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樓廣場「孔雀開屏」造型初見模樣

2020-12-14 荔枝網新聞

  近日,南京鼓樓廣場中心區域又有新變化,園林工人精心施工、打造的孔雀開屏的造型已初見模樣。

  南京鼓樓廣場是市民的交通中心,南京北京東路、北京西路、中山路、中山北路等5條主幹道在鼓樓廣場交叉匯集,交通流量較大。

  2012年下半年以來,因為南京地鐵4號紅施工的原因,鼓樓廣場一直被圍檔著。近期,隨著地鐵4號線施工結束,鼓樓廣場的面貌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今天上午,荔枝全媒體記者進入廣場中心區域看到,幾十名園林工人正在緊張地施工,用鋼筋作為骨架、盆景模特作為「羽毛」而搭建的兩隻孔雀已初見模樣。而在「孔雀」身子之外,散布著許多橢圓形、圓形的綠化模塊,裡面點綴著黃色的菊花,類似於孔雀翅膀上的'眼狀斑'。

  一位施工負責人告訴記者,再有半個月左右,工程結束。屆時,鼓樓廣場將以新的面貌展現在市民的眼前。

  孔雀屬雞形目,雄科。又名越鳥、南客。被視為'百鳥之王',是最美麗的觀賞鳥,在中國,這是吉祥、善良、美麗、華貴的象徵。世上共有孔雀四種:綠孔雀、藍孔雀、白孔雀、黑孔雀。能夠自然開屏的只能是雄孔雀。雄孔雀展開尾屏,還不停地做出各種各樣優美的舞蹈動作,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麗,以此吸引雌孔雀。待到它求偶成功之後,便與雌孔雀一起產卵育雛。

相關焦點

  • 南京鼓樓廣場「孔雀」綠雕換冬裝 耐寒植物取代五色草
    冷空氣來勢洶洶,本周南京創下今冬最低氣溫,鼓樓廣場上兩隻「孔雀」已經迫不及待要換冬裝了。16日筆者在在南京鼓樓廣場看到,兩隻「孔雀」正在園林工人的幫助下換上冬裝,據了解,整體換裝工作正在有序的進行中,預計本月底 " 孔雀 " 就能披上美麗的冬裝啦!
  • 今天的鼓樓廣場,驚豔全南京!
    樂樂要告訴你們鼓樓廣場又換新裝啦!這一次,換裝的不是兩隻孔雀而是位於廣場西側的綠地一萬五千盆角堇拼湊成了「我愛南京」字樣實力表白南京有沒有!其中的紅心自帶LED燈帶而且閃爍的頻率和人心臟跳動頻率一致似乎象徵著為南京打call日夜不分!
  • 孔雀開屏,爭鮮而來
    自古以來,能見到孔雀為你開屏,都是值得津津樂道的事。孔雀不開屏,老是被讓為是火雞呢?尤其是母孔雀。動物界裡,公的長得都特別漂亮,說是用來吸引異性青睞,舉個慄子,公孔雀才能開屏,公獅子,公老虎,頸圈上的鬃毛就是特別有氣勢。
  • 孔雀開屏花壇春節亮相鴛鴦湖畔
    蘆欣諾說:我現在就是在美麗的鴛鴦湖畔,南國風箏場每年都會有一個標誌性的綠化景觀帶給大家驚喜,今年將呈現給大家的是一個孔雀開屏的造型,將用十幾種時花來布置,春節期間就可以跟大家見面了。據介紹,製作孔雀造型的材料在一個星期前就到達南國風箏場。根據設計,巨大的孔雀造型由鋼架結構焊接而成,身高8米,孔雀屏直徑有16米。
  • 喜迎國慶,濟源世紀廣場「孔雀開屏」
    正在組裝 昨日上午9點,天空飄著小雨,濟源市園林部門在世紀廣場吊裝孔雀造型花壇,引來不少市民駐足觀看。「還真是漂亮呢,襯得我們的城市越發美麗了。」市民趙先生感慨。 據介紹,當日上午9時許,從開封運過來的孔雀造型到達濟源世紀廣場東側。經過7個小時的組裝,昨天下午4時許,整個孔雀造型基本組裝完成。隨後,園林工人開始擺放孔雀尾部的國慶菊。巨大的孔雀造型由鋼架結構焊接而成,全身由綠色的五色草構成。孔雀身高7米,孔雀屏由紫紅色和黃色的國慶菊組成。
  • 全面解讀:孔雀開屏是公的還是母的?什麼情況下孔雀會開屏?
    在動物園,我們經常看見孔雀開屏,孔雀為什麼要開屏呢?孔雀開屏是為了求偶、防禦。 凡是到過動物園的人,都會被孔雀的漂亮羽毛所吸引著,特別是孔雀正在開屏的時候。那麼大家知道孔雀開屏的是雄孔雀還是雌孔雀?孔雀開屏是公的還是母的?雄孔雀。能夠自然開屏的只能是雄孔雀,符合大自然的規律。孔雀中以雄性較美麗,而雌性卻其貌不揚。孔雀開屏是類似鳥類的一種求偶表現,每年四五月生殖季節到來時,雄孔雀常將尾羽高高豎起,寬寬地展開,絢麗奪目。
  • 南京鼓樓市民廣場換新裝 瀕危樹種南京椴、秤錘樹亮相
    南京椴  經過3個月的改造,21歲的鼓樓市民廣場近日開園亮相,碧綠的草坪從遮天蔽日的香樟樹林中露了出來,從市民廣場的國旗下可以直接看到綠雕孔雀,難以打理的掛壁跌水改成了漂亮的湧泉;最特別的是  20多歲的老廣場升級四大功能區  南京市綠化園林局園林綠化管理處李銘處長表示,鼓樓市民廣場始建於20世紀90年代,基礎設施破損嚴重,規劃陳舊,樹越種越多,卻越種越亂,看起來遮天蔽日的樹蔭,卻沒有足夠的休閒鍛鍊區域。此次改造西起鼓樓轉盤,東至安仁街,北達中國電信大樓,南抵北京東路,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
  • 國慶煙花揭秘:「70」字樣、煙花樹和「孔雀開屏」是如何拼出的
    兩線發射僅相隔100毫秒為國慶70周年專門設計的「70雙勾」煙花,第一次在天安門廣場完美實現雙線立式發射。「在空中組字造型是成熟技術,北京奧運開幕式的大腳印,今年國慶的『人民萬歲』,都是單線臥式煙花,在地面排兵布陣同步發射,就能實現。」
  • 孔雀開屏魚,好看又好吃
    孔雀開屏魚是一道漢族傳統名菜,屬魯菜系,此菜是春節節日年菜,一有喜慶祥和的意頭,二魚肉經清蒸後,不僅保持了原汁原味,還十分鮮美嫩滑
  • 南京椴、秤錘樹「安家」鼓樓市民廣場
    徐昇 攝  南京最早的遊園廣場——鼓樓市民廣場近日完成升級改造,重新開放,西南主廣場增加了草坪觀賞區和觀景臺,並首次栽植南京椴、秤錘樹等珍稀鄉土樹種以及海棠、烏桕、染井吉野櫻花等。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南京已完成24個新建、改建遊園廣場項目,今後還將在更多遊園廣場引入南京椴和秤錘樹。
  • 鼓樓市民廣場完成提升改造
    完成環境整治後的鼓樓廣場原有軸線布局不變,視野更加開闊,種上了南京椴、秤錘樹等市民難得一見的珍貴鄉土樹種。 記者 徐琦攝(記者 馬金)已有21年歷史的鼓樓市民廣場近日完成景觀提升改造,向公眾重新開放。
  • 我的私房菜15--孔雀開屏魚
    孔雀開屏魚是一道漢族傳統名菜,屬魯菜系,此菜是春節節日年菜,一有喜慶祥和的意頭,二魚肉經清蒸後,不僅保持了原汁原味
  • 孔雀開屏拼盤,造型美豔,做法簡單,滿滿維生素c
    孔雀開屏拼盤水果拼盤學著做,好看又好吃。簡單好做,招待客人顯示自己的手藝。水果搭配一起吃營養價值更高喲。獼猴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功能,對消除人體皺紋和細紋有著積極的作用。做法步驟:第1步、備好食材第2步、蘋果對半切開第3步、然後在蘋果3分之一處用小刀左邊一刀右邊一刀切出一片葉子繼續切出幾片葉子即可第4步、然後在蘋果右邊三分之一處同樣切 最後在蘋果中間三分之一處切 然後把葉子往外推出 孔雀身就出現了
  • 旅遊:馬德裡,摩爾人的花園,你看過孔雀開屏嗎?
    介紹一下太陽門以西的景點,包括超經典必去的馬德裡的守護神阿穆德納聖母主教座堂、摩爾人花園、主廣場、德波神廟等。來跟著我一起漫步馬德裡GO。摩爾人花園是在腓力二世時設計建造的庭院,佔地廣闊,園內綠意盎然,花園內還有小噴泉,更重要的是,聽說有野生孔雀!雖說孔雀誰沒看過,但是野生的可就少見了吧。花園位在馬德裡皇宮的側面,從花園就可以直接看到皇宮,不過,從馬德裡皇宮似乎不能直接進去。
  • 美食集 | 孔雀開屏魚
    今天我們來做一道適合宴客的大菜,孔雀開屏魚。這道菜做法簡單,但是味道和顏值都非常高,過年的時候一定要試試。孔雀開屏魚的做法很簡單,但是會魚塊的改刀要求高一些,所以在切魚塊的時候一定要耐心,魚塊切得薄一點,展開之後才會很美觀。新年家宴不僅要吃得美味,寓意吉祥,而且菜的顏值好看才有節日的儀式感。
  • 年間吉祥菜——孔雀開屏魚,簡單3步教你做!
    不過不是一般的魚都能上得了春節的餐桌的,起碼要賣相好、味道好,才有資格成為一道賀年菜比如這盤孔雀開屏魚,擺盤精美,色彩豐富,蒸製而成的魚肉鮮嫩多汁,光聞味道就讓人食慾大開,可謂是色香味俱全了~這樣一道吉祥菜,最是適合在年間享用啦,一起來看看怎麼做吧!
  • 孔雀「選妻」秀開屏 日本國魚來「賣萌」
    孔雀「選妻」秀開 屏 N本報記者 林智 文/圖 本報訊 近日,記者走訪莆田市鳳凰山公園景區了解到,為了在旅遊淡季吸引遊客,動物園中有日本「國魚」之稱的日本錦鯉,正在訓練讓遊人「餵奶」的絕技。同時,園中近百隻孔雀由於正好到了發情期,雄孔雀開屏頻繁,更是下半年難見的。
  • 手工摺紙製作:[25]一起折:孔雀開屏
    孔雀—素有「百鳥之王」的美稱。「孔雀開屏」以其華美和驚豔炫耀著自己的美麗。同過靈巧的雙手,你也可以讓這絕世美豔從你手中「綻放」。zhile123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孔雀開屏」的手工摺紙製作方法。將紙張沿邊對摺兩次後,在左半區沿對角線對摺兩次,折出摺痕後,展開紙張。
  • 花好月圓---祝福祖國主題花壇,驚豔亮相鼓樓廣場
    鼓樓廣場歷來都是南京的地標。祝福祖國的主題花壇,在高聳入雲的紫峰大廈,美麗的孔雀綠雕映襯下,驚豔亮相鼓樓廣場啦!主題花壇設計思路新穎,將中秋和國慶的節日氛圍用圓形造型互融,將光影與花卉巧妙搭配,凸顯最具特色的月亮造型燈箱,富有美感和層次感,鏤空家庭溫馨生活造型,如剪影一般,呈現出中秋花月夜的美景。
  • 鮮譽海鱸魚——孔雀開屏
    孔雀開屏——鮮譽海鱸魚版原料:豉椒配方是,永川豆豉2包,老乾人媽豆豉1瓶,剁碎,小米椒50克切圈,蒜米20克,菜子油200克做法:豉椒蒸海鱸魚,也可以叫,豉椒開屏海鱸魚,形象孔雀開屏,鱸魚平放切成小指條厚半圓形狀,透水衝半個小時,去掉鱸魚自身的鹽味,然後用姜蔥水加料酒胡椒少許浸泡10分鐘擠幹水份,放在盆裡加美極,鮮露,白糖少許,碼味,小火把豉椒炒香,把炒好的豉椒料75克放在鱸魚裡拌均以後擺在盤裡蒸6分鐘既可,上桌撒點香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