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第一冊】第二單元古代歐洲文明知識點總結

2021-02-25 魔都學科教研社

第4課 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

【知識框架】

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

【重點梳理】

1.希臘城邦

地理範圍

與環境

古代希臘地理範圍大致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小亞細亞半島西岸、黑海沿岸、義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島等地區,希臘半島是古代希臘的主體。其地理環境呈現環海、多山、多島嶼的特點,平原面積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文明誕生

希臘最早的文明產生於愛琴海地區。愛琴文明包括克裡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邁錫尼各國後來被攻佔,邁錫尼文明中斷,希臘進入相對落後的荷馬時代

希臘城邦

(1)出現:公元前8世紀,希臘出現了城邦

(2)特點:希臘城邦的突出特點是「小國寡民」,最大的城邦是斯巴達

希臘城邦

(3)居民:希臘城邦的居民分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參與統治的權利,只有公民才能佔有土地。參軍打仗是公民的義務。城邦的宗教活動、節慶演出、文體競賽都以公民為主體。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隸。外邦人雖然是自由人,但沒有政治權利,不能佔有土地。奴隸幾乎沒有任何權利和自由。公民與非公民是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

 

2.雅典的民主政治

雅典

城邦

雅典城邦位於希臘中部。經歷幾次改革後,雅典建立了民主政體,經濟發達,國勢強盛,一度成為200多個城邦的盟主。公元前5世紀中後期伯裡克利主政時期,雅典達到全盛,奴隸制民主政治也隨之發展到高峰。

表現

伯裡克利擴大了公民的權利,公職人員幾乎都是從全體公民中抽籤產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參政的機會。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構,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種職能。為了保證貧窮公民參政議政,伯裡克利還建立了津貼制度。但是,佔雅典人口絕大多數的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

 

3.亞歷山大帝國

東徵

(1)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邊陲的馬其頓成為軍事強國。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領大軍,進攻波斯帝國。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親率大軍,在敘利亞的伊蘇斯平原迎戰。亞歷山大出奇制勝,擊敗了波斯大軍

(2)亞歷山大繼續南下,攻佔地中海東岸地區,隨後,兵不血刃進入埃及。公元前331年,亞歷山大從埃及轉而進入兩河流域,與波斯大軍再度會戰並取勝。一年後,波斯帝國滅亡。

結果

歷經10年徵戰,亞歷山大建立了一個空前龐大的帝國,其版圖西起希臘,東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亞,南達埃及,地跨歐、亞、非三洲。這個帝國被稱為「亞歷山大帝國」,亞歷山大被稱為「亞歷山大大帝」

影響

亞歷山大東徵具有侵略性質,給東方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也掠奪了東方世界的無數財富。但是,東徵和帝國的建立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大量工商業者隨軍隊流動,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繫和貿易往來

 

【知識延伸】

如何評價伯裡克利主政時期雅典的奴隸制民主政治?

    雅典的奴隸制民主政治為雅典的繁榮昌盛提供了政治保障。伯裡克利主政時期雅典的奴隸制民主政治發展到高峰,成為一種典範,並對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它是奴隸主的民主政治,佔雅典人口絕大多數的外邦人、奴隸、婦女沒有任何政治權利。它本質上仍然是少數奴隸主對廣大奴隸的專政。

第5課 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

【知識框架】

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

【重點梳理】

1.羅馬城邦

興起

自公元前1000年,眾多民族遷移到位於地中海中部的義大利半島,聚居生活,形成了許多城邦。羅馬城邦便是在這個時期逐漸從義大利半島中部的臺伯河畔興起

建立

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國家統治的決策權掌握在由300名貴族組成的元老院手裡,兩個權力相等的執政官主持

建立

日常政務,公民大會是形式上的最高權力機關。羅馬設立了平民自己選出的兩名保民官,有權否決執政官與元老院提出的對平民不利的決議

《十二銅

表法》

公元前450左右,羅馬頒布了成文法,因這部法刻在十二塊青銅板上,所以被稱為《十二銅表法》。內容涉及訴訟程序、所有權和債務權、宗教法、刑法、民法等。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

發展

公元前3世紀初,羅馬徵服了整個義大利半島。隨後,羅馬戰勝了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區。公元前2世紀,羅馬又徵服東地中海地區,成為整個地中海地區的霸主

斯巴達克

起義

公元前73年,斯巴達克發動奴隸起義。起義隊伍多次打敗羅馬軍團,但是最終被血腥鎮壓下去。在斯巴達克起義的沉重打擊下,羅馬共和國進一步衰落

 

2.羅馬帝國

凱撒奪權

公元前49年。曾經擔任羅馬執政官和地方總督的凱撒,率領軍隊進攻羅馬城,打敗對手,控制了元老院。後來,元老院任命他為終身獨裁官

帝國建立

凱撒被謀殺後,內戰又起。公元前31年,屋大維成為最後的勝利者。他首創了「元首制」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統治實權。公元前27年,羅馬共和國演變為羅馬帝國。屋大維採取許多措施解決矛盾,鞏固自己的獨尊地位,促進了羅馬帝國的發展

帝國鼎盛

2世紀,羅馬帝國進入黃金時期。帝國的版圖橫跨歐、亞、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羅馬帝國的「內湖」

 

3.羅馬帝國的衰亡

帝國危機

(1)3世紀,羅馬帝國陷入長期的政治、經濟大危機。統治者爭鬥混戰不斷,人民起義此起彼伏,農業萎縮,工商業衰落,財政危機,民生凋敝

(2)375年,被稱為「蠻族」的日耳曼人開始大舉侵入羅馬帝國

帝國衰亡

4世紀末,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476年,西羅馬帝國在日耳曼人的打擊下滅亡

 

【知識延伸】

羅馬歷史的發展脈絡

    羅馬城建立(公元前8世紀)→羅馬共和國建立(公元前509年)→稱霸地中海(公元前2世紀)→羅馬帝國建立(公元前27年)→帝國分裂(4世紀末)→西羅馬帝國滅亡(476年)。

6課 希臘羅馬古典文化

【知識框架】

希臘羅馬古典文化

【重點梳理】

1.文學和雕塑

神話與

文學

希臘神話影響廣泛,其特點是「神人同形同性」。《荷馬史詩》是寶貴的文學遺產,也是了解早期希臘社會的主要文獻

雕塑

希臘的人物雕刻藝術達到了一種完美境界。奧林匹亞神廟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蹟之一。《擲鐵餅者》是希臘雕塑藝術中的傑作之一

 

2.建築藝術

希臘建築

希臘建築藝術主要體現在神廟。神廟四周以廊柱環繞,柱身有粗有細。雅典帕特農神廟是典型代表

羅馬建築

(1)特點:羅馬建築吸收了希臘建築的特點,並有所創新,如石拱門、穹頂等,既堅固結實,又華麗宏偉

(2)代表:羅馬的代表性建築,有可容納近8萬名觀眾的大競技場,有引水道工程,還有慶祝勝利的凱旋門、方尖碑和宏大的宗教場所萬神廟

 

3.哲學和法學

古希臘

哲學

(1)德謨克裡特提出了「原子論」,認為宇宙萬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組成

(2)蘇格拉底的思考轉向人類社會,這位哲學家終生探討人的靈魂、美德和幸福等問題。他指出,求得知識的最好辦法是有系統的問和答;他還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這對認識人的內心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3)亞里斯多德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對許多學科都有貢獻。他還創立了邏輯學等新的學科

羅馬法學

《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後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羅馬帝國的法學家們對法律進行了廣泛論證,包括適用於羅馬公民和非公民之間關係的萬民法、關於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經濟法,以及眾多的法律概念。它們共同構成了完整的羅馬法學系統

 

4.公曆的緣起

緣起

羅馬的曆法來源於古埃及人的太陽曆。凱撒命人以太陽曆為藍本編制新的曆法,稱「儒略曆」。4世紀,羅馬皇帝以此作為基督教曆法。該曆法後來成為今天人們使用的公曆的基礎

 

【知識延伸】

1.為什麼說希臘神話的特點是「神人同形同性」

    所謂「同形」就是神與人有相同的形象,所謂「同性」就是神與人有相同的感情。「同形同性」反映了希臘神話強烈的世俗性,希臘的神與凡人一樣需要吃、喝、穿、戴、睡覺,他們也具有凡人一樣的感情,有愛憎、憤怒、悲傷、歡樂,甚至好嫉妒、愛虛榮,他們也經常吵架或打架,他們也並非全知全能。神同人唯一不同之點便在於神是長生不死的。

2.柏拉圖的《理想國》

    柏拉圖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他和他的老師蘇格拉底及學生亞里斯多德並稱為希臘三賢。《理想國》一書是他的代表作,書中他借蘇格拉底之口和人討論正義,分析個人正義與城邦正義之間的互通性,系統地闡述了正義的概念。柏拉圖設計並展望了心目中理想國度的藍圖,提出在「理想國」中才能真正實現正義。

相關焦點

  • 【世界歷史第一冊】第一單元古代亞非文明知識點總結
    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發源地古埃及位於非洲東北角,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貫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羅河定期泛濫,當洪水退去後,兩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於農業生產。古埃及文明沒有延續下去科學文化成就古埃及的科學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太陽曆是古埃及天文學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
  • 二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5分鐘
    二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知識點總結,5分鐘「圖解圖說」預習二年級課文:千人糕二年級第一單元的知識點總結,小朋友二年級第一單元在家學習的吧?首先,掌握這些新的字吧,第一步認識,第二步,會寫、寫工整(小學幫書法可以幫我們完成臨摹和坐姿矯正),第三步,會組詞造句子。感謝七彩課堂的大愛!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其詩通俗易懂,相傳老嫗也能聽懂。
  • 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當今世界政治格局變化趨勢
    高中歷史知識點總結:當今世界政治格局變化趨勢當前,國際局勢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繼續發展。總體和平、局部戰爭,總體緩和、局部緊張,總體穩定、局部動蕩,將是今後一個時期國際局勢的基本態勢。
  • 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往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歷史知識點: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往,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希波戰爭   發生在公元前490—449年。是波斯帝國為擴張版圖而發動的侵略希臘城邦的戰爭,這場戰爭一共發生了三次,結果波斯帝國失敗,世界文明中心由亞洲的兩河流域移到了希臘,希臘進入了最繁盛時期。
  • 最新高中歷史書如何介紹世界古代史?四大文明的說法已經被取消
    最新的高中歷史書,也就是部編版的教材,必修為《中外歷史綱要》,其中上冊講述中國歷史,下冊講述世界史。和過去的老教材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專題版本之前的教材是不學世界古代史的,使得學生對世界古代並不了解。而專題版的教材只有三課世界史的內容,分別是分別講述古雅典的民主政治、羅馬法和西方人文主義起源。這也讓許多學生對世界史不了解。
  • 北師大九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點:第一二單元
    北師大九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點:第一二單元 第一單元 跨入近代社會的門檻(歐美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 第一階段: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思想、文化和經濟準備 向人性扼殺者宣戰(文藝復興) 1、時間及範圍:14—17世紀,首先發生在義大利,幾乎蔓延到西歐所有國家
  • 九上歷史全冊背誦手冊
    第一單元 古代亞非文明 【思維導圖】 單元總結 第二單元 古代歐洲文明 【思維導圖】
  • 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知識點總結及配套習題,課後複習好幫手
    學習需要及時的總結以及時常的溫習,才能把知識點牢記心中。下面是最新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的知識點總結以及配套習題練習。1. 易錯讀音。( )③我是一名少先隊員,能做這樣不文明的事情嗎?不,不能。( )④灕江的水是怎樣的一種綠啊?綠得像一塊無瑕的翡翠。( )⑵讀一讀,體會每組句子表達上的不同。A:那時候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
  • 九上歷史知識點最詳細總結
    第一單元 古代亞非文明【思維導圖】第1課 古代埃及【課程標準】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第二單元 古代歐洲文明【思維導圖】第三單元 封建時代的歐洲【思維導圖】(4)帝國影響:拜佔庭文化在世界上產生過重大影響;為後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 單元總結1、拜佔庭帝國的興亡
  • 中考歷史知識點之世界歷史:古希臘及古羅馬
    中考歷史知識點之世界歷史:古希臘及古羅馬     古代希臘、古代羅馬 (上冊P19——31)     1、古代希臘:西方(歐洲)文明的興起(上冊P19——24)     (1)愛琴文明:西方(歐洲)文明源於希臘文明,而希臘文明又源於愛琴文明。
  • 2019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附單元測試卷)
    2019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附單元測試卷)新學期開學也有幾天了,這幾天就有一些家長來問到一年級語文的學習重點,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跟同學們說一說一年級語文的學習重點。好了,最後我們為一年級的同學分享一份語文學習資料,這份資料總結了第一單元的學習重點,並附有一份一單元測試卷,同學們之後可以練一練,看看自己對知識掌握得怎麼樣!
  • 二年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歸納知識點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二年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歸納。二年級的語文生字詞的數量 ,比一年級全冊增加了不少。識記生字是二年級的重點。孩子如果能把生字詞突破了,那麼一二年級孩子的語文解決了大問題。在詞彙方面的積累和運用 ,要求也高於一年級。
  • 張伸虎:《第二講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提綱
    提綱 中外歷史綱要 第二講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 課標要求 認識古代各大帝國的區域性影響和不同文明之間的早期聯繫。
  •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各單元知識點總結!非常全面,吃透不下98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各單元知識點總結!非常全面,吃透不下98小學一年級是孩子的學習啟蒙階段,各方面的學習能力還不夠完善,所以從一年級開始就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其實不僅是一年級的語文,整個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都是在考察孩子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所以要想語文成績能拿高分,就必須要學會細分總結,知道哪部分內容是考試當中的重點,要不然語文成績想拿高分只會難上加難。鑑於此為了幫助一年級的孩子更好地掌握好語文這門學科,下面老師就將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各單元的重點知識進行了歸納總結!
  • 九年級上冊歷史《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知識點+練習題
    4.文人學者、藝術家與科學家刻苦鑽研與總結人民群眾實踐,形成了偉大的成就。5.民主制度的推動,政府對文化的重視。2、課後活動讀材料,想問題。德國法學家耶林格說:「羅馬曾經三次徵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這第三次徵服也許是其中最為平和、最為持久的徵服」。
  • 高一政治第一單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識點總結
    高一政治第一單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識點總結 2009-10-10 15:39:08 來源:網絡資源
  • 一個月賣兩萬多冊,全世界都在追看的歐洲史,中文版上新了
    它由全球最大的出版公司企鵝蘭登推出,集合10位頂尖學者,歷時10餘年寫成。共9卷,從遙遠的古希臘、古羅馬開始,一直講到21世紀,覆蓋了歐洲近4000年的歷史。自2004年,開篇之作——《中世紀盛期的歐洲》問世開始,這套書就備受世人期待。
  • 九上歷史全冊背誦手冊
    第一單元 古代亞非文明 【思維導圖】 單元總結 第二單元
  • 初一歷史下冊第二單元第13課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同步練
    推動西歐社會歷史進步D. 揭開了世界整體化進程的序幕18.四大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世界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貢獻。專家認為,「華光礁1號」古沉船遺址及出土文物,記載著古代中國與周邊國家友好往來的歷史,標誌著中國人開創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先河,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展。(1)根據材料寫出這艘「商船」原定的航行路線。當時這艘船使用的先進導航工具應該是什麼?(2)結合上圖與相關內容,指出這艘沉船的出土文物主要是什麼物品?
  •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在人類歷史文明上,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
    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中國位於北半球,在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從遠古時代起,中華民族的先人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塊廣袤的土地上,創立了素稱發達的古代文明。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