人更加恐慌不安。終於在二月五日(即古歷正月十五日夜十一時許)灰溜溜遁去。大名城隨告第二次解放。

民兵武工隊,在頑軍撒退的當天黎明時分,即進入大名城,駐紮在黃小街西頭路南教會樓上。一面投入北大街、西大街範圍內的維護治安活動,一面待命聽候縣指揮部的調遣。五天之後,趙正光同志向我們傳達了縣領導的意見:肯定了民兵武工隊的功績,認為這個武工隊與敵對峙,所處最前線;與敵接觸戰鬥次數、戰績,均為兄弟武裝單位之首。歷史使命已光榮完成。最後決定,除一部分民兵仍回本村外,其餘均轉入縣組織的翻身工作隊,積極投入農村清算、翻身的火熱運動,在新的戰鬥崗位上,繼續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註:此次戰鬥,打死打傷敵人未獲確切數字。據當時的冀南日報社登載消息稱:打死打傷敵人十餘名,不夠準確。其打死打傷敵人數人騎較為可靠。   (摘自:大名文史資料第2輯)

相關焦點

  • 新時代的洪湖赤衛隊:男女老少齊上陣,近4萬民兵衝在防汛一線
    圖為女子民兵突擊隊搶築子堤。(通訊員 董悅 攝)61年前,隨著歌劇《洪湖赤衛隊》在北京公演,洪湖赤衛隊的故事家喻戶曉。歌劇講述了1930年夏天,戰鬥在湘鄂西革命根據地洪湖水網地區的「韓英」和「劉闖」,帶領赤衛隊員保衛家園的英雄事跡。今天,一支近4萬人的民兵隊伍,衝在防汛一線。
  • 抗日老戰士的心聲:聽一聽《塞上抗日敵後武工隊之歌》吧!
    大同大學藝術學院前院長、音樂系教授李恆林先生,在他編輯出版了《抗日歌曲一百首》後,發現在他的百首抗日歌曲中,竟然缺一首《抗日敵後武工隊之歌》。而抗戰時期的武工隊,在毛澤東《論持久戰》的戰略戰術指導下,野火一般,燒遍中國長城內外,黃河、長江南北,是侵華日軍對抗日根據地每一次「掃蕩」中遇到的有力反擊,是中國人民民族解放戰爭中克敵制勝的特種兵,功不可沒。
  • 八路軍敵後武工隊的屠龍刀是什麼?撅把子土槍
    而八路軍時代,由於多是在敵後作戰,尤其武工隊之內經常要穿便服,還要和日偽軍打照面,撅把子的小就特別重要了。長槍無法隱藏幾乎無用,而撅把子可以放在輕鬆的藏在身上。八路軍地方武裝和民兵,都大量使用撅把子。絕大部分時候,這把射程很近且只能打一發子彈的土槍,是用來自衛的。
  • 參加木裡森火救援的涼山軍分區民兵:堅守至最後一刻
    消防隊員上山前影像 來源:相關人士新華社成都4月4日消息,堅守,是四川省軍區涼山軍分區參與撲滅木裡縣森林火災的324名民兵的真實寫照。經過4天4夜的連續奮戰,4月3日下午,明火已被全部撲滅。「木裡是我們的家,森林是我們的寶貝,不完全把火滅掉,我們是不會回去的。」民兵隊長邱浩說。
  • 嶽麓史話 ‖ 沿江小鎮之龍洄譚
    嶽麓史話 ‖ 沿江小鎮之龍洄譚 2020-06-15 2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鐵血武工隊傳奇》講述八路軍敵後武工隊與日寇鬥智鬥勇的故事
    《鐵血武工隊傳奇》是孫小光執導,童苡萱、谷智鑫、鮑鯤、斌子、孫鵬濱、劉鑫領銜主演的抗戰劇,該劇是抗戰劇《武工隊傳奇》的姊妹篇,講述了一支八路軍敵後武工隊與兇殘的日寇鬥智鬥勇的熱血抗戰故事。坂本覺得吉野此次逃脫回來之後行為十分可疑,便想試探吉野,最後確定吉野和王亮之間有勾結。
  • 紅色作品·抗戰故事 | 「敵後武工隊」最後的老兵——賈正喜
    敵後武工隊是一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不穿軍裝的抗日隊伍,於1942年成立於冀中平原地帶,主要任務是深入敵佔區,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組建民兵組織,建立情報站,開展對敵鬥爭,摧毀敵偽組織、偽政權、維持會,配合抗日根據地的對敵鬥爭,使敵佔區逐步變為抗日根據地。武工隊對粉碎日、偽軍的「治安強化運動」,鞏固和發展抗日根據地,作出了很大貢獻。
  • 東部戰區空軍地導某營官兵——人在堤在 向險衝鋒
    今年夏天,面對肆虐的洪水,東部戰區空軍地導某營迅即抽調50名官兵組成抗洪任務突擊分隊,在南昌市新建區固守堤壩25個晝夜,先後15次緊急執行急難險重任務,全力排除20餘處險情,以「洪水襲來我作堤」的無畏擔當,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這本就是一支英雄的部隊。在1998年抗洪中,該營所在單位被原四總部評為「抗洪搶險先進單位」,榮立集體二等功。
  • 5萬多沙袋!葉家垸大橋堤段終於守住了
    7月19日5時,湖北黃岡麻城巡堤人員發現,206省道葉家垸大橋堤段出現200餘米的路基坍塌。在河水持續衝刷下,塌方面積還在持續擴大!原來,頭一天,當地普降特大暴雨,加之上遊水庫相繼洩洪,導致閻家河水位暴漲2米以上。
  • 澧水河畔的女子巡堤隊:日巡2萬步 絕不放過任何隱患
    在常德市安鄉縣深柳鎮的澧水河畔,有一支女子巡堤隊。紅網時刻7月24日訊(記者 黎鑫 攝影 徐士潔)連日來,在常德市安鄉縣深柳鎮的澧水河畔,一支女子巡堤隊讓給沿線的居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們每天巡走的步數超2萬步,其負責的堤段也暫未出現一起險情。「我們都是以男同志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護大堤,保護安鄉的人民。」女子巡堤隊隊長、深柳鎮潺陵社區黨總支書記李美雲說,這支女子巡堤隊共有30餘人,都是社區幹部與周邊村民。自7月2日安鄉發生汛情以來,她們就一直堅守在大堤上,從來沒有退縮。
  • 抗日戰爭故事:太行女民兵英雄李馥蘭,堅貞不屈,大義凜然!
    這樣一來,我武工隊和敵工站無法在鎮裡開展活動,便把聯絡站轉移到山後,讓秘密遊擊小組的負責人(即公安員)李馥蘭擔任了地下聯絡員。李馥蘭深知這項工作危險性很大,隨時都有犧牲的可能,但為了早日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她不僅愉快地接受了任務,還想方設法帶領群眾開展抗糧、保留青紗帳等鬥爭,還巧妙地為八路軍武工隊提供各種情報,抓住時機打擊敵人,使聯絡站的樞紐作用得到有力的發揮。
  • 《鐵血武工隊傳奇》熱播 孫鵬濱演繹冷麵狙擊手
    舉報 《鐵血武工隊傳奇
  • 楊應森:民兵的新作為——哈爾濱警備區踐行「黨管武裝」責任實錄(續)
    周宇副司令員告訴我,「磨刀不誤砍柴工」,每年汛期到來前,哈爾濱民兵就會集中進行水文巡視、搶築子堤、封堵決口、水上救援等14個課目的防汛搶險綜合演練;這次抗擊新冠病毒疫情,哈爾濱民兵也做到了抗疫、訓練兩不誤。(圖為哈爾濱市民兵在執行抗洪搶險任務。
  • 《鐵血武工隊傳奇》獲贊 童苡萱變"先進特工"
    ,並利用特工的素質為武工隊「突擊掃盲」,帶來一些先進思想和新鮮玩意,令武工隊的漢子們欽佩不已。、谷智鑫領銜主演,講述了一支八路軍敵後武工隊與兇殘的日寇鬥智鬥勇的熱血抗戰故事。昨晚該劇上演「策反」章節,童苡萱飾演的女特工苗月與武工隊一起執行任務,並利用特工的素質為武工隊「突擊掃盲」,帶來一些先進思想和新鮮玩意,令武工隊的漢子們欽佩不已。《鐵血武工隊傳奇》播出後反響不俗,收拾率一路高歌猛進,正在朝收視前三進發。
  • 陝西洋縣艄公父子堅守百年古渡口,收入卻難以負擔燃油費
    漢中市洋縣黃金峽鎮的廟上渡口是個百年古渡口,71歲的艄公韓文新在這裡已經堅守近60年。一甲子迎來渡往服務兩岸鄉親,如今二兒子韓寶成從老父親韓文新手中接過船槳,接力堅守古渡口。7月16日,韓文新(左二)攙扶一名老人上船渡江。
  • 《鐵血武工隊傳奇》熱播 硬漢鮑鯤熱血來襲
    舉報 《鐵血武工隊傳奇
  • 武工隊傳奇第三部劇情簡介,眾明星打造抗戰傳奇劇
    《武工隊傳奇》由導演趙浚凱執導,谷智鑫、趙子惠、斌子、鮑鯤、劉鑫等人主演。講述了一支只有幾十人的武功隊,敵後牽制敵人主要兵力,完成一系列艱險任務的傳奇故事。《武工隊傳奇》由導演趙浚凱執導,谷智鑫、趙子惠、斌子、鮑鯤、劉鑫等人主演。講述了一支只有幾十人的武功隊,敵後牽制敵人主要兵力,完成了一系列艱險任務的傳奇故事。1942年,駐紮在保定的日軍坂本聯隊瘋狂掃蕩,八路軍獨立團一營為掩護主力轉移全體犧牲。只有一營一連連長王亮等人因護送婦救會主任方佳倖存。
  • 講好黃河故事 弘揚黃河文化 黃河渡口的「葫蘆隊」
    在70多年前烽火連天的戰爭年代,新安縣黃河岸邊活躍著一支特殊的民兵隊伍,他們架起葫蘆舟,多次泅渡黃河,積極投身革命,為解放洛陽貢獻力量。如今,他們寶貴的革命精神正激勵著當地群眾,不斷開拓進取,創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 告訴你真實的「武工隊」:和婊子戲子沒關係 真正的工作在基層
    軍報微博今日發貼,《懷中利劍 袖中匕首》,介紹了抗戰時期敵後武工隊的歷史,其中配發多張珍貴歷史照片是網絡首見。有網友看後驚呼「原來武工隊是這個樣子的!帥呆了」。 以下節選網上一則介紹武工隊的文章,配合這批珍貴歷史照片發出,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