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網消息,3月26日由個推主辦的2017「移動互聯&數據創新」大會於深圳舉行。交通銀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王衛東先生發表了《傳統信用卡的網際網路轉型》演講。他主要從平臺轉型的現狀、基礎、樣本、展望四個方面作了詳細的解讀。他認為傳統信用卡在網際網路轉型之路走得也是頗為穩健,並不畏懼第三方支付的衝擊,並指出銀行信用卡在客群數量和質量、專業人才和渠道基礎、品牌影響力、風控能力、盈利模式五方面有著堅實的基礎。
以下是演講實錄,雷鋒網作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
感謝個推邀請我來做關於信用卡金融發展情況演講,當我接到這個主題之後,第一個反應出來的詞就是傳統,因為大家講到網際網路金融,講到第三方支付,講到大數據等時候,好像傳統銀行都摻不上邊,但其實信用卡是網際網路金融大數據應用最廣的一個領域。今天借這個機會,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傳統信用卡是怎麼樣做網際網路轉型的。
信用卡行業持續增長,網際網路是主要推動力
講到信用卡行業,大家可能會覺得,這幾年微信支付、支付寶發展特別快,信用卡行業是不是不行了?我以一組數據告訴大家,去年我們信用卡發卡量同比增長11.9%,複合增長是18.2%;交易金額增長率是16.8%,這五年的復和增長率是16.3%;授信總額去年增長30%左右,這五年複合增長率為27.2%。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去年銀行的信用卡增長速度,絲毫不比前面5年發展得慢。今年年初,我也走訪了幾個銀行信用卡中心的老總,他們告訴我,今年各家銀行信用卡給自己下達的任務指標遠遠超過去年。
網際網路成為推動信用卡發展的重要力量
信用卡增長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方面得益於網際網路孕育出了越來越多的社會支付需求,可能在座很多人都已經很久沒有用信用卡了,一直在用支付寶、微信,但是支付寶最後綁定的還是信用卡的帳戶;另一方面是網際網路以及大數據推動著信用業務的發展。我舉一個例子,招商銀行網際網路化發展速度非常快,去年招商銀行的APP累計綁定客戶量突破3100萬,我們交通銀行已達1700萬。
這些銀行也開始聚合各類服務,豐富生態圈。不僅局限於服務自己的信用卡客戶,也向全客群開放;在整合平臺自身功能如獲客、支付、營銷、客戶服務基礎上,還提供多類服務:用卡服務;金融服務,包括支付、分期、消費信貸等金融產品;增值服務如餐飲美食、商城、充值繳費、酒店、旅行等。
支付是信用卡最本質的功能
講到支付,其實支付是銀行信用卡最本質的功能。信用卡開始搭載各類支付產品,NFC類支付產品基本全部上線,滿足客戶的小額、便捷支付需求,例如銀聯雲閃付,蘋果Pay,三星pay、華為Pay等,但是我發現這一塊Pay得並不好。在北美,蘋果Pay市場佔有率是10%,這是相當高的數據,而在國內是個位數。現在各種金融機構,包括各種手機廠家,大家都在摸索、嘗試pay,我們一些銀行開始做二維碼支付,並且力度非常大。去年年末,商戶有158萬的支付,這一方面是各自銀行的支付。另外一個是關於商業銀行推行二維碼標準,我們預計今年會是快速發展的一年。(雷鋒網註:2016年12月銀聯發布「二維碼支付標準」,標誌著銀聯與各家銀行正式進軍拓展二維碼支付領域。)
商業銀行網際網路的快速轉型建立在五大基礎上
剛才介紹了銀行信用卡在網際網路金融,在第三方支付的一些做法。這幾年商業銀行網際網路發展非常快速其實是有一定的基礎,首先我們有客戶數量和質量的保障,客戶量都是千萬、上億級別的,可以迅速形成網際網路平臺客戶端規模。此外,我們商業銀行講我們的客戶,我們通常用「客戶」不是「用戶」這個詞,為什麼呢?客戶每消費一筆,必須在我的銀行上進行體現,每個月需要還款的時候,我帳單推給你。需要還款的時候,我提醒你一下。所以你可以看到,我們跟客戶接觸的緊密程度是非常高的,並且我們交通銀行信用卡成立了十二年,客戶的經營時間非常長,這是我們的一個特點。
第二個是我們銀行有專業人才和渠道基礎。講到渠道,我們剛才講到去年APP在10個月時間獲得了1700萬客戶。我們在全國100多個城市有將近1萬個直銷人員,直銷人員和全國3、4千個網點是推廣APP和網際網路平臺的重要力量,因此推廣的速度和力量是驚人的。
第三個是銀行品牌以及信用基礎影響,除了母行的品牌優勢和信用背書,目前自身的品牌優勢也是得到非常多的人認可。
第四個是銀行風控能力和數據基礎非常強大。我印象非常深,2012年的時候,我在清華參加一個高級培訓,那時候P2P剛剛出現,有一個教授說P2P會給銀行帶來很大的麻煩,非常看好P2P。結果大家也看到P2P現在的態勢。之前有一個人去創業了,然後說我的APP昨天剛上線,第二天就有幾萬個用戶進來了,他非常激動,覺得這個前景非常廣闊。現在有很多報導中已經提到,中國巨量市場當中有一個黑產業鏈,他們會通過各種手段榨乾平臺資金,被稱作p2p羊毛黨。我們銀行都在設計各種各樣的大數據、用戶分析,但是即便我們模型再精確,再精準,總是有人找到你的漏洞。所以在地下的風險控制較量上一刻都不能停。一個剛剛成立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在風險控制上能有多大的能力?我們幹了12年信用卡,越幹到後來覺得心裡壓力大,越覺得心裡不踏實,越覺得要用各種各樣的技術來防範風險。我認為最近P2P遇到的一些問題都是大家對金融風險的意識不到位。所以去年中央工作會議上發出明確信號,今年防範八大領域的金融風險是中央的一項重要工作。金融這一塊與就業、突發事件產生的風險,對我們國家的衝擊,政權執政等方面的衝擊都是意想不到的。
第五,我們有比較強的盈利模式。銀行信用卡以後期經營和獲取利潤為目標,我們沒有資本驅動和市值增長壓力。我們信用卡是銀行底下的事業部,我們並不看重平臺本身的流量和自身盈利性,不需要通過大額的補貼、競價排名,押金挪用等方式來經營,可以持續穩健服務客戶。因為我們只要有一定的客戶數量,我就有足夠的方式來盈利。我們光信用卡中心的每年利潤都是百億級的。所以剛才有朋友問我們是不是要搞美團、淘寶,我們不用。我們只選最優秀的合作夥伴,我們給客戶提供最優秀的服務就可以了。
交行信用卡「秒級」服務,實現「秒級」審批
關於網際網路平臺,我們近期有一個樣本——交行信用卡的「秒級」服務。以前我們辦卡都是要申請很長時間。但是近期我們推出了秒級服務,基本上在現場辦卡終端上輸出信息服務,馬上會得到簡訊通知,告訴你辦的信用卡已經批了,金額是多少。然後在辦理櫃檯上就可以推送給你一張卡。這張卡可以綁定支付寶、微信,並且立即可以使用。
那麼使用的情況會怎麼樣呢?我們是今年1月份上線的,最快2秒鐘你的手機就會獲得審批信息,平均49秒完成審批。當日開通率達到52%,當日首刷率有41%,這也讓我們非常驚喜。現在我們1/3至1/4的直銷人員都是通過這種方式來的,每個月可能有20、30萬客戶是通過了這種方式。
當然可能也有人認為還是慢了,某些平臺上可以實現立即獲得帳戶。但這裡面有非常重要的一點——監管的要求。銀行所有的開戶,現在政府都要求有三親:親管、親核、親籤。有人說是監管部門很苛刻的,現在的人臉技術已經很先進了,但是仍存在一定的擔憂。從銀行來說,我們更希望了解你的客戶。不僅僅是中國的銀行,全球所有的金融機構對監管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比如說美國動不動就對某個銀行進行制裁,他通常說你協助你的客戶洗錢,你不了解你的客戶。所以這主要是銀行合規方面的要求,當然可能隨著技術的提升會慢慢放開,但是現在來看,我們認為還是需要的。
未來,信用卡平臺突破「引爆點」
下一步在銀行信用卡的轉型上面,我們也在做積極的嘗試。例如我們更多地引進一些O2O的場景,線上線下緊密結合,持續完善平臺服務;再比如說我們平臺也要突破一些引爆點。平臺經濟理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形成一個引爆點,形成一個跨邊的網絡效應。平臺開始建立的時候,補貼B端也好,補貼C端也好,總之有一端必須得起來,當有一端起來之後,才能形成跨邊的網絡用戶。而對銀行來說,我們的C端用戶是現成的,預計今年年底能到4千萬客戶。C端用戶在我們的APP上形成足夠量的時候,我們另外一端就會逐漸增長,這也是我們今年逐漸要做的工作。此外,我們也在廣泛應用金融科技,包括大數據、人工智慧等。
最後,我希望大家在網際網路下半場當中,能夠秉持開放、共贏的心態,建設更繁榮的平臺生態圈,謝謝大家!
雷鋒網將會持續報導「移動互聯&數據創新」大會幹貨內容,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