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京都龍安寺實際上是計劃之外的,一是嵐山的船因為颱風天氣尚未通航,再者聽聞小夥伴喜歡枯山水,而龍安寺方丈庭院的枯山水特別著名,便去了。
枯山水:因為中國園林文化傳到日本後,日本由於地域受限,且引水困難。便形成了以石為山,以沙為水的枯山水。比較有名的是大仙院、銀閣寺和最為著名的龍安寺。
龍安寺枯山水以沙、石頭、苔蘚為基礎,在24米長、9米寬的長方形區域內放置了石頭共計5組15塊,以5、2、3、2、3分布如下圖(在此感謝郭老師提供此圖)。為何如此著名?細細研究發現有以下幾種傳說:
傳說一:除了方丈庭院中地板上木結節的位置,其他位置均看不全這15塊石頭。註:也有書說沒有一個角度能看全這15塊石頭。事實上,這個傳說是無法印證的,因為除了方丈庭院的角度,其他角度都無法參觀。但是,有了圖紙便可用視覺角度進行驗證,如下圖所示:
能確認的是,如果真如傳說所言,那這個木結節應該在下方白色區域(可惜此行並未關注)。對於到底能不能看見所有的石頭,或許是介於幻覺、想像和信念之間。亦或是所見和所信與盲目和否認的不期而遇。如同西格蒙德.佛洛依德寫道:「一個人在知曉一件事的同時也對其一無所知。」
傳說二:京都大學在英國《自然》雜誌上說,通過計算發現(即從方丈庭院的角度望去),這幾塊石頭的層疊,軸對稱線組成了一顆樹。主幹經過方丈庭院中央,也是看這個庭院最佳的位置。這點發揮一下想像力,或許可以很容易理解。
傳說三:說5.2.3.2.3,即7.5.3之庭是中國五嶽或是比擬京都東山、南山、雙山、西山、北山的說法。也有以5、2、3、2、3中,左側的那兩塊石頭間隙為分割線,則形成了黃金分割(但這一點似乎有點牽強)。
傳說之多,均不知當初相阿彌之初心,也感嘆其心血……望下一次能再一次領略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