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基礎設施「物流網」建設初顯成效

2020-12-06 金臺資訊

重點項目示範帶動 樞紐經濟加快發展

——南寧市基礎設施「物流網」建設初顯成效

南寧市重點項目建設捷報頻傳,發揮出關鍵項目的示範帶動作用。圖為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 記者葉子榕攝

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和南寧國際鐵路港建設取得良好進展,其中新中智慧園項目和新中信泰中國智能醫藥物流網絡南寧樞紐項目投入使用,填補了區域內醫藥冷鏈轉運中心的空白;南寧吳圩國際機場國內公共貨站二期項目計劃近期開工建設,宇培(南寧)電商冷鏈產業園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捷報頻傳,彰顯南寧市做好強樞紐文章、構建便捷物流網邁出的堅定步伐。

記者從12月4日召開的南寧市開展基礎設施「物流網」建設情況通報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經動態調整和完善後,目前南寧市「物流網」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大會戰項目達53個,重點建設物流園區、物流場站、多式聯運等10類項目,總投資超500億元,三年計劃投資約為262億元,發揮關鍵項目的示範帶動作用,加快推進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為有效應對疫情影響、全力穩住投資、加快經濟恢復步伐貢獻重要力量,也為南寧市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從「經濟通道」向「通道經濟」轉變

西部陸海新通道兩大重點項目建設成效顯著

為加快推進南寧市「物流網」項目建設,南寧市成立了「物流網」大會戰建設組,並整體納入強首府戰略「強樞紐」工作統籌推進。自今年4月啟動以來,經過8個月的建設,南寧市「物流網」建設項目共完成投資56.16億元,佔2020年年度計劃總投資(58.38億元)的96.18%,基本完成全年投資任務。

其中,南寧市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兩大重點項目——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和南寧國際鐵路港,既是強首府戰略標誌性重大產業項目,也是南寧市「物流網」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大會戰的重點項目,在全市上下的大力推進下均取得了良好進展——

8月28日,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內的新中智慧園項目和新中信泰中國智能醫藥物流網絡南寧樞紐項目竣工並正式投入運營,進一步完善了南寧及周邊地區大健康產業鏈,彌補了區域內醫藥冷鏈轉運中心的空白,為華南地區的食品企業提供高標準的冷凍冷藏倉儲及運輸服務,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需求,為南寧及周邊地區的居民提供快速高效的服務和有效的食品及醫藥安全保障。

10月28日,南寧國際鐵路港項目首個物流功能擴展區——農產品物流區開工建設,海關監管場所也力爭於年底前實現竣工。項目將依託鐵路樞紐貨運核心節點,通過南昆、黔桂等鐵路幹線輻射西部省份銜接中歐班列,同時聯合公路、航空運輸方式,發揮公鐵、空鐵、海鐵聯運優勢,實現「通道」貨物快速集散、高效進出,促進物流、產業、城市聯動發展。

隨著兩大項目的逐步推進,將進一步推動南寧從「經濟通道」向「通道經濟」轉變,帶動區域農業、製造、商貿等產業集聚發展。

多個物流項目建成投產服務市民

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加貿物流板塊框架初顯

自2019年8月30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揭牌以來,南寧片區加貿物流板塊框架初顯。基於此,南寧市結合「物流網」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大會戰的建設,進一步發展南寧片區的智慧物流產業。據統計,在2020年南寧市建設的43個「物流網」項目中有16個項目位於南寧片區內,年度計劃投資為34億元,佔全市年度計劃總投資的58.24%。

會上透露,多個項目已經建成投入使用,為南寧市民提供便捷的物流體驗,全力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萬緯南寧金海物流園(一期)項目、圓通速遞廣西區快遞中轉物流樞紐總部項目於今年上半年建成並全線運轉,約10萬平方米的高標準倉庫和超2萬平方米的冷庫已經全部投入使用,為南寧市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增添了新助力;威寧學校食材集採集配項目Ⅰ期也於11月2日投入使用,項目創新實行全閉環運營服務模式,有力解決學校食材配送單位零散、檢測溯源不完善的問題,最大限度保證全市師生「舌尖上的安全」。此外,中國(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核心區銀海保稅倉項目在加緊建設中,建成後將助推中國(南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

隨著越來越多的物流基礎設施項目相繼竣工,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加貿物流板塊功能將進一步完善,通過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務,推動自貿區出口加工、跨境電商和保稅貿易等業務快速發展。

提升吳圩機場航空樞紐地位

助力南寧臨空經濟示範區加快建設

今年7月24日,南寧正式獲批設立臨空經濟示範區,給臨空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南寧市「物流網」建設也對此提前做好了布局。

為滿足臨空產業迅速發展後不斷提高的貨運需求,南寧吳圩國際機場國內公共貨站二期項目計劃於近期開工建設,總投資約3.25億元,建設主要包含國內貨站二期、新國際貨站和口岸查驗場所等3個子項目,建成後將大大提升吳圩機場的貨運能力;同時還投資10億元建設零公裡空港產業園(大通關基地)項目,通過建設B型保稅物流中心、定製貨站等內容,達到提供「一站式」通關服務的目的,為加快形成面向東協的國際物流大通道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南寧市在吳圩機場周邊還引進了宇培(南寧)電商冷鏈產業園、南寧順豐創新產業基地、唯品會東協電商現代物流中心、南寧郵件處理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目前正通過南寧市「物流網」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大會戰進一步加快推進,爭取早日投入使用,不斷提升吳圩機場區域的航空樞紐地位,推進高端臨空產業在此集聚發展。

下一步,南寧市將把「物流網」項目建設作為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的核心工作來抓,繼續督促項目加快建設進度,做好項目跟蹤服務工作,全力以赴推動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使用,進一步完善物流基礎設施,築牢區域發展基礎。(記者韋靜)

相關焦點

  • 南寧市「物流網」項目完成投資56.16億元
    原標題:南寧市「物流網」項目完成投資56.16億元  基本完成全年投資任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兩大重點項目取得巨大進展  昨日上午,記者從南寧市開展基礎設施「物流網」建設情況通報新聞發布會了解到,經過8個月的建設,南寧市「物流網」建設項目共完成投資56.16億元,佔2020年度計劃總投資的96.18%,基本完成全年投資任務。
  • 南寧市武鳴區創建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成效初顯
    「聚」創建共識  「立」旅遊品牌南寧市武鳴區創建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成效初顯  自2018年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區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以來,南寧市武鳴區積極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的落實和實施,科學化統籌、系統化思維、精準化施策,把全域旅遊新理念轉化為武鳴區旅遊新實踐,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取得初步進展,已初步形成本地資源優勢、地域特色明顯的「中國壯鄉」旅遊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得到提升。
  • 秦嶺大熊貓廊道建設初顯成效 野生大熊貓橫穿公路「串門」
    秦嶺大熊貓廊道建設初顯成效 野生大熊貓橫穿公路「串門」 2020-05-05 21:08:33   來源:新華網
  • 「社區宣教+園藝療法」 虹梅街道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成效初顯
    「社區宣教+園藝療法」 虹梅街道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成效初顯 2020-12-08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海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成效初顯
    圖/曲麻綠色江源雪豹監測隊中新社西寧2月29日電 (魯丹陽)記者29日從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自2005年啟動實施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建設工程以來,「十三五」期間累計完成投資近212億元(人民幣,下同),先後實施三大類30項工程。當地2019年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近9876元,為2005年的4倍左右,生態保護建設成效初顯。
  • 聚焦| 阿拉善盟額濟納旗:旅遊景區建設開局良好 成效初顯
    阿拉善盟額濟納旗依託旅遊產業大發展的東風,自3月開工以來穩步推進額濟納旗胡楊林旅遊區、大漠胡楊景區、黑城-怪樹林景區、弱水·金沙灣風景區、居延澤景區、居延文化城等項目,旅遊景區建設開局良好,成效初顯。2018年額濟納旗共投資8.45億元,用於旗內各景區(點)升級打造,目前,各景區建設穩中有進,開工率已達78%。其中,胡楊林旅遊區目前完成投資428萬元,嚴格按照5A標準對景區進行全面提升改造。
  • 拉薩夜間經濟發展成效初顯
    拉薩夜間經濟發展成效初顯 2020-10-27 19:4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南寧市建設海綿城市 打造宜居環境
    一年過去,南寧市海綿城市建設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已啟動海綿項目累計178項,完工項目65項,在建項目50項,前期項目63項。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實踐,南寧市努力讓每平方米綠地都能充分發揮海綿化作用,並逐步形成了專家及上級部門認可的階段性「南寧做法」。
  • 泉州:德化縣棘胸蛙養殖業發展成效初顯
    (原標題:泉州:德化縣棘胸蛙養殖業發展成效初顯) 一是全縣現建有棘胸蛙養殖基地
  • 惠陽治水成效初顯:淡水河多河段再現魚躍鷺舞
    隨著面源管控和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不斷發力,惠陽汙染防治攻堅階段性成果也初顯,淡水河多個河段得以再現魚躍鷺舞的自然生態美景。作為水汙染防治攻堅的督導部門,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就指出,集中體現在基礎設施的建設層面,從汙水的集納和處理兩方面進行完善。一方面,跟隨城鄉建設鋪設汙水管網儘可能收集汙水;另一方面,通過建廠等方式提高汙水處理能力,處理達標後再排放。 聚焦既有的惠州城市建設歷程,地下管網系統的建設並未得到足夠重視,這也使得每逢暴雨襲城時,常出現排水不暢、雨汙混流的局面。
  • 紹興市「會稽山珍」「鑑湖河鮮」培育成效初顯
    紹興市「會稽山珍」「鑑湖河鮮」培育成效初顯。一是品牌規模健全,現授權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經營主體77家,農產品200餘種。二是品牌扶持加強。連續兩年獲紹興市政府專項扶持180萬元。其中,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建設扶持資金100萬元,58家企業扶持資金29萬,用於落實品牌標識規範設計和印刷推廣。
  • 望城公安:「四隊四網」試點,爭創「平安小區」成效初顯
    望城公安:「四隊四網」試點,爭創「平安小區」成效初顯 2020-12-03 15: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建德大同 鄉村振興 初顯成效
    去年以來,為幫助村民們增收致富,增強村莊的造血功能,大同鎮逐步在全鎮範圍內推開「黨建品牌」、「產業品牌」鄉村振興「雙品牌」創建工作,以稻、茶、花、酒為媒,發展相關產業和鄉村旅遊,現已初顯成效。 地處上馬村的千裡崗茶園,結合茶園採摘加工體驗、果蔬採摘、鐵皮石斛採摘、垂釣等休閒活動,傾心打造集聚科技示範、科普教育、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現代生態美麗茶園,吸引了諸多遊客前往。
  • 北投集團加快「物流網」項目建設 推進暢通西部陸海新通道
    北投集團加快「物流網」項目建設 推進暢通西部陸海新通道 2020-12-11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寧市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成效顯著
    中國水利網站8月3日訊(通訊員 盧明發 黃鴻輝)近年來,南寧市按照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部署,堅持深入貫徹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取得了良好成效。  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  2012年、2014、2017年,南寧市先後完成了縣級、市級、鄉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工作,保障水源地安全。
  • 國家公園丨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成效初顯
    創新管理體制 實現共建共享 提升環境質量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成效初顯 「三江源國家公園有883平方公裡的冰川雪山,有29842平方公裡的河湖溼地,有86832平方公裡的草地,幾年來,青海省發揮先行先試政策優勢,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根」與「魂」,先後實施了一系列原創性改革,三江源地區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生態建設工程區生態環境明顯好轉,走出了一條具有三江源特點、青海特色的國家公園體制探索之路。
  • 我縣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穩步推進 初顯成效
    近年來,我縣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多措並舉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建設,目前我縣琴江河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初顯成效。據了解,總投資1.8億元,總長9.4公裡的琴江河流域(溫坊至長江段)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項目,自2017年開工建設以來,通過實施堤防加高加固,護坡固腳,河道清淤疏浚,河心洲改造,支流口改造,汙水口處理,對琴江及支流和周邊部分林地為主體的溼地公園進行生態修復,同時,通過綠化提升工程,融合溼地景觀、森林景觀、鄉村田園景觀於一體,進而拓展生態旅遊內涵。
  • 十日內送達率98.54% 智能集約化送達成效初顯
    十日內送達率98.54% 智能集約化送達成效初顯 2020-04-14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西北投集團加快「物流網」項目建設 推進暢通西部陸海新通道
    今年以來,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積極貫徹落實自治區實施基礎設施補短板「五網」建設三年大會戰部署要求,聚焦「交通網」「物流網」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採取超常規舉措,加快推進「五網」項目建設。北投集團直屬企業北投口岸集團投資建設的「物流網」項目——西部陸海新通道友誼關進境車輛候檢區一期項目、智能公路港項目取得重大進展。
  • 汕頭裸露山體治理復綠成效初顯
    施工人員正在山體上撫育補綠。為確保復綠成效,施工方根據不同山體特點加寬植生條板施工面積,加裝生態棒,這兩處山體的植被正在進一步加強撫育補綠管養。 目前,全市28處須治理復綠的裸露山體均按照優化的治理復綠方案全面加快推進,共完成復綠並進入管護階段的裸露山體15處,列入工業園區不需復綠1處,邊開採邊復綠5處,尚未完成復綠的有7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