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季節,每當到了春天之後,大地開始復甦,地上的小草重新生出嫩芽,樹枝上的花兒也開始冒出花蕾。隨著天氣逐漸轉暖,地上的草會在一周之內長得鬱鬱蔥蔥,樹枝上的花兒也會開始豔麗無比,這時春天的氣息越來越濃,讓人有一種心曠神怡。不過春天卻又是極為容易消逝,等到幾場春雨過後,那地上的草越長越瘋,樹枝上的花兒也開始在凋謝,花瓣一片一片地掉落地上,這種景象也是如詩如畫。
落花是春天最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畢竟花的生命周期很短,長的不過幾周,短的只有幾天的壽命。而古人對於落花也是情有獨鍾,他們把落花寫進作品中,讓詩歌也有一種紛紛揚揚的感覺。那麼關於描寫落花的作品比比皆是,那我個人偏愛楊萬裡的這首《落花》,整首詩意境唯美,他並沒有過多的描寫內心的感慨,完全就是著重於描寫落花時的情形。
《落花》
宋代:楊萬裡
紅紫成泥泥作塵,顛風不管惜花人。
落花辭樹雖無語,別倩黃鸝告許春。
楊萬裡是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公元1127年生于吉州吉水,今天的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字廷秀,號誠齋,他的詩清新脫俗,自成一派,形成了獨有的風格,儘管早期也是受到了「江西詩派」的影響,但是後期楊萬裡創造了「誠齋體」,形成了獨有的文學風格,最終與當時的陸遊、範成大等人齊名,被後世並稱為「中興四大家」,成為了南宋時期最耀眼的一顆明星。
楊萬裡很多的詩都收錄進了小學的課本,所以提起這位詩人,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那麼這首《落花》儘管在他流傳下來的四千多首詩中,並不算是太出色,但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只是那麼淡淡著筆,可是每一句都如詩如畫,把落花時的情形,用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讀來讓人讚嘆不已,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最不容錯過,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
第一句寫得最好「紅紫成泥泥作塵」,這是落花後的情形,也是把落花當成了一種獨特的意境,紅色的花,還有紫色的花,全部掉落到了地上,被碾作成為了泥,最後變成了一塵土。第二句則是表達了對於花兒的喜愛,詩人喜歡各種各樣的花,可是那瘋風才不會理會惜花人,一陣狂風過後,那樹枝上的花兒就紛紛飄落,以至於地面上有了一層厚厚的花瓣。
「落花辭樹雖無語,別倩黃鸝告許春。」最後這兩句也是很有趣,詩人進一步地表達了對於春天的留戀,那紛紛揚揚的落花,雖然被風吹落了,離開了那高高的樹枝,可是沒有任何的聲音,只是那黃鸝的啼叫聲在告訴人們,春天馬上就要過去了,只能是與春天告別,再次等待下一個春天。這兩句與前面的兩句交相輝映,楊萬裡把落花還有對於春天的留戀結合得很完美。
楊萬裡的詩有一種獨特的韻味,也寫出了新意,在這首《落花》一詩中,他把原本很尋常的自然之景,以及普通的事物,描寫得充滿了詩情畫意,所以整首詩美得令人驚豔,有一種細膩的美。那這首詩寫於什麼時間,各種典籍裡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從字面上來看,應該是屬於後期的作品,當時楊萬裡已經回到了江西的老家,過著一種隱居式的生活,整日裡去各處遊玩,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人生,於是才有了這麼一首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