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發布乳製品與死亡風險最新研究,每天吃多少乳製品最合適?

2020-12-20 騰訊網

已有多項觀察性研究對乳製品和多種健康結局的相關性進行過分析。總結來說,乳製品與高血壓、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結直腸癌、乳腺癌風險無相關性或輕度負相關,但較高的乳製品攝入量與前列腺癌和卵巢癌高風險存在相關性。

乳製品攝入量和死亡率的前瞻性觀察性研究結果也各異,某些研究發現正相關,有些研究則發現負相關或無相關。納入了這些研究的兩項Meta分析發現,乳製品攝入與死亡風險之間沒有顯著相關性,但研究間的異質性很高。異質性高的原因包括:樣本量不同,乳製品類型不同,乳製品攝入方式不同以及對混雜變量的控制也不一樣。

本次要介紹的這項最新發表在BMJ上的研究,納入了三個大型隊列,對乳製品總攝入量、乳製品亞型與總死亡率、死因別死亡率的相關性進行了研究。三個大型隊列為護士健康研究(Nursing Health Study,NHS),護士健康研究II(NHSII)和衛生專業人員隨訪研究(Health Professional Follow-up Study,HPFS)。

乳製品攝入的評估

1984年,NHS參與者接受了116項飲食頻率問卷調查,獲取到了日常飲食和飲料攝入的信息,從1986年開始,每4年進行一次擴展後的131項飲食頻率問卷調查。HPFS參與者和NHSII參與者分別從1986年和1989年開始,每4年進行一次類似的問卷調查。

所有問卷中,受訪者都被問及相應飲食的頻率,共分為9個等級,從「從不或低於每月1次」到「每天≥6次」。

乳製品的調查項目包括:脫脂/低脂牛奶,全脂牛奶,冰淇淋,酸奶,奶酪等。一標準份的量:脫脂/低脂牛奶和全脂牛奶為240ml;奶油為一湯匙(6g);冰凍酸奶、冰淇淋、義大利乳清乾酪、白乾酪為1/2杯(120ml);奶油乾酪和其他乾酪為30ml。

基線特徵

研究的總樣本量為217 755, 168 153名女性和49 602名男性,基線時無心血管疾病或癌症,表1顯示了參與者的基線特徵。

表1. 基線特徵

在29-32年的隨訪中,共有51 438例死亡,包括12 143例心血管死亡和15 120例癌症死亡。

乳製品攝入和死亡風險

在調整年齡的模型中,NHS II和HPFS隊列發現乳製品攝入量與總死亡風險呈正相關,但是NHS隊列未發現正相關(表2)。

在進一步調整協變量之後,三個隊列均顯示乳製品攝入與死亡風險呈正相關。與最低量的乳製品攝入相比,最高攝入量的死亡風險HR為1.07(95%CI 1.04-1.10)(Plinear trend

表2. 乳製品攝入量和總死亡、心血管死亡和癌症死亡風險的HR

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了乳製品攝入與死亡風險之間的劑量反應關係,發現乳製品攝入與總死亡風險、心血管死亡風險存在非線性關係(圖1),即適度攝入與風險降低相關,而高攝入量與風險增加存在相關性。乳製品攝入與癌症死亡風險的相關性呈線性模式。

圖1. 乳製品攝入和死亡風險的劑量反應關係

乳製品亞型和死亡的相關性

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了乳製品亞型與總死亡、心血管死亡和癌症死亡風險之間的相關性(表3)。研究人員將特定類型乳製品的攝入分為四組,由於某些類型乳製品的整體攝入量較低,因此不同類型的乳製品使用了不同的截斷值。

表3. 乳製品亞型和死亡率的HR

脫脂或低脂牛奶攝入與總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略高存在相關性,與結直腸癌風險較低存在相關性。全脂牛奶攝入與總死亡、心血管死亡率、癌症死亡(包括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風險較高存在顯著相關性。奶酪和酸奶的攝入與總死亡或死因別死亡率無相關性。進一步調整吸菸年限和其他飲食因素(例如紅肉)未明顯改變結果。

研究人員估計,每天用堅果和豆類替代一份乳製品可使總死亡風險降低14%(HR,0.86,95% CI 0.78-0.95;圖2),用全穀物替代可使總死亡風險降低11%(0.89,0.84-0.93)。但是,用紅肉和加工肉類替代會使總死亡風險增加5%(1.05,1.01-1.09)。

圖2. 用其他食物替代後的死亡風險

敏感性分析

為了最小化因果倒置的可能性,研究排除了在隨訪頭四年中死亡的參與者,但結果並沒有改變。研究發現乳製品攝入和死亡風險的相關性受到BMI的影響(P= 0.03),在非肥胖參與者中發現正相關,而在肥胖參與者中未發現相關性。

總結

本研究的數據不支持乳製品和死亡風險的負相關關係。劑量反應分析表明,每天攝入兩份乳製品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最低存在相關性,而更高的攝入量則與死亡率(尤其是癌症死亡率)增加有關。食物替代分析表明,用某些食物替代或許會改善乳製品對健康的影響。

參考文獻:

1.Eur J Epidemiol. 2017 Apr;32(4):269-287.

2.Am J Clin Nutr2011;93:158-71.

3.BMJ. 2019 Nov 27;367:l6204. doi: 10.1136/bmj.l6204.

由醫咖會與心聯喬治心臟健康研究中心(HHRC)聯合建立的心血管研究協作網絡及數據共享平臺(CDS)已經上線!

目前開放共享的數據為「中國房顫註冊研究」,共有2.5萬多房顫數據,歡迎來申請使用數據,發表SCI論文!

平臺網址:

https://cds.mediecogroup.com/

相關焦點

  • 30年隊列研究:紅肉有死亡風險,替代品有哪些?
    BMJ 2020.http://dx.doi.org/10.1136/bmj.m4141在這項研究中,來自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研究人員研究了紅肉總量,加工紅肉和未加工紅肉與冠心病風險之間的關係,並估計了用其他蛋白質來源替代紅肉對冠心病發病風險的影響。紅肉總量包括加工和未加工的紅肉。
  • BMJ:一個讓日本人活得更久的膳食指南
    2016年3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發表在BMJ的研究稱,堅持日本膳食指南可降低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尤其是卒中的死亡風險。研究結果表明,穀物、蔬菜、水果和魚類、肉類的攝入平衡,可以延長日本人口的壽命。2005年日本政府發布了日本料理中的日本食物指南,以說明每天日本飲食中食物的平衡和數量。東京全球健康和醫學全國中心的Kayo Kurotan進行了一項研究,探究日本飲食指南和全因以及特殊死因發生率間的關係。
  • 科普:乳製品營養多 一天喝多少牛奶合適?
    豐富多彩的乳製品乳製品是以生鮮乳及其製品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它輔料,經加工製成後供人們食用的產品。乳製品大致可分為:液體乳類、發酵乳類、濃縮乳製品類、乳粉類、乳脂類、乾酪類、傳統乳製品以及含乳冷凍飲品、含乳飲料。
  • 幼兒每天喝多少牛奶最合適?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營養健康>健康護理>正文幼兒每天喝多少牛奶最合適?考慮到超重兒童越來越多,人們擔心的是,高脂牛奶會增加他們在以後患上肥胖和心臟病的風險。事實上,美國兒科學會目前建議,有超重或有高膽固醇風險的兒童一歲開始喝脂肪量在2%的牛奶,過一年後開始換成1%脂肪量的。牛奶熱量太高,從理論上講,喜歡喝牛奶的孩子也可以通過其他飲料或食物獲取豐富的營養。   人類必須喝牛奶嗎?
  • 研究發現:多喝咖啡,或可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風險
    為了加深對這一問題的了解,一個來自中國的研究團隊對其進行了研究,最新研究論文以 「Coffe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為題,在線發表在科學雜誌《BMJ Open》上。
  • 2020年乳製品市場調研與前景預測 - 2020年版中國乳製品市場調研與...
    三、2020-2026年中國乳製品行業需求預測分析第十六章 我國乳製品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防範  第一節 中國乳製品行業投資現狀分析    一、我國乳製品行業準入門檻提高    二、中國乳製品市場成投資焦點    三、利好預期拉動我國乳製品業投資增長    四、我國乳業迎來資本進入熱潮
  • 牛奶的恐怖丨奶牛養殖業的前成員暴露乳製品可怕的真相
    根據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和其他機構最近的研究,人們現在都已知道乳製品對自己的健康沒有益處,甚至還會產生危害。知道了這樣的信息,現在的消費者變得越來越明智了。」在我們為動物福利、環境和個人健康而戰鬥的過程中,決定不使用乳製品是我們作為個人所能採取的最具影響力的措施之一。
  • 乳製品知識科普:你的「奶商」合格麼?
    已有多項研究發現,社區中老年人群營養健康認知程度的提升,會促進其採取合理的膳食行為,繼而對健康狀況產生有利影響[2,3]。那麼消費者的「奶商」將對其飲奶行為產生哪些影響呢?2016年一項在我國不同經濟水平的八個城市中的成年人群中完成的橫斷面調查發現,與營養知識和乳製品知識掌握較好的中老年人相比,營養知識和乳製品知識較差的中老年人不飲奶的概率顯著提升,分別升高1.5倍和2.1倍[4]。
  • 北大研究發布:每天吃一個雞蛋,或能降低死亡風險!真的假的?
    雞蛋作為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食物之一,飽受大家的爭議。有些人覺得雞蛋營養豐富,每天都要吃雞蛋,對我們身體好。不過還有人有不同的意見,他們覺得雞蛋裡面膽固醇含量高,經常吃雞蛋,血脂升高,血管健康就會變差、,眾說紛紜之下,誰也說服不了誰。不過北大專家通過相關的研究發現,每天吃一個雞蛋,或能降低死亡風險,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BMJ子刊:我國學者發現,多喝咖啡降低男性前列腺癌風險,每天多喝一...
    過去幾年的多項研究表明,多喝咖啡可以帶來很多健康益處,例如,喝咖啡與肝癌、腸癌和乳腺癌的相對風險較低有關。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最新預測數據,2020年全球男性前列腺癌新增141萬人,已成為世界範圍內男性發病率第二高的惡性腫瘤(僅次於肺癌的144萬)。
  • 哈佛研究:喝牛奶要適量,每天不超過480毫升
    「英國醫學期刊」日前刊登一篇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顯示每日喝超過480毫升牛奶,與死亡風險有正相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英國醫學期刊」日前刊登一篇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顯示每日攝取超過二份乳製品,例如喝超過480毫升的全脂或脫脂牛奶,恐增加死亡風險,唯有適量攝取才有助降低總死亡率以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王君:我國乳製品標準現況及發展
    我國乳製品標準現況及發展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王君在乳製品深加工產品科學發展論壇上的發言  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乳製品與國民健康息息相關。我國高度重視乳業發展。同時還提出食品安全關係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須堅持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切實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和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中提出,到2035年要實現食品安全標準水平進入世界前列的目標,明確指出了建立最嚴謹標準的工作方向和任務目標。
  • 世界牛奶日:我國乳製品消費結構和產品結構應如何優化?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1日發布的《中國奶商指數調查數據報告》顯示,我國超過20%的孩子沒有科學食用乳製品。乳製品消費結構和產品結構應如何優化?目前,我國人均乳製品消費量已從20年前的不足6公斤提高至36公斤,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人均飲奶量達到了50公斤。
  • 《中國乳製品進口情況報告》發布
    為用好第三屆進口博覽會各專業委員會平臺,及時將各專業委員會發布的報告提供給相關企業與專業觀眾,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陸續發布相關報告。專委會在會期發布了《中國乳製品進口情況報告》。  乳製品行業是現代食品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關係民生保障和國民體質的重要產業。而在當前國際形勢面臨高度不確定性、疫情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維護中國乳製品行業及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更為重要。
  • 2017上半年全國各省乳製品產量排行榜
    中商情報網訊,隨著中國乳業的迅速發展,產品結構發生很大的變化,已成為技術裝備先進、產品品種較為齊全、初具規模的現代化食品製造業,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乳製品消費市場會不斷擴大並趨於成熟,中國將成為世界上乳製品消費最大的潛在市場。
  • 讓青海乳製品乳香四溢
    7月4日,天貓網絡交易平臺上一家銷售青海乳製品的網店工作人員說,相比其他品牌的乳製品,青海乳製品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購買。這是因為作為全國五大牧區之一的青海,在純天然、無汙染的乳資源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奶源純淨、營養豐富,青海乳製品正以味美質優的品質走向全國。  打開天貓、京東網絡產品交易平臺,在搜索一欄輸入「青海酸奶」「青海牛奶」,頁面裡出現數十家銷售青海乳製品的網店。
  • 得益乳業不遺餘力推動低溫鮮乳製品發展
    原標題:得益乳業不遺餘力推動低溫鮮乳製品發展中新網8月3日電 據歐洲市場調查機構EUROMONITOR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國外巴氏鮮奶成為絕對主流,其實在國內巴氏鮮奶也曾經輝煌過。2000年以前,中國低溫巴氏奶比例高達70%。進入21世紀之後,由於外資的介入、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加之消費群體的流失,巴氏奶市場走弱。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乳製品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乳製品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年我國奶類產量已達到3800萬噸,位居世界**,但人均奶類佔有量為33公斤,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隨著人口增長和城鎮化水平提升,奶業發展空間巨大。從生產方式來看,養殖等關鍵環節已發生了重大轉變,奶牛100頭以上的標準化規模養殖比重達到45%,比**年提高25個百分點。
  • 牛奶片,牛奶豆,牛奶棒,奶酪,在內蒙古大草原乳製品N花吃
    幸福感來自乳製品以內蒙人為主的乳製品當乳製品遇到內蒙人時,他們會立刻變得像藝術品一樣精緻,每個人都有一個雙巧手,他可以使普通的乳製品像鮮花一樣美妙。乳製品的吃法有很多種,如奶皮、奶酒、奶茶、奶片和奶酥。
  • 監管與科技為食品健康保駕護航,荷蘭乳製品享譽全球
    另一大監管機構是荷蘭食品和消費品安全管理局(NVWA,全稱Netherlands Foods and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Authority),負責嬰幼兒奶粉銷售環節的安全和質量監管,其主要任務包括食品監管、風險評估、政策建議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