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志願者在世園會志願服務 |
北京建築大學為世園會做的模型 |
北京中醫藥大學志願者在世園會提供預訂服務 |
2019年世園會已接近尾聲,截至目前,已經約有40餘所大學的學子參加了世園會志願服務活動。這些大學生志願者們在志願服務期間,除了參與園區運行和遊客服務工作,還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以各式各樣的形式「獻禮」世園。北京青年報記者對這些大學生進行了探訪,將他們對世園會做出的貢獻娓娓道來。
北京建築大學
手工製作世園會模型
和建築圖展現世園之美
在世園會的七天服務生活中,北京建築大學志願者圓滿完成志願工作,除此之外,志願者們還結合自身專業特點,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為世園會留下了獨一無二的「禮物」——世園會場館模型和世園會場館手繪圖。
「這些模型是我們30名同學在志願服務工作之餘,用一周的時間完成的」。北京建築大學大三學生潘偉龍說,為了更好宣傳世園會文化、普及建築知識,學校土木學院志願者們結合專業特色,製作了世園會國際館、植物館等場館模型。他們自己買材料、畫圖、刻板、粘貼,每天晚上回到駐地後開始「加班」製作,有時候一忙就會忙到凌晨兩三點鐘。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其中,國際館的模型最獨具匠心,其「花傘」是用塑料板刻成的,傘柱用氣球的託杆製成,94把「花傘」再用發光二極體串聯起來,設計很是巧妙。
據了解,這個模型由北建大傑出校友、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胡越帶領團隊設計,其主要設計理念是「花海」,作為世園會的核心建築,這樣的設計既使得建築本身與自然融為一體,也對應了世園會「綠色生活 美麗家園」的主題。在模型製作過程中,志願者們用PVC板刻出每朵花,還原「花傘」的造型。志願者們通過模型向遊客們介紹節能環保的建築理念和精妙合理的建築結構,獲得一致好評。
此外,為了更好地宣傳世園會文化與園區建築藝術特色,建築學院的志願者們用最傳統的手繪方式描繪了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 「四館一心」等主要建築以及中華園藝展示區、世界園藝展示區內的多個場景,共計32幅作品。通過志願者們的筆觸,遊客們可以更直觀地感受世園的美。
北京中醫藥大學
挖掘中醫藥文化
推廣「本草味兒」的遊園路線
提到園藝,提到植物,中醫藥是不可翻過的一頁,也是將世園會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子緊密連接在一起的紐帶。
「何為本草?按藥有玉石、草木、蟲獸,而直雲本草者,為諸藥中中草類最多也。」在世園會生活體驗館二樓,有一個名為「本草印象館」的展館,這也是最受北中醫的「杏仁兒」們青睞的地方。展館的主題為「中醫本草 回歸生活」,以「生」為主線,劃分出「本草·生命」「本草·生活」和「本草·生態」三個展區,展現中醫藥天人合一的生命觀、順應自然的生活觀、平衡和諧的生態觀三大主題。這恰恰與北中醫學子課本所學內容相呼應。
「雖然我的志願服務崗位在生活體驗館一樓,但遊客們來這邊時,我很願意跟他們推薦一個 『本草味兒』的旅遊路線」,北中醫大三學生餘瑩告訴北青報記者,她會從「本草印象館」門口的那個縮小版的針灸銅人像說起,也會向遊客們介紹「炮製」這一傳統製藥方法對中藥減毒增效的意義。「想必『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這一句古訓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但很多人還是不了解製藥的過程」。餘瑩說,館內那些與中醫藥製藥有關的各種傳統器具、實物的展示與真人演示生動形象地還原了當時製藥的過程;泛黃的書冊,精緻小巧的藥瓶,形式多樣的臨床用具,真實鮮活地反映了歷代醫家使用中醫藥的歷史。了解完製藥,餘瑩還會推薦遊客們戴上VR眼鏡體驗山中採藥的樂趣。
「如今,中醫藥不僅僅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綻放,她也同樣惠澤於全球」,餘瑩希望通過世園會這一橋梁,越來越多的人能更深入地認識中醫藥、近距離地接觸中醫藥,她和她的志願者小夥伴願意成為中醫藥的傳播小使者,將中醫藥文化傳播到全世界。
中國政法大學
精編《旅遊法》為遊客提供
遊園安全法律知識指南
「北京世園會是一個國際性的博覽會,希望來自國內外的朋友在暢遊世園、觀賞花卉美景的同時,也要注意遊園安全」,來自中國政法大學的志願者團隊利用自己所學的法律知識,專門為遊客「定製」了一版《遊園安全法律知識指南》的推送,雖然世園會已經接近尾聲,但預計在國慶期間仍然會迎來遊園高峰,法大的志願者們希望這份《指南》能讓遊客們理性維權,快樂出行,安全愉快地度過在世園的時光。
北青報記者打開這份《指南》,發現分為「我們在什麼時候會使用旅遊法」「我們擁有哪些權利」「我們有哪些規則要遵守」「遊園小建議」四個部分,既介紹了遊客享有的權利,又指明了遊客應該履行的義務,其中選用的小案例也很貼近實際,讓遊客一目了然。據了解,這份《指南》是由法大四名志願者用時三天時間製作完成的,不僅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進行了精編,而且結合世園會的內容對其「劃了重點」。大三學生吳瓊告訴北青報記者,小夥伴們在編寫這份《指南》上花了不少小心思,他們仔細翻看了《旅遊法》的所有法條,並從中提取對遊園者有用的相關法條,一一列舉出來,旨在給予觀看這份《指南》的遊園者一份直觀與便捷的法律知識展示。特別是志願者們在網上查詢大量案例,選取了與遊園時可能經歷的事件最為貼切的案例,讓遊園者看完這份《指南》可以得到實質性的幫助。這份《指南》可以讓遊客們簡單、輕鬆、直觀的了解到遊園相關的法律知識,對《旅遊法》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並得到切實有效的幫助。
此外,7月25日,國際竹藤組織園展館的志願者蒙春曉和劉奕辰協助園區某文創項目負責人審閱了一份對外商貿合作合同。該負責人是第一次收到國外項目的邀約,也願意積極嘗試拓展公司業務範圍,但由於經驗不足且時間緊迫,便向志願者尋求幫助。兩位志願者利用所學的相關法律知識,為他提供了一些合同條款的建議,提醒了他關於建立跨國合作時應當注意的事項,協助他更好地進行下一步合作。作為還在不斷學習的法學生,蒙春曉和劉奕辰儘自己所能去協助有需要的人,為對方提供了法律援助。
「志願正如點燈,每個人點起的零星燈火終將連成一片,永遠溫暖,永遠明亮」,大三學生邱思捷說,此次世園會已經是她第四次參加大型活動的志願服務了,她認為,作為一名志願者,多一點嘗試,多一點擔當,才能將志願精神傳承下去。文/本報記者 劉婧
世園精彩定格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志願者以「青春之名」告白祖國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9月8日至9月15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162名師生作為世園會第二十批志願者在世園會展開了服務,他們拍攝了「青春告白祖國」微視頻,並推出了「石語世園」系列。
據了解,在此次志願服務期間,石大學子分別在世園會的招展一部、生活體驗館、制證中心、新聞中心、政府總代表辦公室等崗位開展了服務工作。志願者們滿懷工作熱情,在實踐中歷練自己,在奉獻中提升自己,圓滿完成了此次志願服務工作。在生活體驗館、招展一部的志願者們先後為遊客找回遺失手機、送外國遊客就醫、為外國遊客充話費等等,收到遊客及場館負責人感謝信30餘封,得到園區志願服務管理部門的一致認可。
「我對於祖國的感情,只能用『熱愛』這個詞來表達」,志願者代表肖聰告訴北青報記者,作為世園會的志願者,他感到很慶幸,也很自豪,在志願服務的過程中,他一直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將自己和世園會融為一體,全心全意地服務遊客,為遊客解決問題,為世園會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以實際行動告白祖國。
日行三萬步是北財院志願者的「標配」
「38245、33713、32245……」9月19日,是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志願者上崗的第五天,打開手機的微信運動,日行3萬步已經是他們的「標配」。這3萬步是怎麼走來的呢?北京青年報記者探訪了北財院志願者的一天。
北財院王嘉賀的志願服務崗位在一號門。19日上午9點左右,一號門票務崗迎來了一位沒有門票的遊客——郝女士,原來,她在前一天遊園時在展區內購買了一個玉石雕像,回家後疑似有瑕疵,需要進園更換,但園區內規定必須持票進入。一號門的志願者組長王嘉賀同學接到求助後,火速聯繫到了相關負責人,詢問是否可以無票進入園區,但被告知這不並在志願者職責範圍內,志願者無權放無票遊客入園,但是可以向遊客服務中心進行申請。
於是,王嘉賀又給遊客服務中心打電話說明情況,得到回覆後,服務中心的相關人員前來帶這位遊客進入園區,王嘉賀同學陪同郝女士來到展區進行溝通交流,並協助郝女士調換了瑕疵物品。這一路上,王嘉賀耐心安撫郝女士的焦躁情緒,他的細心和耐心得到了郝女士的讚揚,在臨走時為志願者留下了一封表揚信。當天,王嘉賀同學的步數為36780步。
志願者日記
做到極致便是奇蹟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孫彤
作為一名參加過「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和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老」志願者,心懷感恩和奉獻繼續服務世園會,開啟了一段新的志願之旅。
初到政府總代表辦公室這個部門時,又激動又緊張。激動的是能夠有機會代表中國政府來統籌協調世園會參展的外國國家日活動,不安的是對於未知工作的擔憂。深知外交無小事,所以會提前查閱數十頁園林資料,近百次瀏覽外交部商務部網站,推敲語氣語體措辭斷句,生怕自己的疏忽影響大局。
我大部分時間是在數字中心的辦公室裡對著電腦寫致辭稿,其他時間則是陪同政府代表出訪國家日活動,協助老師在現場檢查英語翻譯。經歷皆成長,作為志願者,能為國家為世界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那便是最好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