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成員之一,在近年來備受關注。
惠州的房地產市場像磁場一樣,吸附著資本不斷流入,由惠州引發的新一輪城市議題不斷湧現。
惠州未來的房價將如何變化?惠州樓市有沒有投資重點板塊和雷區?北方客掃貨如何改變惠州樓市格局?
9月8日,大鬍子說房李俊懷老師受邀參加由騰訊大粵網、碧桂園天譽聯合企鵝財經、奶牛財經主辦的【大灣區·惠州秋季投資報告會】,從房產投資策略、市場形勢分析等角度解碼,對2019年樓市作半年度回顧與總結,直擊2019年後半程投資之道。
舊規律被打破,樓市呈現新趨勢
李俊懷老師表示,整個中國的房地產在趨勢上、邏輯上已經悄然發生改變。
今年上半年有兩個現象:
第一個現象,2019年截至7月份房價呈正增長,但成交量呈負增長,量價背離;
第二個現象,成交量向一二線城市轉移,一線城市反彈,二線城市相對平穩;三、四線城市成交量萎縮。
李俊懷老師判斷,全國樓市將會出現「量價背離出現,房價下跌信號,上漲輪動結束,城市分化嚴重」。
房價下調是一個必定的趨勢,因為量價背離已出現,房價還在不斷上漲,成交量在萎縮,價格一定要回頭等一等成交量。
反過來,如果房價上漲,一定也是量在價先。
在730大會之後,房地產開始由過去經濟發展的火車頭,轉變為壓艙石。
李俊懷老師認為,在當前「控融資、降風險、穩樓市」的政策決心之下,房價橫盤時代已然到來。但不管房地產橫盤還是作為壓艙石,投資者都是有機會的,前提是不能再用老邏輯,而是得換換思維去看待樓市的下半場。
樓市下半場的城市選籌之道
李俊懷老師表示,買房子無非是看好城市的未來,不管是剛需還是投資,看好的是這個城市兌現的配套、城市資源、教育和未來升值空間。
他復盤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城市發展思路:
80、90年代開放沿海城市
90年代設立國家級新區,如上海浦東新區
2000年之後側重縮小區域差距、城鄉差距
2010開始,側重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
過去要協調、要均衡,但現在要支持中心城市的發展,這就是國家層面思路的轉變。
李俊懷老師建議,投資房產要買對城市,在中國最有投資價值的城市有三大選籌方向:
1.強經濟、多人口、產業中心的大城市;
2.以大城市為核心的都市圈;
3.以大城市為核心,與中大型城市組成的城市群。
城市發展趨勢下,惠州的投資機遇
李俊懷老師認為,惠州有兩個核心戰略方向:一是粵港澳大灣區,二是沾光深圳先行示範區。
當今強國的象徵就是灣區經濟,美國有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有東京灣區,中國要發展成強國,就要打造自己的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的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定位,惠州是大灣區東大門、綠色現代山水城、製造業基地,未來要接納深圳製造業產業轉移。
最近的《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站在國家、城市的發展層面意義深遠。
惠州在大灣區中有多重要?
1. 惠州有地,而深圳缺地
牆裡開花牆外香。惠州在大灣區的土地儲備排名第二,這很關鍵,因為隔壁深圳缺地。
現在有人猜測深圳要麼做直轄市,要麼把惠陽部分地區並進來,但是哪怕不在行政區域上並進來,至少也得在產業合作上並進來。
2. 承接深圳的產業和人口外溢
產業外溢是未來深圳帶動惠州發展的需求,深圳土地有限,必須最大化利用。未來會有像華為這樣的企業把總部留在深圳,把研發、生產往東莞、惠州搬遷。
因為房價價差,一定會有很多人到東莞、惠州買房居住。
大把在深圳就業發展的人,未來必須往東莞、惠州居住,未來或許至少有400萬左右人分布在東莞和惠州。
結
惠州的熱度一直都在,商品房成交1778萬平方米,灣區第一,32.3%客群來自深圳。哈爾濱、北京也進入惠州購房人群名單,說明北方人也在關注惠陽,惠陽已經成了一個承載全國資金湧入的市場。
在粵港澳大灣區加持之下,先行示範區在側,城市發展新趨勢之下,惠州的機遇會越來越突出。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大鬍子說房。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