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臺當局對大陸築起銅牆鐵壁時,後方卻出現巨大「破口」!

2021-02-15 臺海網

耐人尋味的是,「鑽石公主號」事件明明很嚴重,有臺灣網友也在社群網站上發文質疑,「但好像(臺灣)媒體都沒什麼聲量」,焦點都在本月3日抵臺的武漢臺商包機上,原因是為什麼呢?

「武漢臺胞包機風波」引發臺灣島內口水戰,民進黨當局將臺胞利益當做政治籌碼,無視疫情人情,讓人倍感心痛和遺憾。從表面上看,臺當局是在打造兩岸防疫「戰線」,但就在他們對大陸築起銅牆鐵壁時,後方卻出現了巨大「破口」。

一艘名為「鑽石公主號」的國際郵輪,曾搭載1名確診感染新型肺炎的香港旅客。截至目前為止,這艘郵輪總計64人確診,其中1人為臺灣女性。更壞的消息是,這艘船1月31日曾泊靠臺灣基隆港,兩千多名遊客下了船「趴趴走」。而對於這群可能感染的遊客具體去過哪裡,民進黨當局從上到下至今一無所知。

部分「綠綠」叫囂武漢包機是「木馬屠城」,恐怕這艘郵輪才是真實版的木馬屠城!聲稱「防疫如同作戰」的蔡當局,打算如何收拾這個戰場呢?

「鑽石公主號」1月20日從日本橫濱啟程,2月1日有消息傳出這艘船上曾載過的一名遊客在香港確診,彼時臺灣「中央社」還以該遊客「未至臺灣觀光」為標題,頗有幾分慶幸之意。然而緊接著,確診的船上人員上升至10人,且公布的行程顯示郵輪1月31日曾在臺灣基隆港停靠了一日,氛圍便急轉直下。

一開始,關於「鑽石公主號」上的遊客是否在基隆港下船,官方的消息一直是「待查」。直到2月5日,輪船公司才確認船上的兩千多名遊客都在基隆港下船登岸,且根據配套行程,這些遊客還在臺北、新北等地進行1日遊、半日遊、一時間,從基隆港的通關人員、到曾搭載這些遊客的計程車司機,再到景點負責人和沿途攤商,都陷入恐慌之中。

2月6日,「鑽石公主號」上的確診病例上升到20人,當中有一名臺灣女性。臺當局這才正式宣布,即日起國際郵輪禁止停靠臺灣港口。然而此時,距離郵輪停靠基隆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周。

搭載過這批遊客的臺灣計程車司機說,這些人中大多為外籍遊客,有的去新北九份、野柳,有的去臺北故宮博物院、101大樓,有的則去基隆廟口夜市吃東西,足跡幾乎遍布臺灣雙北地區所有知名景點,且「大部分都沒有戴口罩」。

消息一出,新北市政府連夜緊急派遣消毒人員,前往九份老街與周遭進行消毒。但新北市長侯友宜在受訪時卻指出,自己是從新聞報導才知道這麼一回事,未來在防疫工作上,希望臺當局能及早將疫情通報給地方政府。

而臺北市長柯文哲則表示,「鑽石公主號」的行程都是由臺當局管治,自己到現在為止都沒有接獲通知,不知道這些遊客到底有去過哪些地方。所以只能依照常見觀光場所,該消毒的都有消毒。

為什麼遲遲無法掌握遊客行蹤?臺北市觀傳局的說法是,旅行社跟郵輪公司籤了保密協定,因此無法提供相關流程、人數、地點,目前旅行社統一回復給臺當局「疾管署」,而地方政府只能等「疾管署」的資訊。然而「時代力量」也透露,基隆港務分公司至今還沒有提供即時資訊,甚至連基隆市政府也無法掌握究竟有多少旅客下船,到過哪些地方,防疫應變全部慢半拍。

臺灣民眾黨「立院」黨團提出三點呼籲,要求臺當局資訊應對等,才能精準掌握地點,進行全面消毒,讓民眾及店家安心。

耐人尋味的是,「鑽石公主號」事件明明很嚴重,有臺灣網友也在社群網站上發文質疑,「但好像(臺灣)媒體都沒什麼聲量」,焦點都在本月3日抵臺的武漢臺商包機上,原因是為什麼呢?

有網友紛紛表示,「公主號才是真正的(防疫)破洞」、「郵輪這個真的是可能會讓疫情爆開的」、「我也覺得這比較嚴重,但好像被壓下來」。

臺日互推成「人球」,兩千臺灣人成「海上漂」

受到「鑽石公主號」疫情影響,臺當局6日突然宣布禁止國際郵輪靠港,然而此時卻還有一艘名為「寶瓶星號」的麗星郵輪,還在海上航行。船上近兩千名臺籍旅客,頓時面臨「到家門口不得入」的窘境。

2月4日以基隆港為母港出港「寶瓶星號」,前往日本那霸停留兩天,原本預計今天要返回基隆港。沒想到船還在海上航行,就接獲臺當局「禁令」,差點就回不來。到了6日晚,臺當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又同意該船可以回來,但只有臺灣人可下船,非臺籍人士不行。

「寶瓶星號」原本已駛離那霸,又得掉頭要把非臺籍人士放下船。可日本方面對於讓郵輪靠港也有疑慮,幾經溝通仍拒絕「寶瓶星號」靠港。

這艘「寶瓶星號」來回掉頭在公海漂流,輪船上的乘客受不了被當作「人球」踢來踢去,拍攝影片大喊「我們要回家」。更糟糕的是,目前船上傳聞已有一人發燒。

臺當局「衛福部」負責人對此表示,由於有船員是陸籍,其中四十多名船員有中國大陸旅遊史,昨天晚上由船醫先做病例檢視和症狀檢查。

據最新消息,麗星郵輪「寶瓶星號」今午返抵基隆港,民眾黨團表示,郵輪人口密集、互動頻繁,建請相關單位加強檢疫措施,避免「鑽石公主號」事件重演,造成大臺北地區人心惶惶。

民眾黨團表示,「鑽石公主號」郵輪乘客相關行蹤,因旅行社與郵輪籤訂保密協定,僅回報給「疾管署」,地方政府無法精準掌握確切行程地點,有效進行消毒;「疾管署」等相關單位防堵郵輪疫情的第一步,應先提供下船遊客確定的行程、人數及地點,以及使用的交通工具給地方政府,以利消毒防疫工作的規劃與執行,必要時,需封閉相關地點進行全面消毒。


來源:綜合海峽導報(記者 林靜嫻)、觀察者網、臺灣聯合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蔡英文忙著阻撓武漢返臺航班,顧得上那艘有61人確診的日本郵輪嗎
    「武漢臺胞包機風波」引發臺灣島內口水戰,民進黨當局將臺胞利益當作政治籌碼,無視疫情人情,讓人倍感心痛和遺憾。從表面上看,臺當局是在打造兩岸防疫「戰線」,但就在他們對大陸築起銅牆鐵壁時,後方卻出現了巨大「破口」。
  • 臺灣防疫出現破口!川普成大老虎?邱毅:臺灣疫情危機點出現
    編輯:虎威軍校對:查爾斯前些日子,民進黨當局一意孤行,堅持讓敦睦艦隊到南太平洋的島國宣慰友邦。近日,出海的三艘軍艦中,有一艘名叫「磐石艦」的軍艦,被證實艦上的七百多名官兵,出現了群聚感染,讓臺灣島內的防疫出現破口。民進黨當局一意孤行,邱毅:背後有大老虎雖然敦睦艦隊年年都需要去敦睦訪友。
  • 媽祖暫緩遶境 賴清德:讓防疫不出現破口
    對於各宮廟陸續暫緩媽祖遶境活動 ,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今天表示肯定,他說這也展現了臺灣民眾的高素質,大敵當前,願意犧牲些許不便,讓臺灣防疫安全網能夠更牢靠,不出現破口。     據報導,賴清德在臉書表示,大甲鎮瀾宮、白沙屯拱天宮及許多廟宇從善如流,宣布遶境延期,值得肯定,此外,各縣市也紛紛宣布停辦大型人潮聚集之活動,全力支持行政當局防疫政策,展現團結一致,共同防疫的決心!    他認為,這同時也展現了臺灣人民的高素質,大敵當前,願意犧牲些許不便,讓臺灣防疫安全網能夠更牢靠,不出現破口。
  • 德國記者吐槽臺機場檢疫漏洞百出,臺灣防疫破口遠不止這些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近日,「德國之聲」記者李澄欣批評「臺灣機場檢疫漏洞百出」,質疑需要檢疫的人士「沒手機、沒辨識,機場內可亂跑」、「防疫專車只是計程車」。該記者的說法在臺灣當地論壇引爆爭論。從出現首例患者到第20例,臺灣花了27天的歷程,因此,臺當局有時間審視不同案例的足跡,並調整防疫步驟,也因此對首批武漢包機帶回一名確診者耿耿於懷。但到了日增20人,所有確診者全都濃縮成為「數字「,就像長榮空姐被標記為「232例」,沒人知道她的工作如何充滿危機。文章指出,從第一波防疫進入第二波的大爆發,民進黨當局的表現就像一條鬆掉的發條,處理疫情越來越像例行公事。
  • 島內憂臺防疫旅館恐成防疫破口
    連日來,島內不少輿論都擔憂防疫旅館或成防疫破口。據臺灣《聯合報》7日報導,一名臺商去年9月中旬到浙江洽公,去年11月22日返臺,在臺北市某防疫旅館進行居家檢疫,結果入住第12天出現症狀。由於他在大陸出境當天上海浦東機場暴發群聚感染,當時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一度以「防疫旅館無人確診」為由,認為他應該是在上海浦東機場感染的。
  • 臺灣當局稱三月起將開放大陸商務人士在臺定居
    臺灣當局稱三月起將開放大陸商務人士在臺定居     中新網2月13日電 臺灣「陸委會法政處處長」楊家駿12日表示,3月起將開放大陸商務人士在臺定居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楊家駿表示,臺「陸委會」將在19日加開委員會議,主要討「大陸配偶來臺定居或居留辦法」、「臺灣居民赴大陸任職許可辦法」、「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定居或居留許可辦法」,以及「大陸配偶工作許可辦法」等近30個相關子法。此外,還有約七、八個相關辦法將同時廢止,包括醫事人員赴大陸工作、運動員赴大陸工作、仲裁員赴大陸工作等,將整合在「臺灣居民赴大陸任職許可辦法」中。
  • 蔡英文當局搞「防疫雙標」:一邊隱瞞外勞入境,一邊拒絕陸生回臺
    返臺有兩個標準作業程序,第一是大學要提送入境名單和檢疫場所規劃,經臺教育部門確認,程序上還要進行航班調查、籤證核發等。第二是抵臺後要做機場邊境管制、單一報到櫃檯、防疫交通接送、安排檢疫場所。對於大陸學生不在第一批入境的名單上,臺灣地區「防疫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藉口北京出現防疫破口,聲稱即便有部會代表盼開放,最後仍未將陸生列入首批名單。
  • 臺當局「得意了」,直言:大陸根本離不開臺灣
    從會議數據中不難看出,臺灣地區之所以能在疫情期間維持增長的經濟狀況,很大的原因來自大陸。如果沒有大陸,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長將難以實現。但是臺灣陸委會卻認為,從臺灣地區的「出口額」能看出,大陸非常依賴臺灣地區「出口」的商品。兩岸關係有益臺灣,大陸是臺貿易順差地兩岸關係在「經貿問題」上一直都處於難捨難分的狀態之中。
  • 圍堤封堵,堤坡清障,130人築起「銅牆鐵壁」
    在7月7日清障堤坡、封堵泵基腳出水池和高剅搶險中,又是130人冒著罕見特大暴風雨持續了3個多小時,男同志封堵、女同志清坡,黨員群眾在泥水中肩背泥包堅難爬行30多米,築起一道「銅牆鐵壁」,讓泵站內外險情得以化解。就在這一天,近80歲的老黨員馬振興最早到達,最後離開。他的衣服被暴雨浸泡,村幹部擔心他的身體,叫他去泵房休息換衣。
  • 臺軍頻繁出現事故,民進黨當局卻只想著政治炒作?
    臺軍頻繁出現事故,民進黨當局卻只想著政治炒作?  臺灣空軍一架F-16戰機11月17日起飛後失聯,這是今年來第4起臺軍機重大事故。就在軍機和機上的資深飛行員蔣正志仍未尋獲之時,與失聯戰機飛行員同隊的一位黃姓機工長22日在營區寢室輕生。
  • 大陸新娘抗議臺當局不人道 稱入境面談受到歧視
    臺當局自2003年9月起實施大陸配偶入境面談制度,內容甚至涉及當事人極度隱私的生活細節,拆散了不少兩岸婚姻,招致大陸新娘和島內有公正心的人士的強烈批評。   新聞回顧:1月2日 臺灣移民署掛牌 大陸新娘抗議臺當局歧視(圖)  大陸新娘抗議臺當局不人道  抗議「移民署」侵犯人權
  • 兩岸經濟增長,臺當局:大陸根本離不開臺灣
    兩岸關係有益臺灣,大陸是臺貿易順差地 兩岸關係在「經貿問題」上一直都處於難捨難分的狀態之中。雖然民進黨當局為了推動「兩岸經濟脫鉤」,耗費了巨大的心力,但卻也仍然無法阻擋今年臺灣地區和大陸越來越緊密的經濟發展。據有關報導顯示,光是今年1月-10月份,臺灣地區「出口」到大陸的金額就高達1367.37億美元,佔據臺灣地區「出口額」的43.8%。除此之外,今年上半年,臺灣地區對大陸的貿易順差額就已經達到了578.25億美元,兩岸經貿關係又一次達到歷史新高。
  • 大陸恐終止ECFA?臺經濟專家:對島內農漁產業衝擊巨大
    近日傳出大陸可能終止ECFA,衝擊島內經濟。臺當局「經濟部」則提出數據表示,如果成真,對外貿金額影響低於5%。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王國臣表示,從整體進出口數據來看影響確實相對低,但從產業面來看,則對農漁業衝擊巨大,臺當局仍需審慎面對。
  • 臺當局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
    多種因素使臺當局改弦更張    1987年9月,臺灣記者首次大陸行固然對蔣經國開放大陸探親政策有著催化劑的作用,但只是其中之一個因素而已,還有大陸對臺政策的調整和島內老兵要求返鄉的強大民意的壓力。    上個世紀80年代初,大陸提出和平統一對臺方針後,又採取了一系列緩和兩岸關係的友善措施。
  • 臺當局今公布申領大陸居住證人數,臺網友反應亮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 今天(1日),臺「國安局長」彭勝竹稱,大陸對臺灣民眾核發居住證之後,目前估計已經發出7至8萬人。然後,臺灣網友的反應「亮」了。臺「國安局長」彭勝竹(來源:臺灣《聯合報》)據臺灣《聯合報》11月1日報導,今天(1日),在臺「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上,民進黨「立委」蔡適應質詢時問,臺胞居住證已經核發了多少?對此,臺「國安局長」彭勝竹回應,大陸對臺灣民眾核發居住證之後,目前估計已經發出7至8萬人。
  • 《金門時報》為大陸「滲透」破口?國臺辦回應
    中國臺灣網記者提問:臺個別綠營政客和媒體日前聲稱,駐金門臺陸軍訂閱的《金門時報》引用了中國臺灣網、中青網等大陸媒體報導內容,會成為所謂大陸「滲透」的破口,是在「幫大陸搞大外宣」,請問對此有何評論?謝謝。 朱鳳蓮表示,島內個別「臺獨」政客和持特定立場媒體頻頻誣衊大陸對臺進行所謂「統戰」「滲透」、製造話題,挑動兩岸敵意和對立。這種為了謀私利的博眼球操作,已經突破道德底線。
  • 暫停大陸遊、限制口罩出口,臺當局這樣防疫
    臺灣「行政院院長」蘇貞昌23日表示,臺防疫等級也已升級至二級,將「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升到第二級開設」。據臺灣「ETtoday新聞雲」消息,臺當局「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24日表示,「觀光局」宣布即日起旅行社暫停出團中國大陸進行旅遊,稍晚將會對此進行說明。
  • 歡迎外籍勞工入境,卻拒絕大陸學生返臺
    近期臺灣教育部宣布消息,部分境外學生可以返臺,但是這則通知卻把大陸的學生排除在外,這消息一出,引起了很多人民的疑問,為什麼現在是民進黨當局,還是不允許大陸學生返臺,這也引起了人民的不滿,這則通知顯然不是為了臺灣地區人民的安全考慮,這是民進黨當局,所玩弄的「政治操守」。
  • 臺當局擬縮短大陸商務人士赴臺「籤證」工作日
    臺當局擬縮短大陸商務人士赴臺「籤證」工作日 2010年09月27日 12:3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特殊行業確診病人引恐慌,唐湘龍:灰色地帶恐成防疫破口
    作者:七十4月是充滿生機的月份,武漢在4月解封,標誌著大陸的疫情基本得以控制,人們也可以鬆口氣了。作為大陸的兄弟,臺灣地區的現狀也是不少人關注的重點。眾所周知,臺灣地區面臨的主要壓力來自境外輸出,在全球各國都開始出現確診病例時,臺灣地區的民進黨當局還是義無反顧的向歐美國家敞開了關口,直接導致臺灣地區的防疫壓力劇增。除了境外輸出,清明節時期群眾聚集、景區人滿為患也是臺灣地區的防疫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