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相約北京八大處。
雨從昨晚就一直下個不停,本來計劃今早九點半出發,可雨不僅沒停的意思反而漸漸大了起來。窗外,東南方向的天色一片光明,北及西北方則一片黑沉,連西山的輪廓都被掩沒。去吧,大雨爬山顯然不便,不去呢,又有些不情願,隨把時間推遲一個小時。十點四十,西北天見明朗,西山依稀可見。外面小雨已無大礙,出發吧。
八大處由西山餘脈翠微山、虎頭山、盧師山所環抱,三山形似座椅,八座古剎星羅棋布分布在三山之中,自然天成的「十二景觀」更是聞名遐爾,古人即贊曰「三山如華屋,八剎如屋中古董,十二景則如屋外花園」。八大處不同於香山的人工之美,而是美於天然,且美過於西山諸勝。
今天我們只看「古董」,「屋外花園」留待以後參觀。
十二點半到八大處門口,朋友已提前二十分鐘在等。雨已停,天空陰雲明暗不一,但水的飽和度都很高,一捅就漏的感覺。
小雨零星,不時地落點兒,傘和雨衣全無用武之地。遊人不多,也稱不上特少,身邊時常一群一夥超過或被超過,出乎意料的是竟有不少歡天喜地的孩子。
八大處始建於隋唐至明清時期,因山中有八座古剎而得名。之前曾來過幾次,只記得空靈的梵音悠遠繚繞於周圍鬱鬱蔥蔥的山林……
進門向前走一段,左拐,從二處到七處都在這一線上,一路走一路看。沒見一處---長安寺,詢問後得知,一處在園門外。由於直接進了園門,就沒注意到。只能從二處----靈光寺走起。
二處---靈光寺,創建於唐代,是八處中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一處。
靈光寺內元代遺留的銀杏樹(一棵)
靈光寺內供奉世間罕存的釋迦牟尼佛靈牙舍利的著名佛塔,八角十三層,塔高51米。
西院峭壁下蓄養著各色金魚的蓮池,今天幸運地抓拍到一張金魚躍池水的瞬間。看見沒?
蓮池旁的遼代塔基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牆
三處---三山庵,是一個小院落,只有臨路一殿開放。
院牆外的喜慶「福祿」
四處---大悲寺,共三層殿堂 ,前殿內有十八羅漢雕像,傳說是元末雕塑家劉元的作品。(不便拍照)
五處---龍泉庵,建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後經重建,現保存較完整。
六處---香界寺,為八大處的主寺。過去是封建帝王遊山休息之地,正殿供奉大佛三尊,庭院有一高大的白玉蘭,傳說植於明代。
俯瞰一下京城
時來運轉一下
七處---寶珠洞,是八大處中山勢最高的一處。這裡有一座乾隆題字的牌坊。洞口附近的巖石為礫石膠結巖,形似蚌珠,故名寶珠洞。傳說清代海岫和尚曾在洞裡住過多年。現洞內還有他一個塑像,俗稱「鬼王菩薩」。
自己去看你吧~
制高點,一俯一仰間。
下山
找一好角度,俯瞰~
下山途中
八處---證果寺
證果寺和二到七處位於入園門不遠處左右兩個不同方向上。下到山下,感覺右邊山頂上的建築就是證果寺,只是不知多遠,查詢直線不到800米,問詢後得知,正是證果寺,爬山需半小時左右(她也是猜的,沒去過),還不知是否開放。已經下午四點多了,只好留待下次,先打道回府。
天真給力,放晴了。
幾個小時轉下來很是舒服,不曬不涼微悶,呼吸有些沁涼,很舒心。周圍綠樹環繞,不刻意歇息也不覺得累,也許負氧離子高之故吧,看來應該常來才是。
以上文中部分文史資料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