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波波說野史秘聞
1986年12月,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出版了三千冊,當時在國內閱讀者少。因為當時國內正在瘋狂的追外國人藝術。路遙現實主義傳統的書寫被,讀者拋到腦後。
後來路遙遇到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葉詠梅。以長篇小說聯播的方式在電臺播出後,瞬間全國引來了熱潮,中央廣播電臺單部作品播放量最高的一部作品。
《平凡的世界》改變了文學界、出版界對它的看法,於是《平凡的世界》,走進了讀者的內心深處。
路遙筆下的平凡的世界是以現實中的哪些地方為主創作的?
《平凡的世界》中的故事發生在陝北的原西縣,那麼原西縣到底是哪裡?
黃土高原包括七個省區,大家想到的城市應該是西安,但是西安屬於平原,不屬於黃土高坡。第二個想到就是延安,因為《平凡的世界》中的描寫,黃原的原型應該是延安延川。
第二部第十三章的篇首段——黃原城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據清嘉慶七年版《黃原府記》稱,其歷史可追溯至周(古為白狄族所居住)。周以後,歷代曾分別在這裡設郡、州、府,既是屯兵禦敵之重鎮,又是黃土高原一個重要的物資集散地。
這段文字對於黃原的介紹和延安基本相符。
但是如果說它是榆林,因為黃原還有陝北榆林的影子。來自路遙同學張豔茜的敘說,路遙開始了創作《平凡的世界》的準備工作時,他把100多經典作品的書單,用一年時間翻閱了近10年內的《人民日報》、《陝西日報》、《參考消息》、《延安報》和《榆林報》,寫了筆記。
《平凡的世界》在寫作之前,路遙閱讀了《人民日報》,省級的《陝西日報》,《延安報》和《榆林報》,所以說黃原的原型應該是延安和榆林兩個地方,因為路遙出生清澗,因為清澗屬於榆林,又是和延安很近,所以說就是大家熟悉的陝北地區。
路遙1949年12月3日出生於陝北清澗縣的貧困家庭,小時候因為家裡困難父母把他送給延川縣農村的叔叔,在延川生長學習,1969年回清澗種地。雖然清澗縣和延川縣相鄰,但前者屬於榆林地區(現在是榆林市),後者屬於延安地區(現在是延安市),這意味著路遙早年的人生經歷和延安、榆林二地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所以說黃原屬於榆林和延安,兩縣地區。
原西縣的原型是哪兒呢?是榆林地區的清澗縣還是延安地區的延川縣呢?
原西縣城的原型本是延川縣,但原西縣石圪節鄉雙水村的原型是清澗縣石咀驛鎮王家堡,路遙出生的地方。
路遙的中學是在延川縣立中學,他非常熟悉延川縣和這所中學,所以把自己的母校寫入作品中那是情理之中的事。
路遙的四弟王天樂,繪製了小說的地貌圖。從家鄉清澗縣石咀驛鎮王家堡村,一直繪製到西安鐘樓。把這一路的山川河流,機場公路重要建築全部描繪出來。
路遙第一步很重要,因為所有書中的人物都要在這地方來回走動。如果你不熟悉地形,你的人物一旦走動起來,作家的描寫就十分困難。第二天晚上,列出人物表和地名表。為人物起名字,就把倆人難死了。把記憶中的名字討論了無數遍。孫少平、孫少安、田福軍、金光亮、金俊武,雙水村、黃原地區、銅城等等人名和地名才寫在紙上。
原西縣和原東縣以及石圪節鄉臨近的米家鎮。米家鎮離石圪節鄉大約二十裡地,是去山西的路,所以米家鎮的原型應該是和路遙的故鄉石咀驛鄉附近的綏德縣田莊鎮。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在《平凡的世界》中則有「原西的婆姨原東的漢」有相似之處,已確定原西的原型是延川,而綏德和米脂南北相連,那麼原東的原型應該是延川南面的延長,而且延長縣以石油出名,恰好相吻合。
除雙水村、原西縣城、黃原市之外,孫少平最重要的地方還有銅城市的大牙灣煤礦。
從路遙的老家到西安鐘樓的確有產煤的城市,它就是煤城銅川,而銅川的陳家灣煤礦正是路遙的四弟王天樂之前居住的地方。
因此說,孫少平的原型就是路遙本人,而孫少安的原型則是路遙的四弟王天樂。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文學題材來源生活中,一般源於作者本身經歷的現實生活,這就是路遙對八十年代他身邊的人們對生活的情感,對於農村人追求夢想的體驗。
結語
生活中有太多的快樂和憂愁,但是都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事實。如果沒有快樂,你的生活不美滿,但是沒有憂愁你的生活也悲觀。
聲明本文來源銅川熱線,微延安、掌上榆林等微信平臺,轉載尊重版權並註明出處。
期待讀者的熱評,筆者會用心真誠地回答,關注筆者世界如此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