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古鎮,可能在您腦中馬上浮現出的是有著「古鎮王之稱」的紹興,亦或是「中國第一水鄉」周莊,或是古徽州婺源,而在美麗的安徽合肥、六安、巢湖交界處,有著這樣一座古鎮。他仿佛披著一層朦朧的薄紗,你得走進他的身旁,才能感受到他的美。
三河,坐落在巢湖岸畔,地處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處,位於安徽省城合肥至黃山、九華山的旅遊黃金線上,距合肥35 公裡,因環鎮而抱的豐樂河、杭埠河與流貫鎮內的小南河合而為一而得名。鎮內五裡長街,古建築飛簷翹壁,雕梁畫棟,青石板路光滑清澈,見證著三河所經歷的風雨歲月;鎮外,河湖環繞,稻花飄香,碧波萬裡,風光瀲灩,一派『春秋』古鎮,皖中水鄉的美麗風光,形成了外環兩岸、中峙三洲的獨特地貌。三河是具有2500多年的水鄉古鎮,史稱鵲渚。
三河,以水鄉古鎮為特色。源於水,靈於水,活於水,盛於水,水是三河的靈魂。2900米小南河穿鎮而過,潺潺流淌,清澈見底,河上古橋橫跨,水中遊船蕩漾,河邊垂柳拂水,岸上卻是古老的徽派建築群和百鋪相連的古大街,前門店鋪,後門碼頭,依河傍水,河街相連。
漫步在古鎮上的青石板路,仿佛穿越到明清。古西街原長500來米,曾號稱"五裡長街"。三河鎮在古時交通閉塞的環境下,具有水路交通便捷的得天獨厚的優勢,使這裡的商業經濟一時得到空前的繁榮。曾經店鋪林立,各地的貨物源源不斷運到三河,再輻射到十裡八鄉,古鎮真正成為"皖中商品走廊"。這條西街上就有"天安樓"、"吳恆興"、"同興隆"等十幾家頗有名氣的商家。特別是靠近西街小埂一帶,曾經繁華一時。沿街有大毛竹巷、小毛竹巷、專賣巷、沿河西巷、百貨巷、書店巷、人民巷、清水巷、喬三巷、合眾巷等十個巷子,故又有"五裡十巷"之說。據說民國時期,有一個叫孫自合的三河人,挨家挨戶收梁收錢,集資鋪就了這青石板路。在當時這青石板路給三河人帶來了方便,如今成了古鎮三河的一大特色。
鵲煮廊橋
在古鎮的小南河上有許多橋,這些橋不但古韻猶存,而且座座橋名都有著傳奇的故事。其中最具風格的是鵲煮廊橋,也是三河唯一的廊橋。大家可以看到,這座橋長22米,寬2.7米,橋上豎有12根立柱,撐起兩層飛簷翹角式的長亭。橋兩邊建有美人靠,供遊人坐在橋上觀風景。橋兩頭裝有四根四方青石燈柱,是專為夜晚來此遊覽觀賞夜景的遊人而設的。
在巷子的盡頭,有間民房,那是楊振寧博士客居過的地方。這便是楊振寧在三河時的故居了。楊振寧的母親羅孟華女士是三河人。1937年11月,合肥淪陷,楊振寧隨著母親到三河讀書,就客居在這間簡陋的民房裡。他每天四次穿越一人巷,到同時遷來而設在張家祠堂的廬州中學上學,直到第二年才被父親接到西南聯大繼續上學。
總之,喜歡古文化的你,去了安徽這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一定不能錯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