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失竊,被貸款到傾家蕩產,你的手機卡上鎖了嗎?

2021-01-14 上遊新聞

手機不慎被盜,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答案很明確,立即掛失手機SIM卡並以最快的速度補辦手機SIM卡。

或許有人會問,需要這樣「如臨大敵」嗎?實際案例證明,這樣做非常有必要。如果SIM卡和手機落入不法分子手中,不僅個人信息會洩露,手機支付、銀行卡、信用卡極有可能會被盜刷,甚至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貸款,損失無法估量。

9月25日,一篇《手機被盜,30分鐘後你可能傾家蕩產》的報導引起廣泛關注,文中講述了一位從事10多年網絡攻防工作的人士「老駱駝」(網名),在家人手機丟失後,與黑產分子展開一番較量。但最終,「老駱駝」還是被盜刷了數千元。需要注意的是,此類事件並不少見,越來越多的用戶手機被盜後「中招」,遭遇財產損失。

這些慘痛教訓告訴我們,需要給自己的手機屏幕和SIM卡上一把密碼鎖。

一、9小時被盜刷數萬元

「老駱駝」的經歷並非個例。

據封面新聞報導,四川眉山大學生張靈(化名)在自己的手機被偷9小時內,雖然採取了各種措施,但依然損失了1.2萬元,其中微信被轉帳5388元,京東白條消費7300元。

張靈的銀行帳單流水 圖源/網絡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蘇蘇(化名)身上。手機被偷後,蘇蘇沒有及時掛失手機SIM卡,不法分子搶先修改了蘇蘇的手機服務密碼,將其信用卡綁定在另一個微信上,還申請了郵政銀行、建設銀行以及京東的借貸。最終,不法分子轉走了蘇蘇微信帳戶中的錢款,而且通過京東白條借款3000元、京東金條借款15000元。

二、一不小心「被」貸款

手機被盜,不法分子在借貸平臺上申請貸款會很困難嗎?答案是,NO!

上述案例中,蘇蘇補辦電話卡後,立刻收到了郵儲銀行發來9筆不同金額交易提醒的簡訊通知。儘管對多張銀行卡及時做了掛失處理,但因為漏掉了一張多年不用的銀行卡,還是被盜刷,而且在京東白條和京東金條上「被」借款。

10月15日,沿著蘇蘇被盜刷的軌跡,記者登錄京東金融App了解貸款細則,通過手機號碼和簡訊驗證的方式即可登錄。點擊「激活京東白條」後,界面跳出了兩張記者本人名下的銀行卡,不需要輸入銀行卡號任選一張銀行卡,設置支付密碼、同意相關協議後就能激活白條,可以進行話費充值、借款等。

京東白條激活後,不需要輸入銀行卡號自動跳出本人名下的銀行卡 圖源/IT時報

令人擔憂的是,由於很多銀行類、金融類App都提供「常用設備登錄」,如果是本機登錄操作,一般會默認是機主本人,通過手機號碼和驗證碼方式便可登錄。一定程度上,這為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

三、屏幕鎖能輕易被打開

梳理用戶被盜刷案例後,記者發現,儘管有些用戶設置手機屏幕密碼鎖,但被破解的難度不高,在這背後有成熟的產業鏈條,在電商平臺上花費幾十至幾百元,半小時內就能破解手機鎖屏密碼,將手機恢復出廠狀態。

在電商平臺輸入關鍵字即能查詢到相關服務 圖源/IT時報

在某主流電商平臺,記者輸入關鍵字「手機屏幕解鎖」並搜索,跳出不少提供此類服務的商戶,費用大多在50元至200元之間,iOS系統、安卓系統、Win系統手機都可以解鎖。

記者曾在9月23日通過某電商平臺購買了解鎖華為手機屏幕的服務。賣家告訴記者:「(解鎖)大約需要1小時,帳戶、ID全包,做好了可升級、刷機、可登錄帳戶、數據清空。」

花了160元之後,只用了30分鐘,對方便順利解開了一部華為Mate20 X,將其恢復至出廠狀態。

華為Mate20 X恢復至出廠狀態 圖源/IT時報

通過商品詳情信息可見,上述解鎖安卓手機的賣家是一個10人團隊,為安卓手機提供「刷機救磚ROOT」「帳戶屏幕鎖」「保留資料解鎖」等服務,與上萬家維修店鋪達成合作。

至於大眾普遍認為安全係數較高的蘋果手機,記者也於9月23日通過電商平臺購買了相關的屏幕解鎖服務,賣家承諾5天內破解。但直至發稿,並無實質性消息。

四、手機卡也應設置密碼

如果手機丟失,第一時間一定要掛失號碼、補辦新卡,同時掛失所有的銀行卡。

圖源/Pixabay

「破解手機後,除了進行上述盜刷操作,有經驗的騙子還會列印出手機話費詳單,通過手機號碼來分辨哪些可能是家人,再進行電話詐騙,」一位從事網絡安全工作的人士表示:「如果機主不掛失SIM卡,一旦手機卡流入黑市,犯罪分子還會用來註冊微信號進行詐騙,後果不堪設想。只有新的手機、新SIM卡到手,成功登錄微信、支付寶等重要App後,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技術專家建議,除了給手機屏幕上鎖之外,手機卡也需要上密碼。這樣,換了手機便無法正常使用手機卡,具體的設置根據手機型號不同有所區別。

受害人「老駱駝」對此深有感觸:「哪種手機更安全的問題可以忽視,設置SIM卡密碼才是關鍵。」

五、掛失/解掛手機卡或可引入活體認證

梳理這些實際案例,可以發現,手機卡掛失/解掛是問題的關鍵。通常情況下,掛失/解掛需要用戶提供手機服務密碼及個人信息進行驗證,通過後即可掛失/解掛。一旦用戶掛失不及時,不法分子在掌握了機主的身份信息後搶先修改手機服務密碼,藉機實施盜刷。

圖源/Pixabay

以「老駱駝」的經歷為例,不法分子通過一些途徑獲取了機主的個人信息,搶先修改了手機SIM卡密碼,致使「老駱駝」在後續掛失手機卡過程中遭遇困難。

另外,即便失主搶先掛失了手機卡,也不能保證不法分子解除掛失的可能。「老駱駝」之所以與不法分子展開了一夜的「搏鬥」,原因在於不法分子解掛了手機SIM卡。

10月14日,《IT時報》記者致電四川、北京、浙江、上海等地運營商,了解手機卡掛失及解綁規則。

各地運營商的普遍做法是,在用戶知道自己手機卡服務密碼的情況下,可直接辦理掛失。不過,不少用戶記不住自己的手機卡服務密碼,這時用戶需要提供機主姓名、身份證號碼以及近1~3個月主動呼叫過的3個手機號碼。

如果以上驗證方式仍有難度,不同運營商做法不同。北京移動客服人員表示,用戶報出近3個月消費金額、入網時間、最後一次為手機充值的金額,再對申請提出掛失的手機號碼進行電話驗證,通過後辦理掛失。北京聯通客服表示,在聯通App裡上傳身份證信息,進行人臉面部識別後掛失手機卡。

解掛方面,上海移動、上海聯通、四川移動、北京電信、北京移動、北京聯通的客服人員表示,需要用戶提供姓名、身份證號以及近3個月撥出的電話,驗證成功後解掛。

手機卡解掛受理方式方面,運營商做法不一,有的需要掛失者本人去營業廳辦理,有的可以通過App客戶端人臉識別後進行操作,有的需要用戶正確回答多個問題後才能辦理。

在「老駱駝」手機卡丟失並被盜刷事件發生後,當地運營商對解掛規則進行了優化,用戶在撥打人工客服進行解掛的同時,需要提供手機服務密碼、機主姓名、身份證號等方式驗證外,24小時之內只能解掛一次。

技術人員建議,在運營商受理手機卡掛失或者解掛的過程中,可以引入活體認證方式,進一步提升安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用戶。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手機SIM卡雖小,安全問題重大,強烈建議「上鎖」
    手機失竊,重則傾家蕩產 手機不慎被盜,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答案很明確,立即掛失手機SIM卡並以最快的速度補辦手機SIM卡。 或許有人會問,需要這樣「如臨大敵」嗎?實際案例證明,這樣做非常有必要。
  • 一部手機失竊,引發的驚心動魄的戰爭
    然後剩下的步驟就比較清晰了,· 通過綁了卡的美團,申請貸款,放款到建行儲蓄卡· 再通過支付APP之前的綁卡結果,通過購買虛擬卡和網絡充值消費掉。選好幾家風控不嚴的支付公司,開始申請在線貸款,貸款到帳後通過虛擬卡充值、購買虛擬卡以及銀聯轉帳,將錢轉走。5. 保留新建的支付帳號權限, 如果未被發現,後期還可以繼續竊取資金。在這一系列過程中,對方有幾點還是讓我比較服的:1.
  • 日本電視介紹世界最想學的操作 如何給手機卡上鎖導致無數人中招
    近日一則趣聞引發島國震蕩,日本一家電視臺的著名節目《世界最想學的操作》27日昨晚介紹了如何「迅速輕鬆」的給手機卡上鎖,結果喜聞樂見,已經有無數人學了後再也打不開手機了····網友熱議紛紛,痛斥電視節目竟然出了如此昏招的大有人在,當然有更多的網友表示氣到哭笑不得
  • 不使用的手機卡你會主動註銷嗎?
    隨著科技的進步,手機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為了讓工作和生活區分開很多人手中都有2張或者更多的手機卡,如果我們不願再使用其中的一張手機了,你會選擇主動註銷這個手機卡嗎?影響其它手機卡的使用很多經常欠費自動銷號的用戶發現,如果自己名下的手機卡出現欠費銷號以後也會對你正在使用的手機卡造成影響。
  • 你家有廢棄的手機卡嗎?不知道就虧大了
    你換過多少個手機號碼?換新號碼後,對於廢棄的手機卡,會怎麼處理呢?許多人在更換手機號時認為,既然手機號都不用了,索性也就不再繳費了。換號看似是一件隨意自由的事,但你以為不繳費,停機就可以扔掉了麼?實名後的手機卡費用不繳清,真的沒有什麼影響嗎?
  • 小偷夜裡接連「光顧」屯昌3家手機店 上百部手機失竊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6日消息(記者 石祖波)12月12日凌晨、12月15日凌晨,屯昌縣屯城鎮,相距不遠的三家手機店,先後發生入室盜竊案,根據三家店的經營負責人報案反映,共有110部手機失竊。店裡展櫃內的手機被洗劫一空。
  • 小偷夜裡接連「光顧」屯昌3家手機店 上百部手機失竊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6日消息(記者 石祖波)12月12日凌晨、12月15日凌晨,屯昌縣屯城鎮,相距不遠的三家手機店,先後發生入室盜竊案,根據三家店的經營負責人報案反映,共有110部手機失竊。  「上周六和昨天(12月12日、15日),我在屯昌縣屯城鎮解放路和新建三路的兩家店先後被盜。」
  • 手機SIM卡密碼設置教程來了!拿走不謝
    針對近日引發社會關注的手機失竊事件,工信部官方微信公眾號10月19日發文,提醒相關單位、企業和個人強化個人信息保護意識。   據了解,用戶手機被盜後未及時掛失電話卡,給不法分子留下了鑽空子的空間,最終造成用戶財產損失。
  • 手機要及時設置SIM卡密碼!
    近期,一篇標題為《一部手機失竊而揭露的竊取個人信息實現資金盜取的黑色產業鏈》的文章引發關注和熱議,不法分子偷盜個人手機後,在某政務App竊取用戶個人信息,進而申請網貸消費造成用戶財產損失的情況。引發網民對手機個人信息保護和財產安全的擔憂。
  • iPhone12手機卡要換嗎 蘋果12手機卡怎麼插
    iPhone12手機卡要換嗎 蘋果12手機卡怎麼插 蘋果iPhone12手機是蘋果第一款支持5G網絡的手機,不少人也是因為支持
  • 這些傾家蕩產的「健身器材」你又見過嗎
    有一些數碼產品,十分健康,不僅昂貴,還能健身,你見過嗎?第一彈:終極肥仔剋星—任天堂《健身環大冒險》 走過路過別錯過,花2K又能減肥又能玩遊戲,划算。筆記本就筆記本,你放在像個裡面裝有AK的軍火箱是什麼意思?看到這遊戲宅留下感動又痛苦的淚水。售價沒有很貴啦,63000元。第三單:完美肱二頭首選—適馬:APO 200-500mm F2.8 確定這是相機,而不是大炮??
  • 你知道嗎?小米手機不用SIM卡也可以上網
    相信很多朋友遇到過手機沒話費停機而身邊又沒有無線網的情況,這個時候手機無法正常上網,整個人仿佛被世界遺棄了。但是,你知道嗎,小米手機具有一項黑科技,在手機欠費停機甚至沒有插SIM卡的情況下也可以實現上網。
  • 工信部緊急提醒:手機要及時設置SIM卡密碼!設置攻略來了→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近期,一篇標題為《一部手機失竊而揭露的竊取個人信息實現資金盜取的黑色產業鏈》的文章引發關注和熱議,不法分子偷盜個人手機後,在某政務App竊取用戶個人信息,進而申請網貸消費造成用戶財產損失的情況。
  • 手機卡欠費了怎麼辦?拖欠不還會不會影響個人徵信記錄
    有些人是因為經常要去外地工作,而只能去更換當地的手機卡,有些人是因為不喜歡自己的手機號碼,而去更換自己的手機卡,而更多的人都是被運營商的各種優惠套餐給吸引才去辦理多一張手機卡的。而這些擁有了這麼多張手機卡的人,就有很多人會在遺棄自己的手機卡之前,把原來那張手機卡用到欠費,然後就停止使用。
  • 防止隱私洩露 小編幫您給安卓手機上鎖
    去年央視3•15晚會曝光的安卓系統漏洞問題讓手機用戶心有餘悸,之後多家安全公司更是發布報告,披露愈演愈烈的Android終端主流安全隱患四宗罪:窺私、中毒、吸費、偷流量。
  • 你有沒註銷的手機卡嗎?手機卡不註銷會有什麼後果?望周知!
    攜號轉網最近可謂是傳的沸沸揚揚,然而在以前,想要換運營商就必須得辦理新卡,而因為舊手機卡註銷,必須要去營業廳才可以辦理,很多網友覺得麻煩,不想跑。於是就直接扔在一旁,任它「自生自滅」了,然而舊手機卡不註銷,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小編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
  • 新版360手機衛士防盜更給力:可追蹤手機位置
    如果你是個丟三落四的馬大哈,也能藉助它,大大增加找回手機的機率。 (此舉同樣適用於,手機明明就在身邊,卻怎麼也找不到的馬大哈們) 二、位置追蹤,讓「隱身賊」無處可逃 隱身賊,專指技術老道,偷手機於無形的竊賊,他們通常在偷盜手機後馬上「消失」——直接關機甚至把Sim卡扔掉。下面教你用360手機防盜的遠程定位和Sim卡更換簡訊提示,脫掉隱身賊的「隱形衣」。
  • 警方提醒:不要讓你的手機卡、銀行卡成為作案工具!
    截至目前,全省共打掉涉「兩卡」(是指廣義上的兩卡,包括:手機卡、物聯網卡等;個人銀行卡、對公帳戶及結算卡、非銀行支付機構帳戶等)。黑灰產團夥240個,抓獲涉「兩卡」犯罪嫌疑人3890人,查獲銀行卡13318張、手機卡18萬多張、對公帳戶2003個、營業執照2100張、U盾2176個。在強力打擊的同時,堅持行業源頭治理,堅持打懲並重。
  • 海邊露營發生多起失竊案 大學生吹海風手機被偷
    一夥大學生到海邊露營,為了防賊還特地安排了守夜的同學,結果守夜的同學一不小心睡著了,帳篷失竊了。17日上午,大學生小孫報警稱同學的手機在露營期間失竊。  小孫(化名)是廈門一所大學的大學生,上周六,他和六個同學相約到環島路露營,「吹吹海風,看看日出,挺新鮮的」。  據小孫介紹,當天晚上,他們一行人租用了兩頂四人帳篷,在環島路水上救生站海灘露營,他們也注意到了財物安全問題,特地安排了守夜的同學。17日早上5點多,一位女生正打算起床看日出,結果發現手機不見了,而且睡的帳篷被開了一個「窗」,大家很快意識到是遭賊了。
  • 工信部提醒手機及時設置SIM卡密碼 設置攻略來了!
    近期,一篇標題為《一部手機失竊而揭露的竊取個人信息實現資金盜取的黑色產業鏈》的文章引發關注和熱議,不法分子偷盜個人手機後,在某政務App竊取用戶個人信息,進而申請網貸消費造成用戶財產損失的情況。該文章通過網際網路大量轉發,引發網民對手機個人信息保護和財產安全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