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有趣的人類利用蒸汽機、內燃機、電能的歷史

2020-12-16 白不凡財經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我們都不知道能量轉化的方法,我們只能靠人或者動物吃東西,然後來推動設備,比如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這個事情一直持續到了18世紀左右,英國的煤礦裡面發明了蒸汽機,當時的蒸汽機主要是用來抽水的,需要燒大量的煤。

它的作用是把熱能轉化為動能,之後有人把這個蒸汽機改造,用來做紡織機,1825年用來推動火車。再後來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了,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

人類特別的熱衷於能源的轉換,愛因斯坦發現E(能量)=MCC(M是質量,也就是重量,C是一個常量)後過了40年,日本廣島和長崎就出現了蘑菇雲,再過了20多年,中國第一個原子彈成功。

之前看過一個電視劇,一個人穿越會到了古代,那時候到處流淌的石油不知道用來幹嘛。

1854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打出了世界第一口油井,標誌著石油工業的發端;19世紀末,發明了以汽油和柴油為燃料的內燃機;1908年,福特研製成功了第一輛汽車。汽車、飛機、柴油機輪船、內燃機車等現代工業技術成果,將人類飛速推進到現代文明時代。進入20世紀後,石油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發重要,被譽為「工業的血液」,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沒有石油都告癱瘓。

歷史上很多的戰爭都有石油的影子。

電的發明更有意思,我們小學語文課本上有富蘭克林發現電的內容,沒錯,電就是富蘭克林在1732年發明的,之後愛迪生發明了燈泡,再然後電力大規模用來服務生活,有了電報機,電車等,這就是我們歷史課本上叫的爹二次工業革命。其實就是電的廣泛應用。

相關焦點

  • 汽車發動機、內燃機歷史
    內燃機(英語: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縮寫為ICE)是熱機的一種,能將燃料的化學能轉化動能。一般的實現方式為,燃料與空氣混合燃燒,產生熱能,氣體受熱膨脹,通過機械裝置轉化為機械能對外做功。
  • 物理學推動的偉大發明——蒸汽機
    工業革命是由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以瓦特改良的蒸汽機作為標誌。蒸汽機、煤炭、鋼鐵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三項主要因素,工業革命都是以輕工業開始,向其他部門發展。工業革命影響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對推動人類的現代化進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類推向了嶄新的「蒸汽時代」。
  • 從蒸汽機到內燃機再到高鐵動車組 祖孫三代接力開火車
    爺爺姜福臨開的是蒸汽機,父親姜愛舜開的是內燃機和電力機。有人說,這祖孫三代人算是把中國的火車開了個遍。  春節期間繁忙的鐵路運輸還未完全結束。今天,我們就和這位90後火車司機聊一聊。看一看,一家人開遍新中國火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今天下午1點半,瞿俊傑剛剛結束了一趟南通到南京的動車車次任務。和現在的動車速度相比,瞿俊傑爺爺開的火車速度要慢很多。
  • 蒸汽機的出現和改進
    1764年,英國的儀器修理工J.瓦特為格拉斯哥大學修理紐科門蒸汽機模型時注意到這一缺點,於1765年發明了設有與汽缸壁分開的凝汽器的蒸汽機,並於1769年取得了英國的專利。1782年前後,瓦特將機器進一步改進。瓦特的創造性工作使蒸汽機迅速地發展,他使原來只能提水的機械,成為可以普遍應用的蒸汽機,並使蒸汽機的熱效率成倍提高,煤耗大大下降。因此瓦特當是蒸汽機最主要的發明人。
  • 湖南最後一個運行的蒸汽機車頭今日退役
    昨日,原湘潭錳礦的蒸汽火車正在運行,這是我省最後一個正在運轉的蒸汽機車頭,今日它將退役,由內燃機火車頭取代。儘管蒸汽機車頭噪音大,但當地百姓仍流露出濃厚的留戀之情。圖/朱輝峰     據瀟湘晨報3月2日報導 湖南最後一列正在運轉的蒸汽機火車頭——原湘潭錳礦蒸汽機火車頭,今日正式退役,取代它的是更先進的內燃機火車頭GKie3319。儘管蒸汽機火車頭噪音過大,但已經習慣了的當地老百姓仍然流露出濃烈的留戀之情。英國國際山茶花協會會員約翰·費德爾獲悉後,專程趕赴原湘潭錳礦,呼籲將蒸汽機火車頭留下來,利用錳礦至湘潭至韶山既有鐵路線開闢旅遊觀光線。
  • 汽車起動機原理它能將蓄電池的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起動機又叫馬達,它將蓄電池的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驅動發動機飛輪旋轉實現發動機的啟動。1、功能不同起動機按照工作原理分為直流電起動機、汽油起動機、壓縮空氣起動機等。發動機是一種能夠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包括如內燃機(往復活塞式發動機)、外燃機(斯特林發動機、蒸汽機等)、噴氣發動機、電動機等。
  • 世界上僅存的蒸汽機,雖然鏽跡斑斑卻仍然運行著,就在新疆!
    蒸汽機相信大家都知道,這是在17世紀末發明出來的,直到20世紀初,它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動機,後來才被更先進的內燃機等替代,到了現在,蒸汽機也成為了古董,不過在我國新疆的一個偏遠小鎮上,仍有蒸汽機存在,因為十分罕見的原因,吸引了很多國內外的遊客來此打卡,聆聽蒸汽火車特有的汽笛聲。
  • 蒸汽機的發明與原理
    【每日科技網】   蒸汽機是現代火車最初的雛形,蒸汽機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甚至還創造了蒸汽時代,工業革命產生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瓦特對蒸汽機的改良,而瓦特並沒有發明蒸汽機,他只是對蒸汽機進行了改良。那麼蒸汽機是誰發明的呢?蒸汽機的原理又是什麼?
  • 蒸汽機並不是「蒸汽機」:科技創新是怎樣發生的?——複雜經濟學...
    常識在於,我們都清楚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代表性創新是「蒸汽機」;陌生在於,我們很難說清:瓦特奶奶家的水壺蓋,在千萬家庭中跳動了上千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也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人類手中。那麼,為什麼是瓦特的蒸汽機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 7個冷知識:內燃火車不是用內燃機驅動車輪,而是先轉換成電能
    實際上並非如此,內燃火車的原理是這樣的:內燃機先帶動發電機發電,然後電能驅動電動機運轉,再帶動車輪轉動,整個過程的能量轉化是,機械能-電能-機械能。2、西藏人沒事的時候總喜歡拿個類似於撥浪鼓的東西來回晃動,這是什麼東西呢?拿著來回晃有什麼意義呢?
  • 蒸汽機的發明者:瓦特
    這一思索不要緊,它誘發了後來世界上一項最偉大的發明,對人類歷史產生了劃時代的影響。    1736年,瓦特出生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市附近的一個小鎮格裡諾克,他的父親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木匠,祖父和叔父都是機械工匠。少年時代的瓦特,由於家境貧苦和體弱多病,沒有受到完整的正規教育。
  • 用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計算,500克的電能等於多少千瓦時的電能?
    最近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一斤電可以供全球用多久」?首先,電是不能用斤這樣的單位來描述的,因為電作為能量是沒有質量的,我們只能用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計算,能量和物質之間的等價關係。那麼一公斤電等於多少度電呢?
  • 漫談內燃機汽車的誕生!
    上篇文章最後提到了誰將替代蒸汽汽車登上歷史舞臺呢?時代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答案,那就是內燃機汽車。讓我們先了解下內燃機的發明吧。17世紀末有人開始提出製造內燃機的想法。經過多次研究的失敗,直到19世紀中葉,內燃機的發明始終未能成功。
  • 人類歷史的時代劃分
    1、石器時代:是考古學對早期人類歷史分期的第一個時代、即從出現人類到銅器的出現、大約始於距今二三百萬年、止於距今6000至4000年左右。這一時代是人類從猿人經過漫長的歷史、逐步進化為現代人的時期。3、青銅時代:人類利用金屬的第一個時代。各地區的青銅時代開始時期不一。希臘、埃及始於公元前3 000年以前,中國始於公元前1 800年。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4、鐵器時代 約始於公元前1 400年人類開始鍛造鐵器製造工具,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 「一公斤」電能是什麼?相當於多少度電,可供人類使用多久?
    文/玉濁清「一公斤」電能是什麼?相當於多少度電,可供人類使用多久?電能在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種能源,在發展如此迅速的社會當中也同樣擁有著不可一世的作用,而且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用電量也越來越高,原有的電能都無法滿足人口的用量,所以人類就不得不想辦法,尋找各種方式來發電,比如說利用天然環境當中的水能以及風能,從而達到發電量充足的作用。
  • 在未來或許可以利用海水溫差,給人類提供所需要的能源!
    利用海水溫差發電的探索,為人類向海洋發展描繪了美好的前景。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隱藏在海洋中的能量可以供給世界運轉所需的能源。早在1870年,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就在《海底兩萬裡》中有這樣一段充滿想像力的描述:「就人類信仰而言,全世界最大的能量是光與愛;而就無限能源而言,非『海洋能』莫屬!」
  • 船類推動工具的歷史變革:最原始的發動機有哪些?
    帆船是指利用風力前進的船。帆船運動是依靠自然風力作用於帆上,由人駕駛船隻行駛的一項水上運動。帆船起源於歐洲地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帆船是人類向大自然作鬥爭的一個見證,帆船歷史同人類文明史一樣悠久。 帆船作為一種比賽項目,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1900多年以前古羅馬詩人味吉爾的作品中。
  • 1851年倫敦世博會 蒸汽機:工業革命的原動力
    1851年倫敦水晶宮世博會展示了工業革命的偉大結晶:蒸汽機、火車頭、汽輪船、汽壓機、起重機、鑽孔機、紡紗機、造幣機、抽水機等,它們都使用了蒸汽機提供的強大動力。19世紀中期,世界的經濟中心已經從西班牙轉移到了英國。「日不落帝國」生產了世界2/3的工業製成品,蒸汽驅動的火車和輪船代替了畜力馬車和風力帆船,英國社會一派現代化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