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2020年婚禮流行趨勢發布會在麗江鉑爾曼度假酒店圓滿落幕
近日,麗江鉑爾曼度假酒店&麗江雲朵婚禮攜手麗江知名婚嫁及婚嫁周邊產業聯袂打造了一場婚禮流行趨勢盛會,餘百位各界嘉賓,準新人、業界同行、媒體等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2020年婚禮流行趨勢發布會在麗江鉑爾曼度假酒店圓滿落幕。麗江鉑爾曼度假酒店業主代表,麗江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施永生先生表示:「麗江鉑爾曼度假酒店得天獨厚的婚禮場地,高品質的婚宴服務,加上此次各商家完善的婚嫁業配套,希望通過此次2020年婚禮流行趨勢發布會,為業內人士帶來更為開闊的發展思路,讓新人們能享受一站式,高品質婚嫁服務」麗江鉑爾曼度假酒店總經理楊爽女士表示:麗江鉑爾曼度假酒店為尋求高品質、個性化的準新人提供一站式定製服務,專屬的婚宴服務人員,優質的婚宴餐飲、可配合不同風格的婚宴場地,將為新人帶去畢生難忘的非凡體驗。麗江鉑爾曼度假酒店直面玉龍雪山美景,坐擁湖光山色迷人風光。麗江鉑爾曼度假酒店是一家頂級的國際度假酒店,緊靠束河古鎮,將連綿的玉龍雪山盡收眼底,距離麗江市區和有「歷史文化遺產」美譽的大研古鎮僅有10分鐘的路程。
2、中國最「獨特」的村莊,一直保持「一女侍二夫」習俗,令眾人吃驚
如今我們國內的景區有很多很多,每個景區所處的位置不同習俗和歷史文化也是有所不同,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封建社會的時候,女人在家的地位非常的低,什麼東西都不敢做,看上去非常的殘忍,並且還有一夫多妻制的習俗,如今這種習俗已經禁止了,實行一夫一妻制,但是在別的國家還有這樣的習俗,在我們國內已經沒有聽說過這樣的習俗了,其實在我們國內還有一個地方還有這樣的習俗,究竟是哪裡呢?那麼也會有很多的人非常的好奇如果女的生了孩子以後,那能都叫爸爸嗎?中國最「獨特」的村莊,一直保持「一女侍二夫」習俗,令眾人吃驚,這個小村莊依舊有這樣的習俗,他們雖然人口不多,但是相處的都非常的融洽,在一起非常的開心,也不會出現鬧矛盾的現象,家裡兩個男的,有一個在家,有一個在外工作,來年時,另一個出去工作,另一個在家,一家人非常的和諧,也希望這個小村莊能夠早日與外界打交道,看看外面的世界多精彩。
3、雲南「最賺錢」寺廟,沒有功德箱,卻最高日賺80萬,數錢都「累」
這座寺廟位於雲南省城郊的「勐泐大佛寺」,這座寺廟雖然不是5A級旅遊景區,人流量卻比5A級旅遊景區的人多,這一座寺廟在19世紀末的時候因為種種原因造成是嚴重的損壞,是在2005後的時候,耗資近2億左右修復成如今的樣子。雲南「最賺錢」寺廟,沒有功德箱,卻最高日賺80萬,數錢都「累」,其實去過這一景區的都知道門票雖然有點貴,開光也是比別的貴,但是遊玩的人卻不少,並且這一寺廟內沒有一個功德箱,人們基本上都是把香火錢直接扔到許願池裡,或者是放在地方,有幾毛的也有幾塊的甚至也有成百的,面值不一樣大,但是沒有人會去撿,基本上都是裡面的相關工作人員隔一段時間就會清理的,最主要的是這一景區除了門票,開光意外,很少有賣東西的,不想別的寺廟景區樣,商業化非常的嚴重,致使很多人每年都會去這地方,很多的燒香人也會獻出一點愛心的。
4、雲南最美人氣不夜城,位於西雙版納,一個懷揣著夢想和力量的夜市
而西雙版納的夜市是一個不錯的首選,其實在別的地方也有很多的夜市,可能是由於文化習俗的不同,夜市也會有一定的差異。在西雙版納的夜市,夜晚燈光閃爍,商品多得讓你眼花繚亂。而新建後的水寨也是更有獨特的氣質成為了網絡的打卡地。氣候溫暖也成為了逛夜市的一大特色。在這裡的夜市和我們經常逛的夜市是不相同的,而這裡的夜市是建在水上的。因此也被人們為「水寨」在這裡不出水寨,就可以領略六國風情,一個懷揣著夢想和力量的夜市.在走進水寨的那一刻,仿佛身處威尼斯浪漫的小河一般,這裡既浪漫又舒適。若是想去一個地方,坐在新月的小船上,和同船的人欣賞兩岸的傣式建築,說說笑笑,有說不完的樂趣。在這個夜市裡,最為主要的就是各種美食和小商品。獨有的夜市,不僅保留了夜市的輕鬆感,也成為了西雙版納不得不去的夜景之一,也是懷揣著夢想和力量的夜市。這裡的夜晚就像個不夜城,從水寨就可以看出。在很晚之後逛夜市的人也絡繹不絕。
5、決勝貧困——施甸縣「金色布朗」的幸福生活
由於歷史原因,我縣的擺榔彝族布朗族鄉、木老元布朗族彝族鄉兩個民族鄉鎮都比較貧困。在近年來的脫貧攻堅工作中,我縣藉助掛鈎幫扶單位雲南中煙公司的幫扶,這兩個民族鄉鎮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工作中,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雲南中煙堅守「報國有責、惠民有愛、樹人有方」的企業使命,按照「三年攻堅,兩年鞏固」的要求,以整鄉推進、整族幫扶的形式,對口幫扶我縣布朗族整鄉、整村推進、整族幫扶項目。雲南中煙把產業脫貧作為治本之策,圍繞布朗山鄉特色產業體系,堅持烤菸、茶葉、畜禽、林下經濟和打工收入「五個不能丟」,「一鄉一產、一村一品」、「戶戶都有脫貧產業」的目標,一舉打破了以往給貧困群眾發豬、雞、牛、羊等發展不可持續的傳統模式,探索出「公司+村集體+專業合作社+集團幫扶+建檔立卡戶」產業幫扶新模式。4年多來,投入產業幫扶資金7412.38萬元,因地制宜,在布朗族貧困鄉發展種植業6388畝,投入資金1008.15萬元。曾經的「窮鄉僻壤」,已經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金色布朗」的幸福生活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