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安鄉馬鈴薯種薯外銷見聞

2020-12-10 雲南網

原標題:「麗薯源」牌馬鈴薯種薯熱銷——太安鄉馬鈴薯種薯外銷見聞

裝車

10月14日,記者隨麗江市農科所所長和立宣來到玉龍縣太安鄉太安村,只見來運馬鈴薯種薯的10輛外地大卡車一字排開,薯農們正將一車車拖拉機運來的馬鈴薯種薯裝在大卡車上。

仔細一看每袋馬鈴薯種薯的包裝袋上都有「麗薯源」商標,還有二維碼,包裝袋口機織封口。拿出手機對著「麗薯源」的商標二維碼一掃,產品名稱——麗薯6號、質量保證期——6個月、生產企業營業執照——玉龍縣安澤農產品專業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和志魁,還有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種薯使用說明等一目了然。

據了解,今年麗江市農業農村局按照加快馬鈴薯種薯產業高質量發展「統一良種供應、統一生產標準、統一質量管理、統一品牌、統一價格、統一申報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普通商標、統一包裝物、統一二維碼追溯管理」 八個統一的標準要求,積極申報了「麗薯源」商標;嚴格審批了14家馬鈴薯種薯生產企業;加強了馬鈴薯種薯田間檢驗,抽樣檢測了200多個點;在寧蒗創建了600畝高產項目;在太安村進行了130畝原種生產示範,在花音村進行了200畝優質種薯生產示範;補助35萬元,購買了50條印有「麗薯源」牌商標的種薯包裝袋發放給14家馬鈴薯種薯生產企業。

自9月17日太安鄉「麗薯源」牌馬鈴薯種薯外銷以來,近20天時間,每天來自紅河、德宏等馬鈴薯冬作區的100多輛大卡車在太安運馬鈴薯種薯,每車可運35噸。最多的一天達到了170多輛。目前,太安鄉「麗薯源」牌馬鈴薯種薯已外銷了一半。

太安鄉花音農業專業合作社會長和尚紅說,打上了「麗薯源」牌,花音村的馬鈴薯種薯更好銷了。在太安鄉天紅村聚班閣,一位薯農對記者說,打「麗薯源」牌,馬鈴薯種薯好銷了,就是包裝袋太少了,希望多生產一些。

「麗薯源」牌馬鈴薯種薯的熱銷,給太安帶來了一系列的連帶效益。每天來自拉市、九河、南華、劍川等地的1000多名農民在太安鄉的太安、吉子、天紅採挖馬鈴薯種薯,每天每人工錢120元,還供兩頓飯、負責接送。太安鄉政府的食館、小旅店常常爆滿,生意紅火。(何世輝)

相關焦點

  • 馬鈴薯種薯如何拌種
    優質高產的馬鈴薯離不開科學的種植管理,要想土豆達到苗齊、苗壯、防蟲、防病產量高,就必須從拌種開始。種薯的處理嚴重的影響著馬鈴薯的產量和質量,如果這一環節出現問題,那麼後期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情況。種薯切塊後會進行拌種,不同的藥劑拌種能預防馬鈴薯不同的病害。
  • 馬鈴薯種薯「南種北繁」基地建設步伐加快
    12月15日,記者從日前舉行的全市馬鈴薯種薯「南種北繁」 生產基地建設培訓暨推進會了解到,根據目前我市馬鈴薯產業發展形勢及全國馬鈴薯市場動態,我市將重點抓好馬鈴薯質量體系建設、品牌建設等方面的工作,以做大做強蘭州馬鈴薯產業。
  • 克山第四屆馬鈴薯種薯節開幕
    東北網7月19日訊 18日上午,2019年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馬鈴薯食品專業委員會年會暨中國·克山第四屆馬鈴薯種薯節在克山縣開幕。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會長代表徐堅,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馬鈴薯食品專業委員會會長王薇,市委常委、副市長白煒出席開幕式。
  • 馬鈴薯種薯「南種北繁」基地建設步伐加快
    12月15日,記者從日前舉行的全市馬鈴薯種薯「南種北繁」 生產基地建設培訓暨推進會了解到,根據目前我市馬鈴薯產業發展形勢及全國馬鈴薯市場動態,我市將重點抓好馬鈴薯質量體系建設、品牌建設等方面的工作,以做大做強蘭州馬鈴薯產業。
  • 關於實施莊浪縣2019年貧困戶馬鈴薯脫毒種薯產業補貼項目的公告
    現將莊浪縣2019年貧困戶馬鈴薯脫毒種薯產業補貼項目的實施進行公告,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三、實施時間進度2018年11月,對項目實施馬鈴薯種薯面積進行調查摸底;2018年12月,對項目補貼脫毒種薯品種需求進行摸底,制定實施方案;2019年1月,完成脫毒種薯招標採購;2019年2月,進行鄉、村級公示;2019年3月,進行縣級公示,馬鈴薯種薯發放;2019年4
  • 一道豐收的算「薯」題——雲南陸良馬鈴薯種薯測產記
    新華社昆明12月28日電 題:一道豐收的算「薯」題——雲南陸良馬鈴薯種薯測產記  新華社記者 嚴勇  冬至已過,素有「滇東糧倉」之稱的雲南省陸良壩子依然一片蒼翠。而李昱霖杵在田邊,望著一群人在馬鈴薯基地裡採挖種薯,顯得頗為緊張。
  • 貢卓村600畝馬鈴薯種薯喜獲豐收,老百姓都樂開了花!
    連日來在小中甸鎮聯合村貢卓村民小組迪慶茂林農牧產品有限公司種薯基地馬鈴薯收割機馳騁在希望的田野上村民們分組撿拾、挑選、裝袋沉甸甸的土豆 繁忙的身影構成一幅美麗的豐收畫卷近兩年來,香格裡拉市小中甸鎮聯合村持續加強與迪慶茂林農牧產品有限公司合作
  • 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和2020年中國馬鈴薯大會新聞發布會實錄...
    2019年,全市馬鈴薯產業總產值達到187億元,農民人均產業純收入1900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3%。全市原原種年產量佔全國的1/3,以精澱粉為主的馬鈴薯深加工產品年產量佔全國的1/3,種薯擴繁面積佔全市馬鈴薯年播種面積的1/3。今天的定西,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已形成規範完善、全國最大的脫毒苗、原原種、原種、一級種的脫毒種薯繁育體系。
  • 西吉:一顆馬鈴薯的成長之旅
    2001年之後,隨著馬鈴薯澱粉加工和鮮薯外銷量增加,西吉縣馬鈴薯種植面積突破50萬畝,畝產達到760公斤左右。此後種植面積逐年增加,2012年達到101萬畝,突破百萬畝大關。應用脫毒種薯比普通種薯增產30%至50%,馬鈴薯反季節銷售每噸增值300元左右。」西吉縣通過推廣馬鈴薯脫毒種薯及標準化貯藏技術,實現從粗放型種植到精細化生產的轉變,小土豆成就了大產業。科技創新優質種子繁育本土化「西吉馬鈴薯產業發展經歷了自給自足、迅猛擴大、穩步發展3個階段。」
  • 烏蘭察布重點打造馬鈴薯產業
    經過幾十年的培育發展,烏蘭察布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種薯、商品薯和加工專用薯生產基地。全市馬鈴薯種植面積一直穩定在400萬畝左右,鮮薯總產450萬噸,在全國地區級位居第一,馬鈴薯種植面積和產量佔內蒙古自治區的近1/2,約佔全國馬鈴薯年均種植面積和產量的6%。
  • 中國馬鈴薯種薯之鄉——克山:「黑土明珠」放異彩綠色克山譜新篇
    經濟視野網8月28日電(裴振萍 王超)黑龍江省克山縣位於黑龍江省西部、齊齊哈爾市東北部,幅員面積3320平方公裡,耕地面積302萬畝,轄7鎮、8鄉、122個行政村,總人口50萬,是中國馬鈴薯種薯之鄉、中國高蛋白大豆之鄉、國家重點商品糧基地縣、全國造林綠化模範縣。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的腹地,被譽為「黑土明珠」。
  • 張承馬鈴薯的引進路線圖
    資料圖片 □河北日報記者 王思達 ■閱讀提示 馬鈴薯,也稱土豆、洋芋。在大多數中國人眼中,馬鈴薯是餐桌上經常出現的蔬菜。張承地區,既是河北馬鈴薯的主要種植區,也是全國商品薯、種薯的重要產地。
  • 今年蘭州市馬鈴薯產業總產值10億元,農民種植馬鈴薯人均貢獻500元...
    我市種薯生產穩步發展目前,全市共種植馬鈴薯 40 萬畝。其中 20 多萬畝屬於建檔立卡貧困村,與貧困區域高度重合,通過品種技術集成改造提升和增產增收的潛力巨大,種薯生產呈穩步發展。全市現有馬鈴薯持證企業 6 家,專業合作社 43 家,脫毒種薯種植面積達到 5 萬畝以上,年生產種薯 10 萬噸,貯藏能力 6 萬噸。
  • 黑龍江省加快建設馬鈴薯大省 建立種薯菜薯基地
    黑龍江省馬鈴薯產業推進工作現場會12日在依安縣召開。會議在總結近兩年全省推進馬鈴薯產業取得成果基礎上,明確提出通過2~3年的努力,實現黑龍江向馬鈴薯生產大省和強省新跨越的任務目標。到2015年,全省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600萬畝,總產實現1200萬噸;新增規模以上加工企業15家,新增加工能力100萬噸,新增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20家。
  • 今年我市馬鈴薯產業總產值10億元——農民種植馬鈴薯人均貢獻500元...
    我市種薯生產穩步發展目前,全市共種植馬鈴薯40萬畝,其中20多萬畝屬於建檔立卡貧困村。全市現有馬鈴薯持證企業6家,專業合作社43家,脫毒種薯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以上,年生產種薯10萬噸,貯藏能力6萬噸。依託甘農大、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和市縣種子機構,篩選出了一批中早熟品種,使全市馬鈴薯品種結構逐步優化。
  • 種馬鈴薯省時省力好方法——稻田免耕種植馬鈴薯,必看!
    2.3 種薯播種前的處理在下種前15d左右,要做好種薯處理工作,可以採用九二0浸種法打破種子的休眠狀態,促進種子的發芽。可以先將九二0粉劑1g使用酒精或者白酒溶解,溶解完成之後對入清水40kg,然後把種薯裝入網袋中浸泡5mm,把種薯撈出放在陰涼處,採用一層細砂一層種薯的方式堆放好,然後在上面覆蓋一層保溫層進行催芽。
  • 秋馬鈴薯可以做種嗎?
    秋馬鈴薯可以做種薯,它主要是供給春季播種來用,尤其是二作區的馬鈴薯種植,但前提條件是種好秋季馬鈴薯,讓它自然成熟後來做種薯。二作區馬鈴薯種植是採用春季種薯來自秋季,秋季種薯來自春季的種植,自然成熟後來做種的。
  • 凌志馬鈴薯|讓赤峰的小土豆,帶給你舌尖上的回味無窮!
    是一家集馬鈴薯脫毒種薯研發繁育、現代化農場規模化種植、馬鈴薯食品深加工於一體的馬鈴薯全產業鏈集團和馬鈴薯食品專業供應商,也是目前國內馬鈴薯全產業鏈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2015年1月在新三板掛牌,被稱為"中國薯業第一股"。十幾年前的白音他拉農場,是名副其實的沙漠,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凌志馬鈴薯利用沙漠沙地治理及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將沙地改造成現代化馬鈴薯生產基地。
  • 韭菜莊鄉貧困戶免費領到脫貧種薯
    近日一大早,2輛拉著馬鈴薯微型種薯、原種和複合肥的大汽車,沿著崎嶇的山路,緩緩停在了清水河縣韭菜莊鄉北槽碾村委會大院前,前來領取種薯和化肥的貧困戶們笑得合不攏嘴。「這幾天,我們兩口子正為種地發愁哩,連續5個多月不下雨了,土地乾旱得啥也種不進去,只有種這馬鈴薯種薯,能抗旱,要不然,今年就沒收成了。這下好了,祁有富為我們救了急!」北槽碾村貧困戶龔三滿意地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