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肉富含優質蛋白質和礦物質,常吃魚能促進嬰幼兒的骨骼和肌肉快速生長,因此,建議家長日常可多給寶寶吃魚。但魚刺是一個大麻煩,因此家長在給寶寶選購魚肉的時候,除了考慮本身的營養價值之外,最好還要挑選少刺的魚肉,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幾種營養豐富又少刺的魚。
海水魚還是淡水魚?
魚肉屬於精緻蛋白質,易被人體吸收,而孩子處於發育階段,機體對蛋白質的需求較多,確實適合通過多吃魚補充。但具體到淡水魚好,還是海水魚好,應該說各有利弊。
海水魚中的DHA(俗稱「腦黃金」)含量高,對提高記憶力和思考能力非常重要,但其油脂含量也較高,個別孩子消化功能發育不全,容易引起腹瀉等消化不良症狀。
淡水魚油脂含量較少,精緻蛋白含量卻較高,易於消化吸收。只不過,淡水魚通常刺較細、小,難以剔除乾淨,容易卡著孩子,一般情況下,1歲以上才適合吃。
營養師推薦:
帶魚、多寶魚,黃花魚和三文魚非常適合孩子,鱸魚、鰻魚等也不錯。
第一個,多寶魚
多寶魚是小編最喜歡做給孩子吃的魚了,它不但肉質鮮美,而且刺真的非常少,並且在各大超市都有出售。
多吃多寶魚可以起到補腎健腦的作用,而且對皮膚也很有好處,因為它的膠原蛋白含量很高。一般比較常見的做法就是清蒸,這樣不但可以保證肉質嫩滑,同時還不會讓營養流失。
第二個,鱸魚
鱸魚也十分適合清蒸,它裡面不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同時還有維生素B2,煙酸以及其他微量元素。
因為小孩子生長速度過快,新陳代謝快,所以更容易缺乏維生素B2。長期缺乏的話就會導致孩子生長遲緩,導致缺鐵性貧血。
所以一個禮拜,寶媽儘量給孩子做兩次鱸魚,這樣就可以補充到維生素B2了。
第三個,鱈魚
鱈魚肉中蛋白質佔16.8%,而鱈魚肉中所含脂肪和鯊魚一樣,只有0.5%,要比三文魚低17倍。鱈魚的肝臟含油量高,除了富含普通魚油所有的DHA、DPA外,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和其他多種維生素。鱈魚肝油中這些營養成分的比例,正是人體每日所需要量的最佳比例。
第四個,三文魚
看到三文魚很多人都會覺得奇怪,因為在人們的印象中三文魚都是用來生吃的,其實並不只是這樣,三文魚煮熟吃味道也非常好。
三文魚中的維生素D含量非常高,所以經常吃三文魚不但可以健腦,同時還能有利於孩子長個子哦!
第五個,黃花魚
黃花魚主要在夏季食用比較好,它裡面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已經維生素,是營養比較全面的魚類。所以如果體質虛弱的孩子食用黃花魚的話,會起到較好的食療效果。
此外黃花魚裡面含有豐富的硒元素,它可以有效的清除人體所產生的自由基,擁有防癌的作用,從而提高的孩子的免疫力。
第六個,龍利魚
龍利魚是一種分布在我國近海區域的海洋魚類,個頭大,但是刺很少,只有中間的脊骨,魚肉肥厚細嫩,營養豐富,而且幾乎沒有魚腥味。目前很多超市都有冷凍的龍利魚塊出售,有的還特地切成適合寶寶使用的塊狀,媽媽們選購時要選擇肉質飽滿堅實的產品。
第七個,銀魚
銀魚是極富鈣質、高蛋白、低脂肪食的魚類,基本沒有大魚刺,非常適宜小孩子食用。給小寶寶添加銀魚,可剁碎了弄成魚泥給寶寶吃,還可以煮到稀飯裡或者弄碎了加在米糊裡。
選購魚類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選購魚類時應注意:肉質要有彈性、魚鰓呈淡紅色或鮮紅色、眼球微凸且黑白清晰、外觀完整、鱗片無脫落、無腥臭味等。怕魚刺卡著寶寶的媽媽可以給寶寶選擇羅非魚、銀魚、雪魚、青魚、鯰魚、黃花魚、比目魚、馬面魚等。這些魚肉中幾乎沒有小刺。吃帶魚時先去掉兩側的刺,就只剩中間與脊椎骨連著的大刺了,也很好剔。吃鱸魚、鯽魚、鰱魚、胖頭魚、武昌魚時,可讓寶寶吃魚腹肉,沒有小刺,可以放心給寶寶吃。
還有,魚肉買回家後最好採用清蒸或烤的方式,避免油炸,以保留最多的。
好了,以上介紹的7種魚都是刺少營養高的,有條件的話,寶媽一定要多多做給寶寶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