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城史話 | 皇家牧馬場

2020-12-24 澎湃新聞

亦城史話 | 皇家牧馬場

2020-10-24 23: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上周

小亦為大家介紹了

清代地圖上的虎城

今天我們精彩繼續

穿越時光的長河

一起來了解皇家牧馬場

皇家牧馬場

南海子地域,由於水美草豐,歷來就是牧馬養牲之地。早在隋唐時期,這裡就成為朝廷牧養軍馬的好地方。在南海子東南側涼水河畔,據說當時這裡分養著成群的馬駒,因此稱之為馬駒裡。養馬人為了渡河方便,就在涼水河上搭建了一座木橋,才始稱馬駒橋。

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建南海子皇家苑囿後,在苑內牧馬仍是一項重要功能。明代著名詩人在《至南海子詩》中就寫有「敕使日調沙苑馬」的詩句。而「沙苑」即是隋唐時期朝廷牧養軍馬的重要場所。詩人將南海子牧馬與沙苑相提並論,可知明代南海子也是朝廷牧馬的地方。

清廷入主中原,由於滿族本是馬背上的民族,無論是行圍狩獵還是行軍打仗,馬匹絕不能缺。因此,清廷規定:凡從軍者,無論兵種,均一人一馬。史料記載,僅京城御馬廄就有十六處:禁城四廄,皇城內五廄,京郊七廄。而京郊七廄中,除西郊安河村一廄外,其餘六廄均在南海子,南海子可謂是清廷牧養御馬的主要基地。

史料記載,康熙皇帝的御馬即餵養在南海子御馬廄中。康熙皇帝隨扈大學士在一首南苑紀事詩中寫道:「天閒晚向柳蔭開,鐵駟花驄盡上材。牽向御前都記憶,何年貢自渥窪來。」並在詩注中寫道:「上幸南苑,馬廄良馬甚多,一一記其所貢之人。」

清中期前南海子所設六處外廄中,所育養的主要是皇帝騎乘的御馬,而皇城內廄餵養的馬匹,每年四月至十月草盛季節才進南海子裡放青,數量並不是很大。另外,為了使南海子草場有計劃地適度放牧,清廷還對南海子內各級官吏個人蓄養的自用馬匹及牛、羊數量上有嚴格控制。

據《總管內務府現行則例》記載:「康熙十一年四月奏準南苑官員人等在南苑內牧放馬牛,凡筆帖式領催等每名準養馬三匹;聽差人準養馬二匹;九門章京準養馬五匹、乳牛二頭;馬甲準養馬三匹;廄長準養馬三匹、乳牛二頭;廄副廄丁準養馬二匹;莊園頭準養馬十匹、牛三十頭。」另據乾隆十五年(1750年)奏準,喀爾喀蒙古族首領博爾濟吉特氏「拉日王多爾濟準在南苑牧放馬匹只準牧放三十匹以內,索特吶木多布齊只準牧放二十匹以內,嗎呢巴達拉亦只準牧放二十匹以內」。可見當時清廷對南海子牧放馬匹數量控制之嚴。

到了嘉慶時期,南海子(南苑)六馬廄仍承擔著圈養官馬(主要是御馬)的任務。不過,隨著宸遊減少,管理開始鬆弛,竟發生有大量私馬官養的弊端,其中內務府總管大臣丹巴多爾濟竟將家馬一百二十餘匹在南海子(南苑)馬廄中餵養。被查出後,受到了嘉慶皇帝的懲處。

至道光時期,內憂外患嚴重地威脅著大清帝國。特別是英帝國的軍艦在江蘇沿海一帶活動十分猖獗。清廷派兵抗英卻連連失利。道光皇帝急調兵防堵。為了加強牧養軍需馬,道光皇帝特將南苑原有六個御馬廄裁撤了二廄。

到鹹豐時期,國事日艱。既要抵抗外夷入侵,又要面對太平天國義軍。因此,軍隊所需馬匹更為緊迫,南海子(南苑)成為調集放牧軍需馬的主要牧場。據《鹹豐朝實錄》記載,鹹豐八年(1858年4月),諭軍機大臣:「調察哈爾備用馬二千匹,迅解南苑牧放,並令另選馬二千匹備用。」是年七月又諭:「現在金陵賊巢未克,江北防賊剩吃緊。此時天津防務較緩。著僧格林沁,於所帶馬隊內挑選三、四百名,酌撥馬隊二百名,所請另撥馬二百五十匹,即由南苑捐輸馬圈撥給,僧格林沁等,所派馬隊官兵,赴南苑領取,帶往浦口也。」僅過一個月,因僧格林沁嫌所調馬匹質量不好,鹹豐皇帝又諭曰:「現在南苑牧放馬匹,屢次調撥,膘壯者亦少。著該署部院,即在太僕寺牧群並捐輸馬匹,挑選膘壯馬八百匹,迅速派員解京,交南苑,以備牧放。」

另據《內務府來文》記載,從鹹豐十年(1860年)十月二十五日起至十一年(1861年)三月二十日止,南苑累計餵養軍需馬六萬一千九百二十七匹。還曾有從南海子(南苑)一次就調出一千四百匹的記載。該史料中還記載同治二年(1863年)九月二十七日至同治三年(1864年)三月三十日「共合計餵養軍需馬二萬八千八百一十九匹」和同治七年(1868年)夏秋二季「南苑出青牧軍需馬二萬六千四百九十二匹」。

以上記載說明,清晚期南海子(南苑)育養御馬已成次要,成為了朝廷牧養軍馬的重要基地。

▼ 推薦閱讀▼

END

本文由北京亦莊發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字:張友才

原標題:《亦城史話 | 皇家牧馬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亦城史話 | 燒餅莊
    亦城史話 | 燒餅莊 2021-01-16 23: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亦城村落紀實——皇家牧馬場
    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建南海子皇家苑囿後,在苑內牧馬仍是一項重要功能。明代著名詩人歐大任在《至南海子詩》中就寫有「敕使日調沙苑馬」的詩句。而「沙苑」即是隋唐時期朝廷牧養軍馬的重要場所。詩人將南海子牧馬與沙苑相提並論,可知明代南海子也是朝廷牧馬的地方。
  • 亦城村落紀實——皇家牧馬場
    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建南海子皇家苑囿後,在苑內牧馬仍是一項重要功能。明代著名詩人歐大任在《至南海子詩》中就寫有「敕使日調沙苑馬」的詩句。而「沙苑」即是隋唐時期朝廷牧養軍馬的重要場所。詩人將南海子牧馬與沙苑相提並論,可知明代南海子也是朝廷牧馬的地方。
  • 亦城史話 | 郭村「蹦蹦戲」
    亦城史話 | 郭村「蹦蹦戲」 2020-10-11 2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亦城史話 | 望圍樓
    昨天小亦為大家介紹了柴家務村草把燈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望圍樓」穿越時光的長河一起來了解亦城往事吧~但又不能破了皇家的規矩讓她回鄉省親。為了使愛妃開心,就帶她到南海子皇家苑囿裡遊玩。他們登上晾鷹臺,觀獵鷹海東青空中捕捉天鵝大雁。但皇帝見愛妃仍是悶悶不樂,站在高處還是不停地向南方張望。皇上看在眼裡急在心中。隨扈太監看出門道,就進言說,何不在南海子擇址建一處高樓,專供皇妃登高遠望,以解思鄉之苦。皇上聽罷點頭稱是,即敕命在南海子南紅門東側的海子牆上建起一樓,專供愛妃登高南望家鄉。
  • 亦城史話 | 北大紅門
    上周小亦為大家介紹了一畝泉與小龍河的由來今天我們精彩繼續穿越時光的長河一起來了解北大紅門北大紅門北大紅門是南海子皇家苑囿的正門,距永定門約12裡,乾隆皇帝寫有「出城十裡到紅門北大紅門闢建於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 也就是永樂皇帝始建南海子皇家苑囿的時候,是最早闢建的四座海子門之一,同時也是最晚拆毀(公元1955年)的一座海子門,期間經過明、清兩代無數次的維修或重建,整整屹立了540年。
  • 原平西山牧馬場欽封之後(原平 段書升)
    牧馬場是封賞給了段全,整個崞寧兩縣交界山區從此理論上成為了段氏的族產。按照常規,古代一旦有人受到朝廷賜封土地,他的嫡系家人一般會儘快依旨認領,拓墾繁衍,以避免夜長夢多。然而,對於段氏家族來說,事實上恐怕並非如此。因為從嘉靖到崇禎,換言之,直到明朝滅亡,並沒有發現段姓人移居牧馬場的些許傳說和史實。根據南申村《續修段氏族譜》的記錄,而今西山許多地方都有段氏族人在生活著。
  • 息烽將建200畝草原風情牧馬場 預計今年6月試營業
    原標題:息烽將建200畝 草原風情牧馬場 筆者近日在息烽縣永靖鎮坪上村了解到,位於該村的草原風情牧馬場項目圍欄、平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完工,預計今年6月建成並試營業。 牧馬場項目是息烽縣梨安——坪上片區農旅聯動精準脫貧項目的配套項目之一,選址坪上村。
  • 亦城史話 | 團泊與鳳河
    昨天小亦為大家介紹了堰岑寺與燕靈寺今天我們精彩繼續穿越時光的長河一起來了解亦城往事吧~
  • 亦城史話 | 柴家務村草把燈
    昨天小亦為大家介紹了馬駒橋革命烈士紀念碑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柴家務村草把燈穿越時光的長河一起來了解亦城往事吧~
  • 亦城史話 | 堰岑寺與燕靈寺
    昨天小亦為大家介紹瞭望圍樓今天我們精彩繼續穿越時光的長河一起來了解亦城往事吧~
  • 《遊讀濟源》之:原城史話
    原城史話 濟源古稱原。在《新華大字典》文字源流裡,原,會意字。古文寫作厵,表示眾泉從山巖所出;篆文寫作,指水流起始處。以後改用源字表達水源之義,而將原字由水源引申作原本、初始,以後原字還假借為寬廣平坦之地。《說文解字》說:「原,水本也。古字為,從泉,出廠下,眾泉所出為百源。
  • 亦城史話 | 四海莊
  • 亦城史話 | 馬駒橋土臺沙臺
    自然造化,千奇百怪,古老地貌亦是如此。解放後,不少土臺尚存,後銀子村北有沙臺子四五個,由此往東的西田陽村北有大土臺子1個,南小營村南有土臺子3個,東田陽村有3個,再往東的小杜社村北有極其高大的沙山,六郎莊、西馬各莊、東馬各莊及延伸到於家務回民鄉的於家務等村之北,時斷時續皆有大沙崗子。
  • 福州內河史話:城繞青山市繞河
    《福州內河史話》書影  盧美松  近幾年,福州市關注民生的重大舉措之一,是對一百多條內河進行全面整治,而且大著成效:疏浚河道,截汙補水,重修駁岸,建設人行棧道,修建沿河公園,修復名勝古蹟,夾岸栽花植樹
  • 《龍門史話》告訴你一個不一樣的龍門石窟
    龍門因何得名?一個個洞窟與精美的造像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王朝政事與劇變?龍門區域有多少有故事的山林佛寺?在近日龍門石窟研究院編著的《龍門史話》中,第一次以全景展示的模式,告訴大家一個時空交錯下的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路偉介紹,該書為研究院專家集體合作撰寫,2015年已經編寫完成,中間因為各種原因尚未出版,經過多年來文字的修改、潤色和圖片的豐富,直到去年11月,才由科學出版社出版,近日印刷完畢,和廣大讀者見面。
  • 史話萬全·萬全右衛城之城牆
    史話萬全·萬全右衛城之城牆 2020-12-16 16: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雄安史話:公孫瓚與易京城
    雄安史話:公孫瓚與易京城董永強位於雄安新區雄縣城西有多個村莊均以「樓」字命名,如楊西樓村
  • 亦城史話 | 一畝泉與小龍河
    上周小亦為大家介紹了青雲店的由來今天我們精彩繼續穿越時光的長河一起來了解一畝泉與小龍河(「近經細勘,則團河之泉可指數者九十有四,一畝泉亦有二十三泉。」引自乾隆御製《海子行》詩注)一畝泉位於新衙門行宮北側,即現在的任家莊附近。
  • 亦城史話 | 郭村「蹦蹦戲」
    十一期間小亦為大家介紹了團泊與鳳河今天我們精彩繼續穿越時光的長河一起來了解郭村「蹦蹦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