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大姑娘」的說法由來已久,原來還有這麼一段美好的故事

2020-12-17 騰訊網

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人的思想都發生了改變,特別是女孩子;更多的女生不再想過早的結婚,而是想進一步發展自己,追求更高的境界;那我們現在就把這些沒有結婚的女子叫做黃花大閨女。這個稱呼是古代得來的,那它是怎麼形成的呢?

據說在南朝時,宋武帝的女兒生的很漂亮,可這孩子平時經常玩鬧,比較開放;那天她玩累了,就在花園的花叢裡面睡著了,等到她醒過來的時候,一朵花的花瓣落在了她的臉上。這時他的老爸走了過來,一看自己的女兒因為花瓣竟變得更加漂亮了,於是就誇讚了女兒一番。

公主覺得這種裝扮很好,就一直沒有洗臉,讓花瓣一直貼在自己的臉上。可是時間長了,花瓣的新鮮度開始下降,她就按照花瓣的樣子,用平時化妝的彩筆在自己的臉上畫了一朵花瓣;之後,這種上妝就保留了下來。

看到公主憑藉這種裝扮變得更美豔了,於是宮裡的女子都來模仿她的做法,在自己的臉上畫各種花的花瓣,甚至民間的女子也開始這樣做,所以這種化妝方式就得到了官方的認證,還給了它一個專屬的名字——梅花妝。

在古代,這種裝扮逐漸變成了沒有結婚的女子的標誌,已經結婚的女生是不能在臉上化花瓣的。等到外族人攻入中原時,這種化妝方法就開始衰退了。其實在古代,能化這種妝的人雖說是沒有結婚的,但準確的說,她們應該是被稱為處女的女子。

古代的婚姻二字一開始不是這樣寫的,古代的人們把婚姻寫成昏因。這是為什麼呢?古代的男子在成親那天,他並不是像現在這樣在上午來接女孩子回家的,他們是在傍晚、在黃昏的時候來接自己的妻子;而女子跟著男子回家了,就被說成是女子因男子而來,所以就被稱為昏因。

梅花妝雖然在古代漸漸地消失了,但由它而產生的黃花大閨女一詞卻留到了現在;黃花就是梅花,可有的人也說是菊花,這兩種花都代表著女子的貞潔。這個名詞不僅說女子沒有結婚,還表現出了女子的純潔美麗、乾淨漂亮等優質品格。

古代的女生是很注重自己的貞潔的,如果沒有出嫁就失去了貞潔,那她就會被周圍的人唾罵和嘲笑。如果已結婚的女子的丈夫意外死去了,那這個女子就不能再嫁給別的男人了,這也是一種貞潔的表現。

不過這種封建的貞潔也留下了不少的弊端,讓古代的女子受到了很大的傷害和禁錮。現在在一些偏僻的、保守的農村裡,一些關於貞潔的習俗還存在,就比如農村的女孩要出嫁時,家裡的老人會把她鬢角邊的小頭髮給刮去,作為她成為女人的標誌。

相關焦點

  • 在古代,沒結婚的女人,被稱為黃花大姑娘,那麼黃花指的是什麼
    還有的君子將心愛的女人稱為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來表達自己對女子的愛慕之意。不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有對未出閣的女子的稱呼——黃花大姑娘。當媒人或者是有心人聽到這話時,就知道,這家裡肯定有為出嫁的女子,還是處子之身。那麼這個黃花大姑娘中的黃花是如何而來的,又是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個稱呼的呢?這個故事還是要哦從南北朝時期發生的一個故事說起,說起來都是機緣巧合。
  • 少女為何被稱作「黃花閨女」?而不是紅花、藍花呢?有故事喲!
    在古代,單身還未「破瓜」的女孩常被叫做「黃花大姑娘」或者「黃花閨女」,即便在現在,這樣的說法也很常見!那麼人們為什麼要將還沒有結婚的擁有完璧之身的女子稱為「黃花姑娘」呢?為什麼不稱紅花、藍花、紫花、白花呢?這個黃花又指的又是哪種黃花呢?
  • 原來還有這麼一段故事
    原來還有這麼一段故事不知道大家聽過珍珠翡翠白玉湯這道美食沒有,小編是很熟悉的,印象也比較深刻,因為這個名字又是珍珠又是翡翠的,感覺就很高級,結果真實的根本不是這樣的。原來是乞丐吃食,就是用撿來的白菜和菠菜葉子,還有豆腐和一些大米熬製成的湯,菜葉子就是名字中的翡翠了,珍珠就是米粒,而白玉就是豆腐,這名字還起得挺好聽的。
  • 黃花大姑娘 黃花代表貞潔 錯了 黃花就是花黃
    往往這家裡人說:「你個「黃花大閨女」天天出去瘋瘋癲癲的,這不好吧?為什麼管沒嫁人的女孩叫黃花閨女?這裡她是有典故的。她跟過去女孩化妝有關係。過去女孩化妝,大體有那麼兩種方式?這一個方式,叫點黛,什麼叫點黛?就是現在說的畫眉?黛是一種礦石,黑顏色的。點黛就拿著這個礦石往眉毛上來回蹭,把眉毛畫得又黑又長,畫完眉毛非常好看!這叫點黛。第二種方式叫花鈿。
  • 黃花大閨女中的黃花是什麼花知道嗎?和黃花菜可不是一種花
    黃花我們經常會在老話、俗語中聽到,除了「黃花大閨女」這樣的稱呼之外,我們還聽過一句叫做「黃花菜都涼了」兩個都是黃花。但是卻不是指的同一種花。黃花大閨女的黃花指的是古代女子的一種裝飾,而黃花菜指的是萱草。
  • 故事的小黃花
    窗邊浮起許多小黃花兒,每年都是它開得好。
  • 黃花閨女裡的「黃花」到底指的是什麼花?原來背後還有這個典故
    而且不僅如此,人們往往還會直接就用一些植物來形容人們,比如說「黃花閨女」。那麼,這裡面這個「黃花」到底是指什麼花?又有著怎樣的說法來源呢?黃花閨女說的是那些還沒有出嫁的女孩子,而且在身份是還要是處女,這就是這個詞的理解方式。而關於它的出處,是一個南朝的故事衍生的。
  • 老公,我一個33歲的黃花大姑娘,嫁你個二婚男要80萬彩禮多嗎?
    老公,我一個33歲的黃花大姑娘,嫁你個二婚男要80萬彩禮多嗎?她離婚的時候也分了一套房子,這個事兒我原來就不是很同意,因為我這屋子的房產證還沒有下來呢,拖拖拉拉一貫沒有辦下來。這個節骨眼兒上,她問我借屋子,我恐怕辦房產證的時辰會呈現什麼標題,以是我一貫不是很情願借這個屋子,再加上把我的屋子借給她兒子成親,往後我是收還是不收回來離去呀,收回來離去了會影響咱們倆感情,不收了吧那是我的屋子,幾十萬的屋子就這麼扔出去了,我也不寧肯願意呢。
  • 古人常用黃花大閨女稱呼未婚少女,黃花是什麼花?貼花又怎麼貼?
    文/艾蕪古人常用黃花大閨女稱呼未婚少女,黃花是什麼花?貼花又怎麼貼?相傳南朝時候的某一天,有一位公主在皇宮中的御花園裡面與下人一起玩遊戲,捉秘藏,玩了一小會公主就跑累了,身體出了些許汗。原來,她們是在花朵開放時收集裡面的花粉,將花粉用水稀釋,最後把有花瓣輪廓的貼紙放在花粉溶液裡面浸溼然後再將這個貼紙貼在自己的額頭前面。
  • 我們為什麼用「黃花閨女」形容未婚女子?黃花指的到底是什麼?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多年的古老國家,中華文明在這麼久遠的時間洗滌下,孕育的越發的璀璨,關於中國文化,我們總是想到博大精深,確實中國文化具有很大的魅力,如今還吸引了很多外國友人前來學習。而且目前中文是公認的最難學的語言,很多時候一個字能代表很多意思,這讓那些外國人很頭疼。
  • 原來還有這麼一說法
    原來還有這麼一說法古有李白醉酒揮灑的「會須一飲三百杯」,也有杜甫豪邁吟誦的「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無不訴說著古人對於美酒的喜愛、中華文化中酒文化的源遠流長。也訴說著酒文化的影響之深遠。就算是到現代,酒依然是拿來招待親朋好友最好的「禮物」。一瓶好的酒足以證明主人對客人的重視程度了。
  • 原來英語中的「提建議」還有這麼多說法,學習了!
    本節小隴帶大家一起來學習常用的提建議表達方式和常用答語,才知道原來英語中的「提建議」還有這麼多說法,學習了!1. 責備性建議法:結構有"Why don't you+do sth.?=why not do sth.?"意為「為什麼不去做某事呢?」
  • 甜在心頭的巧克力,還有這麼一段愛情故事,真是浪漫的化身
    導語:甜在心頭的巧克力,還有這麼一段愛情故事,真是浪漫的化身巧克力想必大家都很喜歡吃,是一種深受大眾喜愛的小甜點,而且還用途廣泛,可以用來做飲料、蛋糕等等,都是非常美味可口的。巧克力還有個名字叫朱古力,原先是產自赤道地帶的,那裡適合可可樹的生長,可可樹上結的果實就是可可豆,可可豆就可以被用來做巧克力了,和咖啡豆類似,人們吃了巧克力也有振奮精神的功效,但是可可中的物質可是對小動物有毒的,不要讓小動物們去嘗試吃巧克力。
  • 原來喝酒「碰杯」還有這麼多講究
    所有人的酒都會溢出,潑灑到所有人的杯子裡,這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諧狀態,最大程度確保了下毒是不太可能下毒的,否則喝完這一口大家都得走,沒錯乾杯這個動作最被熱議的起源之一就是為了防止下毒,你可能會想喝個酒都得留這麼多心眼,古人累不累啊?
  • 古代為何稱未婚少女為「黃花閨女」?原來有這麼多含義
    古代為何稱未婚少女為「黃花閨女」?看完之後漲知識了「黃花閨女」是古人用來形容未婚女子的詞語,相傳古時候的未婚女子在梳妝打扮時,要用黃顏色在自己的臉頰或者額頭上繪製各種各樣的花紋,亦或者是直接用黃色的黃紙剪成各式花樣貼在額頭或者是臉頰上,以示自己未婚的身份。
  • 古時候沒出嫁的女子為什麼叫「黃花閨女」?
    我們常常聽人家說起,誰家有個大姑娘還是個「黃花閨女」,長得漂亮又水靈,誰要是能把那姑娘娶了,可真是三生有幸。為什麼古時候說沒出嫁的處女叫「黃花閨女」?這個詞出自哪裡呢?我們來看一看。由來:「黃花閨女」這一詞語出自於金陵(今南京)。
  • 俗話說「黃花大閨女」,那麼黃花指的是什麼花呢?
    在古代,"黃花大閨女"指的是那些還沒有結婚的女子,"黃花大閨女"可以說就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黃花大閨女"也指的是年齡在16歲到26歲之間沒有發生過性關係的女子和少女。"黃花大姑娘"的黃花是指現在的菊花,菊花黃色最多,而"黃花"突出了鮮豔的色彩,為什麼用黃花一次,這與歷史上的文人有關。"黃花閨女"的來歷與一位公主有關,這位公主就是壽陽公主,壽陽公主在史書上沒有留下太多的記載,只知道她是宋武帝劉裕的女兒,"黃花閨女"一詞的來歷與壽陽公主有關。
  • 「黃花閨女」一詞是怎麼來的?到底跟黃花有無關係?
    黃花閨女一詞是怎麼來的?到底跟黃花有無關係?現代人將未出嫁的少女稱為「黃花大閨女」,這個稱謂是怎麼來的?「黃花閨女」的稱謂可以追溯到南北朝宋武帝時期。所以古代的民謠說「今朝白面黃花姐,明日紅顏綠鬃妻」,「貼花黃」也就成了未婚少女的專利權。
  • 古代為什麼把未出閣的女孩叫做黃花大姑娘,不叫紫花和紅花呢?
    大家都知道,很多人總會把自己的未出嫁的女兒稱作黃花姑娘,那這個詞是從哪裡來的呢,為什麼不是紅花、粉花姑娘呢?在那個時候,古代的女孩子在梳妝打扮的,時候,都愛在臉上「貼黃花」。而黃花就是用採集的花粉,做成的黃色的顏料,之後再用薄芝片,雲母片、蟬翼,蜻蜓的翅膀建廠各種花鳥或者魚的形狀,沾滿黃色的花粉以後貼在額頭上,或者嘴角,鬢角等這些個地方。也有的用黃色的顏料直接在臉上畫出各式各樣的花紋,「貼黃花」是年輕的少女獨有的妝容,也就是因為這樣,這也就變成了少女的代名詞。在《木蘭辭》裡面也寫著,「對鏡貼花黃」。
  • 小城故事多的黃花,就在寧德這一街路
    T A S H A N二三月的蕉城,鮮花四處綻放但近期最為亮眼,最奪人眼球的一定是「網黃」 —— 黃花風鈴木藍天、白雲故事裡的小黃花近日位於塔山路黃花風鈴木開始綻放一朵朵黃色的花朵悄然綻放看著心裡暖洋洋的▲ 黃花風鈴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