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美國阿波羅登月,中國報紙作了詳細的跟進報導

2020-12-11 文學私秘

最近因為咱們中國的嫦娥五號奔月留下了太美的姿影,也帶動了我們對當年美國阿波羅登月的關注。

筆者很好奇,在當年的那個時間段,我們的報刊,對阿波羅首次載人登月作了什麼樣的報導?

出於這個原因,筆者作了一番搜索。

先確定具體的日期。我們從這一個信息原點出發:

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

這就是美國阿波羅11號完成的首次登月任務。

阿波羅11號是1969年7月16日發射升空的。我們先來翻一下當天的《參考消息》,我們注意到,報紙上轉載了外國通訊社的報導,介紹了「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具體內容,文稿的內容所使用的時態是「將來進行時」。

7月16日的標題是:美十六日向月球發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

新聞引用「合眾國際社休斯敦空間中心七月七日電」,對阿波羅載人飛船的行程,作了一個簡要的預報。

報導首先介紹了飛行的目的:

「人類迄今為止在宇宙空間所走的最危險的一步,將是本月人第一次下降到月球的最後幾百英尺,成敗將操在一個人的手裡,他就是這次大膽地著陸飛行的指令長阿姆斯特朗。阿姆斯特朗和他的「阿波羅—11號」乘員必須穿過二十五萬英裡的宇宙空間才能到達月球。」

接著介紹了這一計劃的具體時間:「他們將於七月二十日東部夏季時間下午四點十一分(這個時間加上十二小時等於北京時間——本刊注)最終落向月球表面。他們將把第三名乘員柯林斯丟下,柯林斯將乘坐在『阿波羅—11號』指揮艙內,在六十九英裡的上空圍繞月球轉。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則要在月球表面逗留二十一小時二十七分。」

對計劃中最為關鍵的太空人登月作了重點描述:「在七月二十一日上午兩點零七分時,他們將穿著襯墊很厚的白色月球步行裝,穿上大靴子,戴著大手套,背著向他們提供氧氣和無線電通訊的背包,打開艙蓋。」

緊接著,隨著登月的全面展開,《參考消息》繼續刊登消息,報導登月的詳細進程。

而在《參考消息》連篇累牘報導阿波羅登月消息的同時,《人民日報》卻對這一重大事件隻字不提。

這裡,我們不妨回顧一下《人民日報》的風格。它當時側重於國內的新聞報導,涉及外事的報導,也都是與中國相關的事件,可以看出,能夠走上《人民日報》的新聞事件,都是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而國際新聞的報導,則集中在《參考消息》上。

當時中國的老百姓能不能看到《參考消息》?

在張賢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描寫主人公在勞改農場結婚的時候,一位隊員從隊部裡拿來了一大搭報紙,其中就有《參考消息》。

可見,當時的老百姓是可以看到《參考消息》的。

《人民日報》對美國阿波羅登月行動緘默無言,《參考消息》並沒有避諱。7月24日,《參考消息》引用了外國通訊社的報導,標題稱:「外電注意中阿等未報導『阿波羅--11號』消息」。消息來源是合眾國際社倫敦二十二日電,報導中明確:除中國之外,另外三個國家是朝鮮和越南以及阿爾巴尼亞。

而7月20日發生的人類首次登上月球的新聞事件,《參考消息》則重點採用了「法新社報導」:美兩名星際航行員踏上月面。這篇報導長達1800字,詳細地介紹了太空人在月球上行走的過程及他們擔負的探險任務。

《參考消息》在同時期還報導了蘇聯在阿波羅飛船發射前三天,也發射了一個不載人的飛船,標題為:蘇發射不載人「月球--15號」飛船。但後續的報導中,卻可以看出,這個飛船撞擊在月球之上,認為是失敗了。

可以看出,蘇聯在美國發射載人飛船登月的時候,也發射一艘探月飛船,顯示出在美蘇太空爭霸中已居於下風位置。

但是蘇聯倒很大度,對美國登月給予了迅即的報導與及時的關注。《參考消息》7月19日採擷國外通訊社的信息,勾勒了當時蘇聯的一副大公無私的態度:「蘇修為美帝捧場:大肆宣傳美發射『阿波羅--11號』。」文中點明:「同報導蘇聯自己的向月球發射的不載人飛船比較起來,蘇聯昨天更迅速、更明確地報導了美國『阿波羅—11號』發射情況。」

對此,《參考消息》7月22日繼續編發報導,標題為:「美蘇在『空間探索』方面加緊勾結」,具體內容是:「美將把兩名死去的蘇宇宙航行員的獎章放在月面上;蘇修保證蘇『月球—15號』不影響美飛船飛行」。

當時正是尼克森身任總統的時代,美蘇緩和趨勢正像大戲一樣上演,所以,雖然蘇聯對美國首次載人登上月球心理上受到很大刺激,但表面上,卻還要違背自己的真心,送上一番虛情假意的祝賀。

但《參考消息》很快報導了美國載人登月給蘇聯帶來的背後刺激,8月6日的報紙上刊發題為:「美通訊社報導蘇在登月方面落在美國之後,蘇修領導集團內部引起激烈爭吵」的報導,可以看出,蘇聯表面上對美國登月的祝賀聲後,其實有著醋意大發與相形見絀的心理落差。

《參考消息》也接著關注蘇聯的飛船臨近月球的最終結果,更一步襯託出蘇聯在太空競賽中落敗的尷尬。7月25日,《參考消息》刊發消息,登載外電報導:「蘇『月球----15號』探月試驗失敗」,使人類第一次登月的重大事件背後,戲劇性地暗含著兩極爭霸的複雜背景。

從當時的國際形勢來看,美蘇兩霸都在世界各地窮兵黷武,陷入戰爭泥沼。

就在人類首次登月的前一年,蘇聯入侵捷克,而美國當時則深陷在越南戰爭中,難以自拔。

相比之下,中國當時對美蘇的侵略行徑,一直持強烈的批判態度,而美蘇在太空暗中較量的表面上的惺惺相惜,中國報紙也給予了毫不留情的揭露。

7月22日《參考消息》刊發報導:「美報承認:美帝不顧人民死活花巨款搞月球飛船」,這是美國《紐約郵報》的一篇文章,文中抑揄地提到:「沿著美國大西洋海岸,現在正在證明兩事:人們對追求生活的刺激何其急切,對解決生活的需要則何其怠慢。」

而這種分裂成兩層皮的現象,至今也沒有癒合,成為美國依然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

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的報紙《參考消息》對美國阿波羅登月的報導還是非常詳細的,也明確地表達了中國的觀點與立場。

當時我們的科技水平的確與世界科技前沿存在著很大的落差,但隨著嫦娥五號帶著月球的土壤返回地球,我們在審視當年的世界前沿的新聞報導的時候,也必定會生出感慨系之的複雜情愫。我們突出地感受到的是,科技也是國家實力的表現,而幾十年過去,科技力量決定國家實力的規律,來得更加鮮明而純粹。

筆者翻閱了《科學畫報》的前身《科學普及》1977年第8期的一篇文章,在一篇標題為《擬人的『自動機』」》的文章中,提到阿波羅登月的時候,並沒有提及美國,而只是說「1967年,國外一臺遙控操作機登上了月球,它在地球上人的控制下,可以在2.23平方米的範圍內,挖掘月球表面46釐米深處的土壤樣品,並能對樣品進行初步分析,以確定土壤的硬度、重量等。」

這篇報導中,用「國外」、「地球上的人」這一中性的名詞來撇除一個國家給人心理上帶來的好惡感,而這種指代方式,很長時間出現在我們的科普讀物之中,好像「國外」是一個沒有歸屬的概念。

而實際上,當明晰了這些名詞後邊的國家縱深之後,我們才會更好地無懼艱險,發憤圖強,振作有為,而今天我們看到嫦娥五號登上月球,正可以視著我們中國人在面對差距之後而迎頭趕上、銳意進取的一種進程與結果。

相關焦點

  • 1969年,珍貴的阿波羅11號登月前準備的老照片
    阿波羅11號是阿波羅計劃的高潮,它推動了人類太空飛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1968年10月,阿波羅計劃的第一次載人飛行起飛;不到一年後,阿波羅11號發射升空。在短短幾年內,總共有6次任務使12名美國太空人登上月球表面。
  • 重回1969 年:阿波羅任務控制室復原至登月時代的樣子
    北京時間7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沒有了香菸、雪茄和菸斗裡冒出的煙霧,桌面上的咖啡、蘇打水和披薩汙漬也不見了,除了這些,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管理阿波羅計劃的任務控制室已經恢復到50年前的樣子,當時,控制人員在這裡關注著兩位太空人的一舉一動,見證了人類登上月球的壯舉。
  • 阿波羅登月計劃:美國人6次登月實錄,我選擇相信
    1961年5月25日,甘迺迪總統在國會上發表人類登月計劃的演講它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執行的迄今為止最龐大的月球探測計劃。近50年來,除美國之外,還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將載人太空飛行器送離開過地球軌道,更不用說登月。阿波羅計劃詳細地揭示了月球表面特性、物質化學成分、光學特性並探測了月球重力、磁場、月震等。
  • 1969年11月14日,阿波羅12號發射,人類第二次登月
    阿波羅12號(Apollo 12)是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中的第六次載人任務,是人類第二次載人登月任務。阿波羅11號後不到四個月,阿波羅12號再次踏上了登月的旅程。阿波羅12號於1969年11月14日16時22分00秒在甘迺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圖),並於1969年11月19日06時54分35秒成功登陸在月球表面。阿波羅12號人物成員包括(從左至右):指令長康拉德、指令艙駕駛員戈爾登及登月艙駕駛員艾倫賓,以及三位替補成員。按照太空人的輪換制度,如果沒有添加的阿波羅8號,皮特康拉德的這個團隊將會執行首次登月任務。
  • 美國阿波羅計劃和蘇聯的「聯盟」登月計劃
    美國阿波羅計劃和蘇聯的「聯盟」登月計劃中國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月器升空,在月球著陸採樣,將在本月中返回的消息,再次讓中國的航天工程舉世關注。繼美國、蘇聯之後,全世界第三個有能力到月球採樣的國家,也將是44年以來第一個到月球「挖土」的國家。
  • 中國從月球帶回土壤,美國航天局很關心:當年阿波羅登月是騙局?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騰空而起,成功登陸月球,舉國歡呼。 這次登月,中國首次對月球土壤進行了採樣。 如果說全世界除了中國人之外,還有誰最關心這次登月,那就是美國了。 準確的說,他們是關心中國帶回來的2000克月壤。
  • 1969年美國就載人登月了,是不是現在隨時可以重返月球呢?
    網上一談到大國月亮上挖土並帶回,就有網友嗤之以鼻:1969年美國就載人登月了,只要美國想,隨時可以重返月球!是真的嗎?事實是,從柯林頓開始,喊了20多年重返月球的口號(川普也喊了最少兩次),卻沒影子!
  • 1969年之後人類再也沒有登月,到底發生了什麼?
    很早之前,人類就對月球心存幻想,在古代中國神話中,就有嫦娥奔月等優美而悽涼的月球故事。我們知道,在人類沒有能力對月亮進行觀察之前,人類一直幻想月亮上有神仙居住。但自從太空望遠鏡出現後,月球的神秘面紗也慢慢被人類揭開。
  • 阿波羅載人登月造假?中國從美國贈送的1克月巖中,獲得答案!
    科學家迫不及待地想要研究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因為這關係到十幾億年前的月球空白歷史。在此之前,我國的科學家已經研究過月球巖石,該樣本來自於美國宇航局(NASA)在半個世紀前的阿波羅載人登月任務。在1978年,美國從帶回來的382公斤月巖中,拿出一小塊重量為1克的月巖贈送給中國。
  • 中國將從月球帶回土壤,美國異常關心:阿波羅登月真的是騙局嗎?
    「嫦娥五號」為什麼令美國害怕?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騰空而起,成功登陸月球,舉國歡呼。這次登月,中國首次對月球土壤進行了採樣。從1961年到1972年,美國實施了「阿波羅登月計劃」,又稱「阿波羅工程」,對月球進行探索。而這一工程的高光時刻,在1969年。這一年的7月21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登上了月球。凌晨2點56分,他的左腳踏上了月球表面。
  • 1969年美國人真的登上月球了嗎?美國登月或是彌天大謊嗎?
    眾所周知,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載人探月飛船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成功。7月20日,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類。用阿姆斯特朗自己的話來說,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 美國登月再度被懷疑,嫦娥登月砸出坑,而更重的阿波羅卻沒有
    就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末,美國阿波羅號登月飛船在舉世矚目下,朝向神秘的外太空飛去,它的目的是月球。1961年蘇聯將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送上了太空,由此蘇聯也成為了第一個登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在這一場競賽中蘇聯可謂是一馬當先,成為了世界各國的領頭羊,美國地位搖搖欲墜。
  • 阿波羅登月騙局:美國為什麼48年來不再登月?
    1972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阿波羅17號成功登陸月球,兩位太空人在月球表面上停留了三天多的時間。這是人類在月球上活動時間最久的一次,也是目前為止的最後一次載人登月任務。48年過去了,宇航科技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為什麼美國不再去登月呢?是美國不敢,還是沒有能力,又或是有其他不為人知的原因呢?
  • 阿波羅登月計劃是世紀騙局,真相終究要被解開
    阿波羅計劃:從死亡走向成功阿波羅計劃始於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結束,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17分43秒(休斯頓時間)阿波羅11號登月成功,1969年7月21日凌晨2點56分(UTC),阿姆斯特朗的左腳踏上了月球,並說: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 阿波羅飛船登月是造假?中國從美國贈送的1克月壤中,得到了答案
    然而,網絡上卻有許多網友,質疑嫦娥五號和阿波羅飛船都是造假登月,我們必須要指出,這是錯誤的。阿波羅飛船登月早已得到國際公認1969年,阿波羅11號實現了人類的首次登月。阿波羅登月也成為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成就。
  • 天文史上的今天 | 人類的第二次登月:阿波羅12號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星空早知道」 1969年11月14日,人類第二次載人登月任務「阿波羅12號」飛船發射升空。
  • 阿波羅登月秘聞:返回地球 還要寫入境單
    盡人皆知,阿姆斯特朗是人類登月第一人,但緊隨其後的阿爾德林就很少有了解了。7月20日,適逢阿波羅11號登月成功46周年紀念日,現年85歲高領的阿爾德林曝光了當年登月前後的一些單據,十分有趣。
  • 美蘇為什麼幾十年不敢再登月?阿波羅登月計劃,真的是騙局嗎?
    美蘇為什麼幾十年不敢再登月?阿波羅登月計劃,真的是騙局嗎?阿波羅登月計劃一共進行了7次,成功了6次,時間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事實上從這個時間,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美國實行這樣的登月計劃,其實是一次非常巨大的冒險行動,因為此時距離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當中,才過去了不到10年的時間,航天航天的技術也處於一個完善的過程當中,登月更是難上加難。
  • 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 附 珍貴登月完整記錄視頻
    1969年7月21日2點56分(UTC),鷹號降落六個半小時後,阿姆斯特朗扶著登月艙的階梯踏上了月球,說道:「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成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
  • 美國阿波羅飛船成功登月返回,卻送給荷蘭首相一塊假石頭
    阿波羅英雄歸來遊世界1969年7月24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柯林斯順利完成人類首次登月壯舉回到地球,他們作為美利堅英雄不僅受到了美國人的狂熱追捧,也成為全世界爭相追逐的對象。一石激起千層浪,西方媒體紛紛報導,「陰謀論者」趁勢而上,說美國阿波羅登月本來就是一個大騙局,連堂堂美利堅大使都拿假石頭忽悠一國首相。全世界都懷疑阿波羅會不會只是一齣戲,這下美國人臉上掛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