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路是咖啡的長樂路。
長樂路陝西路有「星巴克」;
長樂路東湖路有「星巴克」的爹「Peet's Cafe皮爺咖啡」;
長樂路茂名路錦江迪生有加拿大國民咖啡「Tim Hortons Café」。
長樂路咖啡地圖第二名
先說長樂路咖啡地圖第二名星巴克,星巴克是標準品,星巴克是我的Regular,原因很簡單,星巴克到處都有啊,星巴克隨手可及啊。
我判斷一個城市是否中產階級了,是否有一定的消費水平了,是否小資了,是否能有中端以上的消費了,就看這個城市有沒有星巴克。
如果一個城市連星巴克都沒有,基本上別談消費升級,這就是「星巴克指數」。
我平時咖啡喝最多的是星巴克,因為在外開會多,因為出差比較多,點別的咖啡你找不到,一般的咖啡經常會有驚嚇。
星巴克就是星巴克,你會放心,你知道它的味道不會走樣,但也就那個樣,是屬於「三無」產品:沒有驚嚇,也沒有驚喜,更沒有驚豔。
我的星巴克 Regular
在星巴克,我的regular是熱的Caramel Macchiato,考慮到熱量,有時候會要半糖1P。
我的星巴克次選是紅茶拿鐵鴛鴦,在很多的星巴克這是屬於隱藏菜單,這是向香港茶餐廳的紅茶鴛鴦致敬的,雖然星巴克的紅茶拿鐵鴛鴦咖啡無法和老牌的香港茶餐廳相比,但是聊勝於無啦。
(圖片來源:攝圖網)
星巴克在為自己的咖啡命名花了很多的心思,即使是杯子的大小,也要用對美國人來講具有異域風情的說法Tall,Grande,Venti。
的確如此,「焦糖瑪奇朵」和「海鹽拿鐵」聽起來比「紅糖瑪奇朵」和「鹹鹽拿鐵」的逼格高很多,就像古龍愛用「酮體」來描述女性的「身體」一樣,一字之差,一個會讓人浮想聯翩,一個是乾巴巴的沒啥感覺。
好了,扯遠了,趕緊回來說正事,繼續聊咖啡。
長樂路咖啡地圖第三名
接下來說說長樂路咖啡地圖第三名Tim Hortons Café,雖然它沒來中國之前大家都很期待,但一旦來了,也就是那麼回事了。
Tims是低配版的星巴克,還行吧,average,有一杯在手我不會抱怨,也無法讚美。
長樂路咖啡地圖第一名
最後是長樂路咖啡地圖第一名「Peet's Cafe皮爺咖啡」,皮爺咖啡我給至少九十分。
同樣的一杯焦糖瑪奇朵,比星巴克的咖啡味道更濃鬱,更醇厚,皮爺的馬克杯更養眼,更above average。
不僅如此,皮爺的甜點也很棒,我的首選是他們家的千層,味道恰到好處但不會甜得讓你太膩。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看一眼漂亮的拉花和Crema,聞一聞濃鬱咖啡的香澀和奶香味,深深的喝下第一大口,慢慢的吞下去,讓咖啡擴散到你身體的每一個細胞,滿足的長嘆一口氣,於是你復活了,於是你滿血了。
接下來呢?接下來就是慢慢的細酌了。
在皮爺,有時我也會喝手衝咖啡,最適合在冬天,放在中式的搪瓷杯裡,咖啡的香味道隨著熱氣升騰散發,你的心裡也會湧起一股暖意。
聊聊咖啡
平時我喜歡喝奶咖,是坐在店裡用真正的馬克杯, 有的咖啡店的馬克杯也是很驚豔的。
在咖啡店裡喝咖啡不僅僅是喝咖啡,還可以看咖啡,用紙杯加了蓋子你是看不見漂亮的拉花的,那乳白色的奶,配上暗香浮動的金黃色的咖啡油脂(Crema),很養眼,也很誘人。
在咖啡店不僅僅是喝咖啡的,還可以欣賞咖啡,除了有好喝的咖啡,好看的馬克杯,好看的拉花以外,還得有養眼的咖啡師和服務生。
其實咖啡師和服務生不需要長得帥,長得漂亮,塑料花一樣整齊漂亮的咖啡師和服務生是無法給你留下印象的。
你不一定長得帥,最好是要長得不一樣,女生可以像男生一樣中性帥氣,男生也可以很嫵媚,雌雄難辨,有恰到好處的紋身,滿臉天生的膠原蛋白配奶奶灰的漂染頭髮。
以上是提到的商業化的連鎖咖啡品牌。
小眾咖啡的驚豔
其實給你驚豔最多的是小眾的咖啡,是咖啡師的咖啡店。
但是去這種小的獨立的咖啡店你得碰運氣,運氣好你不僅僅是享受別樣的環境,還可以品嘗到非同凡響的濃鬱咖啡,去體會世界各地咖啡豆不同的果味和花香味。
(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果你不願意去冒受到驚嚇的風險,完全可以去一些小眾的連鎖咖啡店,例如See Saw 和Little Bean等,也會給你和大的商業化連鎖品牌不一樣的感受和體驗。
有空來長樂路逛逛,來聞咖啡、看咖啡、喝咖啡、嘆咖啡。
說不定我們會有機會偶遇,一起聊聊咖啡。
咖啡二三事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進入保守黨會議前,一位助理遞給他一杯咖啡,還沒來得及喝上一口,就被邊上的一位女助理把咖啡搶走,「不行,這是一次性杯子」。被搶走咖啡的鮑裡斯無奈的嘴裡低聲嘀咕,「噢、噢、噢。」
晚些時候,鮑裡斯在推特上發了一張喝咖啡的照片,「我終於拿到了我的咖啡」。照片上鮑裡斯舉著一個馬克杯,上面寫著「完成脫歐」。
「齋啡」
在廣東話裡,齋啡就是不加奶不加糖的咖啡,齋啡=無奶,有時候會被代指沒有胸的「太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