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21日訊 最近,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小夥伴們,又被一些天氣APP的預測顯示給嚇到了——
「年末幾天,12月29、30、31日,杭州最低氣溫在零下9℃?」
大家在心裡暗暗驚了:難道,杭州又有大寒潮?這是真的嗎?
昨天,杭州市氣象臺對比了歷史和今年的氣象形勢後,進行了回應:今年這個寒潮,還是有可能的。
2016年
我們曾經歷霸王級寒潮
大家還記得2016年的極寒天氣嗎?
2016年,我國曾經經歷一次霸王級的寒潮,在全國各地創下了許多的紀錄——西湖「吹水成冰」、北方「冰海」數千艘漁船被凍住、廣州迎來了60年來首次飄雪,也堆起了雪人。
所以,今年年底會不會有大寒潮這個問題,杭州市氣象臺的工作人員先把2016年1月下旬「霸王級寒潮」和2020年12月底的天氣形勢,做了一個簡單的對比——
北極渦旋:
2016年:位置偏西、偏南,更靠近我國大陸,直達渤海附近;另外,渦旋覆蓋範圍集中,主要影響我國;
2020年:位置偏東、偏北,緯度更高,位於俄羅斯,接近我國東北地區,渦旋覆蓋範圍大;
結論:從北極渦旋來看,今年的位置、強度等因素與2016年相比,不太有利於生成「霸王級寒潮」。不過,既然天氣形勢相似,成為一個「Boss級寒潮」還是有可能的。
工作人員又從杭州氣溫低於零下8℃的歷史情況來回顧了一下,一共出現了5次,平均10~15年出現一次,1月份出現的次數最多。
1991年,我國也出現了一次「霸王級寒潮」,杭州出現了零下8.4℃的最低氣溫。在2016年的大寒潮中,1月25日的杭州最低氣溫零下8.2℃,也算是見證了杭州將近30年來的最低氣溫。
眼下
杭州將經歷一次冷空氣影響過程
2016年那次大寒潮中,不同的數值預報模式(超級計算機客觀預報),對杭州的預報各不一樣,每天都在調整。在那年,最低氣溫預報開始有零下20℃、零下18℃,後來,逐漸調整為零下15℃、零下10℃、零下9℃,最終是零下8.2℃。
杭州市氣象臺工作人員說,從歷史經驗來看,數值預報模式(超級計算機客觀預報)沒法精確預測7天以上的天氣,特別是精細化氣象要素,比如10天後到底下多少毫米雨,氣溫最低多少度。不過,某些氣象要素預報不太準,並不意味著7天以上的數值預報(超級計算機客觀預報)不能參考了。氣象臺用7天以上時效的數值預報產品,來預測大概的天氣過程,比如大概哪幾天有冷空氣過程,哪些天會有明顯的暖溼氣流等等。但超級計算機客觀預報也經常犯錯,有時候還會錯得離譜。氣象臺主要根據數值預報的結果,進行天氣形勢的解讀,尋找它的規律,找出對錯,然後進行訂正。從眼下到月底,時間還是有些遠,氣象臺也只能從數值預報出現的誤差中,尋找一些蛛絲馬跡。
不過,不管月底前後會不會出現「霸王級寒潮」,杭州會不會出現零下9℃的低溫呢?目前看,杭州會有一次冷空氣的影響過程,這應該跑不了。
本來,12月下旬到次年2月上旬就是杭州一年中最冷的時段,今年的冬季,又碰上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拉尼娜年的冬季,中國東部偏冷的概率較大。總之,真正的冬天來了,大家可以準備起來做好防凍的工作了。
冬至天氣
陽光燦爛的背後「數九寒天」也將開啟
今日,冬至。
「冬至」命名的本意,如同一個溫柔的提示,告訴我們真正的隆冬才剛剛開始。
過去的這個雙休日,冬日暖陽正式回歸。天氣格局也悄然更新,從溼冷切換到晴冷。而這一周,早晚依舊寒涼,晝夜溫差將逐步拉大。白天的最高氣溫會一天天往上爬,像杭州23日前後,最高氣溫將升至17℃左右。一早一晚,大家仍然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俗稱「冬節」、「亞歲」等,很多地方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這一天,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冬至後便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數九寒天」到了。
俗話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數完「九九」,便意味著「餘寒消盡暖回初」,古人一邊數九,一邊從寒冬看到春日的希望。
昨天,金燦燦的陽光擁抱大地,西湖邊有些寒風瑟瑟。省氣象臺帶來好消息:周五(25日)前,這樣的好天氣將持續放送。除了周三(23日),部分地區穿插雨水。
本周的陽光終於不再稀罕,大家洗洗曬曬正當時。但周六起,陰雨將再次「上線」。
就杭州來說,這幾天晴到多雲,陽光非常燦爛。但放晴後,早晨的最低氣溫像是掉進冰窟窿。比如今天早晨,就是一個寒涼的周一早高峰:預計今天最低氣溫:浙南和沿海地區:2~4℃,有霜;浙北北部地區:-1℃~0℃,局部有薄冰;其他地區:0℃~2℃,有霜凍。
最後,還有一則「颱風消息」:今年颱風也夠拼的,年底了還在「衝業績」——今天,23號颱風可能要生成了。不過,這個時候,颱風風雨影響主要在海上(包括東海南部海域),對我國陸地來說影響可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