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臥虎藏龍》一個名叫江湖的地方 一部關於人心的故事

2020-12-13 悅圖者

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1999年開拍,2000年上映,不知不覺已有20年的時間,對於中國文化的神韻西方化的解讀,無人能出其右。中國古典文學,向來喜歡先交待結局,而真正要表現的是過程中的情緒和文學性。圖為葉錦添1999年9月2日拍攝的片場花絮,李安導演正在給章子怡導戲。

1999年,蜚聲國際的華人導演李安計劃拍攝他人生的第一部武俠片《臥虎藏龍》,正在物色女主角玉嬌龍的飾演者。這時,導演張藝謀將章子怡推薦給李安。(葉錦添/攝影)

章子怡的到來,讓李安很糾結。因為李安眼中的理想的玉嬌龍,是需要有著一種「外陰內陽」的氣質特質和精神特質,也就是外表很小姐範、長相楚楚動人、內心卻剛烈無比的那種類型。(葉錦添/攝影)

李安的猶豫不決,讓章子怡倍感沉重,因為塑造玉嬌龍這一角色的意義不同於章子怡以往參演的任何一部電影,這個角色如果成功的話,是可以由此拉開她躋身國際影壇的序幕的。(葉錦添/攝影)

重看一遍,愈發的敬佩李安導演。《臥虎藏龍》裡有一句經典臺詞:「江湖裡臥虎藏龍,人心裡又何嘗不是呢?」這句臺詞放在章子怡身上一點不為過。面對李安的質疑,她顯示出超強的耐力和韌性,她積極上進、表現得富有靈氣。

從小說到電影《臥虎藏龍》的變化不僅是文字到影像的,也是近代到現代的,還是大陸文化到臺灣文化,再轉至以好萊塢文化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過程,其中的變化耐人尋味。(葉錦添/攝影)

葉氏支祠即奎光堂,距今490多年的歷史。是南屏葉氏祭祀四是祖葉文圭公的祠堂。1999年李安導演,周潤發、章子怡、楊紫瓊主演的電影《臥虎藏龍》在次選景為劇中的雄遠鏢局內景地。

李安的《臥虎藏龍》,亦古亦白地講了一個名叫江湖的地方,談了一部關於人心的故事。 在這部電影當中,李慕白和俞秀蓮是撐場子的面子,玉嬌龍是裡子內想要訴的魂。

在這部電影當中,李慕白和俞秀蓮是撐場子的面子,玉嬌龍是裡子內想要訴的魂。所「臥」所「藏」皆是心底深處渴望自由,期待放縱的一場江湖夢。

李安的《臥虎藏龍》亦古亦白地講了一個名叫江湖的地方,談了一部關於人心的故事。

所有屬於江湖的故事,都與一個大俠相關,而臥虎藏龍裡,大俠的名字是李慕白。他是最傳統的俠客,忠孝悌義樣樣兼備,武藝超群心系蒼生,以一己之力維護江湖太平,他立身鼎鼎,聲名昭昭,因金盆洗手歸隱山林,贈青冥劍於貝勒爺,而引發後來的血雨腥風。

《葉錦添的創意美學 : 流形》 葉錦添著 新經典文化/新星出版社。本書是美學大師葉錦添三十餘年美學實踐和美學思考的整體呈現,集中談及他多年來在電影、舞臺、裝置、影像等各領域的傑出的藝術作品。從較早的大家熟知的影視作品《大明宮詞》《臥虎藏龍》《風聲》《1942》

相關焦點

  • 李安的《臥虎藏龍》裡,李慕白「臥」於人情,「藏」於世故
    2000年上映的《臥虎藏龍》,由著名的華人導演李安執導,這部電影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華語電影。李安用武俠類型片,讓華語電影得到奧斯卡和全球觀眾的認可,是件讓華語電影人值得驕傲的事情。
  • 必看佳片:《臥虎藏龍》——人在江湖,不由自主
    片名:《臥虎藏龍》導演:李安編劇:王度廬、王蕙玲主演:周潤發、楊紫瓊、章子怡、張震、鄭佩佩上映時間李慕白隱退江湖的舉動實際卻是惹來更多的江湖恩怨的故事。《臥虎藏龍》是一部吸納兩岸三地以及歐美電影大量資金與優秀人才的電影製作,因其在全球範圍內造成的巨大影響,成為中國電影進行本土與世界對話的典範文本。通過影片《臥虎藏龍》李安將武俠電影的俠義之風與西方的個性氣質相對完美地嫁接在一起,成功地融合了西方電影的審美標準和娛樂趣味。
  • 《臥虎藏龍》一部獨一無二的華語武俠電影
    《臥虎藏龍》是一部由兩岸三地與美國合拍的2000年華語武俠電影,由李安執導,周潤發、楊紫瓊、章子怡和張震主演,該片獲得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還有其他很多獎項和提名。這部電影是非常成功的華語武俠片,可以說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
  • 重溫《臥虎藏龍》看李安對武俠片的開拓和致意
    很多人都是後知後覺,在重溫影片後才看出《臥虎藏龍》真正要體現的味道,終於明白李安為何能憑藉此片在奧斯卡上大放異彩。美國電影理論家波布克曾說:對於成熟的導演,每一個視覺畫面上都有他的籤名。一、詩意武俠的創作來源李安拍攝《臥虎藏龍》的初衷很簡單,那就是圓兒時的武俠夢。在他心裡,武俠除了武打,應該還有意境。李安想拍出一部富有人文氣息的詩意武俠片,而在當時,港臺武俠片打造的武俠世界,極少能與真實情感和文化產生關聯,人們往往習慣將它停留在感官刺激的層次,無法提升。
  • 李安解讀電影《臥虎藏龍》,你真的看懂了嗎?
    《臥虎藏龍》是2000年的一部武俠動作電影,由李安執導,周潤發、楊紫瓊和章子怡等聯袂主演。影片於2000年7月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電影講述一代大俠李慕白有退出江湖之意,託付紅顏知己俞秀蓮將自己的青冥劍帶到京城,作為禮物送給貝勒爺收藏。這把有四百年歷史的古劍傷人無數,李慕白希望如此重大決斷能夠表明他離開江湖恩怨的決心。
  • 張藝謀的《英雄》與李安的《臥虎藏龍》區別在哪?
    在說區別之前,先說說相似的地方吧。《英雄》和《臥虎藏龍》都是古裝武俠電影。都是預備推向國際市場的電影。一樣是明星雲集,當然可能《英雄》的明星效應更多些。同樣是反映盛唐並今天日本美學的作品。好了,說完相同的地方,再來說不同的地方:縱觀李安導演的電影,他似乎更擅長於情感和家文化的表達,而張藝謀,可能因為是美術攝影出身,所以對色彩、構圖則更為注重,從《紅高粱》到《大紅燈籠高高掛》,再到《英雄》,可以看出他對色彩的執著,大面積色塊的運用以及撞色等,是他電影的常態。
  • 想當年|《臥虎藏龍》20年:江湖有夢,夢不由人
    編者按:這裡是一個懷舊劇場。讓李安成就李安的絕不止一部《臥虎藏龍》,但是讓李安成為大眾心目中「華人之光」的,一定和這部電影有關。《臥虎藏龍》橫空出世的時候,「龍虎」都既沒臥也沒藏,奔騰吟嘯地從華語到世界的影壇都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李安《臥虎藏龍》影評
    影片是李安導演的一部古裝武俠片,在影片中,導演探討了父權、俠客、情慾、自由等面向的問題。 中國一直是一個父權籠罩一切的社會,在李安的所有中國電影中,一直有著父權的背景,在《色戒》中,王佳芝對易先生所說的「快走」,李安視為父權社會的崩塌。
  • 《臥虎藏龍》只是給外國人看的武俠片?
    唯美文藝的武俠世界本期筆者分享電影《臥虎藏龍》。該影片2000年的一部武俠動作電影,由李安執導,周潤發、楊紫瓊和章子怡等聯袂主演。於2000年7月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影片不同人物不同故事的思考共鳴極為出色。細細想來,對於人性、命運、情感的探究無一不包容在其中。影片是一部很質樸的武俠片,從劇情發展上既沒有很「武」,也沒有很「俠」,卻反而有些文藝範。這樣的風格。很有李安早年那些講中西文化衝突的風格。綜合來說,就是文化是中式的表現形式是西式的。
  • 臥虎藏龍:當年沒看懂的李安經典電影,其實一個字就可以概括
    臥虎藏龍:當年沒看懂的李安經典電影,其實一個字就可以概括《臥虎藏龍》是李安導演的作品,於2000年上映,主演是著名的演員周潤發、章子怡、楊紫瓊、張震聯合主演。作為首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還獲得了奧斯卡其他四大獎項。
  • 李安:眼中的飲食男女,心底的臥虎藏龍
    他導演的首部英語故事片改編自簡·奧斯汀的《理智與情感》(1995),緊隨其後的是美國郊區乏味陰暗家庭生活的喜劇故事《冰風暴》(1997),和關於美國內戰的《與魔鬼共騎》(1999)。中文電影《色·戒》(2007)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的諜戰片,《製造伍德斯託克》(2009)圍繞著名的1969年搖滾音樂會而展開。
  • 翻出了這部19年前的電影,《臥虎藏龍》才是真正的江湖
    關於《臥虎藏龍》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海外上映時,影片的名字是《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趴著的虎,藏起來的龍),我是不敢想像當老外看到這個名字時,會是什麼表情。《臥虎藏龍》是由李安指導,周潤發,楊紫瓊以及章子怡主演的武俠動作電影,作為章子怡出演的第二部重量級電影,我在了解了一些關於電影之外的故事後,今天又回味了一遍,的確,相比於已經成名在外的發哥與楊紫瓊,章子怡在電影中的表現,稚嫩又青澀。
  • 張藝謀《英雄》拍得不比李安《臥虎藏龍》差,為何拿不了奧斯卡?
    但是最終李安的《臥虎藏龍》拿下了奧斯卡,張藝謀的《英雄》卻在奧斯卡鎩羽而歸。玉嬌龍在電影裡,像一個倔強的孩子,父母的話不聽,師傅的話不聽,李慕白的話也不聽,不撞到南牆就一定要在江湖的路上闖下去。
  • 李連杰終推掉了片約,李安的無奈換上周潤發頂替,卻成就一部經典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皮皮電影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時光荏苒,今年已經是李安武俠神作《臥虎藏龍》上映20周年了,回頭再看這部電影的輝煌一、王度廬原著小說借江湖恩怨講述一個悲劇愛情故事,揭露封建禮教的禍害本質王度廬是民國時期武俠小說家,現代武俠的祖師爺,與李壽民、宮白羽、鄭證因、朱貞木四位並稱「北派五大家」。以擅寫悲情文風武俠小說著稱,被稱為「悲劇俠情派」。
  • 章子怡最大的錯誤,就是選擇了《臥虎藏龍》
    20歲那一年,又遇到了李安的《臥虎藏龍》,一舉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其後,《十面埋伏》、《2046》《藝伎回憶錄》,章子怡的人生,如同開了掛一樣,奔走在一個又一個國際獎項間。在我看來影片最出彩的地方,不僅在於濃鬱東方色彩的寫意江湖,更在於人物內心世界的情感刻畫。
  • 《臥虎藏龍》:一個中國人曾經寄託情感及夢想的世界
    就是李安的這部影片《臥虎藏龍》。改編自臺灣武俠小說王度廬著名的同名悲情武俠小說,描述了兩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和一段游離於廟堂與江湖之間的快意恩仇。從故事內容來看,《臥虎藏龍》是一部地道的武俠電影,全片的布景中充滿了各種中國符號:從建築上看,有韻味十足的皖南古村落,也有氣勢恢宏的京城建築群;從地理上看,有翻滾的竹海,有蒼茫的新疆沙漠,有雲蒸霞蔚的武當山;從民俗上看,有街頭賣藝,有婚嫁迎娶
  • 《臥虎藏龍》:人心多變,天地隨緣,刀劍藏情,心誠則靈
    作為一部比較成功的文化武俠影片,《臥虎藏龍》不僅好看而且耐看。在這部影片拍攝之初,導演李安就給影片定位為:「豐富的文化,有別於傳統的武俠片」。影片看上去似乎還是江湖恩怨、英雄兒女情長等故事情節,但是導演李安卻將文戲武唱,讓觀眾在一種熟悉的情節中體驗不一樣的武俠文化。
  • 李安《臥虎藏龍》軼事:章子怡如何變成玉嬌龍的?
    彼時的章子怡,才拍過一部片子。經驗太少,能力也未得到業界的完全認可。而《臥虎藏龍》中的玉嬌龍,是整部電影的靈魂人物,對片子的影響至關重要。李安不可能做沒有把握的事。《臥虎藏龍》拍攝自始至終,李安從不給她鼓勵和擁抱。並且,還不停地面試別的人選。一點兒也不考慮章子怡的感受。在極度的壓抑和不被肯定中,章子怡憋著一口氣拍完了這部戲。
  • 《臥虎藏龍》最大遺憾是把王度廬「金庸化」
    不過,許多人對他上一次揚名奧斯卡的作品《臥虎藏龍》更銘記於心。近期,一部關於《臥虎藏龍》原小說作者王度廬的《王度廬評傳》正式問世。上海東方早報記者採訪了這部評傳的作者,同時也是王度廬先生的學生徐斯年教授。從他的觀點和角度,剖析了當初李安改編《臥虎藏龍》的成敗得失。  東方早報:您覺得李安在《臥虎藏龍》的改編中,做得最成功的是什麼?
  • 李安《臥虎藏龍》將拍續集 甄子丹透露接棒周潤發
    據報導,以「打」聞名的甄子丹大有機會接周潤發的棒搭檔楊紫瓊在大銀幕上演繹愛情故事,打得又愛得。《臥虎藏龍》即將開拍續集,子丹獲邀出演男主角,且瞄準報名參加明年奧斯卡。子丹以5000萬片酬之餘,分分鐘可以角逐奧斯卡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