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二月十五是老子誕辰日,
值老子誕辰2590周年之際,
老子故裡將舉辦一系列活動
其中,二月十五當天,有四項活動是在太清宮景區舉行。
上午8:30-10:00老子生日拜典·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戲劇)展演系列活動。
上午10:30-11:00舉行河南省老子學會、各高校、科研院所和鹿邑縣老子學院籤訂合作協議並舉行掛牌儀式。
為將上述活動承辦好,太清宮景區制定方案,全員出動,紮實做好廟會的各項準備工作,他們加大了對基礎設施的投入,環境衛生的整治。具體啥樣,一起去看看!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並增建「紫極宮」、太清樓改廟名為「玄元廟」。
武則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又冊封老子母為「先天太后」,在漢李母廟的基礎上,擴建成洞霄宮位置在太清宮北一裡。
玄宗李隆基時,太清宮規模達到鼎盛,佔地八頃七十二畝,周圍四十裡,宮內建築排列有序,瓊樓玉宇,金碧輝煌。太清宮稱前宮,洞霄宮稱後宮。前宮祀老子,後宮祀李母。兩宮中隔一河,河上有橋。河名「金水」,橋稱「會仙」。兩宮佔地872畝,各種建築600餘間,殿閣棋布,雄偉壯觀,極盛一時。
太清宮景區以「顯靈氣、聚人氣、增財氣」為主題,精心打造軟硬環境。景區內外插黃龍旗200多面,黃絲綢扎花1000朵,擺放鮮花1萬盆。
對售香攤和飲食攤點進行規範,對景區內外環境衛生進行集中清理,對個別損毀路面、水電設施進行維護維修。
全體員工已做好培訓工作,準備迎接老子生日廟會的到來。
丹桂古柏:太清宮太極殿前兩株古柏,就是有名的丹桂古柏。古縣誌記載:舊傳有八檜,八株相對,每二株共一名,日丹檜,日紐檜……老子所植。二株最靠近太極殿,應為丹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
丹桂古柏,老子所手植,西瘦東粗,旋轉方向與陰陽魚旋轉方向相同,歷來受到遊客讚嘆與神思獻。玄宗皇帝為此專門下詔:「瑞木表靈,奇文自現。用彰大慶,以福洪圖。配五德於易經,迎萬葉於休運。宣城告謝,仍付史官。其檜片藏於內庫,兼賜諸王宰輔及道眾。」
《唐書》、《宋史》等正史,及地方史志中對古柏記載更多,這些記載足以證明此柏樹之古老。
趕山鞭現存的這口井叫望月井。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風清月圓之時,天上一輪明月正投影於水望月井(拍於上世紀十年代)井中央,正應了「天上月是水中月」的古詩意境。而其它水井,即使是這附近的農民飲水用的幾口井,也看不到這樣的奇觀。至於說為什麼只有這口井能在農曆八月十五日見到水中月而其它水井見不到,是因為古代人地理知識之精和設計構思之奇,而老百姓則認為是老君爺顯靈了。
太清宮執照碑
鑲嵌在太極殿正牆西側的這塊石碑是元朝中央政府於元世祖忽必烈中統元年(1260)五月一日頒布的太清宮執照碑。碑文內容包括四個方面:一是中央政府頒給的;二是規定了太清宮所屬界地的大小,即「每一面寬壹拾裡,肆面計肆拾裡」,也就是說太極殿周圍25平方公裡的土地都屬太清宮宮觀所有;三是規定了這25平方公裡內的所有田地、園果樹木盡歸太清宮宮觀所有,諸人不得爭執;四是說明南北宮(太清宮和洞霄宮)以會仙橋為界。在老子生地的歷史上,有許多碑刻,這塊碑雖然不大,但價值很高,它以元朝中央政府令的形式規定了太清官的大小及上面土地園木果樹的不可侵犯性。其中【亳州西有聖祖太清宮觀】更是突出了老子故裡太清宮在亳州之西即鹿邑太清宮鐵的事實。自"靖康之難"後,太清宮屢遭破壞,後又數度廛修。
太清宮聖旨碑
鑲嵌在東牆上的這塊碑是元世祖忽必烈皇帝為保護太清宮頒布的,叫「太清宮聖旨碑」,碑文中:「皇帝聖旨,元聖旨碑拓片,再次宣布太清宮屬皇家所有……令旨:使臣軍馬,宮觀內不得安下,所有栽種樹木,諸人不得採斫,專與皇家告天祝壽……令住持道眾更為精嚴看誦。」忽必烈皇帝不只下詔在太清宮立了兩塊碑,還寫下了《元世祖御旨老子贊》文,並命人刻碑立於太清官。《光緒鹿邑縣誌》上錄有全文:
含光默默,永劫綿綿,東啟尼父,西化金仙。百王取則,界聖信傳,眾教之祖,玄之又玄。先天太后之贊碑
先天太后之贊碑又稱「三御碑」,該碑是老子故裡鹿邑縣現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通古碑刻,因系宋真宗 「御書御製並 篆額 」,故亦稱其為「三御碑」。
下載安裝「智慧鹿邑」APP
參與「發票搖獎」活動
觀看」老子誕辰2590周年拜典「開幕式現場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