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不是偶然論,不是宿命論,也不是神造論,佛教是緣起論。緣起,就是揭示了事物的存在,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就是一切的存在都是一種條件關係,這種條件關係,它是相互影響的。
隨緣具體指的是什麼呢?我們一般人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多半取決於我們主觀的認識。我們會有什麼樣的認識,我們就會看到一個什麼樣的世界,然後我們在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事實上我們離不開我們的感覺,離不開我們的經驗,離不開我們的需要,離不開我們的判斷,所以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和處理,事實上是不客觀的,因為人會受到他的經驗的影響,所以現在在這些商業上,他們也是想盡辦法,想做好一件事情,如何發揮大家的智慧,避免墮到某一個人的這種經驗裡去。
隨緣,實際上就是要跳出你自己的感覺,具備一種理性的開放心態,去客觀的認識一切現象,隨緣不是隨我,就是要擺脫這種自我的主觀因素。隨緣它也不是一種被動的,比如說有什麼緣出現了,我就跟著什麼緣跑,人家叫你去打砸搶,你就去打砸搶,隨緣嘛,然後明天有人叫你去幹好事,那我去就幹好事兒吧,隨緣嘛,其實這恰恰不是隨緣,而是一種沒有智慧的表現。
隨緣,事實上讓你看清客觀的各種因素之後,然後做出的一種智慧的選擇。所以他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所以隨緣,對於我們每一個人都以影響很大,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能不能成功,我們在修行上能不能成就,我覺得隨緣的這種智慧,對我們每一個人都非常重要,我們可以說,不管是世間法的成就,還是出世間法的成就,事實上都離不開隨緣,都離不開對緣起的一個正確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