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遊,一路趕到連雲港,跟那裡曾在東北上過初中的老同學(xiao讀二升,同學)「拉(說,聊天,嘮嗑)」起了東北吉林市他的第二故鄉,以及初中同學時代「老鼻子(很多)」的那些「好玩的」逗趣的事兒。雖然老同學是不太能說上來東北話的,但是卻能聽得懂所有,所以見面後我多用東北話與其交流,以勾起他對東北的記憶。故此,本次遊記用東北話交待則個。
一「學起(xiao讀二升,說起,向別人介紹)」連雲港「那嘎噠(一塊地)」地境,顧名思義,「可不咋地(就是)」應該是連接著雲彩的「那啥(那什麼,那樣)」一個海港城吧,「估摸(以為)」是因那山老高了而且還那啥連接了天上雲而得名。
「說實際的(其實)」,雲臺山「靠著(坐落)」在江蘇北部,是全省最高的一座山峰,屹立在黃海雲端之濱,對岸是連島山,兩山之間有個小港,是可以「擱那(在那裡)」「突魯(泛指物品較滑溜,沒有抓住;順口說出;鼓起)」出的海岸線上停靠船舶的海港,「俺們(我們)」就以兩座山名的頭一個字取名為連雲港,其古稱海州,面朝連島,背倚雲臺山。連雲港是座美麗的沿海城市,更因其有陸路、海路及大面積的海岸線,讓「銀(人)」「可勁地(使勁,盡夠地)」「瞅(看,觀瞧)」那大海,可以下海「洗澡(遊泳」),而且還有「海了(非常多)」可「邪呼(厲害,少見)」的海鮮產品,如「嘎啦(蛤蜊,貝殼類)」、「蝦爬字(子,讀zhi)(尿蝦、皮皮蝦)」等等「老鼻子(很多)」了,一點兒不「扒瞎(說謊話)」,一點兒不「淶旋(特別誇張、不著邊際的講說)」,「那嘎噠」的海鮮可鮮了,可勁「造(吃,原山東話)」,還「不帶(不會,不能)」「汆稀(拉稀,拉肚子)」地呢,「乾巴楞子(光是,只是)」吃海鮮你都沒個吃飽的時候。那真是個好「地上(地方)」,咱全國「樂意(願意)」呆的宜居城市,並擁有舉國聞名的是遊覽地——花果山,老毛猴「呆(居住生活)」的「地上」。
哈哈,哈哈。在當時與同學一起學說著東北土話,並在這寫作之夜,東北人寫著東北話,樂得自己都「沒著沒落(似在天上,不知如何是好)」,「虎了巴幾(不管三七二一)」地將東北話都給「抖擻」出去了。不知道看官您看懂並讀出來那東北音否,反正,笑的自己實在是寫不下去了,下文還是回歸正常文字寫作方式吧。
30多多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同學都是奔6的人啦。這麼多年後的相聚,相互問候,回憶孩提童真往事,祝福保持健康,快樂生活。我讓在異地的這位老同學用手機微信與我們家鄉的同學們視頻見面問候時,他聲音已經開始哽咽了,眼淚就在眼圈裡含著,表示非常思念吉林市,並歡迎同學們來連雲港玩。這一行串聯了好多個同班同學,將同學們的心又凝聚在了一起,繼續相伴走人生。
第二天,我獨自去登花果山,即雲臺山,這裡豈能放過,那是小時候就想探究的地方。說是第一高山,其實雲臺山只有海拔660米,但山路陡峭。上山有擺渡車,有索道,徒步到山腳下輔道太長,耗費體力和時間,但對於我這驢來講,不在話下。
登起山來,山勢和風景還是引人入勝的,一段段各有景致,但離你希望親眼看到的水簾洞卻還要更上一道山。
說起這「花果山」,明代吳承恩在《西遊記》中寫道:「海外有一國土,名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真箇好山……,四季好花常開,八節仙果不絕。」小說記載,花果山在大海裡,與大陸隔絕而連雲港花果山,卻是在陸地上,離海20公裡左右。怎麼回事?從周朝開始,連雲港花果山一直被海水包圍,一直到清朝康熙50年,海水才退下去,記載,「康熙四十年(1702年),雲臺山與海州大陸渡口漸塞,至五十年,忽成陸地。」
據當地人介紹,花果山還有一說:因花果山是一海島,所以在走投無路時,梁山好漢們退守佔據花果山,易守難攻。但在堅持了很久後,還是有點「彈盡糧絕」,最後不得不被「招安」。
花果山是雲臺山的一個支脈,雲臺山是主峰。再登,有猴子成群地出現了,有花果,有猴,這才是花果山該有的人物嘛。再上,有孫大聖石猴雕在注視著你了。但這石猴雕刻的有意義卻有些不妥,因為在書裡記載著花果山有一石猴,即在該山上的石猴應該還是野猴,是還未去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前的、未被開化的猴才對勁,不該是隨唐僧取經的孫猴孫悟空形象嘛。一切自有其說啦,此雕刻也許是為了讓人至此即可想起孫猴的山寨花果山吧。
終於來到水簾洞前,一下清涼許多。只見洞口寬大,飛瀑直下,正正地在水簾洞上方掛起了一副門帘子。隨著湧動的人潮,進洞內觀瞧,總還是完整了小時候對《西遊記》裡水簾洞的想像,情景基本一致。洞內很深,很長,足可以容納「猴子」們在此盤踞了,而且山上花果滿山,簡直就是一處世外桃源呀。當登上水簾洞上邊時,卻沒發現水的來源,難不是水簾洞之水天上來?或……
天宮作美,今天早上陽光,但山區風雲多變,此時天陰起來並下起細雨。此地並非雲臺山之巔,所以繼續登山,在最後一段登頂途中出現大霧,風借山勢,雲借風力,飄過雲臺山山脊,形成雲流,完全看不到山腰下的景色,我已經是在雲裡霧裡了。到達山頂玉女峰時霧更大,閒雲加廟影,真的好似來到了仙境,可以踏雲直上重霄九。對雲臺山,李白有詩云:「明日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蘇軾有詩曰:「鬱郁蒼梧海上山,蓬萊方丈有無間。」雲臺山真不愧為「海內四大名靈」之一。
連雲港,還有海濱及更多風景區,現代化大城市的風採自不必我去贅述,留下些「念想(惦念)」,只待為以後再來此觀光做為理由吧。
時間緊張,下午再出發離開江蘇趕往山東臨沂。
祝福連雲港和連雲港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