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蕭條」的特產,曾經是中國遊客的最愛,現在卻賣不出幾百萬噸
除了看風景、放心情,我們一定會帶回來一些土特產,不僅可以送給朋友,還可以留作紀念。尤其是那些出國旅遊的人,每次回來都會帶回很多特別的產品。如果他們跑不了那麼遠,他們一定希望能留下點什麼。東南亞也是過去兩年中國人最喜歡到海外旅遊的地方。聖母院就是其中之一。除了來到這裡,還有數以百萬計的唐人街華人同胞在這裡散步,體驗中外結合的不同風情,那麼這裡帶來的最多的是什麼呢?這是特色水果和乾果。
東南亞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肥沃的土壤非常適合各種水果。每年,我國從聖母院進口大量水果。這裡的水果不僅好吃而且便宜。很多來這裡的中國遊客,回去後都會帶一些當地的特色水果回來給親朋好友品嘗。
但今年,由於氣候獨特,「厄爾尼諾」現象使菲律賓和許多東南亞國家的水果大豐收,本來是好事,但後來也成為果農頭疼的問題,因為產量太多,供過於求,很多水果都面臨風險滯銷的。僅菲律賓就有200萬噸滯銷水果。這時,中國幫助菲律賓,進口了很多水果。
但東南亞的其他國家,如越南,卻沒有那麼幸運。今年有30萬噸水果沒有種植,他們面臨著街道腐爛的危險。以前是最受歡迎的特產水果和乾果,現在卻成了最鬱悶的特產。而現在電子商務購物的普及,使得人們在選擇這些特產時有了更多的選擇。現在他們出國買東西的時候,覺得臉色不長。所以慢慢地,這種特產採購的受歡迎程度下降了。所以,現在仍然有句老話說,好運取決於壞運氣。收穫後也有賣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