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貝多,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交匯處的一個島國。430多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相當於北京市海澱區的大小,人口不到30萬,與北京市的回龍觀社區常住人口大致相當。每天來自地球各個角落的人們,來到這裡休閒,度假,購,甚至舉辦婚禮。充沛的陽光,湛藍的海水,柔軟的沙灘,奇妙的美食以及奔放和熱情,加勒比島國上散發出獨特迷人的魅力。
2013年9月18日雨過天晴,巴貝多總理先生在總理府接受了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的專訪,說「非常歡迎你們來到巴貝多,巴貝多是個加勒比海,一個很小的島嶼,遠遠小於中國,只有166平方英裡,人口大約28萬。巴貝多1627年起由英國管轄。直到1966年,我們一直都是英屬殖民地,我們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歷史,只有47年左右。我們國家沒有山川,我們的最高海拔只有1110英尺。我們國家從所有角度來看都很宜人,海灘之美麗可以與任何國家比美,人民之可愛可以與任何國家比美」。
水本身就承載著記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之前,他就在那兒了,等我們死了,他還在那兒。巴希巴海灘具有著特殊的重要性,每個人都對他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共鳴。它位於巴貝多島的最東端和非洲大陸之間只隔著茫茫無際的大海。巴貝多是一種暗藏危機的美,剝開美麗的外表,你會看到一段醜陋不堪的歷史。我儘量樂觀地去看待這段歷史,我想人們還是能從醜陋中發現美。科爾曼所說的醜陋的歷史,指的是巴貝多長達400年的被殖民統治時期。16世紀以前,島上只有少量的印第安人居住。1518年,大航海時代的西班牙人來到島上,他們看到全島遍布野生的無花果樹,藤蔓上長著許多須子,酷是男人的鬍鬚,就把這裡叫做「巴貝多」,17世紀英國佔領的島嶼,並從西非販來大批黑奴,開闢種植園。直到1966年,巴貝多宣布獨立,成為大英國協成員國。每個周三的中午,哈羅德就會跟老夥伴們一起,換上漂亮的老式軍服和皮靴,準備每周一次的換崗儀式。這是殖民時期英國駐軍,每天都要舉行的一項重要儀式,巴貝多獨立之後,這項活動就被取消了。兩年前巴貝多政府決定恢復這個傳統,並使它成為一項廣受歡迎的旅遊活動。
被大海包圍的巴貝多,有著101公裡的長的海岸線,風平浪靜的加勒比海,是天然的海水浴場。海邊,絕大部分地方,都被柔軟的沙灘覆蓋,這些公共沙灘,任何人都可以盡情享受,這也是每年數以百萬計的遊客,來這裡度假的重要原因。而舉辦一場天然浪漫,充滿純正,加勒比海島國情調的婚禮,這是許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願望。
巴巴多最為奇特壯觀的景致,憑藉身體兩側兩條長長的魚鰭,飛魚可以輕鬆地躍出水面,甚至可以飛翔數10米遠。而飛魚也是巴貝多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食,因此在巴貝多,捕撈飛魚是一項古老而又傳統的職業。「六個男人」,巴貝多西北部的最著名的漁村。周日的上午,村裡格外寧靜,大多數人都在教堂祈禱。巴貝多95%以上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大大小小的教堂隨處可見,在聖潔優美的唱詩聲中,信徒們奉獻著自己的前程。 這是一個與大海密不可分的民族,巴貝多國旗的設計,兩側的藍色豎條分別代表著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中間的黃色豎條,代表巴貝多的海灘,三叉戟象徵希臘神話中的海神波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