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州富豪的雪茄聚會:一支 5000 很常見 盒子都幾十萬)
提到雪茄 , 喜歡看港產片的讀者可能會聯想到幾個富商大佬聚在一起 , 各人皆夾一支笨重雪茄談笑風生的情景。在廣州 , 雪茄這個 " 奢侈品 " 好像並不常見 , 但原來在廣州珠江新城內的幾家雪茄吧 , 每周都有資深雪茄玩家的私聚。" 一天抽 3-5 支才算得上玩家 !" 廣州雪茄收藏家李偉俊說 , 有人就是享受整個面部都被煙霧罩住那種迷離感覺。
到底玩家們的雪茄聚會有何神秘之處 ? 讓新快報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曹洪梅
記者手記
每種植物都有自己的個性 , 或者換個專業術語講 , 都有藥性。當然 , 從另一個角度講 , 也都有魔性。地球演化了這麼久 , 植物先於人類登陸大地 , 在自然選擇和淘汰的競爭機制下 , 進化出了一些人類所不及的屬性 , 退化了一些對於生存而言多餘的一些屬性。
印第安神話認為 :" 各種動物都設計出一種疾病讓人類遭受折磨。只有植物還對人類保存著一絲憐憫 , 植物王國的每個成員 , 不論是一棵樹、一根草 , 還是一株苔蘚 , 都決定成為這些疾病的一種解藥。" 菸草 , 原產於南美洲 , 南美洲的土著後來被命名為 " 印第安人 "。菸草是一種被子植物 , 隸屬茄科 , 性溫味甘 , 有毒 , 可以用來殺蟲、解毒、治癬等。
同樣是印第安神話 :" 拉科塔蘇人的大神旺坎坦卡有一次派使者到人間 , 她是位美麗的白衣女人。她把一支代表宇宙的神聖菸斗交給蘇人 , 圓形煙鍋代表大地和萬物 , 煙杆代表連接天地的通途。菸斗冒出的煙把人們的祈禱帶到天上 , 同時又把神的力量傳回人間。" 巫覡佔卜、治病時 , 往往點燃一支煙 , 通過煙來向蒼天傳達信息 , 可見菸草歷史在印第安人中源遠流長。
1492 年 , 哥倫布率領船隊登陸古巴 , 發現菸草這種新奇的玩意 , 把它帶到了歐洲 , 從此 , 雪茄在歐洲流行起來。
●最好的雪茄為古巴雪茄 , 從種植、採收到卷制都為人工完成。全世界最好的雪茄大部分都被中國人買走了。
●從耕地、栽苗、鬆土、除蟲到採葉 , 菸草種植完全根據季節而行 , 古巴天然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高品質的菸葉。
●手工切割菸葉 , 雪茄由三部分組成 , 內層是煙芯 , 中間層是煙扎葉 , 外層是茄衣。
●手工切割菸葉 , 雪茄由三部分組成 , 內層是煙芯 , 中間層是煙扎葉 , 外層是茄衣。
關於抽雪茄國內有不少人存在一個誤區 , 就是認為只有抽菸抽得特別兇的人才會抽雪茄 , 其實不然 , 不會抽菸的人也可以抽雪茄 "
——廣州雪茄玩家、收藏家 李偉俊
" 我所掙的這點稿費剛剛夠我買雪茄 !" 這是哲學家馬克思在寫完《資本論》後說的話 , 實際上還有不少名人都對雪茄情有獨鍾 ,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美國作家海明威、好萊塢明星施瓦辛格等。影視劇或社交場合一支名貴雪茄 , 似乎成了形象塑造的代表元素。對於國內的人而言 , 雪茄雖帶著一股異域風情 , 但是愛好者卻大有人在。
雪茄種植採收有講究
談起 Cigar 的中譯名 " 雪茄 " 的來歷時 , 廣州雪茄玩家、收藏家李偉俊說 :" 時尚界有一種浪漫的說法 , 上世紀 30 年代詩人徐志摩邀請文豪泰戈爾在上海一家會所小聚 , 泰戈爾是雪茄的擁躉 , 問起中文名字怎麼喊 , 徐志摩說『其燃灰白如雪、菸草卷如茄 , 就叫雪茄吧 ! 』 " 但是這則傳說並未得到書面的佐證 , 即使徐志摩自己的文章中也沒提到此事。其實 , 早在清末中國就有 " 雪茄 " 一詞出現了 , 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官場現形記》, 第五十二回寫道 :" 尹子崇一見洋人來了 , 直急得屁滾尿流 , 連忙滿臉堆著笑 , 站起身拉手讓座 , 又叫跟班的開洋酒 , 開荷蘭水 , 拿點心 , 拿雪茄菸請他吃。"
雪茄界的翹楚當屬古巴雪茄 , 就跟中國的茶葉一樣 , 古巴也有相應的雪茄產區 , 該國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適宜生長出優質的雪茄 , 這一點臨近幾個國家比不了。李偉俊曾多次前往雪茄產地 ," 耕耘、栽苗、刨土、澆水等都要講究相應的時節 , 成熟後的雪茄都有 1 米多高 , 人工採葉 , 這個也非常講究 , 第一次收下層的葉子 , 第二次收中層的葉子 , 第三次收上面的葉子 , 新鮮葉子收完後 , 要一片一片穿好 , 掛在竹竿上 , 放在陰涼的房間裡自然晾乾 , 去除水分、陳化。"
手工制雪茄風味佳
地理大發現時期 , 哥倫布率領船隊於 1492 年底陸續經過古巴、海地 , 登陸上岸 , 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 驚訝地發現當地土著首領手裡捏著一根雪茄吞雲吐霧。雖然沒有掘取到黃金 , 但是哥倫布與當地人進行了欺詐性貿易 , 並且擄走了 10 名印第安人 , 自此雪茄傳到了歐洲 , 陸續受到一些富商的青睞。再後來 , 雪茄行銷世界 , 如今至少有 100 個國家和地區的一些人都在享受古巴雪茄。作為茄科的一種植物物種 , 雪茄的歷史或許遠遠早於人類 , 而且早就被當地土著發現、利用 , 但是說起雪茄歷史當下的說法是 500 多年。
製作雪茄的傳統一直在古巴流傳 , 工藝不斷改進和升華。古巴煙廠林立 , 但著名的品牌雪茄菸廠都設在哈瓦那。哈瓦那雪茄代表著古巴雪茄的最高水平 , 成為其代名詞。雪茄製作方法主要是手工卷制和機器卷制 , 手工卷制的雪茄比機器卷制的雪茄味道更好 , 品質更高。" 一支雪茄分為內、中、外三部分 , 內層是煙芯 , 包含主味葉、香味葉和燃燒葉三種不同的菸葉 , 構成雪茄內部的主體 , 分別起到激發沉醉感、產生芳香和助燃的作用 , 這三種不同的菸葉調配混合而成各種不同風味的古巴雪茄。其中主味葉和香味葉是關鍵 , 它們決定雪茄的濃淡程度 , 高品質的雪茄需要精選長的 , 沒有折損的菸葉製作煙芯 , 這些菸葉通常要存放在木桶裡幾年甚至數年 , 目的是促進陳化程度。" 李偉俊拿著一根雪茄介紹 ," 中層是容易燃燒的綑紮葉 , 通常取菸葉的上半部分 , 因為這部分菸葉有較大的韌度和強度。具體做法是把綑紮葉環繞在煙芯的外圍 , 從頭到尾捲住煙芯 , 把整支雪茄固定在一起。表層是外包葉 , 也叫茄衣 , 要做到既幹滑又不太油 , 柔軟而又富有彈性。通常用最好的菸葉來做 , 共有 60 多種 , 整個處理過程需要至少 1 年到 1 年半 , 時間越長越好 , 顏色從深紅色到淡綠色不等 , 淡棕色和深棕色是常見的。"
吸完吐出來 , 感受煙的香氣
李偉俊介紹說 , 正宗的古巴雪茄裡面不含有任何添加劑 , 全部使用的是古巴產的優質菸葉經過自然發酵醇化 , 然後再一道道工序製作而成。其形狀各異 , 品種繁多 , 一般常見的像蠟燭粗細的雪茄 , 還有的比較細 , 像筆管 ; 粗的看上去有一種厚重粗獷感 , 細的看上去清新舒暢。" 古巴雪茄有幾十個著名的品牌 , 比如哈瓦那、基督山、羅密歐與朱麗葉等 , 涵蓋 500 多個品種 , 大多都是世界頂級產品。古巴雪茄暢銷世界 100 多個國家 , 在國際雪茄市場佔有 80% 的份額。"
" 關於抽雪茄國內有不少人存在一個誤區 , 就是認為只有抽菸抽得特別兇的人才會抽雪茄 , 其實不然 , 不會抽菸的人也可以抽雪茄 ", 李偉俊說 ," 抽雪茄不同於抽香菸 , 香菸是抽一口 , 然後吸進肺裡 , 達到刺激效果。如果用抽香菸的節奏抽雪茄 , 吸一口吞進肺裡 , 勢必會被嗆到 , 或者一下子就暈了 , 因為這不是抽雪茄的正確方式。正確的方法是吸一口含在嘴裡 , 稍微停留一下 , 然後吐出來 , 感受煙的香氣。"
中國特色 : 雪茄配茶
於國人而言 , 雪茄可稱得上一種新興愛好 , 因此中外消費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 第一個是購買雪茄的方式。外國人再有錢 , 去店裡買雪茄 , 也會買一支或者買幾支 , 最多買一盒 , 抽完再買 , 當作一般的生活消費品。但是中國人把雪茄當作奢侈品 , 賺了錢才來買 , 有底氣 , 一下子買個 5 盒、10 盒的 , 不在話下 , 有的人買了存起來 , 怕以後買不到了 , 但是雪茄 , 尤其是古巴雪茄每年的產量很有限 , 中國人的這種購買方式無形中造成了囤貨 , 把雪茄市場炒熱了。第二個抽法上 , 老外比較粗獷 , 只追求精神層面的享受 , 整個面部都被煙霧罩住 , 中國人說他們這是在作秀 ; 另外 , 老外根據自己的意願 , 抽雪茄有時候不太講究地點 , 戶外活動時可能也會點燃一支雪茄 , 但是中國人比較講究地點 , 室外空氣溼度、溫度、風向風環境因素會造成雪茄味道流失。第三個老外抽雪茄喜歡搭配威士忌 , 而中國人則喜歡邊抽雪茄邊喝茶。"
●哲學家馬克思、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美國作家海明威、好萊塢明星施瓦辛格等都對雪茄青睞有加。圖為雪茄製作過程。
●存放雪茄的房子最好用雪松木搭建 , 盒子也用雪松木製作而成 , 一般的都要幾萬元一個 , 貴的要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元。
●雪茄配備的特製工具 , 包括菸灰缸、剪刀、打火機等。
●雪茄也有限量版 , 其實每個品牌每年都會出一些限量版雪茄。
在雪茄吧裡面 , 我們一般會現場品嘗、分享不同品牌雪茄的味道等 , 一般 2-3 盒會有 2-3 種雪茄 , 或者一個品牌的 3 種型號 , 或者是一種型號的 3 種品牌雪茄。有時候 , 我們還會把標摘掉 , 編上號 , 讓大家盲品。"
——廣州海歸、資深 " 茄客 " 莊先生
廣州雪茄玩家、收藏家李偉俊說 , 近十幾年來國內雪茄氛圍越來越濃 , 國際上最好的雪茄大部分都被中國人買走了。由於上世紀 30 年代十裡洋場殖民地時期 , 雪茄作為一種遺存 , 所以上海一直是國內雪茄文化最濃的城市。雖然沒有確切的數字統計 , 廣州雪茄玩家具體有多少人並不確定 , 但是廣州的雪茄消費量並不少 , 而且形成了一個圈子 , 融入了中國特色元素。
一天抽 3-5 支才算玩家
" 就像品紅酒一樣 , 抽一口雪茄 , 在口腔裡稍作停留 , 用味蕾來感受菸葉燃燒後帶來的回味 , 你會品出各種不同的味道來 , 比如朱古力味、甜味、牛奶味、草香、微辣或者菸草味 , 這些都是天然的味道 , 對於抽的人而言是一種享受。" 李偉俊說他以前並不抽菸 , 但是自從第一次抽雪茄後就喜歡上了 ," 對於初級玩家來說 , 一開始抽五六十塊錢一支的雪茄 , 一天抽上一支就差不多了 , 但這還沒入門 , 真正的玩家一天要抽 3-5 支。"
"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雪茄是一種奢侈品 , 比如抽雪茄需要幾個必要條件 , 一是時間 , 一天抽 3 支雪茄的話 , 最少也需要 5 個小時 , 對於一般的上班族而言 , 一天可能抽不出這麼多的閒暇時光用於抽雪茄 ; 二是金錢 , 一般的雪茄幾十元上百元 , 再好一點的要三五百元 , 甚至 1000 元 , 再好的要幾千元一支 , 現在我們抽的都是 3000-5000 元一支的雪茄 , 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 , 雪茄消費不起 ; 三是環境 , 一般玩雪茄的人都比較低調 , 很少在公共場合抽 , 一般情況下是獨自一個人或者幾個好友一起 , 在一個安靜的房間裡品味雪茄。"
每周三都有聚會
廣州資深 " 茄客 " 莊先生是一名海歸 , 他早在英國留學時就經常光顧雪茄專櫃 ," 那時是給我父親買雪茄 ,2009 年回國後 , 我自己也迷上了抽雪茄。" 甫一落座 , 莊先生就從包裡取出一個黑色的塑料盒 , 還有剪刀、打火機等一應東西 , 打開盒子取出一片木片和一根長約 20cm 的雪茄 , 他撕下窄窄的一條木片 , 用火機點燃 , 然後再去引燃剪好的雪茄。" 像我們這種抽雪茄的人一般都會帶幾個火種 , 在外面最怕沒火。我用的這個木片是保護雪茄的雪松木 , 一般 25 支一盒的雪茄裡面都會放兩片木片 , 上面和中間各一片 , 用它來點雪茄 , 也算物盡其用。"
" 我父親那一輩人 , 他們的雪茄知識比較缺 , 對各種型號、品牌、品質的了解比較少 , 因為他們資料來源渠道比較少。我們這一輩則不同了 , 我在抽雪茄之前就已經比較了解了。2009 年在廣州認識了一些抽雪茄的人 , 當時也算啟蒙階段 , 有一個論壇 , 叫『雪茄主義』 , 每周三都會在麗思卡爾頓酒店的邱吉爾吧聚會 , 有一個固定的組織者 , 會從香港等地的穩定渠道拿到 2-3 盒雪茄 , 每次都會來十幾個人。" 莊先生說 ," 聚會之前 , 組織者會提前預熱 , 會說這周有什麼雪茄 , 一支多少錢等 , 這樣就讓人有期待感。在雪茄吧裡面 , 我們一般會現場品嘗、分享不同品牌雪茄的味道等 , 一般 2-3 盒會有 2-3 種雪茄 , 或者一個品牌的 3 種型號 , 或者是一種型號的 3 種品牌雪茄。有時候 , 我們還會把標摘掉 , 編上號 , 讓大家盲品。"
資深玩家選擇雪茄櫃存放
" 你看我這個雪茄盒子很像飯盒吧 , 所以以前我們有一個專門的稱號『飯盒幫』。還有一個原因是雪茄存放一定要防潮 , 所以一般茄客開始時會用樂扣的盒子裝雪茄 , 從小號到大號 ,21L 最大號能放 8 盒 25 支裝的雪茄。" 莊先生說 ," 雪茄不能太潮 , 否則點不著或者燃燒不充分 , 也不能太幹 , 過度燃燒 , 火氣太大。所以 , 除了盒子 , 還需要加溼器 , 按照茄客的資深程度 , 也是從小號買到大號 , 有的人家裡擺了一排加溼器。資深茄客一般會選擇雪茄櫃 , 最大的型號是 60cm×180cm, 可以放 20-30 盒 25 支裝雪茄。"
" 再往上進階 , 高端級別的茄客會有一個專門的茄房 , 我自己就做了一個恆溫恆溼的茄房 , 三十幾平方米 , 裡面放置了 6 個訂做的雪茄櫃 , 放滿的話 , 可以放幾百盒。另外還配備了吧檯、投影等。" 莊先生說 , 其實茄客在玩雪茄的過程中也出現過不少好玩的糗事 ," 為了保持一定的溼度 , 一般做法是在木頭做的盒子裡 , 每隔一個星期都要往加溼器上滴蒸餾水 , 後來才發現這種流行做法在廣州沒必要 , 因為廣州本來地處嶺南 , 常年溼度就較大。"
專業雪茄吧是怎樣的 ?
" 抽菸是一種習慣 , 抽雪茄則是一種交流 , 能讓人平靜下來。" 莊先生認為雪茄的魅力在於 , 可以讓一幫男人坐在一起聊上幾個小時也不會悶 ," 廣州有幾個雪茄吧 , 專業的雪茄吧應該有以下這些元素 : 一是舒服的座椅 , 最起碼坐上兩三個小時 , 不能腰酸背痛吧 ; 二是搭配雪茄的飲品 , 如威士忌、幹邑和水 ; 三是氛圍 , 在這裡抽雪茄不會讓別的人覺得奇怪 , 而且在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裡 , 多則十幾個人一起抽 , 房間的排氣系統一定要到位。另外 , 溫度、溼度方面也都很適合雪茄 , 溼度太大 , 雪茄該有的味道出不來 , 溫度高了 , 容易出手汗 , 一年四季 , 只要走進這裡就覺得很舒服 ; 四是 , 火機和菸灰缸等這些都配備得很齊全 , 而且這裡也賣養護得很好的雪茄 , 而且渠道也比較靠譜 , 如果一個抽雪茄的人沒帶雪茄 , 來到這裡 , 會有專業的人幫你挑雪茄、剪雪茄 , 甚至點雪茄等。很多小的酒吧、夜總會 , 也設有雪茄專櫃 , 但是看上去就不想抽 , 一是來源不靠譜 , 二是品相上就能看出來養護不好。"
" 我自己有幾個雪茄微信群 , 全國各地都有 , 最多的一個群幾百人 , 有些人雖然沒見過面 , 但是聊起雪茄來就跟老朋友一樣 , 我們也經常以雪茄會友。至少有四五十人在我的影響下喜歡上了抽雪茄。" 莊先生說 , 他有一個廣州 " 茄友 " 有一次去進行一個商業談判 :" 第一天 , 怎麼也談不攏 , 幾乎要談崩了。第二天繼續談 , 還是不行 , 眼看就要黃了 , 我的朋友很焦慮 , 心情煩躁 , 就再也顧不得許多 , 拿出一根雪茄抽起來 , 對方一見說『原來你也抽雪茄啊』 , 兩個人聊了很久的雪茄 , 雙方心情都放鬆了很多 , 最後這個談判談成功了。" 莊先生說 , 抽雪茄的人跟打高爾夫不同 , 一開始並不抱有任何商業目的 , 就是喜歡 , 但是後來才發現原來雪茄也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 通過它可以有一些意外的收穫。
【談資】
雪松木盒子存放雪茄
需要一個專門的房間存放雪茄 , 溫度保持在 18 ℃ -20 ℃ , 溼度保持在 65%-70%, 而且密封性要好 , 保證無雜味混入。存放雪茄的房間最好是用雪松木搭建的 , 這個比較難實現 , 所以選用雪松木製作的盒子存放 , 一個可以裝 200 支雪茄的雪松木盒子最便宜也要 3 萬元 , 貴的要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 ( 受訪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