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新聞12月24日電 (記者 杜燕)作為北京市首批醫改試點醫院,北京朝陽醫院圍繞一切「以患者為中心」,推進「醫藥分開、醫耗聯動」兩項綜合改革,致力「確保患者安全、推進分級診療、持續改善服務」,實現患者就醫多、快、好、省。未來將進一步加強重點學科建設,以高質量、高水平的醫療技術,滿足群眾健康需求。同時,推進醫院功能布局,東院區預計2023年投入使用,在滿足北京東部居民對優質醫療資源的需求的同時輻射津冀地區。
今天,記者從北京朝陽醫院了解到,「十三五」時期,朝陽醫院明確職能定位,服務危重患者更多。北京實施醫藥分開和醫耗聯動綜合改革以來,朝陽醫院醫療服務結構顯著變化,疑難危重患者增加,常見病慢病患者減少,首次出現門急診服務人次下降,其中專家門診人次明顯增加;住院服務能力逐年提高,平均住院日較改革前下降。
朝陽醫院流程就醫再造,實現患者看病更快捷,比如醫院開設眩暈、肺癌、胃腫瘤等22個單病種多學科聯合門診,讓患者不用多科室間往返跑;推行分時段預約,將患者就診、檢查等報導時間精確到小時以內,減少等候時間;研發「朝陽健康雲」手機應用軟體,讓患者隨時隨地瀏覽病例、處方、檢查結果等信息,減少時間成本;院內百餘臺自助機具分布各個診區,取號、繳費、列印等操作均可自助完成,方便快捷。
醫院還改善診療服務,保障患者體驗更好。首推「急診預檢分級」,為急危重症患者騰出生命通道,讓「不分病情、先來後到」的診療次序成為過去式;暢通與醫聯體社區醫院間的雙向轉診,解決「老慢衰」患者長期佔用搶救床位問題,為急診騰出寶貴空間和資源。便利患者「精準就醫」,開設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病等117個專病特色門診,讓患者按病索醫不再發愁;增設17個知名專家團隊門診,根據患者病情團隊內層級轉診,幫助患者精準看上「大專家」。加強「合理用藥」,開設國內首個「精準用藥」門診,為患者「私人定製用藥方案」降低用藥負擔。首創「處方前置審核」,實現藥學服務前移,提升安全用藥水平。
醫院實施醫聯體建設,確保患者就醫更省力。截至今年11月,醫聯體內下轉住院患者13642人次,上轉住院患者1383人次,下轉患者數是上轉患者的9.86倍。先後與河北燕達醫院、河北大學附屬醫院、秦皇島市人民醫院等醫院開展深入合作,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談到醫院未來發展,朝陽醫院負責人表示,將推進醫院功能布局。朝陽醫院東院區預計2023年投入使用,以滿足北京東部居民對優質醫療資源的需求,同時還將輻射到津冀地區,屆時醫院將形成「一院三址」的發展格局,本部以疑難危重症救治及高端技術應用為特色,東院區以非首都功能疏解、副中心醫療體系建設為職能,西院區以發展特色專科及品牌西延伸為主導,實現差異化發展。
醫院將對標國家醫學中心加強重點學科建設,著力打造呼吸與重症醫學、心血管病學、急救醫學等優勢品牌,推動創新技術研發和科研成果轉化,以高質量、高水平的醫療技術,滿足群眾迫切的健康需求。
負責人指出,醫院還將建設網際網路+醫療體系,實現醫療服務線上線下一體化。同時,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完善應急預案,強化醫院疾病預防控制職責,建設符合院感管理要求的發熱門診,加強負壓病房和重症監護病房建設,加強醫務人員應急能力培訓及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形成響應及時、應對有序、平戰結合的應急體系。(完)
【編輯:陳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