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如過山車 老人小孩慢病患者要學會「免疫」

2020-12-19 上海熱線

  起風了、降溫了!上海這兩天迎來過山車式的氣溫變化。據上海中心氣象臺消息,從前天到今天,本市最高氣溫降幅將達8℃-10℃。不僅僅是上海,江南大部分地區也開啟「換季式」降溫。

  氣溫大跳水,不少人的血壓等身體指標也可能跟著波動。為此,醫生提醒,老人、小孩以及心血管慢性病患者在這種天氣下尤其要多加小心,提高抵抗力。

  天氣多變是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重要誘因

  「秋冬季本就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沈成興告訴記者,秋冬季氣溫非常多變,而現代人工作壓力較大、生活節奏較快,一不小心就會超出個人承受的極限。所以不管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要做好防護,尤其要注重心腦血管的防護保健。

  記者從本市多家醫院獲悉,近期就診的患者中,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比平日有所增加。「天氣變化是導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上海遠大心胸醫院心內科主任宋賀解釋說,由於溫差過大,再加上冷空氣的刺激,人體的毛細血管收縮,血壓容易上升,會加重心肌缺血,嚴重時就會誘發心肌梗死。而中老年人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性、應激性和抵抗力要差些,更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血管病的發生。

  相關研究表明,每年心血管病有兩個高發期,一個是11月至第二年1月的秋冬季,另一個是每年2月至4月的冬春季。現在正是秋冬轉換季節,忽熱忽冷的天氣就很容易引起血管痙攣。為此,醫生建議,患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和體質虛弱者在大風天、降溫天儘量少出門或不出門,並隨身攜帶急救藥品。

  今年流感流行低於往年水平,但仍需警惕

  陡升陡降的氣溫是對人體免疫力的大考驗。一般而言,免疫力低下者一時適應不了天氣變化,再加上增減衣服不及時或晚上著涼,感冒、發燒就會隨之而來。別小看一場普通感冒,如果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老年人,一旦發燒、咳嗽,會加重心臟負擔,甚至誘發急性心梗、重度心衰等危及生命的惡性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8日,國家流感中心發布消息稱,今年我國的流感流行低於歷年同期水平。談到這一利好消息時,專家分析,今年流感流行水平低,得益於公眾採取了較嚴格的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措施。在專家看來,今年在疊加防範新冠疫情的情況下,堅持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少聚集等健康行為,相當於給大眾接種了防範疫情的「社會疫苗」。

  「戴口罩讓我們在抵禦新冠病毒的同時,也抵禦了流感病毒,更證明了這是行之有效的個人防護好習慣,值得堅持。」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肺功能室副主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呼吸科執行主任顧宇彤教授也為近期市民做好健康防護劃重點:千萬不要放鬆警惕,仍需要保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自我防護措施。

  堅持做好手衛生,有需要者可預約接種疫苗

  與戴口罩同樣值得堅持的好習慣,就是洗手。根據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最新發布的防護提醒,洗手被作為重要防護推薦。之所以強調「手衛生」,是因為這個易行的習慣可以保護大眾免受許多傳染病的侵襲。上海市兒童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李志玲博士舉例談到,眼下也是兒童腹瀉的高發季,每年這個時節,兒童醫院可能迎來大客流,其中不少就是腹瀉寶寶。數據顯示,腹瀉病是全球5歲以下兒童的第二大死因,我國病毒性腹瀉中以輪狀病毒為主,佔比90%以上。「輪狀病毒傳播的一個重要途徑是糞口傳播,要從小告訴孩子,大小便後要洗手、飯前要洗手。」李志玲說。

  與流感類似,預防輪狀病毒腹瀉,也可接種疫苗。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所李智主管醫師介紹,輪狀病毒疫苗的接種間隔和接種年齡會限制得較嚴格,建議希望接種者提前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好溝通,提前預約,按時接種,避免錯過接種時間。


 

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儘快與上海熱線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相關處理。聯繫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來源:東方網 作者:唐聞佳 責任編輯:顧銘

相關焦點

  • 【洪都膏方】大風+降雨,氣溫過山車要來了!心血管病人要當心!
    將出現過山車般的俯衝式降溫最高氣溫今天還有17度周三隻剩11度最低氣溫跌回個位數之後的兩天還會進一步下降從異常偏暖到回歸正常氣溫的大起大落讓人特別容易生病尤其是心血管病人冬季,氣溫轉冷,且溫差變化較大,冷暖不定。
  • 免疫力是抵禦新冠肺炎關鍵,風溼病患者抑制免疫的藥是不是最好不吃...
    風溼免疫病患者跟普通人比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要相對高些,原因有三。1.導致風溼免疫性疾病的根本原因都是自身免疫發生了紊亂導致免疫功能異常。2.激素是疾病治療常用藥,還會用到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等靶向藥物。風溼免疫患者在服用這些藥物過程中,免疫力低下,易發生感染。
  • 氣溫過山車,心梗要提防
    氣溫過山車,心梗要提防 2019-11-24 2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吳開春教授:細化炎症性腸病患者飲食指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IBD主要累及消化道,但也侵犯腸道外如關節、眼等器官和組織,臨床多表現為腹痛、腹瀉、黏液膿血便,且反覆發作、遷延不愈,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影響患者生存質量。正值5月19日世界炎症性腸病日來臨之際,「醫學界」傳媒有幸邀請到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症性腸病學組組長、空軍軍醫大學西京消化病醫院吳開春教授參與線上分享,談一談「IBD的診療與管理」。
  • 冬季防寒保暖知識請查收~老人小孩尤其注意!
    冬季防寒保暖知識請查收~老人小孩尤其注意!老年人要注意什麼?寒冷天氣下出現身體不適時怎麼辦?這些事關我們每個人健康的防寒知識,你了解多少呢?不清楚別擔心,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帶來一套實用應對攻略,注意查收↓重點關注1、寒冷天氣或氣溫驟降期間哪些人群更需要特殊關注?
  • Cell Host & Micro:免疫球蛋白IgA或能靶向作用炎性腸病患者機體...
    2021年1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Host & Microbe上題為「Immunoglobulin A Targets a Unique Subset of the Microbiota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布朗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免疫球蛋白
  • 老慢支、脾胃虛寒、老寒腿 這些冬病趁夏天早治療
    福建省膏方研究會會長吳寶金表示,七、八月份是自然界中的陽氣最旺盛的季節,患有老慢支、脾胃虛寒、老寒腿、關節炎等「冬病」,應趁著夏季陽氣旺盛進行調理,事半功倍。「冬病夏治」的手段除了大家熟悉的三伏灸,中藥、膏方、拔罐、推拿等都可以,可選擇最合適的方案。
  • 「三聯淨血」慢病療法真的有效嗎?
    「三聯淨血」慢病療法真的有效嗎???隨著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人們的生活得到了極大改觀,然而快節奏的生活,無處不在的競爭壓力,迫使人們改變了生活方式,尤其是飲食結構的改變,高脂、高鹽、高糖、高熱量食物大量攝入,人體內環境也隨之改變,人是環境下的產物,什麼樣的環境塑造什麼樣的心智模式,同樣病也是體內環境的產物,什麼樣的體質內環境就可能存在某種病機,而這種病機尤以自身免疫調節能力較差的中老年人人群最為突出
  • 650萬銀屑病患者的「斑斕」人生:34%患者有自殺念頭
    在老家治療期間,靜秋關節疼痛和皮膚斑塊始終被當成兩種病來治,所以到了北京協和醫院,她還是照例掛了皮膚科和風溼免疫科兩個科的號,最終風溼免疫科的大夫拍板確診,靜秋得的是一種病,名字是關節型銀屑病。
  • 走路時手腳出現抖、僵、慢等狀況要小心,可能是得了這種病
    2僵這種症狀在臨床也很多見,有很多患者會覺得自己身體僵、痛,帕金森的僵體驗感類似於肩周炎,它會讓患者出現不協調的僵硬,會有走路時兩手一隻正常擺動另一隻卻僵住的狀況出現。家中老人走路越來越慢了,可能是得病了嗎?
  • 今年底力爭讓家庭醫生籤約覆蓋20餘省份農村貧困慢病患者_滾動新聞...
    日前,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務院扶貧辦向河北、山西等20餘省份發出通知,要求在摸清底數、精準定位的基礎上,將農村貧困人口中的慢病患者納入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管理,力爭2017年底實現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籤約服務全覆蓋。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貧困人口佔整個貧困人口的比例超四成,其中患有大病和慢病的是734萬人。
  • 江西氣溫又要「過山車」!
    江西氣溫又要「過山車」!12~15日白天全省氣溫將慢慢回升今起不僅最低氣溫從-2℃直接大跨步跳到5℃最高氣溫也飆到15℃+其中在15日更是直逼20℃贛州甚至要到23℃不過早晚氣溫依舊低體感寒冷依舊小編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保暖!保暖!
  • 盤點32家網際網路慢病管理企業,3244億的慢病防控市場
    獲得融資的網際網路慢病管理企業統計(數據來源:動脈網資料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 慢病線上平臺:B端側重醫療機構,C端以智能硬體切入 ToB:服務於醫療機構,以信息化為突破口,搭建網際網路平臺/雲平臺,連接醫療機構與患者,提高醫院或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慢病管理效率
  • 橋本氏病能要孩子嗎 橋本氏病這樣治療
    橋本氏病能要孩子嗎女性橋本氏病患者,不少人月經失調,甚至停經,性慾低下,不易孕娠,男性橋本氏病患者易導致性慾減退,陽痿,早洩,造成不育。橋本氏病一般是不可以懷孕,除非病情比較輕或通過治療以後病情得到了控制,方可考慮懷孕。
  • 醫保慢病管理的問題與對策丨蔡海清
    其次是患者就醫體驗不爽。按照目前的慢病管理規定,患者要定期或不定期到慢病定點醫院進行就診後方能照方取藥,由於慢病患者多數是年老體弱人員,且從家中到定點醫院多數有一定距離,來回一趟讓許多老年慢病患者深感不易,而大醫院普遍存在的「侯診時間長而就診時間短」的現象也讓慢病患者十分窩火。
  • 廣州黃埔區南崗街海地社區慢病患者血糖血壓免費測活動
    為了有效管理本小區慢病居民的血壓及血糖,南崗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於7月30日(星期四上午)開展「慢病患者血糖血壓免費測」的便民服務活動。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居民皆可參加,活動具體信息如下:  一、活動時間  7月30日(星期四) 上午8:30-11:00  二、活動地址  海地社區居委會  三、活動內容  慢病居民健康問題諮詢,免費領取健康教育資料,
  • 武漢市門診重症慢病用藥保障下沉基層醫療機構 43萬患者未來有望家...
    29日,武漢市醫保局下發通知,為進一步方便我市醫保門診重症慢病患者就近複診購藥,同時支持基層醫療機構發展、推進分級診療,經報市政府同意,即日起正式在武漢市醫保定點基層醫療機構中啟動試點申報。12月4日之前,全市醫保定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可從武漢市醫療保障局官方網站下載相關申請表。
  • 醫聯王仕銳:建設專業的醫療標準和能力 服務更多的慢病患者
    於是圍繞患者服務,有人做起了在線問診、有人做起了預約掛號,還有人做起了健康知識科普……王仕銳的眼光與其他人不同,他從醫生端入手,打造了國內領先的醫生平臺——醫聯,旨在幫助醫生解決日常遇到的難題,以及讓更多的醫生實現協同辦公。6年後,在市場實踐過程中,醫聯藉助平臺上豐富的醫生資源逐漸演化成了中國頭部的慢病管理平臺。
  • 中國慢病防治與保險保障座談會在京舉行
    目前,朝陽醫院的精準用藥專家門診,在基於藥物基因組學指導慢病患者精準用藥方面,已經初步形成了一系列的標準化的操作規程。並於2017年10月牽頭啟動了 「中國慢病人群精準用藥研究與應用項目」,聯合企業創新性地應用高通量測序技術結合機器學習算法,開展藥物基因組學研究,探索一種以基因檢測為基礎的慢病人群精準用藥新模式。
  • 功能性胃腸病患者常見的「不耐受食物」
    功能性胃腸病患者由於胃腸敏感性增高,對食物特別敏感,不能忍受某些食物,吃了這些食物可能會引發種種不適。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寫飲食日記,把那些進食後發生明顯不適的食物記錄下來,在以後的生活中儘量予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