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敘利亞危機背後的較量

2020-12-12 人民網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授權 獨家連載

圍繞敘利亞危機的博弈

由於上述原因,敘利亞成為當前中東各種矛盾的匯集點和各種勢力的「角鬥場」。相關各方表現出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一是在地區層面上,伊朗、敘利亞(政府)、黎巴嫩真主黨結盟,對抗阿拉伯遜尼派國家(以沙特、卡達為首)與土耳其等的聯盟;二是在國際層面上,以俄羅斯為首的新興國家,對抗以美國為核心的西方世界,敘利亞內戰具有明顯的「代理人戰爭」特色。

(一)敘利亞問題上的美俄對抗

冷戰時期,中東形成美國扶持以色列、蘇聯支持阿拉伯國家的對抗格局。在這種對抗中,作為蘇聯鐵桿盟友的敘利亞,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美蘇地區爭霸的「前線國家」,與美國的總體關係長期以來處於冷淡狀態。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後,美國開始獨霸中東,地區格局發生重大變化。海灣戰爭期間,敘利亞站在美國一邊反對伊拉克吞併科威特,敘美關係大為改善。馬德裡中東和會後,美國一方面視敘利亞為中東和平不可或缺的一方,另一方面又對敘利亞幹預黎巴嫩事務以及支持真主黨和哈馬斯大為不滿。2002年,美國將伊拉克、伊朗、敘利亞列入「支持恐怖主義的政權」,2003年將敘利亞升級為「恐怖主義國家」,實施制裁,美敘關係徹底交惡。

敘利亞危機爆發後,美國認為推翻巴沙爾政權的機會來臨,於是在國際上組建「倒巴」聯盟。2011年8月,美國宣布對敘利亞實施單方面制裁。2012年2月,美國撤離了駐敘利亞大使和外交人員。此後,美國不斷向敘利亞政府施壓,並加大對反對派的支持。2012年12月,美國宣布承認「全國聯盟」為敘利亞人民的代表,標誌著「倒巴」努力進入新階段。

但是,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也有猶豫不決的一面,因為敘利亞反對派魚龍混雜,特別是「勝利陣線」(AlNusra Front)宣布效忠「基地」組織,導致美國擔心「後巴沙爾時代」敘利亞政權落入伊斯蘭極端分子之手,反而對己不利。因此,在2013年8月敘利亞「化武危機」升級之際,美國雖然高懸動武大棒,但難下軍事打擊決心,最終接受了俄羅斯的「化武換和平」建議,使危機處理暫時實現了 「軟著陸」。

從俄羅斯方面看,敘利亞在冷戰時期是蘇聯在中東地區對抗美國的戰略支點國家,為蘇聯保持地區影響和勢力範圍,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敘利亞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執政後,兩國在軍事、經濟、商業等領域聯繫密切。敘利亞的外來軍事援助、軍事裝備和武器採購主要來自蘇聯,而蘇聯的軍事顧問、教官常駐敘利亞,對敘利亞與以色列作戰提供各方面的幫助和支援。1980年,敘利亞和蘇聯籤署友好合作條約,兩國戰略合作關係達到頂峰。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被迫從中東實施戰略後退,但仍將敘利亞視為地區重要盟國,雙方保持緊密合作和聯繫。

敘利亞危機爆發後,俄羅斯擔憂敘利亞政局生變可能對其利益造成損害,因此主張通過政治手段解決危機,反對西方貿然動武。2011年10月、2012年2月和7月,聯合國安理會討論對敘利亞制裁決議,俄羅斯與中國一道三投否決票。隨著危機加深,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逐漸採取攻勢:一是積極倡導召開第二屆日內瓦會議,爭取在敘利亞問題上的主動權;二是著手組建常駐地中海艦隊,並對敘利亞增加S-300防空飛彈系統、「紅寶石」反艦飛彈等援助;三是在敘利亞「化武危機」時期,向美國發出「勿武力介入」的最強音,並積極提出有效建議,化解危機。

俄羅斯地緣戰略利益和國際地位,因此其不能輕易為西方對敘動武提供通行證。俄羅斯高調支持敘利亞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敘利亞是俄羅斯阻止美國及北約對其「後院」進行對俄羅斯來說,敘利亞不僅在蘇聯時期是重要盟友,而且當下對俄羅斯也有現實意義,關乎勢力滲透的最後一道堡壘。冷戰結束後,北約東擴步伐一刻未停。進入21世紀後,原蘇聯加盟共和國或加入北約,或因「顏色革命」而發生政權更迭,俄羅斯的戰略空間遭到空前擠壓。敘利亞一旦失手,俄羅斯恐將面臨北約「兵臨城下」的被動局面。二是俄羅斯國內穆斯林人口眾多,據統計已超過2 300萬,約佔全國人口的20%,主要聚居在北高加索地區。敘利亞局勢一旦失控,伊斯蘭極端勢力必將向北高加索地區滲透,「幫助那裡的穆斯林爭取自由」。西亞北非地區「茉莉花革命」擴散至高加索和中亞地區,將直接威脅俄羅斯的國家安全。三是保衛俄羅斯在獨立國協外碩果僅存的海軍基地,即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港。塔爾圖斯港是一個深水港,1971年向蘇聯開放,1974年升格為正規海軍基地,是俄羅斯目前設在獨立國協外的唯一軍事後勤補給站,也是地中海的唯一立足點,可以接納俄羅斯的攻擊型核潛艇、彈道飛彈核潛艇、驅逐艦和體積更大的艦隊。對俄羅斯來說,保留該基地在遏制北約東擴、應對中東衝突和極端主義威脅方面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四是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的表現,將對獨立國協國家產生示範作用。俄羅斯在2008年對親美的喬治亞痛下殺手,不僅呵退了北約的擴張步伐,也遏制了烏克蘭等國的離心傾向。因此,敘利亞問題不僅事關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更事關俄羅斯與獨立國協國家的區域一體化這一重大戰略目標。

2012年1月,俄羅斯海軍艦艇編隊駛入敘利亞塔爾圖斯港,一名俄羅斯官員稱,「艦艇的駛入是為了拉近我們兩國的距離,鞏固雙方的友誼」

面對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的日漸強勢,美國聯手歐洲國家也做好了「兩手」準備:一方面與俄羅斯合作,化解敘利亞「化武危機」,籌備第二屆日內瓦會議;另一方面積極備戰,在土耳其、約旦部署「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在約旦與敘利亞邊境進行大規模聯合軍演,並加大對敘利亞反對派的軍事援助。此外,還與歐洲盟友、以色列和部分阿拉伯國家(沙特、約旦、卡達、阿聯等)、土耳其開展情報合作,進行秘密戰爭。中東地區再現美俄爭奪勢力範圍的「新冷戰」態勢。

相關焦點

  • 敘利亞內戰多年,政府軍與叛軍的戰爭,誰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呢?
    敘利亞人對這場戰爭基本上無能為力,那麼災難來臨的時候,最好的姿勢莫過於微笑面對。敘利亞人口中絕大多數都是遜尼派的教徒,是約派的佔少數,但政權卻控制在什葉派的手中。除了伊斯蘭人外,敘利亞還有一部分地區控制在庫德人手中。二戰結束時,庫德人沒有能夠建國,但他們始終在為這個目標努力。
  • 約旦為敘利亞危機尋求66億美元
    約旦為敘利亞危機尋求66億美元 2020-06-26 1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港媒:敘利亞和談若無解 人道主義危機將持續
    港媒:敘利亞和談若無解 人道主義危機將持續   中新網1月22日電 香港《南華早報》中文網22日刊載短論
  • 戀與製作人第六章怎麼過 第六章三星通關攻略
    導 讀 戀與製作人第六章叫做真相覺醒,而且難度也不小,想要通關手裡的卡可不能少,而且等級也不能太低。
  • 敘利亞危機出路何在?專家:政治和解是唯一現實途徑
    近日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令敘利亞局勢更趨複雜。當地時間13~14日,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和上海外國語大學共同舉辦了主題為「敘利亞問題的出路與前景」的研討會。中國政府敘利亞問題特使解曉巖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我們始終認為,政治解決是敘問題的唯一現實出路。
  • 約旦應對敘利亞危機2020年資金缺口67%
    原標題:約旦應對敘利亞危機2020年資金缺口67% 來源:駐約旦哈希姆王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當地媒體12月7日報導,約旦2020年敘利亞危機應對計劃目前到位資金7.259億美元,佔計劃的32.3%,資金缺口15.23億美元。
  • 敘利亞戰爭中美軍頹勢盡顯,還能稱霸全球多久?
    對此德國專家給出了答案:其實美國早就攤牌了,這場戰爭打完就是結束,德國專家口中的這場戰爭,其實就是敘利亞戰爭,因為在這場戰爭中,美軍的頹勢已經盡顯,根本就沒有一個超級大國該有的樣子。而到了敘利亞戰爭期間,這場衝突是反對派與政府軍之間的較量,美軍向反對派武裝援助了大量武器裝備,妄圖推翻巴沙爾,但反對派實力有限,雖然美國後來也出動了地面部隊,但這些地面部隊的主要作用並不是直接參戰,而是選擇幫助反對派武裝訓練,自從俄羅斯與敘利亞組成聯軍之後,反對派的攻勢很快就被遏制住了,並且兵敗如山倒,後來美國不得不選擇從敘利亞撤軍,留在當地的美軍竟然是為了竊取石油。
  • 2020年約旦敘利亞危機應對計劃援款到帳率28%
    原標題:2020年約旦敘利亞危機應對計劃援款到帳率28% 來源:駐約旦哈希姆王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根據約旦計劃與國際合作部最新數據,政府已經批准了約旦2020-2022年「敘利亞危機應對計劃(Jordan Response Plan to the
  • 黎巴嫩基督教馬龍派主教呼籲和平解決敘利亞危機[2013-10-03]
    新華網貝魯特10月2日電(記者劉順)黎巴嫩基督教馬龍派主教巴沙爾2日在貝魯特呼籲國際社會採取措施,通過和平方式公正、全面解決敘利亞危機。
  • 王晉:難民人數居高不下,回歸故土困難重重——敘利亞難民危機緣何...
    11月26日,黎巴嫩看守政府外交部長沙爾貝勒·韋貝表示,自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黎巴嫩一直是主要接收流離失所的敘利亞難民的國家之一。 敘利亞難民問題可謂由來已久。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後,衝突導致數百萬敘利亞人逃離家園,前往他國尋求庇護。截至2019年底,土耳其境內的敘利亞難民人數已經高達370萬,黎巴嫩接收了近100萬難民,約旦、伊拉克和埃及也分別接收了70萬、25萬和15萬難民。
  • 美國駐華大使館:美國是敘利亞危機救援中的最大捐助國
    不斷湧入歐洲的難民潮令盟友們紛紛想起那場戰爭的始作俑者美國,終於,經過數番對於難民政策含糊其辭的外交表態,美國決定改口宣布明年將接受至少1萬名敘利亞難。9月15日,美國駐華大使館官方博客發文稱,自從2011年危機開始以來,美國一直是向敘利亞提供人道救援的最大單一捐助國,援助量超過41億美元。
  • 敘利亞黑市地下交易:年輕女子被明碼標價出售,最低價格只要67元
    但是目前依然危機重重,仍然有的地方不是很太平。就拿今年來說,重點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持續了40多天的衝突,最後不得不在俄羅斯的調停之下結束戰鬥。雙方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以及武器的損失,有大量的平民失去了家園。當前,還有許多國家處於戰亂之中,那就是敘利亞。敘利亞自亂局發生以來,已經有好幾年持續戰火連連,整個國家似乎變成了廢墟,每天都發生戰亂。
  • 明日方舟第六章通關MVP幹員匯總:熊天使高光 拉普蘭德天下第一
    明日方舟對於這次第六章主線活動,估計不少刀客塔已經打得七七八八差不多通關了,本次的第六章主線整體難度不高,尤其是對於經歷過了危機合約活動的玩家來說,幾乎就是全程腳打,這裡就帶來本次主線第六章通關MVP幹員匯總。
  • 敘利亞,這個冬天饑寒交迫
    那麼,糧食危機從何而來?該國的戰後經濟重建還有希望嗎?而土耳其藉助敘利亞的糧食危機,長期向該區域推廣相對穩健的土耳其裡拉,獨立的「敘西北貨幣體系」正在形成。>這便是敘利亞當前空前嚴重的糧食危機的來龍去脈。
  • 敘利亞局勢還隱藏著哪些危機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近日,一支俄羅斯軍方車隊在敘利亞東部代爾祖爾省遭路邊炸彈襲擊,爆炸造成一名擔任高級軍事顧問的俄軍少將死亡、兩名士兵受傷。儘管2017年底舉行的敘利亞問題索契峰會,已經開啟了敘政治重建的緩慢進程,阿斯塔納和平機制也大體上保證了戰場局勢的穩定,但是俄軍少將遇襲身亡,依然提醒著世人,敘利亞危機遠未結束,敘局部的衝突風險仍然有演變為全方位危機的可能性。 首先,敘西北部伊德利卜省周邊局勢仍然存在不確定性,政府軍和反政府武裝之間的衝突隨時可能升級。
  • 記者觀察丨土耳其「旅遊城」變「難民營」 難民危機加劇的背後
    難民危機的背後折射出了哪些問題?伊茲密爾:「旅遊城」變「難民營」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茲密爾,位於土耳其西海岸的愛琴海邊,與希臘隔海相望,是一座著名的旅遊城市。因為很多海岸離希臘島嶼特別近,這裡也變成偷渡者們的首選線路。△圖為土耳其旅遊城市伊茲密爾伊茲密爾火車站門口,車來車往井然有序。但就在五六年前,這裡還是另一番景象。
  • 《閃耀暖暖》第六章「血色洛登」上線 「一起去海邊吧」限時活動開啟
    由疊紙自研自發的3D次世代手遊《閃耀暖暖》將於今日(22)開啟主線第六章「血色洛登」,前往洛登城,與暖暖共赴一場暗藏危機的晚宴。此外,遊戲內將開啟限時活動「一起去海邊吧」,點擊前往感應有機會獲得「晴夏海風」與「極夜破曉」,參與活動還可獲得多重福利。
  • 敘利亞專家:美國試圖將敘利亞變成第二個伊拉克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大馬士革12月4日電敘利亞政治專家胡薩姆·舒艾卜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美國在中東地區高喊人權口號,對他國所謂人權問題高談闊論,並非為了中東人民人權,而純粹是出於政治考量,即借所謂人權問題攫取政治利益
  • 《瘟疫傳說無罪》第六章破損之物怎麼收集 第六章破損之物全收集攻略
    導 讀 破損之物是《瘟疫傳說:無罪》的第六章,本關的收集品有一個禮物、兩個奇珍和兩個工具,而且可以完成一個成就
  • 香港明報:美國攻敘利亞背後的石油政治
    香港明報:美國攻敘利亞背後的石油政治   中新網9月5日電 到底石油政治在敘利亞局勢中有無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