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泳士」橫渡珠江 市民暢享「水上嘉年華」

2020-12-25 金羊網

1700「泳士」橫渡珠江 市民暢享「水上嘉年華」

金羊網  作者:蘇荇、郝浩宇、朱敏誼、林詩琪  2019-07-19

作為幾代羊城市民的「集體回憶」,廣州橫渡珠江活動已有近90年歷史。今年活動迎來1700名「泳士」。

1700名橫渡珠江「泳士」暢享「水上嘉年華」  記者 周巍 攝

活動連續舉辦14年,市民暢享羊城盛夏「水上嘉年華」

金羊網訊 記者蘇荇、郝浩宇,實習生朱敏誼、林詩琪報導:又是一年橫渡珠江時。作為幾代羊城市民的「集體回憶」,廣州橫渡珠江活動已有近90年歷史。18日,今夏之約如期而至,這是自2006年活動恢復以來連續舉辦的第14屆。今年活動迎來1700名「泳士」。他們不懼高溫,橫渡珠江,暢享這場「水上嘉年華」。

本次活動在中大碼頭至星海音樂廳之間距離約一公裡的珠江河段舉行,向西是海印橋、天字碼頭的傳統記憶,往東是珠江新城、廣州塔的新城印象,盡顯城市一河兩岸秀美風光。活動以「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為主題,一周內便有4000名市民報名參賽,最終從中擇優選拔1700人。其中,既有連續多年參與的「擁躉」,也有首次參加的「新人」,既有上了年紀的「老廣州」,也有剛來羊城的「新廣州」,年齡從15歲至55歲不等。

下午2時30分,隨著市民代表、遊泳名將周嘉威鳴槍發令,廣州市方隊的50名渡江健將率先從中大碼頭下水橫渡。公安系統、市直機關、總工會、教育系統、建設系統、青年志願者方隊,各區方隊,社會各界方隊等緊隨其後。晴空碧波之間,34個方隊矯健地遊向二沙島星海音樂廳旁的上水平臺。

不懼酷熱,健兒爭渡

遊渡開始約15分鐘後,廣州市方隊「泳士」陸續抵達上水平臺。至下午3時20分,各方隊上水完畢。數萬市民群眾駐足觀看,加油喝彩。

當天廣州氣溫高達37℃,體感溫度一度達41℃,這並沒有阻擋市民的熱情。為了應對高溫天氣,組委會制定了降溫防暑措施,增加了補水供給,在上下水平臺設置噴淋和降溫設施,並向遊渡人員發布高溫安全指南。記者現場發現每位上水的選手還可免費領取眼藥水和風油精,醫療保障點還準備了大量冰塊以及降溫消暑藥物。大部分「泳士」上水後都表示橫渡過程中感覺並不熱,體感較為舒適。

據《廣州市志》記載,上世紀30年代,廣州第一次有了橫渡珠江的活動;至1976年,廣州至少組織了16次活動。1964年8月23日、24日,廣州更是舉辦了有紀錄以來規模最大的橫渡珠江,20048人參加。活動自2006年恢復舉辦,至此已連續舉辦14年,成為具有廣州特色、展示廣州魅力的大型群眾性體育品牌活動,展現著廣州作為國際體育名城的精神風採。

「瓜哥」上岸後高舉南瓜慶祝

現場直擊

一隻南瓜從橫渡長江到橫渡珠江

「頂呱呱!」選手中,雙手高舉一隻大南瓜的「瓜哥」分外引人注目。他告訴記者,16日,他在武漢橫渡長江,差點要堅持不住時,一隻青黃色的大南瓜突然出現在眼前,他趕緊伸手抓住,這個近20斤的南瓜助其完成長江橫渡。「這是武漢人民送給廣州朋友的禮物,我特意帶它一起橫渡珠江、感受下珠江水的味道!」

在終點處,記者又見到了全身溼淋淋、舉著大南瓜的「瓜哥」。「這個南瓜已經完成了使命,準備把它帶回家燉了!」他笑道。

「瓜哥」名為曾健,今年52歲,是海珠區人士,也是一名「老泳士」。「橫渡珠江活動我每一屆都沒落下,總共遊過19次珠江!」他3歲學遊泳,6歲渡珠江,參加過其他江河橫渡活動,他說自己最愛的便是遊「母親河」珠江。

此次賽事面向全省15歲-55歲市民。現場,記者也見到了不少小選手。「00後」單瑞櫞已是第六年參與橫渡珠江。比單瑞櫞還小的曾俊峰還裝扮成「蜘蛛俠」。「我遊了四次珠江,我叫自己『知珠俠』,知是知道的知,珠是珠江的珠。」

泳者上岸,衝涼搞怪

元老級泳者見證母親河越來越清

珠江水清不清?渡江健兒話你知!

「20年前遊珠江,還會聞到一股腥味,如今珠江水是越來越好了。」今年53歲的廣州街坊顏伯參加了13屆珠江橫渡活動,見證著珠江水變清。

關於水清,街坊黃生也有明顯感受:「水下可以清晰看見手指尖。」

不止是廣州人贊珠江,佛山人雷生也點讚道:「珠江水清!遊水爽,人舒服。」

王先生連續三年參與珠江橫渡,他的個人感受是近年來珠江兩岸越來越漂亮,參賽者的熱情也越來越高,「這和廣州全民健身基礎建設越建越好有關係,哪裡都可以遊,想訓練、健身都很容易」。

活動現場首次設四類分類垃圾桶 宋昀瀟 攝

首設分類垃圾桶大量水瓶被回收

垃圾分類話題也「熱」到了橫渡珠江活動中,此次活動首設分類垃圾桶。記者在終點處星海音樂廳看到,短短百米距離內,每隔20米便設有一個垃圾桶點,包括四種不同種類垃圾桶,即餐廚垃圾桶、廚餘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其他垃圾桶。城管委工作人員周先生表示:「終點共設6個垃圾回收點,一旦垃圾桶滿了環衛工會立刻運走。」記者看到,可回收垃圾桶內的礦泉水瓶、易拉罐已有過百個。

不過,現場垃圾分類情況並不十分理想。記者發現,隨著上岸選手越來越多,不少選手將礦泉水或飲料一飲而盡後,往往會隨意把瓶子投入就近的垃圾桶中。而終點區域更衣室前的垃圾桶更成了「重災區」。此處只有兩個分類垃圾桶: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兩個桶均堆放了大量瓶子。誤把礦泉水瓶扔到廚餘垃圾桶的南沙區選手陳先生表示,此處未放置可回收垃圾桶,所以只能隨便扔。「不是我沒有環保意識,是這個地方的垃圾桶設置得還不夠完善。」經記者提醒,另一名誤扔垃圾的泳手曾先生則充滿歉意地說:「剛剛上岸,實在是太興奮了,就把這事忘了。」

環衛工孫阿姨告訴記者,現場垃圾將進行二次分類處理。

文/金羊網記者 宋昀瀟 實習生 李華詩 嚴志成 文靜

圖/金羊網記者 周巍(除署名外)


編輯:寶厷

相關焦點

  • 1700名「泳士」橫渡珠江 感受水上嘉年華
    7月18日下午,2019年廣州橫渡珠江活動舉行。圖為參加橫渡活動的市民開心合影。李細華 石磊 鄭一見 王俊濤 攝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朱小龍 通訊員/穗體宣)18日下午,2019年廣州橫渡珠江活動在中大碼頭至星海音樂廳之間的珠江河段舉行,約有1700名市民朋友參加。14時,現場氣溫37.7℃,體感溫度達到41℃,參賽市民在盛夏羊城感受水上嘉年華帶來的清涼暢快。
  • 1700名泳士中流擊水!2019橫渡珠江來了,最精彩的瞬間都在這裡
    今天下午橫渡珠江活動 開啟!近1700人參加此次活動!↓↓↓橫渡珠江第一方陣下水 金羊網記者 周巍 攝一周內有近4000名市民踴躍參與據悉,橫渡珠江活動已連續舉辦14年,今年遊渡區域仍設在中大碼頭至星海音樂廳之間的一段距離約1公裡的水域中。
  • 浙江蘭溪千名「泳士」橫渡母親河:一遊跨三江
    浙江蘭溪千名「泳士」橫渡母親河 李婷婷 攝浙江蘭溪千名「泳士」橫渡母親河 李婷婷 攝浙江蘭溪千名「泳士」橫渡母親河 李婷婷 攝  中新網金華8月8日電(記者 李婷婷)涼風習習的江畔,水流湧動。8月8日是第七個全民健身日,當天,橫渡蘭江和「美麗蘭溪·三江匯流」公開水域遊泳挑戰賽在自古有「三江之匯「、「六水之腰」,「七省通衢」之稱的浙江蘭溪三江口舉行。  8日上午8時不到,蘭谿市千餘名「泳士」便聚集在中洲公園的陽光沙灘,他們或坐在沙灘上休息,或跟著教練做熱身運動,或拍打江水初試水溫,熱情高漲。每位參與者都戴著泳帽、泳鏡等裝備,腰間還繫著一個橘色的浮標。
  • 新鄉橫渡第一人:48歲「泳士」成功橫渡瓊州海峽!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波 實習生 崔月 通訊員 酒海峰7月28日17時3分,經過近13小時的海中拼搏,新鄉市遊泳愛好者孔祥伍成功踏上雷州半島徐聞縣排尾角海岸灘頭,成為新鄉市成功橫渡瓊州海峽第一人。據介紹,此次橫渡瓊州海峽活動是由海口海牛橫渡俱樂部組織、策劃、導航的第七十五批徒手橫渡。瓊州海峽被遊泳界譽為「水上珠穆朗瑪峰」,它東西長約80公裡,南北最大寬度39.5公裡,最窄19.4公裡。該項活動集挑戰、競技、娛樂為一體,因此長期以來就是一項吸引世人眼球、讓廣大遊泳愛好者高度關注的極限運動。
  • 南沙「泳士」大展雄風,橫渡瓊州海峽!
    今年5月,南沙「泳士」梁榮添就用身體丈量了瓊州海峽,歷時10小時42分,遊過近30公裡,完成從海南省海口市美麗沙海岸下水到廣東省徐聞縣黑土角海岸登岸的「橫渡瓊州海峽」之旅,成為南沙首位橫渡瓊州海峽的勇士。他也成功入選今年橫渡珠江的「南沙團」名單。全球範圍內有認可記錄的成功橫渡者也僅400多人。
  • 聊城「泳士」橫渡瓊州海峽!用時9小時20分
    瓊州海峽在遊泳者心中有著「海上珠峰」之稱,成功橫渡瓊州海峽,相當於登山運動員登頂珠峰。6月16日,東阿縣的沈渴望就完成了這樣的壯舉——經過9小時20分鐘不間斷暢遊,遊程23公裡,成功橫渡瓊州海峽。自此,在成功橫渡瓊州海峽的「泳士」名單上第一次留下聊城人的名字。
  • 兩岸「泳士」首次成功橫渡臺灣海峽
    本報訊(記者 王鳳山 吳恩兒)「近了,近了!成功了,成功了!」22日13時07分,14名兩岸遊泳健兒手牽著手走上平潭龍鳳頭海灘的沙灘,完成了人類首次橫渡臺灣海峽的壯舉(上圖,吳恩兒攝)。   13時許,在離龍鳳頭沙灘還有300米的地方,14名參與橫渡臺灣海峽的遊泳健兒集體下水,在「橫渡第一人」張健的帶領下,向龍鳳頭沙灘遊來。   臺灣海峽早期被稱為「黑水溝」,水流湍急洶湧,兩岸遊泳健兒多次發起挑戰,均未能成功。
  • 溫州17名「泳士」 成功橫渡瓊州海峽
    溫州網訊 6月27日,溫州遊泳健兒開啟第七次橫渡瓊州海峽的徵程。從13點55分張福德第一個登陸白沙門公園沙灘,到16點10分李益強最後一個上岸,參加橫渡的17名溫州「泳士」全部成功完成橫渡。
  • 今天,百名「白雲泳士」橫渡珠江
    一年一度的廣州盛事——橫渡珠江來啦!天氣很熱,卻擋不住「白雲泳士」的熱情!今天下午,廣州橫渡珠江活動在中大碼頭吹響號角。「白雲方隊」在橫渡珠江時高喊口號,「白雲、白雲,美麗白雲;珠江、珠江,健康珠江!」大家激情滿滿,現場真的好嗨哦!
  • 三水55歲「泳士」橫渡瓊州海峽
    嚴格意義上的橫渡瓊州海峽指遊泳者從一側下水後,在海上遊泳行進,進食等活動均在水中單獨進行,全程不能搭扶任何漂浮物、不能觸碰導航船、不能接受外力協助等。未知的海浪、洋流的影響、水母的攻擊、烈日的暴曬等令許多人望洋興嘆,瓊州海峽也因此得名「水上珠穆朗瑪峰」。7月14日凌晨4時33分,張道永從海南省海口市新埠島防波堤下水,展開這次橫渡之旅。
  • 從小金門出發遊至廈門椰風寨 兩岸「泳士」後天橫渡廈金海峽
    本周末,海峽兩岸200多名運動員將攜手完成橫渡廈金海峽的壯舉。昨日,第10屆廈金海峽橫渡活動新聞發布會稱,運動員們將於7月14日上午8時30分從小金門雙口村海域出發,經過7000米的海上遊泳接力,到達廈門椰風寨,完成挑戰。
  • 第八屆廈金橫渡周日舉行 180名泳士將從小金門遊向廈門
    時隔兩年,廈金橫渡活動再次從金門遊向廈門。圖為第六屆活動下水現場。(記者姚凡攝)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路鵬宇)7月31日上午9點10分,第八屆廈金海峽橫渡活動將在小金門雙口村海域鳴槍開賽,180名泳士將遊向廈門環島路椰風寨救生指揮中心,全程約7公裡。  此次橫渡活動由中國遊泳協會、廈門市人民政府、中華臺北成人遊泳協會以及金門縣政府共同主辦。
  • 博白泳協「十九泳士」成功泳渡臺灣日月潭
    期待己久的暢遊臺灣日月潭活動今天正式拉開序幕,我們博白泳協一行十九位泳士,於清晨五點半隨導遊趕往日月潭~~每年必須經過申請協調方能爭取到這黃金9小時在日月潭舉辦萬人泳渡嘉年華年會,實屬不易。能徜徉這山明水秀的潭水中悠遊暢泳互相交流,真是人生最大之樂事。
  • 汕頭:1700勇士橫渡海洋(圖)
    將近1700遊泳好手和遊泳愛好者迎著海面5級的東北風劈波斬浪、奮勇爭先,安全有序地遊完全程。  據了解,汕頭市從2001年起,舉行了具有海濱城市特色的「乘風破浪迎九運,千人橫渡礐石海」活動。渡海活動至今已連續5年舉辦。今年汕頭市共有2023人報名參加渡海,經體能技能測試合格的渡海者1696人。
  • 合川嘉隆西海景區免收門票,暢享署期嘉年華
    合川嘉隆西海景區免收門票 暢享署期嘉年華 周雲 文/圖據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積極響應恢復提振旅遊經濟的號召,該景區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從今年5月1日開始向廣大遊客推出免收門票「福利」,遊客可免費參觀嘉隆西海景區,暢享署期嘉年華!
  • 兩岸"泳士"挑戰極限創歷史 張健率隊首次橫渡臺灣海峽
    張健與他的「泳士」們慶祝成功橫渡臺灣海峽。 中國臺灣新竹下水,福建平潭上岸,此次領銜的是中國橫渡第一人的張健,他率領12位「泳士」,原計劃挑戰三天三夜日夜不間斷橫渡臺灣海峽,雖然最初的目標是72小時,不過最終時間因颱風、大雨等因素超過了4天。最後,當他攜眾「泳士」上岸時,這位享譽世界的老橫渡者熱淚盈眶,他們由此成為人類歷史上首次成功橫渡臺灣海峽的英雄。
  • 珠江又可以遊泳了
    本報廣州7月12日電(記者吳春燕、張景華)已停止了29年的廣州全市性橫渡珠江活動,今天重又隆重舉行,來自社會各界的3500名遊泳好手組成數十個渡江方隊,在江上的800米泳道再現昔日人魚競渡的盛況。參加遊泳的既有已近耳順之年的老者,也有風華正茂的大學生,最小的「過江龍」是身高一米、年僅4歲的小姑娘……橫渡活動起點為中大碼頭,終點為星海音樂廳,橫渡路線長約800米。黃華華省長與張廣寧市長輕鬆遊完全程,上岸後對記者表示有信心到2010年讓珠江水一定變清。曾幾何時,暢遊珠江是眾多老廣州們的生活習慣,在盛夏與魚蝦一起戲水是他們最大的樂趣。
  • 第六屆「廈金橫渡」小金門開賽 福建小夥摘桂冠
    賽前,金門縣長李沃士表示,廈金橫渡活動拉近了兩岸距離。他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選手參與進來。比賽前後,兩岸許多單位和民間團體參與協調,無形中把廈門和金門、金門和臺灣島、廈門和臺灣連接在一起,兩岸進行這樣的交流合作是對的方向,是能讓人看得見未來的方向。12時20分,比賽準時鳴槍開始,選手們從小金門雙口村下水。此時海灘上響起了鞭炮聲,為泳士們加油打氣。
  • 廈門金門橫渡 香港小將凌天宇「泳」冠三軍(圖)
    同樣來自香港的83號女選手鄧穎欣以1小時34分7秒的成績第四個通過終點,也成為廈金橫渡首位到達終點的女選手。  參加昨日廈金橫渡活動出發儀式的,有廈門市副市長葉重耕、金門縣縣長李沃士、福建省體育局副局長陳忠和等。
  • 兩岸水上摩託車手計劃5月攜手橫渡臺灣海峽
    兩岸水上摩託車手計劃5月攜手橫渡臺灣海峽 2009年03月11日 10:1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