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畢業一年、從事空姐職業的李某20歲出頭,風華正茂,她不曾想到,5月6日凌晨約來的那輛順風車,會成為她生命的終點站。
5月5日,祥鵬航空空乘李某執行完從綿陽飛往鄭州的航班後,從鄭州航空港的沃金大酒店叫了一輛順風車,前往鄭州火車站,因為她5月6日白天要去參加一個親屬的婚禮。
然而在23點55分開始行程後,不到7分鐘,李某就遇到了27歲司機劉振華的騷擾。李某向同事發微信說:「遇到個變態」、「說我長的特別美,特別想親我一口」。
李某的同事還為其支招,讓她謊稱老公在等他,同時該同事也打電話過去詢問李某,李某在通話過程中表示沒事。
但這,卻是來自李某最後的音信。5月6日早上8點多,李某的父親沒有等到女兒,電話也不通,5月7日下午李某父親趕到鄭州報案,5月8日上午,李某的屍體被發現,下半身光著,動脈、心臟、肺部、背部均有刀傷。
滴滴順風車司機劉振華成為了案件最大的嫌疑人。5月10日上午,滴滴發布公開聲明,表示在這件事情上,滴滴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滴滴已經成立專項工作組,密切配合警方開展案件偵查工作。最後,滴滴表示會全面徹查各項業務,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5月10日晚,滴滴發布100萬元的懸賞,向社會公開徵集順風車司機劉振華的線索,同時公布了劉振華的身份證號、電話和照片。
李某遇害的消息傳出以後,關於網約車安全性以及滴滴責任的討論就成為熱點話題。有很多同事、朋友都紛紛告誡自己身邊的女性朋友,晚上不要獨自乘坐網約車,而對於滴滴公司,結合前些日子司機打人以及拿刀威脅乘客的事件,似乎一夜之間,網約車司機的陰暗面集中爆發出來,這也讓滴滴變成眾矢之的。
有人認為,這就是一個意外事件,滴滴司機殺人,不是滴滴公司可以控制的,並舉例正規營運的計程車,也出現過殺人案件。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按照概率論來說,不管乘坐什麼交通工具,都有遇到意外的可能性。對於日訂單量超過2000萬的滴滴來說,一個意外可能只是2000萬分之一,剩下的1999萬個乘客的出行都是安全的,但是,對於這一個乘客及家庭來說,承擔的痛苦卻是100%的。
所以我們要關注的是,滴滴公司作為一個網約車平臺的出現,有沒有給這個意外增加概率?答案肯定是有,最簡單的來說,這次案件的嫌疑人劉振華如果想去開計程車,其間的門檻肯定要比成為順風車司機高很多。包括我們說的,以往的黑車司機,或者一些閒散人員,他們如果有一輛車,基本上都可以成為順風車司機。
這實際上是所有平臺公司都難以避免的問題,比如外賣平臺,對於外賣員的管理也面臨同樣的困擾。說的更直白一些,當這些網際網路平臺增加了人們生活便利性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風險。對於消費者來說,收益和風險往往都是共生的。
比如李彥宏說的隱私換便利,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確實是在用隱私數據換取便利,比如點外賣、查地圖,都需要提供位置信息。從網約車的角度,當時北京新規出來以後,運營的網約車數量驟減,叫車難了價格上去了,網上是一片罵聲。但現在,北京郊區的司機多了,一些偷著開的外地車也有,司機更加魚龍混雜,乘客打車確實方便了,但這實際上也是用風險換來的。
說了這麼多,只是因為很多人在看到報導後到處問,網約車到底安不安全,還能不能繼續坐?我認為沒有絕對的安全,但是,這也是滴滴最大的職責所在,當滴滴的出現從0到1增加了風險之後,他要不斷的把風險概率從1降到0.1,然後是0.01。
以前順風車在深夜也出過其他的事情,所以滴滴順風車在0點到凌晨6點是不允許接單的,李某這次出發的時間恰好是在23點55,如果她再晚5分鐘,這個時間就進入了滴滴認為的危險期,李某也只能選擇其他的方式了。
但差了這幾分鐘,危險還是發生了,因為這個司機若本身就存在問題,他不開順風車,開快車也同樣是個隱患。
這也暴露出滴滴在車主註冊時的問題。滴滴方面稱,滴滴順風車平臺在審核車主註冊信息時,會嚴格要求三證驗真,即身份證、行駛證、駕駛證均真實有效,且駕齡需在一年以上。同時,滴滴與公安部門展開了緊密合作,對車主進行背景篩查,排除犯罪記錄人員、在逃人員、吸毒、重性精神病人員等人員進入平臺。只有通過審核,才能在平臺進行接單。
說實話,這個只核實證件的註冊方式確實有些形同虛設,此前已曝光多次關於虛假註冊問題。而與公安部門的合作,據我查到的最新消息是,截至去年12月份,滴滴與23家省市公安機關達成戰略合作。首先這個數量有沒有覆蓋滴滴所有有業務的城市,另外就是與公安部門的協作效率究竟怎樣,這也是一個無法驗證的問題。
據警方最新消息,經過專案組調取事發地附近多路監控,順線追蹤,顯示嫌疑人劉振華作案後棄車跳河。有人查到了劉振華的支付寶頁面,反正從支付寶上看,這確實是一個變態,抓住這個混蛋!
李某遇害,是一個家庭的悲劇,也是是滴滴之殤。
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
美好便是夢裡想念的人,真的出現。
可惜人們大多緣淺情深,林深時霧起,海藍時浪湧。
夢醒了,不見鹿,不見鯨。
朝著黎明的方向,對你說,我想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