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香格裡拉男子創業賣家鄉特產,僅用2年銷售額達1000萬

2020-12-10 餘在書塘

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這裡擁有如詩如畫的風景,也有不少獨具特色的產品。

安翁次程就是個土生土長的香格裡拉藏族小夥兒。2018年初,他選擇辭職創業銷售家鄉特產;2019年,他公司的年銷售額就突破了1000萬

安翁次程

近日,《致富經》報導了藏族小夥兒安翁次程辭職創業,和電商、微商等新興銷售平臺合作賣家鄉特產,追求個人財富的同時幫助鄉親們增收致富的事跡!

松茸

松茸是一種珍貴的天然食用菌,生長在高海拔地區。它是香格裡拉農民一年中的主要經濟來源,也是安翁次程主要銷售的產品之一。

每年7月到9月是松茸的採摘季,這段時間香格裡拉的農戶就會去山林中找松茸換錢。品相好的松茸大多生長在地下,需要有一定的採摘經驗和運氣才能找到。由於松茸直到現在還不能人工種植,農戶們採摘松茸時,會把松茸根部的菌絲掰下來再埋回去,等來年這裡還能再長出松茸。

酥油煎松茸

松茸出土後,水分會逐漸流失。由於品相不同,鮮松茸每斤定價從一百元到上千元不等。香格裡拉當地人喜歡吃酥油煎松茸

一、辭職創業賣松茸

安翁次程是香格裡拉市建塘鎮人,藏族。2009年,他從雲南財經大學畢業後,在香格裡拉一家國企工作,年薪近20萬元

香格裡拉有專門的松茸交易市場。一直以來,松茸的銷售方式都是本地經銷商從農戶手中收購,再集中批發給外地的經銷商。最近幾年,不少做電商和微商的人來到香格裡拉,想要銷售這裡的松茸。但是,這些外地人想要在當地做生意卻存在不少困難。

首先,外地人在香格裡拉人生地不熟,收貨和發貨都很麻煩;其次,電商和微商的訂單一般都是一、二斤左右的小訂單,而這樣的發貨量在當地傳統松茸經銷商看來賺不到多少錢,不值得合作

安翁次程認為,電商、微商是新興的銷售渠道,如果能在農戶和銷售平臺之間建立供銷關係,讓雙方達成合作,就能互惠互利。

2018年初,安翁次程決定辭職創業。他拿出自己全部的積蓄15萬,又從親戚朋友那裡借了一些錢,總共湊了40萬元本錢,打算專門給電商、微商客戶供貨

2018年7月,香格裡拉進入松茸採摘季。安翁次程花2萬元在香格裡拉最大的松茸交易市場租下一家店鋪,吸引那些外地來的電商、微商客戶前來洽談。客戶的網絡訂單交給他後,由他來負責收購、發貨。通過這個店鋪,安翁次程從電商、微商客戶手裡接到了20多噸網絡訂單。

右側為安翁次程的店鋪

為了收購品相好的松茸,安翁次程的收購價要比別的經銷商一斤高出10元到20元,農戶們多了一些收入,也願意把松茸賣給安翁次程。不忍辜負農戶的熱情,心軟的安翁次程最多時一天就得收購2噸松茸。

收購量這樣大,超出了安翁次程的預計。為了避免松茸無法當天包裝發貨造成的腐爛,他又借了30萬元建了2個冷庫來儲存松茸。松茸在運輸過程中容易出現擠壓,安翁次程就想出了用紙將松茸墊起來、防止運輸時晃動損壞松茸的辦法。

安翁次程的周到服務和良好信譽吸引了很多客戶和他合作。2018年松茸季的3個月,他的銷售額達到600多萬元

二、一年四季都能賺錢

松茸生意一年只能做3個月時間,安翁次程又開發起其他的項目。

羊肚菌

218年11月,他和人合夥在香格裡拉市東旺鄉建立了羊肚菌種植基地,羊肚菌收穫的季節是每年3月和4月。另外,當地有農戶因為種的梨賣不出去打算砍掉梨樹,安翁次程知道後就提出由他來收購,梨的收穫季節是10月、11月,他收購了梨再加工成梨膏進行銷售。到了冬季,安翁次程還會收購、銷售當地的松露

松露

春天賣羊肚菌,夏天賣松茸,秋天收購梨,冬天收購松露。一年四季,安翁次程都找到了賺錢的項目。

2019年,經他的手賣出了60噸松茸,再加上其他項目,公司這一年的總銷售額達到了1000多萬和他合作的農戶們也增加了收入

三、直播帶貨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香格裡拉的松茸市場受到了很大衝擊。很多經銷商擔心松茸不好出手,縮減了收購量。可是安翁次程卻準備收購120噸,相當於去年的收購量的2倍

要收購這麼多松茸,至少需要3百萬的流動資金,分批次收購再投入。安翁次程手裡的資金不夠,他就貸款200萬做流動資金。

為什麼行情不好還要增加收購量?因為松茸是農戶們的主要經濟來源,如果經銷商們都縮減收購量,農戶的收入肯定會降低,心軟的安翁次程不忍心農戶們失望。可是,收了這麼多松茸怎麼賣呢?安翁次程又增加了新的銷售渠道——直播帶貨

今年,一些做直播帶貨的人想要銷售香格裡拉的松茸,他們來到當地,想要去生長松茸的山林中做直播,但是因為人生地不熟,不敢貿然上山。

這時候,安翁次程再次發揮他的「橋梁」作用——他找到當地16戶農戶合作,請農戶們帶前來直播的客戶去上山找松茸,客戶們可以全程直播農戶採松茸的過程

直播帶貨時為了引流,通常會有一、兩款價格較低的產品。安翁次程就推出了一款松茸體驗裝——一盒松茸總重258克定價120元,裡面大概有12朵松茸,能做出3、4份菜。物美價廉,松茸體驗裝在直播間賣得很火。

2020年8月底,安翁次程已經收購了45噸松茸,銷售額達到了1000多萬元。今年,他和當地1000多家農戶達成了合作,為了達到他的銷售目標,為了讓當地農戶們賺到錢,他還在繼續努力!

松茸打包、發貨

相關焦點

  • 90後小夥網上賣水果 年銷售額達500萬元(圖)
    陳棣耿(右)和舅舅在打包水果90後小夥趕上「大眾創業」新浪潮網際網路上賣水果年銷售額從20萬增長到500萬9月29日凌晨4點,海口瓊山區城南一橫路一棟居民樓中,燈火通紅。近年來,海南將扶持小微企業和發展網際網路產業作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方向。90後小夥陳棣耿中職畢業後,嘗試做電商和微商,專賣海南水果和土特產。在「大眾創業」的浪潮中,他從零經驗開始創業,如今年銷售額已增長到500萬元。畢業後開網店賣海南水果,以誠信為本陳棣耿是海口人,1991年出生。
  • 雲南16地州特產之人間仙境【迪慶香格裡拉】知名特產盤點~
    我最喜歡的雲南特產  親愛的吃貨們,在過去的大半年裡大家一直追隨著咱們雲南吃喝玩樂的腳步走進了雲南這方神秘而又美麗的熱土,我們讓大家體驗了意想不到的雲南精彩旅遊路線、見識了美味獨特的雲南美食……為了給大家帶來更加貼心和實惠的服務,吃喝玩樂團隊近期將聯合本土知名土特產商家,為大家提供更多一手的精品土特產購買渠道~  親愛的小夥伴,到了雲南你最想買的麼特產有哪些呢?
  • 90後姐妹花大學生回鄉創業,父親氣暈了頭!年銷售額達400萬元!
    今天我們創業的主人翁是一對90後姐妹花,姐姐辭掉城市的高新工作回農村老家創業養黑豬。妹妹大學畢業也回農村老家和姐姐一起養黑豬,他們的舉動引起鄉親們的議論。在大家眼裡這是既沒前途有不靠譜的事,在姐妹倆的村子裡幾年都難出一個大學生,而姐妹倆都是大學畢業卻回家養豬。大學生竟成了養豬官,而且還是女娃娃,這讓鄉親們議論紛紛,也讓父親氣昏了頭!沒想到姐妹倆憑藉獨特的經營思路,把豬買到了市場價的3倍多,還供不應求,年銷售額達到400多萬元。她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 創業巾幗榜樣:陳春燕(斯娜卓瑪)
    雲南雲品牌壹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春燕(斯娜卓瑪)  出生在香格裡拉小中甸鎮阿央谷村的斯娜卓瑪散發著藏族人樸實、純正、勤勞的獨特魅力。22歲的那一年,她放棄了「鐵飯碗」開始了創業之路,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苦難都沒有打到她。  輾轉拼搏,磕磕絆絆,走了不少彎路有過失落,有過迷茫,但是親人好友的愛讓她堅定了創業的信念創業很苦,創業很累,但她過得很充實前期的不順利,讓她浪費了很多時光,但她用這些年所學的知識和積累的經驗實現了人生的價值。
  • 澳華裔程式設計師轉行賣咖啡 創業開店年銷售額200萬
    澳華裔程式設計師轉行賣咖啡 創業開店年銷售額200萬
  • 這些在快手賣東西的人火了!他們竟有個共同的隱秘背景
    現在,她們的粉絲迅速飆到十幾萬人,每天的直播打賞收入就有1000多元。 藏族姑娘賣蟲草賣出110萬「這些松茸都是我在山上採,在太陽底下曬乾的。」而正是這種隨手分享的舉動,使得周天送在快手上擁有115萬粉絲,成為快手「第一網紅導遊」,每個月的收入也增加了一萬元左右。據悉,在快手上開通帳號的導遊不在少數,據不完全統計,僅張家界一座城市就有超過1000位導遊在快手上入駐。
  • 大學生創業,出售魚皮畫,一年達100萬的銷售額
    去年,郭九強和幾名大學生一起成立創業實訓虛擬公司,銷售同學們製作的魚皮畫。這幾天,他初步算了一下帳,一年下來,公司銷售了2000餘幅作品,銷售額超百萬元。說起創業,郭九強說,在大一時,他就加入了學校的創業團隊,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創業項目。2010年9月,郭九強和幾名同學在學校裡聽了一場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琳老師關於魚皮文化的講座,了解到現在專門從事這種古老手藝的人越來越少,如果再不加入現代的創新理念很可能在不久後導致失傳。
  • 那些辭職創業的年輕人,在抖音上助家鄉脫貧
    在抖音「原產地好物節」的直播間,你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鏡頭:年過七旬的老人在鏡頭前品嘗自己曬的鹹魚幹,連續創業的廣西青年自創美食品牌,湖南妹子講述家鄉故事,退役殘疾人直播帶貨特產煙薯...他們帶著對家鄉的熱愛,在直播間分享當地美味好物,藉助抖音平臺帶動家鄉脫貧致富。
  • 重慶市奉節縣一名男子用樹葉做涼粉,年銷售額3000多萬元
    這就是重慶、湖北、雲南等地的特色小吃——神仙豆腐。由於是用神仙樹葉做的,還有人叫它「樹葉涼粉」。重慶市奉節縣的陳波,回鄉創業做樹葉涼粉生意已經7年了。他把家鄉的傳統小吃樹葉涼粉,發展成當地的一個致富產業,帶動900多戶農戶增收。現在,陳波和農戶合作種植了4400畝神仙樹,一斤神仙樹葉的回收價2元,農戶一畝地能賣5千元。
  • 第八屆「雲南青年創業省長獎」入圍終評人員點讚
    2010年在深圳創立了深圳市福海電子有限公司,本著回饋家鄉及讓家鄉父老就近就業的念頭,2015年返回南華縣繼續創業,於2017年成立「南華華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專門研發生產LED外露燈、LED亮化等產品,從事電子設備的技術開發,生產及銷售,主要銷往國內高端市場和國際市場。目前,朱照福在南華的三家公司常年用工人數達270餘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員工52人。
  • 3000萬、1000萬以上!阿里巴巴點名松陽這個鎮和這個村,是你的家鄉...
    年銷售額30
  • 青創雲品商城扶持創業青年 助推「雲品出滇」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文凌)由共青團雲南省委指導,雲南省青年創業協會組建,雲南省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提供公益支持的電商服務平臺青創雲品商城,自去年5月4日上線以來,已扶持創業青年116人,成為雲南共青團助力脫貧攻堅,匯聚雲南好物,助推「雲品出滇」,完善青年創業的優勢平臺。
  • 哈尼族小夥用紅米線打造家鄉名片 年銷售額達到百萬元!
    他懷揣著夢想,心存著感激,帶著傳說一千多年前哈尼族的神"莫米"恩賜於先民的神奇饋贈——紅米,登上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創業英雄匯》的舞臺,與大家分享哈尼文化、梯田文化以及他的創業經歷。紅米線是雲南當地的特產之一,是由哈尼梯田的紅米經過幾十道工序製作而成,呈現出天然的紅色。
  • 網紅羅永浩直播首次賣酒 谷小酒銷售額超過1000萬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侯雋)4月10日晚8點,「抖音帶貨一哥」羅永浩拉開了第二場直播帶貨的序幕,開場僅4分鐘,羅永浩的直播間衝上小時榜第一名,延續了直播首秀的超高人氣。這場直播中,羅永浩首次嘗試了賣酒,數據顯示,谷小酒上架90分鐘銷售額超過1000萬。
  • 十位縣長西瓜視頻直播帶貨 農產品銷售額超800萬元
    來自雲南西盟、山西和順、內蒙古烏蘭察布等十個地區的市長、縣長們走進西瓜視頻直播間,化身"主播"助力農產品銷售。四日直播後,共賣出特色農產品92萬餘斤,總銷售額超過800萬元。在貴州赤水市的直播中,貴州赤水市市委常委、副市長陶興國在屏幕前積極為家鄉特產赤水楠竹筍、曬醋"打call" 。他介紹,赤水是中國十大竹鄉之一,竹筍剝開殼,筍肉潔白如玉,味道清香,和臘肉一起炒,口感絕佳。
  • 河南鄭州男子養鴕鳥致富,年銷售額達700多萬元
    馬建用2年時間熟練掌握了鴕鳥的孵化技術。2000年,他繁育孵化了500隻鴕鳥苗。然而,這一年,鴕鳥的價格跌到了2000元一隻,而且還找不到銷路。二、鴕鳥主題餐廳鴕鳥好不容易養出來卻要賠錢,馬建很著急。一條烤鴕鳥全腿能賣到3千元,這一道菜一年的銷售額就有五、六十萬元!
  • 雲南香格裡拉獨克宗古城完成重建 「月光之城」回來了
    她的客棧在香格裡拉獨克宗古城入口不遠處,開業1年多。2016年,葉永禎在父母的支持下從銀行辭職創業,「想把家鄉香格裡拉介紹給更多的人。」無獨有偶,北京姑娘辛馨在皮匠坡街口的文化空間「卡蘭美朵」已試營業5個月,「運營基本達到預期。」辛馨喜歡香格裡拉的寧靜安詳,也看好獨克宗古城的未來。   這個假期,獨克宗古城遊客多起來了。
  • 四川樂山市沐川縣男子種魔芋致富,一年銷售額1.7億元
    通過出口魔芋產品,2019年,劉磊的銷售額達到1.7億元! 劉磊種植的魔芋重達4至5斤 近日,《致富經》報導了劉磊在日本發現魔芋行業的商機,回鄉創業種魔芋,把魔芋產品賣到國外的事跡!
  • 投資人轉行賣水果,用豆牛代賣半年銷售額破2000萬
    這幾年,農業趕上了好時代,國家政策大力支持,很多人返鄉創業。廣西的施健就是返鄉隊伍中的一員。他開過汽車店,做過二手車和美容汽修生意,同時也是位投資人,善於把握商機。意識到農業大有前景,施健決定要在這個行業大幹一番。他的家鄉羅城山清水秀,很適合種植沙糖桔。說幹就幹,施健與朋友商量後,便承包了上千畝的果園,種植起了沙糖桔和沃柑等。
  • 山東漢子在重慶賣老面饅頭 一年銷售額三百多萬
    老馬做了8年老面饅頭,如今開了一家饅頭加工廠重慶人不以饅頭為主食,沒想到其中竟有大商機,山東漢子在重慶賣老面饅頭,年銷售額三百多萬元。從最初推著小推車滿街吆喝著賣饅頭,到8年後開了5家分店,還經營一家饅頭加工廠,他是如何做到的?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一年銷售額三百多萬昨日下午,記者在渝北現代工業園寶環東路找到了這家饅頭加工廠。「馬總,已經發酵一個小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