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秘書長在發布東南亞地區報告時指出 可持續發展是復甦必由之路

2020-12-23 經濟日報

聯合國秘書長7月30日發布了關於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對東南亞影響的政策簡報。古特雷斯秘書長在視頻致辭中指出,與世界其他地區一樣,整個東南亞也受到了疫情大流行對健康、經濟和政治的重大衝擊,這場大流行昭然揭示了不平等懸殊,治理不足狀況,今後可持續發展是必由之路。

簡報審視了新冠肺炎疫情迄今為止對東南亞地區11個國家的影響,指出該地區各國政府迅速行動抗擊大流行病,避免了最惡劣的影響。橫跨多個部門的區域合作強勁。

簡報指出,東南亞國家報告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相關死亡病例顯著少於其他地區,但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衛生、經濟、政治影響衝擊了最脆弱和最困難的人群。

簡報提出了新冠肺炎疫情後實現可持續、具有抵禦力和包容性恢復的四項建議。一是解決不平等問題。在確保所有人安全之前,沒有人是安全的。短期和長期措施必須滿足弱勢群體的需求,包括非正規經濟中的人們、婦女和女童、殘疾人、移民和難民。二是彌合數字鴻溝。確保在這個日益互聯互通的世界裡沒有人和社區掉隊。三是綠化經濟。東南亞國家可以將實現長期可持續性和包容性納入其新冠肺炎疫情應對和恢復計劃中,包括擴大對脫碳經濟的投資。四是維護人權和善治,更好的重建工作包括尊重和實現基本人權以及保護公民空間。

古特雷斯說:「東南亞區域重任在肩,但也擁有可供支配的強大實力。聯合國堅定地致力於同東南亞國家的夥伴關係。我們將繼續支持該區域步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正軌,為所有人建設和平的未來。」

古特雷斯表示,聯合國堅定地致力於支持該地區國家政府,包括提供必要的醫療用品,為社會保護計劃提供技術和財政支持,評估病毒帶來的經濟社會影響並制定緩解策略,支持難民和返回家園的移民,並幫助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間針對婦女和兒童的暴力行為。(經濟日報記者高偉東)

相關焦點

  • 聯合國秘書長呼籲以安全、平等與適應氣候變化的方式復甦旅遊業
    人民網聯合國8 月 25 日電 (記者 李曉宏)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5日發布題為「新冠疫情與旅遊業」的政策簡報表示,作為全球最為重要的經濟行業之一,旅遊業是在疫情過後實現復甦至關重要,但這項工作「必須以安全、平等以及適應氣候變化的方式開展」。
  • ...持續發展至關重要——訪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波洛利卡什維利
    新華社馬德裡9月24日電專訪: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對實現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訪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波洛利卡什維利新華社記者馮俊偉 謝宇智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維利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
  • LOHAS樂活雜誌來訪,與綠會秘書長談健康可持續發展
    近日,LOHAS樂活雜誌、現代傳播集團領導到訪綠會,與綠會秘書長就綠色可持續發展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雙方的發展理念高度契合,為日後的合作奠定了基礎。綠會秘書長認為,LOHAS樂活與綠會的發展理念高度契合,在很多工作領域上都可以開展合作。如綠會現在在做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良食基金所倡導的Good Food、綠會秘書長發起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系列新的發展目標,將千年發展目標到期之後繼續指導2015-2030年的全球發展工作。
  • 聯合國副秘書長英格·安德森點讚九江銀行
    11月20至22日,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7屆全球年會在廣州南沙落下帷幕,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格
  •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 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 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中新網北京11月27日電 聯合國糧農組織北京時間27日發布最新旗艦報告《2020年糧食及農業狀況》,聚焦全球水資源短缺挑戰。報告指出,更好的水資源管理對於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和營養十分關鍵,同時也將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這需要更有效的治理與更健全的機構,包括通過合理的水資源臺帳與審計制度保護關於水資源的權屬和權利。「這份報告傳遞了一項關鍵信息,即要真正落實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承諾,必須即刻開展有力行動,解決農業用水不足短缺和匱乏的問題。」
  • 世界水日·中國水周聯合國發布《世界水發展報告》
    22日,聯合國發布《世界水發展報告》,警示氣候變化將影響滿足人類基本需求所需水的供給、質量和體量,從而損害數十億人享有安全飲用水和衛生設施的基本權利。報告呼籲各國為應對這一挑戰做出更具體的承諾。 報告指出,水溫升高和溶解氧減少將影響水質,導致淡水流域水體的自淨能力下降。洪水或乾旱期間汙染物的聚集將增加水汙染和病原體汙染的風險。除了糧食生產受到衝擊,疾病、經濟損失和水資源緊缺導致流離失所嚴重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多種生態系統面臨生物多樣性減少的威脅。
  • 報告呼籲加強合作 維護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地區可持續發展
    會議研討泛第三極地區,特別是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地區的山地環境、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等高層政策評估,呼籲相關各方採取緊急措施,維護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地區山地環境,改善地區民生。作為世界最大山地系統之一和亞洲十大河流源頭,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山脈全長3500公裡,橫跨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中國、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和緬甸八個國家。
  • 《2019-2020年東南亞地區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發布
    基於此,為了幫助這些企業了解目標市場的相關政策,市場環境,以及其他關鍵要素,科智諮詢(中國IDC圈研究中心)日前正式對外發布了《2019-2020 年東南亞地區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是基於超過2000家IDC服務商,以及10000餘家各類型客戶、數十家投融資機構進行問卷調研和訪談之後獲得了全面而詳實的數據,經過多名資深分析師的縝密研究總結後最終成型。
  • 聯合國秘書長就世界旅遊日致辭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9月27日是世界旅遊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就此發表講話。古特雷斯指出,自首個世界旅遊日以來,40年裡,世界發生了很大變化。旅行需求迅猛增長,世界更加開放,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旅遊探索地球,了解不同文化。
  • 聯合國秘書長痛斥人類未能對抗全球暖化現象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今天痛斥,人類未能對抗全球暖化現象,根本是在「自殺」,還說全球從冠狀病毒疫情中復原,可能會是人類將一切歸零來拯救地球的大好機會。
  •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致信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參會者:期待一起應對...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致信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參會者:期待一起應對挑戰 2020-12-09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觀察:中國可持續發展被聯合國「點讚」
    新華社聯合國9月25日電 (國際觀察)中國可持續發展被聯合國「點讚」  新華社記者林遠  第74屆聯合國大會期間,聯合國召開了一次可持續發展目標峰會,邀請各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就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情況進行全面審議。
  • 東南亞地區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在「一帶一路」國家中持續領先
    中國日報12月2日電(記者 楊涵) 12月2日,《「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2020)》和《「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報告(2020)》在於澳門舉辦的第11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上發布。研究顯示,新冠疫情把2020年總指數降到近10年來最低,但東南亞地區發展指數在各地區中排名第一。
  •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哥倫比亞大學演講:「我們的星球出現了故障...
    我們必須走向一條更安全、更可持續和更公平的道路。他呼籲所有資產所有者和管理者對投資組合進行脫碳,並加入聯合國發起的主要倡議和夥伴關係,包括而今擁有5.1萬億美元資產的全球可持續發展投資者聯盟和零排放資產所有者聯盟。
  • D50副秘書長文珠穆應邀出席聯合國數字經濟發展專家組會議
    (通訊員供圖)文珠穆在發言中指出,數字經濟改變世界經濟格局、引導新的經濟全球化,也必然面臨全球治理的需求。數據是數字經濟的核心與基礎。但是不同國家關於數據及個人隱私管理的政策法規都不一樣,因此數據跨境流動的風險來源於:如何處理不同國家不同的數據管理政策法規? 如何在發展數字經濟與保護個人隱私之間尋求平衡?為了解決數字經濟發展的高風險問題,有必要建立全球數據治理體系。
  • 聯合國:十年後全球或有超十億人極端貧困,需推動可持續發展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聯合國:十年後全球或有超十億人極端貧困,需推動可持續發展12月3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報告稱,鑑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嚴重、長期的影響,到2030年,全球或將再有2.07億人陷入極端貧困
  • 聯合國報告:COVID-19對旅遊業的影響
    根據聯合國的一份新報告,在COVID-19大流行病之後,旅遊業的損失將從9100億美元到12萬億美元不等。從大流行病持續影響的角度來看,僅在今年前五個月,該行業就損失了大約3200億美元,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開始至結束時造成的損失的三倍多。
  • ...旅遊業信心至關重要——訪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波洛利卡什...
    新華社日內瓦12月12日電專訪:協調合作對重建全球旅遊業信心至關重要——訪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波洛利卡什維利新華社記者凌馨 瑪蒂娜·福斯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維利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
  • 可持續發展,我們在行動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四年前的聯合國發展峰會上,193個聯合國成員國領導人通過了《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各國發展和國際合作提供了藍圖。  落實2030年議程,既需要堅定的承諾,更需要切實的行動。10月24日,以「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我們在行動」為主題的首屆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北京開幕,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上,20個國家和地區近500名嘉賓將交流經驗、凝聚共識,推動各方以更紮實更迅速的行動,使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願景變為現實。
  • 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排名出爐:珠海連續三年排名首位
    《可持續發展藍皮書: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0)》(以下簡稱「藍皮書」)對中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情況進行排名,排名顯示,珠三角、東部沿海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狀況較好,其中珠海連續三年排名首位。   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