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新冠肺炎疫情加重 歐盟禁止加拿大人入境旅遊

2021-01-08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歐盟禁止加拿大人入境旅遊(圖源:社交媒體)

海外網10月22日電據加拿大廣播電視臺報導,由於加拿大新冠肺炎疫情加重,歐盟將加拿大列入禁入名單。早在7月,歐盟建立了一份將被允許進入歐洲旅行的國家名單,當時加拿大與其他14個國家都在批准名單上,而美國一直在禁止進入名單內。歐盟每兩周開一次會,隨時對該列表進行調整。

10月21日,歐盟在例行會議上決定,將加拿大、喬治亞和突尼西亞列入禁入名單,將新加坡列入批准旅行名單裡。歐盟修改後的允許旅遊的清單將包括9個國家,分別是:澳大利亞、中國、日本、紐西蘭、盧安達、新加坡、韓國、泰國和烏拉圭。

不過,歐盟的旅行禁令不會立即生效,也不一定會在每個歐盟國家嚴格執行,如法國沒有對訪客實施任何限制,德國也已取消了名單,義大利則要求名單上的旅客到達後進行14天自我隔離,並使用私家車在當地旅行。

加拿大邊境服務局暫未公布前往歐盟各國旅行的加拿大人的數量,但加拿大統計局統計了到加拿大旅行的歐洲旅客數量,7月起,5.7萬人來自法國,1.1萬人來自荷蘭,4.2萬人來自德國。根據加拿大廣播電視臺的新冠肺炎追蹤系統顯示,加拿大全國確診病例超過20.3萬例,10月20日新增2251病例。(海外網-加拿大-朱楓傑 冷曉雪)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相關焦點

  • 疫情嚴重:加拿大慘遭剔除!歐盟決定禁止入境
    這讓很多本來準備到歐洲旅遊的加拿大人大失所望。 今年6月30日,歐盟建立了所謂的友好名單 (white list of countries),從7月1日起,這些國家的公民被允許進入歐盟旅行。 當時,加拿大與其他14個國家一起進入了這個受批准的友好名單。
  • 多國禁止外國人入境~
    繼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禁止外國人入境以來又有俄羅斯、紐西蘭、印度及澳門等國家和地區也相繼出臺政策,在規定時間內禁止外國人或國際航班入境,近期有出境需求的親們在出境前請先了解清楚再購買機票等,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下面是部分國家及地區針對疫情做出的應對方案。
  • 多國禁止外國人入境~
    繼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禁止外國人入境以來又有俄羅斯、紐西蘭、印度及澳門等國家和地區也相繼出臺政策,在規定時間內禁止外國人或國際航班入境,近期有出境需求的親們在出境前請先了解清楚再購買機票等,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 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超121萬例 英首相因病情加重已轉入重症監護
    西班牙衛生部應急與預警協調中心副主任瑪利亞·何塞·謝拉在當天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共有19400名醫護人員感染新冠肺炎,其中20%已痊癒。西班牙雷普索爾公司前總裁因新冠肺炎去世當地時間4月6日,西班牙雷普索爾公司(REPSOL)前總裁阿爾豐索·科爾蒂納因患新冠肺炎去世,享年76歲。
  • 新冠變異毒株失控 歐盟多國禁止從英國入境!海底隧道緊急關閉...
    新冠病毒新毒株已經失去控制據英國天空新聞網報導,當地時間19日,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談到當前英國的新冠肺炎疫情時表示,該國發現的新冠病毒新毒株已經失去控制,英國政府必須對其進行控制,且有責任採取行動。此外,對於英國政府宣布首都倫敦等地的新冠疫情防控級別將提升至第四級。
  • 突發,加拿大「不歡迎」美國!全球33國與地區禁止美國人前往旅行
    新冠肺炎累計確診超500萬,美國遭加拿大「不歡迎」對待 報導稱,早在3月31日,美加邊境已對遊客關閉,以阻止疫情的擴散,而這些進入加拿大的美國遊客
  • 美股暴跌、歐洲多國升級防控措施……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86434例
    截至當地時間3月16日15點,德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6012例。法國: 來自歐盟以外的人和非歐盟公民不能入境 法國近期新冠疫情不斷升級,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七天內第二次發表全國電視講話。馬克龍隨後宣布,從當地時間17日開始,法國將關閉進入歐盟和申根區的邊境30天,來自歐盟以外的人和非歐盟公民不能入境。
  • 首次美國人被拒絕在歐盟之外,歐盟計劃禁止美國公民入境
    1、歷史上首次美國人被拒絕在歐盟之外。23日,急於重振經濟的歐盟國家制定了一份「可接受旅行者」的名單草案,準備禁止美國公民入境,因為美國未能控制新冠疫情蔓延。獅評:歐盟的計劃在情理之中,美國現在依然是疫情的震中,每日還新增新冠病例3萬例。歐洲剛剛從疫情高髮狀穩定下來,不可能甘心再被美國人帶來又一波疫情的泛濫。
  • 關於德國禁止非歐盟國家公民入境的緊急通知
    3月17晚,德國總理默克爾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德國將立即執行歐盟關於30天內禁止非歐盟國家公民入境的限令。該限令適用於所有自歐盟以外地區出發的飛機和船舶,具體如下:  1、即日起,非歐盟國家公民30天內禁止入境德國,如有奔喪或應訴等特殊事由,入境時需攜帶相關證明。
  • 歐盟對美國下旅遊禁令 7月1日後禁止入境 將對中國旅客放鬆限制
    今年3月,當新冠疫情肆虐歐洲時,歐盟關閉了其外部與內部邊境。7月1日,歐盟將向15個國家開放入境,而其中,卻不包括歐洲人民的老朋友——美國。 美東時間6月26日周五,據《紐約時報》報導,歐盟官員表示,歐盟創建了一份安全國家名單,並將禁止名單外的國家入境,其中包括美國、俄羅斯和其他被認為風險過高的國家。
  • 向美國出口病毒說不,北美小國挺直了腰杆,22日起禁止美國人入境
    截止今天,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超過396萬例,「抗疫隊長」 安東尼·福奇在一場線上會議上表示,美國尚還處於第一波疫情中。有鑑於此,很多國家都對美國緊閉大門,不允許美國遊客入境。最近就又有一國加入了該隊伍。
  • 「焦點」全球疫情最新追蹤:美國新冠肺炎確診超42萬例*歐盟委員會...
    來源:SMMSMM4月9日訊:目前全球新冠疫情累計確診超過150萬例,美國新冠肺炎確診超42萬例,海外疫情仍然未出現拐點。歐盟委員會提議,將入境申根區有關國家的限制延長至5月15日,以進一步減緩疫情傳播。屆時歐盟根據疫情狀況再作下一步決定。法國全境實施的」限行令「也將再次延長。
  • 歐盟發布重要計劃:將禁止美國遊客入境
    來源:金十數據自從中國率先在疫情下實現經濟復甦,越來越多國家盼對華復航。相比之下,美國盼著與更多國家恢復聯繫,卻頻頻遇阻。據新浪財經6月24日最新報導,歐盟在一項計劃中指出,由於美國是全球新冠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且新感染病例正在激增,因此打算禁止美國人入境。美國媒體報導稱,由於美國未能控制住新冠肺炎大流行病,歐盟擔憂對美國放開入境限制,會打亂其經濟復甦的計劃。據悉,今日內(6月24日)歐盟執委會將對來自第三國的遊客入境的三項標準進行討論,尚未確定相關的衡量標準和門檻。
  • 各國最新入境政策匯總
    >自 9 月 7 日起,禁止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 15 萬例的國家(美國、巴西、法國、英國、西班牙、義大利、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和孟加拉國)的公民入境。,居家隔離時間下調為 7 天,隔離結束前須接受新冠肺炎病毒檢測。
  • 美國盟友集體反水,歐盟計劃禁止美國遊客入境
    據報導,最近歐盟根據各國對新冠疫情的應對表現,擬定了兩份名單,名單上國家的居民可以從7月入境歐盟,在此前未能敲定的一份名單中已經把美國剔除在外,理由是認為美國的病毒傳染風險過高。一位歐盟官員透露消息稱,歐盟計劃於7月1日重新開放邊境,但來自美國的旅行者"不太可能"被允許進入歐盟!
  • 更新:全球各國入境要求
    3、旅行前必須投保旅行保險(保險範圍涵蓋新冠肺炎),並在值機時提供保單;如未投保需在值機櫃檯聲明自行承擔涉新冠肺炎病毒的治療費用和隔離費用。 此外,據《紐約時報》8月10日報導,為避免海外疫情加重美國國內疫情,總統川普正在考慮新的移民限制措施,即已經感染了、或者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的海外美國公民,將不再被允許進入美國境內。
  •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盟政治家們低估了新冠肺炎疫情
    △圖為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17日在接受一家德國媒體採訪時表示,政治領導人們低估了新冠肺炎的危險程度。「我認為,我們所有人都不是專業人士,因此一開始的時候低估了新冠肺炎疫情。」馮德萊恩指出,「但眼下,現實已表明,抗擊疫情任重而道遠。」當天(17日),歐盟正式開始對歐盟以外人員前往歐盟的非必要旅行進行限制,初步定為30天,隨後可視疫情情況延長。馮德萊恩說,過去兩到三周,這些措施看上去非常嚴厲,但在今天(17日),它們卻必須被執行。
  • 限制入境!全球疫情「大流行」 各國已開啟互相嫌棄模式
    疫情嚴重的義大利更是遭遇了西班牙和摩洛哥的停飛,英航、法航、瑞安、威茲航空、摩洛哥航空、加拿大航空、泰國航空紛紛停飛義大利。隨著疫情擴散越來越嚴重,各國先後開始實施入境限制措施,開啟了互相嫌棄模式。美國今早,美國總統川普就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面向全國發表電視講話。
  • 各國家地區最新入境政策及航線調整,航班...
    新冠疫情在海外迅速蔓延,留學生是否回國,能否回國也牽動著留學生家庭的心。據悉,3月29日,國際客運航班按照「五個一」的要求進行調整以來,除29日首日入境航班達到38班外,後續每日入境航班都未超過20班,平均每日入境旅客維持在兩三千人。
  • 繼歐洲國家後,加拿大也限制英國航班入境
    (觀察者網訊)由於英國新冠疫情嚴峻且發現更具傳染病的新變異病毒,繼幾個歐洲國家後,加拿大也對英國航班進行了限制。據加拿大CBC新聞當地時間12月20日報導,加拿大暫停了來自英國的航班,以防止一種新的更具傳染性的新冠病毒向加拿大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