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網鏡頭頻道3月3日 身邊玩攝影的朋友經常老問我「神馬」才是真正的掛機頭。我的回答是方便拍攝,小巧好攜帶,且畫質還不能太渣。所以,24-70mm這個焦段無疑便成為了最好的掛機頭。它擁有24mm廣角端可拍大場面風光片、建築;50mm標準視角可拍攝環境人像;70mm長焦端則主攻特效或淺景深小景照片。如果這個24-70mm焦距在配上德國光學巨頭蔡司血統,這會不會讓你動心呢?今天我們的「男豬腳」就是這支用於索尼E卡口全畫幅微單的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
在索尼龐大的鏡頭群裡,流淌有德國蔡司血統的24-70mm變焦鏡頭僅有當年用在A900全幅單反(PS.你還記得索尼曾有過全幅單反嗎?)和A99全幅單電的蔡司24-70mm F2.8 ZA SSM。由於該鏡頭用在A卡口全幅單反和單電相機,外加全身金屬嘎達,導致鏡頭身材魁梧、重量達到驚人的955克,如果你手活不行還真難以擼動它。
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僅在索尼官方商城有售
價格為7880元>>購買直達
如今大家都喜歡畫質好、小巧輕便的數位相機,而索尼就是看清了大家心思,先搞微單,然後再把全畫幅傳感器植入微單體內,於是乎在2013年便掀起了一股全畫幅微單風潮。機身有了鏡頭自然也要跟上,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就一支針對索尼E卡口全幅微單推出的高端變焦鏡頭,大家看過上面的鏡頭規格參數也會有同感。初次拿到該鏡頭你很難想像它只有426克重,僅相當於一罐多可樂的重量,而粗細與可樂罐相差不多,身材可謂非常配索尼全幅微單A7或A7R。
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做工非常精細
另外,一旦和蔡司沾上了邊,這鏡頭製作工藝就要提升很大一個檔次。對焦環、變焦環和鏡頭前端為鎂合金材質,既有手感又保證堅固耐用。不過有人會問,為什麼不全身都採用鎂合金材質?答案很簡單,因為要控制鏡頭重量。索尼微單本身體積輕巧,如果鏡頭設計太重,最直接後果就是頭重腳輕,用起來非常不協調,何談微單便攜性呢。
藍色ZEISS蔡司LOGO顯明「高大尚」真身
既然是索尼微單鏡頭,自然不能少了自家標牌
在功能上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也是做的非常全面,它內置了索尼OSS防抖功能,提高了手持拍攝成功率。鏡頭接縫處做有防塵防水滴密封處理,突顯專業鏡頭品質。
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採用了外變焦設計,在24mm廣角端時前端鏡筒收縮在鏡身內,當變焦環轉動到70mm端時,前端鏡筒伸出。這樣的外變焦結構像佳能和尼康24-70mm單反鏡頭也有,絕不是體積大小的原因。
鏡頭前端較厚的地方為金屬材質,前端鏡筒為工程塑料
鏡頭尾端採用向內的收縮形狀,以控制鏡頭體積
尾端鏡筒材質為工程塑料
在前端邊緣我們可以看到鏡頭命名,Vario-Tessar表示為變焦天塞光學結構。據我了解Tessar(天塞)最早用於定焦鏡頭光學設計,現代鏡頭把它進化為變焦結構,其具有解像力高,反差適中,畸變小等特點,圈內人俗稱為鷹眼(形容它成像銳利)。在後面的畫質測試中我們將看到它的表現。
鏡頭型號
FE為索尼全畫幅微單鏡頭標誌,可用於全幅或APS-C畫幅E卡口微單。4/24-70為該鏡頭採用F4恆定光圈設計,擁有7片圓形光圈葉片。OSS為索尼防抖功能標誌,即佳能原廠24-70mm F4 L IS後,這支原廠鏡頭是另一個採用防抖功能的標準變焦鏡頭。而副廠騰龍在這個焦段也有VC防抖功能,咱們暫時不表。
知道蔡司鏡頭的朋友肯定不會對這個紅色T*標誌陌生,它就是蔡司經典的T*鍍膜技術。像提高畫面解析度、反差、矯正色彩、控制眩光鬼影等全靠它了。
鏡頭後組鏡片同樣也有漂亮的綠色鍍膜
由於索尼全畫幅微單法蘭距較短,為了讓這塊全畫幅傳感器的邊緣得到充分的入射光線並提高邊緣畫質,單靠機內影像處理器優化是一方面,在鏡頭設計上也要加長後組鏡片與傳感器之間的距離。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後組鏡片比其它單反鏡頭都要深凹很多。
鏡頭前為對焦環,後為變焦環,倆環均為鎂合金材質,手感一級棒
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在自動對焦時對焦環不會轉動,這個有點類似帶超聲波馬達的鏡頭使用感覺,當開啟機內DMF時可實現全時手動對焦。該鏡頭變焦環阻尼略緊,不過轉動時很順滑。由於鏡頭前端和筒不是很重,即便沒有變焦鎖定裝置,鏡頭向下前端鏡筒也不會自然下垂。
對焦和變焦環上的紋理切割工藝非常精緻
我不得不感嘆高端鏡頭就是好啊
官方沒有說,但看照片前端鏡筒內部疑似有防塵密封處理
再次感嘆這鏡頭工藝真心好,大家不用擔心外變焦會成吸塵器了
鏡頭尾部採用金屬卡口和鍍金觸點
鏡頭產地為泰國,納尼!為毛不是日本呢?
鏡頭內部採用7片圓形光圈葉片,焦外好不好看全靠它了
吐槽:光圈不是很圓啊,與A卡口蔡司頭比起還是遜色些
鏡頭尾部各種型號標示
原配遮光罩安裝在鏡頭前端,內壁做消光處理
安裝完遮光罩的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
看著不是很威猛,但很上檔次
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在製作工藝上還是顯示出蔡司頭該有的特色,雖然出自泰國工廠製作非日本原產,但各部分細節處理還是非常到位的,尤其是對焦和變焦環手感和質感,我很稀罕!我覺得只要品控監管到位,任何國家工廠生產的鏡頭都可以達到很高的水平,因此,大家也不用糾結是不是島國產物。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整體外觀就算是欣賞完了,接下來我們就要對它的畫質進行各種測試。鏡頭好不好,我們看片說話。
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在光學設計上採用了10組12片結構,其中包括5片非球面鏡片和1片ED低色散玻璃鏡片。對於一支從廣角到中焦的變焦鏡頭,使用多片非球面鏡片也是理所應當的,理論上來說它可對球面像差起到補償、對廣角端成像畸變起到補償,並且還可使變焦鏡頭體積小型化。
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僅在索尼官方商城有售
價格為7880元>>購買直達
現在在產的蔡司鏡頭基本上都會使用T*鍍膜(紅色T*標示),而Vario-Tessar則表示鏡頭光學結構為變焦天塞。據我了解,此前索尼使用的蔡司變焦鏡頭多為Vario-Sonnar結構,包括索尼全幅單反/單電使用的蔡司24-70mm f2.8鏡頭,小DC黑卡RX100 II使用的鏡頭,而Vario-Tessar還是頭次見到。不過由於它採用了Tessar(天塞)光學設計,具有解像力高,反差適中,畸變小等特點,圈內人俗稱為鷹眼(形容它成像銳利),因此對它的畫質表現我還是非常期待的。
在下面的成像測試中,我選用全畫幅微單A7機身進行樣片拍攝,並通過這枚2400萬像素全畫幅傳感器來充分發揮該鏡頭的最佳成像水平。此外我們還使用Imatest軟體分析該鏡頭在不同光圈下:中心、邊緣解析度線數,以獲得更直觀的測試數據。(ISO12233解析度標板樣片拍攝參數:曝光為A檔光圈優先,最精細質量JPG格式/ARW原始格式,感光度ISO100,全像素尺寸輸出,自動白平衡,標準色彩模式,關閉降噪,關閉機內所有補償優化功能,其餘設置均為默認值,鏡頭解析度數據僅作為參考)
直出精細質量JPG文件
採用索尼ARW原始影像格式,並用最新版Lightroom 5輸出JPG文件
此方法可得到未被機內修飾過的原始影像,以考量鏡頭最真實成像質量
正所謂不試不知道,直出JPG文件的整體解析度明顯高於ARW原始影像文件,同時我在拍攝JPG文件時也關閉了機內對鏡頭的所有優化、補償功能。由此可推斷:在使用JPG文件拍攝時索尼A7機內影像處理器肯定對鏡頭有優化,而且是默認不可人為關閉的。所以一般用戶我建議直接用JPG拍攝,而專業用戶懂得如何後期的,用ARW可控空間較大。
接下來我們在看看24mm廣角端解析度測試結果:我們以JPG文件為準,該鏡頭在最大光圈F4下,中心解析度達到2257線,邊緣解析度僅有1322線。中心銳利邊緣軟,這樣的結果基本符合廣角和Tessar(天塞)成像風格,如果我們想要獲得更高的成像水平,很簡單!那就是收縮光圈。
F4光圈中心解析度 F4光圈邊緣解析度
F5.6光圈中心解析度 F5.6光圈邊緣解析度
(中心、邊緣畫質改善非常明顯!)
F8光圈中心解析度 F8光圈邊緣解析度
不出意料,光圈收縮一檔到F5.6時中心和邊緣成像都有提升,最明顯的就是中心解析度達到了3058線。當繼續縮小到F8光圈時,中心和邊緣成像達到最好。隨著光圈進一步縮小到F11-F22,中心和邊緣解析度均出現明顯下降。因此,在24mm廣角端我建議大家收縮F5.6-F8光圈就可以獲得極好成像表現。
24mm端紫邊測試
關閉機內色差校正,JPG樣片為F4最大光圈拍攝
24mm端全開光圈下存在明顯的紫邊問題,即時光圈收縮到f8或者更小光圈時,紫邊依然無法消除,因此我們就要靠機內修正功能,效果如下。
開啟機內色差校正,JPG樣片為F4最大光圈拍攝
只要開啟索尼A7機內色差校正功能,即便是在開光圈下紫邊也可完全消失,數碼時代應付鏡頭光學缺陷還是非常輕鬆簡單的。
24mm端暗角、畸變測試(拍攝時帶有原配遮光罩)
關閉機內暗角補償功能,JPG樣片
最大光圈F4時有明顯暗角,直到收縮到F11光圈時暗角基本消失。
開啟機內暗角補償功能,JPG樣片
邊緣暗角問題改善明顯,即便是在F4最大光圈也不是特別明顯。
在畸變測試中,我發現索尼A7機內沒有對鏡頭畸變修正開關功能。但當我對比直出JPG文件和ARW原始影像文件後,發現該鏡頭在24mm廣角端還會存在明顯筒形畸變問題,由此可推斷在使用JPG文件拍攝時相機會自動幫我修正了,而ARW則是未修正的原始文件,大家要格外注意!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該鏡頭35mm端畫質測試,方法如上。(ISO12233解析度標板樣片拍攝參數:曝光為A檔光圈優先,最精細質量JPG格式/ARW原始格式,感光度ISO100,全像素尺寸輸出,自動白平衡,標準色彩模式,關閉降噪,關閉機內所有補償優化功能,其餘設置均為默認值,鏡頭解析度數據僅作為參考)
全幅微單A7拍攝,直出精細質量JPG文件
採用索尼ARW原始影像格式,並用最新版Lightroom 5輸出JPG文件
此方法可得到未被機內修飾過的原始影像,以考量鏡頭最真實成像質量
接下來我們在看看35mm端解析度測試結果:依然直出JPG文件的整體解析度要高於ARW原始影像文件解析度。不過35mm各檔光圈中心解析度差異不大;邊緣解析度與中心解析度還是有些差距。在F4最大光圈下中心解析度接近3000線,邊緣可到2249線,明顯好於24mm廣角端最大光圈成像。
F4光圈中心解析度 F4光圈邊緣解析度
F8光圈中心解析度 F8光圈邊緣解析度
F11光圈中心解析度 F11光圈邊緣解析度
在收縮一檔到F5.6時中心和邊緣解析度提升不多,當繼續縮小到F8光圈時,中心解析度達到最高3186線,邊緣為2822線逼近3000線水平。對於35mm端成像表現我覺得整體強於24mm廣角端,並且F4最大光圈完全可安心使用,想要更好畫質大家縮到F5.6-F8光圈即可,如果想要大景深,光圈縮到F11時邊緣成像也還算OK。
35mm端紫邊測試
關閉機內色差校正,JPG樣片為F4最大光圈拍攝
35mm端全開光圈下存在明顯的紫邊問題,即時縮小光圈紫邊依然無法消除。
開啟機內色差校正,JPG樣片為F4最大光圈拍攝
開啟索尼A7機內色差校正功能後,即便在開光圈下紫邊也可完全消失。
35mm端暗角、畸變測試(拍攝時帶有原配遮光罩)
關閉機內暗角補償功能,JPG樣片
在最大光圈F4時有明顯暗角,收縮兩檔到F8光圈時暗角基本消失。
開啟機內暗角補償功能,JPG樣片
邊緣暗角問題改善明顯,即便是在F4最大光圈也不是特別明顯。
在35mm端畸變測試中,有機內自動畸變矯正和無矯正樣片的區別不是特別明顯,但仔細看還是能發現無機內畸變矯正的樣片有輕微的枕形畸變,不過這可要比24mm廣角端的畸變輕很多。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該鏡頭50mm端標準視角的畫質測試,方法如上。(ISO12233解析度標板樣片拍攝參數:曝光為A檔光圈優先,最精細質量JPG格式/ARW原始格式,感光度ISO100,全像素尺寸輸出,自動白平衡,標準色彩模式,關閉降噪,關閉機內所有補償優化功能,其餘設置均為默認值,鏡頭解析度數據僅作為參考)
全幅微單A7拍攝,直出精細質量JPG文件
採用索尼ARW原始影像格式,並用最新版Lightroom 5輸出JPG文件
此方法可得到未被機內修飾過的原始影像,以考量鏡頭最真實成像質量
50mm端標準視角下的解析度測試結果:依然直出JPG文件的整體解析度要高於ARW原始影像文件解析度。從直出JPG文件的解析度數據圖上看,50mm端各檔光圈間的解析度差異不大,極小光圈F22除外;並且每檔光圈的中心和邊緣解析度也十分接近,基本反映出了50mm端成像風格,即畫面從中心到邊緣成像質量均勻,這與之前的24mm端和35mm端風格完全不同。
F4光圈中心解析度 F4光圈邊緣解析度
F5.6光圈中心解析度 F5.6光圈邊緣解析度
F8光圈中心解析度 F8光圈邊緣解析度
F11光圈中心解析度 F11光圈邊緣解析度
對於50mm端成像表現我的建議,F4最大光圈可用,F5.6-F16依然可用,整體最佳成像可定為F16光圈。
50mm端紫邊測試
關閉機內色差校正,JPG樣片為F4最大光圈拍攝
在50mm端全開光圈下紫邊很輕微,縮小几檔光圈後紫邊問題逐漸消除,這是從24mm端開始到現在最好的結果。
開啟機內色差校正,JPG樣片為F4最大光圈拍攝
開啟索尼A7機內色差校正功能後,50mm端全開光圈紫邊問題消失。
50mm端暗角、畸變測試(拍攝時帶有原配遮光罩)
關閉機內暗角補償功能,JPG樣片
在最大光圈F4時有明顯暗角,收縮兩檔到F8光圈時暗角基本消失。
開啟機內暗角補償功能,JPG樣片
在F4最大光圈下邊緣暗角非常輕微,收縮幾檔光圈就可完全消除。
50mm端作為標頭標準視角,它的畸變測試結果有點讓我意外。有機內自動畸變矯正和無矯正樣片的區別很明顯,枕形畸變清晰可見,效果不如35mm端控制的好,作為50mm標準視角這樣的成績略有失水準。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該鏡頭70mm長焦端畫質測試,方法如上。(ISO12233解析度標板樣片拍攝參數:曝光為A檔光圈優先,最精細質量JPG格式/ARW原始格式,感光度ISO100,全像素尺寸輸出,自動白平衡,標準色彩模式,關閉降噪,關閉機內所有補償優化功能,其餘設置均為默認值,鏡頭解析度數據僅作為參考)
全幅微單A7拍攝,直出精細質量JPG文件
採用索尼ARW原始影像格式,並用最新版Lightroom 5輸出JPG文件
此方法可得到未被機內修飾過的原始影像,以考量鏡頭最真實成像質量
70mm長焦端解析度測試結果再次讓我意外:其整體解析度真心不如24mm、35mm、50mm端好。最大光圈F4時,只有邊緣解析度達到2404線,而中心解析度僅有1940線,這個成績已然很低了。
F4光圈中心解析度 F4光圈邊緣解析度
F5.6光圈中心解析度 F5.6光圈邊緣解析度
(縮一檔光圈後,邊緣成像還不如最大光圈,這結果太意外了!)
F16光圈中心解析度 F16光圈邊緣解析度
當收縮一檔光圈到F5.6時,中心解析度略有提升,但邊緣解析度出現嚴重下降,甚至不如F4光圈邊緣成像,這個結果太意外了。隨著光圈進一步縮小,直至F16時中心和邊緣解析度才達到最高,中心2852線,邊緣2388線。對於70mm長焦的成像表現我僅能給予一般的評價,即最F4大光圈中心成像偏軟;整體邊緣成像偏軟,最佳成像需要縮小到F16光圈。
70mm端紫邊測試
關閉機內色差校正,JPG樣片為F4最大光圈拍攝
在70mm端全開光圈下紫邊控制的很好,幾乎感覺不到。
開啟機內色差校正,JPG樣片為F4最大光圈拍攝
開啟索尼A7機內色差校正功能後,70mm端全開光圈沒有明顯紫邊問題。
70mm端暗角、畸變測試(拍攝時帶有原配遮光罩)
關閉機內暗角補償功能,JPG樣片
70mm端在最大光圈F4時有明顯暗角,收縮兩檔到F8光圈時邊緣暗角基本消失。
開啟機內暗角補償功能,JPG樣片
在F4最大光圈下邊緣暗角非常輕微,收縮兩檔光圈後就可完全消除。
畸變控制方面,70mm長焦端在無畸變矯正下有明顯的枕形畸變,與50mm端的問題基本相同,需要靠機內畸變矯正來修正畫面,鏡頭畸變控制方面還有待提升。
蔡司FE24-70mm F4 ZA OSS作為索尼E卡口微單裡面的唯一一支具備德國蔡司血統,並且擁有F4恆定光圈的全畫幅變焦鏡頭,它的成像特點是24mm、35mm、50mm三個焦段整體畫質表現讓人滿意,而70mm長焦端則表現平平;並且35mm和50mm端最大F4光圈的中心和邊緣成像較好,完全可放心使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該鏡頭24mm廣角端在最大F4光圈下的邊緣成像偏軟,大家使用24mm廣角端拍攝風光片,想獲得大景深和較好的邊緣成像時則要縮小光圈到F8。最後,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各個焦段都有不同程度的畸變問題,如果使用直出JGP文件則可自動完成機內矯正,而使用索尼ARW原始影像文件時則需要我們後期手工矯正。
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僅在索尼官方商城有售
價格為7880元>>購買直達
漂亮的焦外成像一直以來都是大光圈定焦鏡頭的專長,對於這支採用變焦結構且僅有F4恆定光圈鏡頭來說,也僅有70mm長焦端焦外光斑可以入眼,24mm廣角端我們無需對它期待過高。
24mm廣角端焦外光斑效果(拍攝距離約1米)
原始文件上傳 點擊可看大圖
24mm廣角端焦外景深效果(從最大到最小光圈)
70mm端焦外光斑效果(拍攝距離約1米)
原始文件上傳 點擊可看大圖
70mm端焦外景深效果(從最大到最小光圈)
24mm端有明顯眩光問題,對於蔡司T*鍍膜這個真不應該啊
原始文件上傳 點擊可看大圖
在做工和使用手感上,索尼微單、單電上所使用的蔡司鏡頭品質一直保持較高,反正周邊用過的人都說好。雖然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在對焦、變焦環和鏡頭前端重要部位使用了堅固鎂合金材質,但因用在E卡口全幅微單身上,所以鏡頭重量和體積被控制的非常嚴格,必須符合小巧便攜的標準。
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與索尼A7全幅微單還是非常搭配的,實際拍攝中也不會覺得頭重或機身過重,整體平衡點控制的很好。一支實用的掛機頭需要可以應付你日常90%的拍攝需要,而像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這樣的標準變焦鏡頭恰好就是最好的選擇,廣角端拍風光,長焦端兼顧人像和小景物特寫,F4恆定光圈和OSS防抖功能還可在弱光環境下,既不讓ISO感光度爆表,又可手持自如拍攝,這就是我需要的全幅微單掛機頭。
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優點:
-鏡頭做工較為精緻
-全焦段F4恆定光圈
-OSS防抖功能很實用
-對焦相應迅速
-體積重量適當,與索尼A7/A7R搭配很好
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不足:
-70mm端成像一般
-光圈葉片僅有7片
-紫邊、畸變控制一般,完全需要機內矯正修正
-24mm端在逆光下有眩光問題
我對變焦鏡頭且掛機頭的訴求就是操作方便、可靠、便攜、成像銳利且讓我滿意,不能太渣。而那些所謂的焦外柔美、空間感、淺景深味道等等,這些真不是變焦鏡頭該幹的活。如果你矯情的話,那請把目光轉向蔡司FE35mm f2.8、蔡司FE55mm f1.8這樣的定焦大光圈鏡頭吧。變焦鏡頭的價值所以在就是在不用換鏡頭和我移動位置的前提下,我既可用長焦端抓拍到距離我數米遠的人物,又可轉身用廣角拍到身邊的風光或雄偉建築。目前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僅在索尼官方商城有售,價格為7880元>>購買直達;索尼A7全幅微單機身價格為9580元>>購買直達(價格採集2014-03-01),粗略算下這一套下約有1.8萬,與全幅單反套機價格不相上下。如果你對畫質有需求,有想要一套便攜的全幅系統在旅行中拍攝風光美景,那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配A7或許真的很不錯哦!■
以下所有樣片均使用索尼全幅微單A7配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拍攝,樣片為原始文件上傳,帶有拍攝信息,猛擊圖片可看到高清無碼大圖。另外樣片單個文件量大約有12MB左右,網速慢速的朋友稍安勿躁。
為什麼要拍攝一組黑白樣片?一該鏡頭為蔡司天塞光學結構,照片反差大,銳度高,很適合表現黑白影調,看著很有張力;二主要北京常受霧霾影響,能見到藍天白雲那是奢望,各位你們懂得。而在霧霾這種低反差天氣下,拍黑白片更好控制影調。
以下所有樣片均使用索尼全幅微單A7配蔡司FE24-70mm F4 ZA OSS鏡頭拍攝,樣片為原始文件上傳,帶有拍攝信息,猛擊圖片可看到高清無碼大圖。另外樣片單個文件量大約有12MB左右,網速慢速的朋友稍安勿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