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經記錄1: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剛剛開始還算順利

2020-12-15 東開學經

終於開始背誦這部經典了,我不會過目不忘,也不會一目十行,沒什麼記憶的妙法,就是死記硬背。

早上做完早課後,有這麼一小段時間腦袋還算靈光,先不做其他的事,趁著這股專心的勁頭,反覆讀念和背誦。多記得一句就把書本或者手機放下,從這段開頭自己重新再背一遍,背到哪算哪,所以沒有壓力,多背下來一句更好。中間有忘記的部分,就再從那開始,也不著急。而且這部經並非一點也沒有讀過,所以暫時還算順利。

起初發心要背誦時,就想到可能我理解不了這部經文,但法滅盡時,楞嚴先滅,我要是把這部經背下來,有生之年,佛法就不會滅盡了。就這麼一個打坐時單純的念頭,不知道將來要結出什麼樣的果實,又或者因果本就是同時的,一切已經歷歷在目了?

背誦的時候有些文字的淺層涵義都想不通,語義連貫不上,不知道上下文什麼意思,這時候我會上網簡單搜一搜楞嚴經講義,並沒有往深了去探究。經文詞句優美,而且還是故事類的文字,比背誦楞嚴咒時要相對輕鬆,背到「恆沙菩薩,來聚道場」這樣的句子,心裡也會產生一種信心和自在,我覺得這是一種殊勝的體驗,希望我不要再半途而廢了。

自己背誦和對著佛像讀誦相比,感覺是不一樣的,以前讀著讀著就溜號了,雖然溜號但是還可以繼續讀,所以好像沒有讀進去。背就不一樣了,每個字都似乎獲得了重生,不管哪個字都是契合佛理的。很奇妙,每一個字都出自這部經,甚至就代表這一整部經似的,「一為無量,無量為一」。這件事真的給內心帶來歡喜,心裏面很舒服,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背楞嚴神咒可一世成佛,把七千年的母親恩都報完了!(普光老和尚)
    楞嚴經是佛親口說的,楞嚴經是為了解釋楞嚴咒說的。楞嚴咒的每一個字,每一筆一划都是教人成佛的。)各位老菩薩呀,問了,我是山東人,說山東話還行,說普通口音…你要能背《楞嚴咒》,這確確實實是消災免難,增福延壽,全家都成佛了。這個楞嚴咒啊,這楞嚴咒兩千八百多個字啊,是佛說的一會、二會、三會、四會、五會。那前邊那個「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是阿難說的。「爾時世尊,從肉髻中…」。
  • 背楞嚴神咒可一世成佛,把七千年的母親恩都報完了(普光老和尚)
    楞嚴經是佛親口說的,楞嚴經是為了解釋楞嚴咒說的。楞嚴咒的每一個字,每一筆一划都是教人成佛的。《背楞嚴神咒可一世成佛》(二))各位老菩薩呀,問了,我是山東人,說山東話還行,說普通口音…你要能背《楞嚴咒》,這確確實實是消災免難,增福延壽,全家都成佛了。這個楞嚴咒啊,這楞嚴咒兩千八百多個字啊,是佛說的一會、二會、三會、四會、五會。那前邊那個「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是阿難說的。「爾時世尊,從肉髻中…」。
  • 感恩地藏菩薩,感恩《僧伽吒經》
    這就是佛在經中一再提到的"無常"。在死亡面前,世間的一切幸福和歡樂都成為虛無。14日我開始動手抄寫第一部《地藏菩薩本願經》,因當時老公的奶奶剛剛去世,我想怎樣才能幫助老人呢?上網搜索,或許是和地藏王菩薩有宿世的善緣,就找到了《地藏菩薩本願經》,也開始了我學佛的第一步。
  • 《佛說延命地藏菩薩經》確是佛說無疑.同修切勿生疑(2)
    《佛說延命地藏菩薩經》就是唐代的慧琳法師學修密藏的未入藏的密部典籍。雖然在漢傳不入諸藏,但輾轉密傳到日本以後卻成為了日本真言宗和日本禪門都十分看重的法寶。如覺鋄上人所作《地藏講式》中就引用了本經的「每日晨朝入諸定」一語。亦可見此經的分量!    關於這部經文的義理,可以用「言簡意賅」來形容。我們通過讀誦經文能夠很迅速地對地藏菩薩升起至誠無偽的信心。
  • 《佛說阿彌陀經》註解
    從這兩部經的內容上來看,存在根本的不同。這實際上是佛在不同的兩次法會上所講的。因為兩次法會參會的眾生根基不同,所以佛講的內容有差異。不可將兩部經的經句簡單直接的比對,只選擇自己歡喜的經句來受持。這兩部經既然佛同時傳下來,必然有他的用意。將兩部經視同一部經,摻插著讀和匯集無量壽經的性質相同,是變相的篡改經義。
  • 佛菩薩顯聖、天現瑞相,佛家怎麼看?
    佛菩薩顯聖、天現瑞相! 佛家怎麼看 「我看到菩薩顯靈啦!那尊佛像開光時,突然大雨就停了,天空裡就有一束光照下來,太神奇了!」
  • 靈山會上佛祖和文殊菩薩上演了一場苦肉計,想告訴後人什麼?
    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悟道成佛以後,開始了他長達四十九年的弘法之旅,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菩薩都來隨喜讚嘆如來功德。其中就有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地藏王、觀世音、彌勒、普賢、維摩詰等諸大菩薩,這些大菩薩們都是古佛再來,早證無生,為了在娑婆世界幫助佛祖教化眾生,所以又現菩薩身同轉法輪。在這些大菩薩之中,有一位菩薩,他不單地位尊崇,而且與釋迦牟尼佛淵源深厚。
  • 初一拜拜禮佛供養諸佛菩薩
    據《心地觀經序分》記載,佛陀在講經說法時,「六欲諸天供養,天花亂墜遍虛空」。佛陀涅槃時,天人更以曼陀羅等種種珍貴的花來供養。佛陀還常以花來說法,《五燈會元》記載,佛陀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當時大眾皆默然,唯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陀於是說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就是佛門著名的「拈花微笑」公案,後人也以此作為禪宗傳法的開始。
  • 佛與菩薩像的肉髻不同
    1 佛像與菩薩像是有區別的普通百姓不區分佛像與菩薩像,通常統稱為佛像,這可以理解,但佛學人士和學者就不能這樣簡單了事。所謂佛像,常見有五種佛像,即燃燈佛、釋迦佛、彌勒佛這三世佛,以及西方阿彌陀佛、東方藥師佛。
  • 《楞嚴經》解釋:佛七儀軌念誦全文
    規定幾枝香之佛七,須視時地環境而定。茲將靈巖山寺專修淨土道場佛七儀規,照錄於後,建佛七者可以仿行。爐香贊爐香乍爇 法界蒙燻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佛說阿彌陀經一卷,往生咒三遍,接贊佛偈及佛號,大眾出位,至牌位前安位。
  • 佛教:常念「阿彌陀佛」,佛菩薩冥冥之中加持你
    《無量壽經》乃淨土大經,本經所宣,乃如來真實純一之法,無有權曲,故名正說。佛說法有權、有實,在二諦裡面有真、有俗。因為眾生根性不一樣。眾生有上中下,上中下是大分,上裡面有上中下,中裡面有上中下,下裡頭也有上中下,這是九分,九分裡面每一分還有三分。
  • 說幾件佛菩薩保佑善巧方便的事
    但是因為從小耳濡目染,對佛很恭敬,經書都用乾淨的黃色絹子包著,供在書架的最高一層,沒有和其他雜物放一起)發願,在暑假期間我要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一百部,回向給我的「了業菩薩」(之前稱呼「遠親債主」,後來覺得這個稱呼不禮貌,呵呵),希望能消除業障,學業進步。這裡說下我的讀經感受吧。
  • 海濤法師:你在轉經輪的時候,諸佛菩薩就供養你!
    HAITAOFASHI海濤法師慈悲開示:海濤法師慈悲志業你在轉經輪的時候,諸佛菩薩就供養你!甚至給他念個 「唵嘛呢唄美吽」,他的意識都不會墮落地獄、鬼道、畜生道,還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就像各位從電視上看到,我們西藏一些老修行者,他們就一天到晚手上就拿著轉經輪,因為有些人會念大悲咒,有些人不會念,就算他不會念,但是可以這樣轉經輪。
  • 佛教護法:三洲感應的韋馱菩薩(賢劫千佛之樓至佛)
    其形像大多為身穿甲冑的雄壯武將,手持金剛杵,或以杵柱地,或雙手合十,將杵擱於肘間。韋駝菩薩現天大將軍身擔當佛教中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的重任,為佛教中護法金剛力士的代表之一,相傳,浙江臨安東天目山是韋馱菩薩的道場。唐朝道宣律師曾感得韋馱菩薩現身護法,常常見他身著甲冑,合掌恭立,寶杵橫放臂上。自此以後,中國的道場中大多立此天將軍身的韋馱菩薩像。
  • 菩薩在佛教中是什麼「地位」?菩薩和佛是什麼關係?
    第三十八願:「國中菩薩,辯才智慧,不可限量。」第四十四願:「國中菩薩、聲聞,頭頂都有光明,說經修道,與佛無異。」第四十八願:「其他地方菩薩,聽到我的名號,皈依精進,就能到達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在一切佛法中都永不退轉。」菩薩和佛什麼關係呢?
  • 在十方三世諸多佛菩薩中,有9位佛菩薩,我們是一定要拜的
    在十方三世諸多佛菩薩中,有9位佛菩薩,我們是一定要拜的。在我們有著名的四大菩薩,分別是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第一位觀世音菩薩,早已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為了廣渡眾生,倒駕慈航,以菩薩的身份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