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終有一死,但誰能有文天祥這樣的覺悟?大多數人都害怕死亡,在面臨死亡時很少有人能做到面不改色,平淡如水。但歷史上不乏這樣在死亡面前仍然保持淡定的英雄,中外都是如此。
當年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為了革命英勇就義,大喊"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文天祥也留下了如此的千古名句。
伊拉克也有這樣一位梟雄,他在臨行前不肯吃飯,但仍然有心情抽菸和睡覺,儘管到最後獄卒拒絕了他。他說自己並不懼怕死亡,這就是英雄的豁達胸襟吧,不把死亡放在眼裡。他就是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
涉足政壇薩達姆全名薩達姆·海珊,於1937年出生於伊拉克奧賈村。薩達姆從小就非常關注國事政治,19歲的時候就積極投身政治運動。他對政治很有自己的一套見解,從小就顯現出很強的獨立思考能力。
1957年,薩達姆二十歲,年僅二十歲的他在接觸了一段時間的時事之後,慢慢有了自己的態度和觀點,對如何解決社會問題有自己的一套方案,他加入了社會復興黨,當時的社會復興黨是左傾主義。
時隔一年,年僅二十一歲的他就參與了刺殺費薩爾二世國王的行動。行動成功,國王被刺身亡。隨之而來的是伊拉克君主體制的滅亡。又一年之後,年輕的薩達姆又參與了刺殺時任伊拉克領導人的卡塞姆總理的行動。
當時卡塞姆實行獨裁統治,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在行動中,勇敢的薩達姆只有腿上中了一顆子彈。危機之下,他當機立斷,親手用匕首挑開自己腿上的傷口取出子彈,改容易貌,逃出了巴格達。
而卡塞姆身上則中了好幾顆子彈。從這其中我們可以看出,薩達姆是一個非常聰明,也非常勇敢的人。才二十歲的年紀就經歷了如此的大事。
後來薩達姆一直流浪在外,先逃去了敘利亞,後來又去了埃及。直到1963年,復興黨發動政變,薩達姆被處決,薩達姆才能夠回到伊拉克並擔任職位。
此時的薩達姆26歲,他選擇進入巴格達大學法律系攻讀。當時的薩達姆正是年輕氣盛,眼裡容不下沙子,看到社會問題便心懷不平。
當時薩達姆加入的復興黨,上層存在很嚴重的腐敗現象,薩達姆看不慣,因此得罪了上層,常常面臨生命危險。
這也導致黨內不團結,這一年復興黨上任僅九個月,就被阿里夫推翻了,薩達姆又過上了逃亡的生活。但沒多久,他就被捕入獄了。入獄兩年之後他在復興黨內部成員的幫助下成功越獄。
淪為俘虜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正是整個世界都動蕩不安的年代。
越獄之後的薩達姆開始逐步接管復興黨的權力。早在1963年復興黨掌權時薩達姆就已經開始掌管黨內勢力了。雖然1964年他被捕入獄,但在獄中他仍然掌握著復興黨的動向,到他1967年出獄,他已經成為了復興黨第二大重要的領導人物。
1968年,阿拉伯的復興社會黨推翻了伊拉克政權,並在清除掉其他勢力後將權力交給了巴克爾,並且讓薩達姆負責內部的安全事務。到1972年時,薩達姆要求晉升為軍隊將軍,開始掌管軍隊。此時的薩達姆已經成為了伊拉克的實際控制者。
薩達姆控制了伊拉克的軍隊之後,表現出了反美的立場。他的這種立場在他1979年就任總統之後表現得更為明顯。
薩達姆在位期間經常對外發動戰爭,例如對伊朗、對科威特。伊拉克已經對世界和平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甚至遭到了美國的懲罰和聯合國安理會的警告。
世界各國也對薩達姆表示不滿,自2003年開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美國、西班牙法國等國家,都強烈要求薩達姆下臺,他們認為薩達姆有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危險。任何國家都不想讓自己國家處於危險之中。
但伊拉克領導層並沒有同意這些國家的提議。2003年,美國發動了伊拉克戰爭。美軍不僅擊斃了薩達姆的兩個兒子,還宣布薩達姆成為戰俘。2003年12月14日,薩達姆被俘,2006年11月5日,薩達姆被判處絞刑。
最後的平靜一般死刑犯行刑前提的要求大多都會被努力滿足,古時候的人臨刑前還會有送行飯,好酒好肉準備上,讓死刑犯第二天黃泉路上走好。
薩達姆臨刑前,心情非常平靜,他甚至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和最後的願望。臨刑前的一天,他是怎麼度過的呢?
薩達姆沒有大吃一頓,而是選擇了絕食。他並不是因為過分恐懼吃不下飯,而是他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憤怒,來最後維護自己的尊嚴。
他最後的願望也非常簡單,就是能夠好好睡一覺,再抽根煙。
薩達姆大半生都活躍在政治舞臺上,做了不少大事,一直在公眾視野中,他想好好睡一覺,就是想在行刑那天能有個好的精神狀態,不能沒精打採,要讓全世界人民看著他衣著整潔,有精氣神地上路。
但就這麼一個小小的要求都被看守他的人拒絕了。他們不讓薩達姆睡覺的原因是怕薩達姆一覺睡過去就醒不過來了,讓第二天的行刑出現意外。他們還指著那邊的刑具跟他說,明天你可以盡情的睡了。
甚至薩達姆最後抽根煙的要求都被拒絕了。
薩達姆臨刑前,別人問他還有沒有什麼要說的,怕不怕死。薩達姆非常淡然,他平靜地回答,他是一個戰士,當他第一次拿起槍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必然有一天會死,他也沒有什麼未了的遺憾,他甚至沒有戴上頭套,就那麼平靜地接受自己的命運,擁抱死亡。
薩達姆生在動亂的年代,一生參與了不少大事,也參與了不少戰爭,功過自有歷史去評判。但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即便是面對死亡,他也毫不懼怕,那種淡然,那種平靜,那種看透生死的平和,還有身為一個戰士的勇猛與剛毅。
這就是一代梟雄,是值得載入史冊的傳奇人物。不管他有沒有將一片丹心照汗青,但他真正想明白了那句"人生自古誰無死"。這種豁達實在令人動容
▼▼▼推薦好物(點擊文字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