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化傳承人經金山走進紅專南路社區展示竹扎製品技藝

2020-12-25 三秦快報

12月23日,雁塔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竹扎技藝項目西安市傳承人經金山老先生來到小寨路街道紅專南路社區,為居民和社區幹部展示中國傳統民間竹扎技藝。經老先生身旁不遠的會議桌上,造型各異、製作精巧的各式人物、建築等竹扎製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他製作的古代戲樓、西安鐘樓、西安大雁塔、長安塔以及鳥巢蟈蟈籠、農村的推車、黃包車、白鹿等栩栩如生,特別是空心竹竿彎曲造型的物件,過渡自然柔和,彎曲自如。

竹扎技藝歷史悠久,反映著中國人民的情趣和智慧,2011年被列入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78歲的經金山自幼師從父親學竹扎、木工技藝,他將竹扎技藝加以發展改進,將木工的榫卯連接技術用於竹扎技藝,製作出古代亭臺樓閣、動物、車船等,形象逼真,比例精確,工藝精湛,堪稱一絕。每一件作品,都是一個故事。每一次的構思、製作,都是非物質文化傳承人一輩子的堅守。這一次,他又帶來了精心構思製作的即將於2021投入使用的第十四屆全運會主會場微縮竹編建築,結構嚴謹,立體感強,極具觀賞價值。

紅專南路社區黨委書記閆中華在聽完經金山老先生的創作歷程後動情的說,非遺傳承人到這裡與我們社區與居民交流互動,展示非遺技藝,傳播非遺文化,不僅活躍了社區文化生活,使非遺文化貼近群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而且宣揚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相關焦點

  • 中餐烹飪技藝非遺傳承人展示非遺菜品
    本報訊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2019中餐烹飪技藝非遺項目傳承人研修班結業典禮和作品展示會在江蘇省揚州大學舉行。傳承人一邊展示自家的非遺美食,一邊觀摩學員們的傳統技藝,呈現了一場精美絕倫的非遺美食盛宴。
  • 感受非遺魅力 展示傳統文化——津南區開展非遺文化走進社區活動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由津南區委宣傳部和區文旅局聯合舉辦的「感受非遺魅力展示傳統文化」非遺文化走進社區活動在津南區多地舉行。  天津麥秸畫第四代傳承人王澤立老師來到鹹水沽鎮豐達園社區,為社區志願者們帶來一堂生動的非遺文化體驗課。
  • 手把手面對面 非遺傳承人走進南山桂灣社區傳授捏麵人技藝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曾智輝為讓轄區孩子們了解認識傳統非遺文化,增強他們對傳統非遺文化的愛好,讓這些古老的傳統技藝能代代相傳下去,10月7日上午,南山區南山街道桂灣社區舉行「博物館進社區非遺手工坊」傳統文化傳承與技藝習作學堂活動
  • 海南上百名非遺傳承人秀技藝 活態傳承多彩文化
    中新網海口6月9日電 (記者 張茜翼)海南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黎族藤竹編技藝、樹皮布製作技藝、苗族傳統刺繡、椰雕、瓊劇、八音、海南麒麟舞、臨高人偶戲……在9日晚舉行的海南省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中,上百名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現場秀技藝,展示40多個非遺代表性項目,讓觀眾大開眼界。  6月9日是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下稱遺產日)。
  • 非遺傳承人康順偉:讓傳統技藝代代相傳
    金山網訊 國慶前夕,鎮江金山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鎮江第六屆民俗文化周在西津渡景區舉辦。
  • 天台19位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現場展示技藝
    2019-06-10 09:58 | 天台山和合小鎮6月8日上午風和日麗,草長鶯飛「美麗非遺,走進生活」2019「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傳統文化優秀骨幹、農村文化示範戶、非遺傳承保護基地、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等進行頒獎。
  • 手把手面對面 非遺傳承人走進南山桂灣社區傳授捏麵人技藝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曾智輝為讓轄區孩子們了解認識傳統非遺文化,增強他們對傳統非遺文化的愛好,讓這些古老的傳統技藝能代代相傳下去,10月7日上午,南山區南山街道桂灣社區舉行「博物館進社區非遺手工坊」傳統文化傳承與技藝習作學堂活動
  • 非遺走進校園,培養小小傳承人 弘揚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當天,「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紫茶小學,粵劇大師們給孩子們帶來了精彩的戲曲盛宴。「別看古代的燈長得像個燈籠,做起來還挺複雜的呢。」在蓬江區棠下鎮沙富小學,五年級學生周博文上了一節特殊的手工課。10月28日,蓬江區2020年「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棠下鎮沙富小學,上百名小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江門東藝宮燈製作技藝,體驗非遺魅力。
  • 非遺大師走進社區授藝
    長江日報訊(記者馮愛華)「非遺來自民間,也應回歸生活。」28日,「非遺在社區」活動在花樓水塔街前進社區啟動,65歲的漢繡傳承人王子怡走上講臺,從一朵牡丹花講到漢繡背後的文化傳承,居民們聽得入了迷。和她一樣,11個非遺項目的傳承人將走進10個社區上課授藝。
  • 孝行天下非遺文化走進鞍山市靈西社區
    6月22日, 「孝行天下 一一送暖空巢老人」活動在鞍山市靈西社區舉辦。此次活動由桐視界(遼寧)非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攜手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共同舉辦。活動根據鞍山市靈西社區空巢老人們的需要,做了精心的設計安排。
  • 麵塑撕紙剪紙,社區居民不亦樂乎!這個項目把非遺帶到我們身邊……
    昨天下午2時,上海市「非遺在社區」(第二片區)工作現場指導會在長寧區天山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舉行,來自長寧、閔行、普陀、靜安、金山、青浦六區的非遺保護工作者們共同調研了長寧區「非遺在社區」極具代表性的項目,並就「非遺在社區」項目的開展情況進行了交流互動。
  • 走進「進博」非遺客廳 愛上中華傳統文化
    (第三屆進博會)走進「進博」非遺客廳 愛上中華傳統文化中新網上海11月5日電 (記者 張亨偉)5日,第三屆進博會新聞中心非遺互動體驗區,兩位上海非遺傳承人珊麗娜、宋滔正在向中外媒體記者傳授中式服裝盤扣製作技藝。
  • 廈門將舉辦"我們的節日七夕"活動 非遺傳承人傳授技藝
    學非遺技藝、逛能工巧匠市集、參與趣味賽巧會……8月17日,「我們的節日·七夕」系列活動將在廈門市海滄區嵩嶼街道鰲冠社區舉行,參與海滄親子義工夏令營的營員們也將走進活動現場。活動以「耕讀傳家話七夕,能工巧匠展乞巧」為主題,將開展系列活動,呈現充滿傳統韻味的七夕。
  • 78項非遺技藝盡顯西湖魅力 西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建成開放
    一段視頻資料帶你領略這個古老劇種……西湖區非遺館通過實物、圖板、影像等形式,將西湖區78項區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一一呈現,很多展品由非遺技藝傳承人捐贈,體現了非遺技藝的最高水準。  越窯青瓷刻花盤「禪意連蓮」高5釐米,直徑32釐米的青瓷上刻有蓮花,泛著清冷的寒光,這是「越窯青瓷燒制技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嵇錫貴大師的傑作。
  • 非遺傳承人在進博會現場展示香囊製作技藝
    「非遺」傳承人陳杏芝在進博會現場帶來了香囊製作技藝的展示。陳杏芝製作的香囊。(李菁 攝)澎湃新聞記者從「非遺」展臺獲悉,香囊又名香袋、花囊,它是古代勞動婦女創造的一種民間刺繡工藝品。中國傳統的香囊多用綢布製成,香囊內裝有雄黃、薰草、艾葉等香料。
  • 非遺文化進社區活動之走進南開區萬興街三潭西裡社區
    本次民生非遺進社區活動是由中國民生銀行天津分行和萬興街三潭西裡社區共同主辦;南開人民文化宮協辦的。演出現場​ 8月14日下午,非遺文化進社區活動在南開區萬興街三潭西裡社區開展,現場邀請了南開文化宮的社團老師們現場演唱
  • 文化共傳承,多彩傳統技藝走進東方社區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楊凡銳近日,沙河街道東方社區黨委在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8場主題為「非遺進社區 文化共傳承」傳統技藝學堂的活動。活動中,講師講解非遺文化知識,同時手把手教居民非遺物品古法造紙、風箏、金絲彩沙畫、中國結、麵塑、浮雕畫,剪紙、皮影戲的製作技巧,結束後並開展一場「我是非遺傳承人」傳統文化進社區活動的成果展。通過8次活動,在手工技藝的陶冶中,使社區居民們了解了「非遺」文化的博大精深,讓越來越多的傳統技藝和文化在社區中發揚光大。
  • 洛陽市老城區新聯會非遺文化進社區活動啟動
    今日上午,洛陽市老城區新聯會非遺文化進社區活動啟動。數名市級非遺傳承人走進老城區西南隅街道公園巷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社區居民講述皮雕皮畫、葫蘆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淵源和製作工藝,並帶領他們體驗傳統技藝,感受傳統文化魅力。活動中,非遺傳承人還將現場手繪創作的書畫摺扇贈送給退役軍人、軍屬等。
  • 打造民族文化展示平臺,「非遺暨中華老字號」展區首次設置
    上海的海派絨繡、盤扣、金山農民畫,山東的周村燒餅、浙江的龍泉青瓷,還有重慶的火鍋、陝西的花饃……第二屆進博會首次設置「非物質文化遺產暨中華老字號」文化展示項目,在「買全球、賣全球」的同時,打造一個面向世界,弘揚民族文化的展示平臺
  • 「2019非遺保護校園行」走進灞橋 孩子們零距離感受非遺技藝
    「非遺保護、中國實踐」,為了進一步提高青少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0月29日,「2019非遺保護校園行」系列活動走進了位於灞橋區的華清路小學和曹堡小學。精彩的傳統武術表演點燃了孩子們的熱情,麵塑等非遺技藝展示也讓孩子們目不轉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