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港漫代表《西行紀》講述的是唐三藏帶來徒弟西去還經的故事。與小說《西遊記》不同,《西行紀》裡沒有唐僧,只有唐三藏,他先是接受天界主宰帝釋天的安排到達西天彼岸,拿回「奇經」,後又在幡然醒悟,帶領西行小隊奪取「奇經」送回彼岸極樂世界。不同於《西遊記》裡的手無縛雞之力,《西行紀》裡的唐三藏的武力值很高,不僅壓制白龍馬敖雪,更是能痛毆天界的八大金剛。
一、真實歷史存在的唐僧並非名著小說《西遊記》裡那般柔弱
玄奘,唐代高僧,洛州緱氏縣(河南偃師)人,俗姓陳,名褘,乳名江流,法名 玄奘,唐朝第一高僧。世稱唐三藏,意謂其精於經、律、論三藏,熟知所有佛教聖典。
歷史中的唐三藏是「偷渡」出關,原本是獨自一人西去,路過高昌時,被高昌王賞識賜給不少隨行和物資,經過一年的跋山涉水,終於達到了天竺,隨後花費三年時間遊歷北印度二十多個國家,訪問了許多佛教聖地,學習了梵文,直到到達天竺佛教的最高學府——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唐三藏西行時二十八歲,歸來時已經四十五,滿載佛教的他得到唐太宗的接見和嘉獎。試問如唐三藏這般人物真的會是《西遊記》裡那樣的囉嗦、膽小、柔弱嗎?
唐人尚武勇猛,唐三藏為了西行肯越過邊關,獨自一人在茫茫沙漠前行,雖然不會經歷《西遊記》裡的妖怪,但是九九八十一難只多不少。從唐三藏個人的歷史還原度上來看,《西行紀》中的唐三藏應該更符合真實歷史的唐三藏。
二、為何《西行紀》中的唐三藏實力高強
1、唐三藏是西行小隊的領隊,決定前行的方向。
唐三藏是領隊,不是領導,他直接參與到西行取經一線,與徒弟等人同甘共苦。非要較真他是領導的話,他也只是公司的經理一職,某個團隊或者科研項目的攻關負責人。西行小隊前進的方向由他決定,他決定帶領團隊是取經,還是還經。
既然他是主心骨,肯定要有專業的業務能力。西行途中的妖怪大道是連天眾都不敢染指的地方,大妖在各自領地能發揮出超常的戰鬥力。如果還是以《西遊記》版本的唐僧來塑造,沒有絲毫自保能力的唐三藏如何應對險象環生的還經之路,他面對的不僅是妖怪大道的大妖,還有欲奪回「奇經」的暗影天眾。
2、唐三藏大威天龍,降妖伏魔,法力無邊。
①其修煉的《道藏》,乃是舉一國之力集大成之作。《道藏》是唐朝皇帝集巨大的人力物力,搜集天下經典撰寫而成,其中記載醫術、陰陽家、方仙道術等。其中《道藏拳經》是唐三藏常用的攻擊手段,憑藉此拳法,上至古龍神將,下至八部金剛,唐三藏都有能戰之力。
②唐三藏冷靜聰敏,戰鬥經驗豐富。無論對手是誰,唐三藏從來都是當斷則斷,利用」心眼「,唐三藏能夠準確觀察到敵人的弱點,下手狠辣絕不留情。如若形勢不利,立即啟動《西遊第二守則》能跑則跑。
③唐三藏是西行小隊團體作戰重要一環。西遊小隊在西天取經的時候就形成了默契萬分的團體戰模式。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敖雪,加上後來的白狼,雖然團隊時有缺人,但是應對強敵的時候,相互配合發揮出了最大實力。以南海戰天界最強的三眼神將為例,作為人類挑戰神將的唐三藏堪堪擋住三眼的第一次攻擊。在三眼攻勢再次到來之際,沙悟淨持刀擋住,隨後唐三藏一拳打中三眼坐騎,三眼立足未穩,又被豬八戒偷襲受傷。三個小隊與三眼對攻竟佔了上風。
3、守護世間正道,唐三藏不懼生死
唐三藏縱然有渾身本事,以凡人之軀與天界眾神、大妖龍人一戰,仍然顯得不足。實力不足,意志來撐。唐三藏的意志是什麼,是守護世間正道,守護徒弟同伴。
西行取經的唐三藏遇妖殺妖,但是取經以後卻意志消沉,沒有幹勁。原因就是因為背叛悟空之後,他內心自責,意志消退。直到白狼帶著「奇經」出現,他從白狼身上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什麼。為了將世間陰陽平衡,為了找回失去的徒弟,他重新踏上還經之路,無論前途多麼坎坷,他都會無所畏懼。
結語
歷史上的唐三藏不是一個被抓了就喊徒弟的白嫩師傅,是真正經歷十七年風雨取回佛經的得道高僧。以此為藍本的《西行紀》塑造的便是如此硬漢,而且在《西行紀》中唐三藏實力仍有隱藏,在即將復更的新篇章,我們將在異世界看到唐三藏和他的西行小隊真正的實力。
本文原創:小黑黑。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