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不慎被盜,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答案很明確,立即掛失手機SIM卡並以最快的速度補辦手機SIM卡。
或許有人會問,需要這樣「如臨大敵」嗎?實際案例證明,這樣做非常有必要。如果SIM卡和手機落入不法分子手中,不僅個人信息會洩露,手機支付、銀行卡、信用卡極有可能會被盜刷,甚至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貸款,損失無法估量。
9月25日,一篇《手機被盜,30分鐘後你可能傾家蕩產》的報導引起廣泛關注,文中講述了一位從事10多年網絡攻防工作的人士「老駱駝」(網名),在家人手機丟失後,與黑產分子展開一番較量。但最終,「老駱駝」還是被盜刷了數千元。需要注意的是,此類事件並不少見,越來越多的用戶手機被盜後「中招」,遭遇財產損失。
這些慘痛教訓告訴我們,需要給自己的手機屏幕和SIM卡上一把密碼鎖。
一、9小時被盜刷數萬元
「老駱駝」的經歷並非個例。
據封面新聞報導,四川眉山大學生張靈(化名)在自己的手機被偷9小時內,雖然採取了各種措施,但依然損失了1.2萬元,其中微信被轉帳5388元,京東白條消費7300元。
張靈的銀行帳單流水 圖源/網絡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蘇蘇(化名)身上。手機被偷後,蘇蘇沒有及時掛失手機SIM卡,不法分子搶先修改了蘇蘇的手機服務密碼,將其信用卡綁定在另一個微信上,還申請了郵政銀行、建設銀行以及京東的借貸。最終,不法分子轉走了蘇蘇微信帳戶中的錢款,而且通過京東白條借款3000元、京東金條借款15000元。
二、一不小心「被」貸款
手機被盜,不法分子在借貸平臺上申請貸款會很困難嗎?答案是,NO!
上述案例中,蘇蘇補辦電話卡後,立刻收到了郵儲銀行發來9筆不同金額交易提醒的簡訊通知。儘管對多張銀行卡及時做了掛失處理,但因為漏掉了一張多年不用的銀行卡,還是被盜刷,而且在京東白條和京東金條上「被」借款。
10月15日,沿著蘇蘇被盜刷的軌跡,記者登錄京東金融App了解貸款細則,通過手機號碼和簡訊驗證的方式即可登錄。點擊「激活京東白條」後,界面跳出了兩張記者本人名下的銀行卡,不需要輸入銀行卡號任選一張銀行卡,設置支付密碼、同意相關協議後就能激活白條,可以進行話費充值、借款等。
京東白條激活後,不需要輸入銀行卡號自動跳出本人名下的銀行卡 圖源/IT時報
令人擔憂的是,由於很多銀行類、金融類App都提供「常用設備登錄」,如果是本機登錄操作,一般會默認是機主本人,通過手機號碼和驗證碼方式便可登錄。一定程度上,這為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
三、屏幕鎖能輕易被打開
梳理用戶被盜刷案例後,記者發現,儘管有些用戶設置手機屏幕密碼鎖,但被破解的難度不高,在這背後有成熟的產業鏈條,在電商平臺上花費幾十至幾百元,半小時內就能破解手機鎖屏密碼,將手機恢復出廠狀態。
在電商平臺輸入關鍵字即能查詢到相關服務 圖源/IT時報
在某主流電商平臺,記者輸入關鍵字「手機屏幕解鎖」並搜索,跳出不少提供此類服務的商戶,費用大多在50元至200元之間,iOS系統、安卓系統、Win系統手機都可以解鎖。
記者曾在9月23日通過某電商平臺購買了解鎖華為手機屏幕的服務。賣家告訴記者:「(解鎖)大約需要1小時,帳戶、ID全包,做好了可升級、刷機、可登錄帳戶、數據清空。」
花了160元之後,只用了30分鐘,對方便順利解開了一部華為Mate20 X,將其恢復至出廠狀態。
華為Mate20 X恢復至出廠狀態 圖源/IT時報
通過商品詳情信息可見,上述解鎖安卓手機的賣家是一個10人團隊,為安卓手機提供「刷機救磚ROOT」「帳戶屏幕鎖」「保留資料解鎖」等服務,與上萬家維修店鋪達成合作。
至於大眾普遍認為安全係數較高的蘋果手機,記者也於9月23日通過電商平臺購買了相關的屏幕解鎖服務,賣家承諾5天內破解。但直至發稿,並無實質性消息。
四、手機卡也應設置密碼
如果手機丟失,第一時間一定要掛失號碼、補辦新卡,同時掛失所有的銀行卡。
圖源/Pixabay
「破解手機後,除了進行上述盜刷操作,有經驗的騙子還會列印出手機話費詳單,通過手機號碼來分辨哪些可能是家人,再進行電話詐騙,」一位從事網絡安全工作的人士表示:「如果機主不掛失SIM卡,一旦手機卡流入黑市,犯罪分子還會用來註冊微信號進行詐騙,後果不堪設想。只有新的手機、新SIM卡到手,成功登錄微信、支付寶等重要App後,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技術專家建議,除了給手機屏幕上鎖之外,手機卡也需要上密碼。這樣,換了手機便無法正常使用手機卡,具體的設置根據手機型號不同有所區別。
受害人「老駱駝」對此深有感觸:「哪種手機更安全的問題可以忽視,設置SIM卡密碼才是關鍵。」
五、掛失/解掛手機卡或可引入活體認證
梳理這些實際案例,可以發現,手機卡掛失/解掛是問題的關鍵。通常情況下,掛失/解掛需要用戶提供手機服務密碼及個人信息進行驗證,通過後即可掛失/解掛。一旦用戶掛失不及時,不法分子在掌握了機主的身份信息後搶先修改手機服務密碼,藉機實施盜刷。
圖源/Pixabay
以「老駱駝」的經歷為例,不法分子通過一些途徑獲取了機主的個人信息,搶先修改了手機SIM卡密碼,致使「老駱駝」在後續掛失手機卡過程中遭遇困難。
另外,即便失主搶先掛失了手機卡,也不能保證不法分子解除掛失的可能。「老駱駝」之所以與不法分子展開了一夜的「搏鬥」,原因在於不法分子解掛了手機SIM卡。
10月14日,《IT時報》記者致電四川、北京、浙江、上海等地運營商,了解手機卡掛失及解綁規則。
各地運營商的普遍做法是,在用戶知道自己手機卡服務密碼的情況下,可直接辦理掛失。不過,不少用戶記不住自己的手機卡服務密碼,這時用戶需要提供機主姓名、身份證號碼以及近1~3個月主動呼叫過的3個手機號碼。
如果以上驗證方式仍有難度,不同運營商做法不同。北京移動客服人員表示,用戶報出近3個月消費金額、入網時間、最後一次為手機充值的金額,再對申請提出掛失的手機號碼進行電話驗證,通過後辦理掛失。北京聯通客服表示,在聯通App裡上傳身份證信息,進行人臉面部識別後掛失手機卡。
解掛方面,上海移動、上海聯通、四川移動、北京電信、北京移動、北京聯通的客服人員表示,需要用戶提供姓名、身份證號以及近3個月撥出的電話,驗證成功後解掛。
手機卡解掛受理方式方面,運營商做法不一,有的需要掛失者本人去營業廳辦理,有的可以通過App客戶端人臉識別後進行操作,有的需要用戶正確回答多個問題後才能辦理。
在「老駱駝」手機卡丟失並被盜刷事件發生後,當地運營商對解掛規則進行了優化,用戶在撥打人工客服進行解掛的同時,需要提供手機服務密碼、機主姓名、身份證號等方式驗證外,24小時之內只能解掛一次。
技術人員建議,在運營商受理手機卡掛失或者解掛的過程中,可以引入活體認證方式,進一步提升安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用戶。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