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當場將遊客嚇得尿溼一片,野生老虎是母系傳承制

2020-08-14 因果團圓

倫滕波爾老虎保護區連續劇6:嚇尿第一虎,以及太后的接班人——正午!

我來繼續填坑,更新野生老虎故事!

倫滕波爾老虎保護區湖區風景

被老虎嚇尿的人

40年前的印度窮困潦倒一片,寒酸是唯一可能的濃縮概括。輪騰堡國家公園卻不一樣,這裡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期,成為印度第一個準備靠賣票收錢,然後帶遊客去看老虎的地方。

彼時,沒有規則,也沒有限制,甚至可以下車去公園裡拍照和探險,當然前提是你不害怕老虎這種猛獸······

大鬍子哥和法特赫先生成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們白天開著吉普車追蹤老虎,晚上就睡在保護區內的城牆遺址,與虎為鄰10年,把對老虎的愛變成了終身事業。

1983年,大鬍子哥開著吉普車帶了2個老太太去輪騰堡旅行,那算是他的高種姓朋友,一隻叫做Nasty的母老虎再次出名。

法塔赫和大鬍子哥

Nasty可翻譯為惡毒女,哈哈,這隻母老虎猶如幽靈一般,她可是有過攻擊人類前科的老虎,當草叢中沙沙作響,沒有任何示警的情況下,惡毒女曾數次跳出草叢,對著來人咆哮攻擊,嚇得人頭髮倒豎,汗水溼身。

大鬍子哥這次又重複了老劇情,他將兩位女士安排妥當,讓她們坐在吉普車高大的後座裡,手裡拿著相機,旁邊還放有水瓶,算是非常貼心的照料了。

吉普車緩緩靠近了茂密的草叢邊,靜悄悄的什麼也看不見,車上的人正在體會大自然的寧靜,突然間草叢在右側有了波動,緊接著就是一聲巨大而兇猛的咆哮,吼吼,聲音貫穿了3個人的耳膜,而母老虎距離吉普車只有一兩米,沒有任何前兆的老虎攻擊,一切都在電光火石之間。

大鬍子哥「經驗老到」,很快從車上站起來和老虎對喊,還夾帶著各種不知名的肢體動作,隨著大鬍子哥一通賣力地操作,母老虎退縮了,消失不見於草叢。

用傑裡科客串下惡毒女

但是,後面車座上的2位老婦人嚇壞了,她們作為女性度過了極度驚恐的時刻,尖叫聲停止了,身體還在發抖,其中一位女士還無法控制膀胱 ,讓吉普車上有了異味,是的,這女人嚇尿了。

前面班達伽系列裡,我寫過虎王查吉爾將一位男遊客嚇得尿褲子的事跡,那是在90年代,這個惡毒女看來是嚇尿第一「虎」了,哈哈。

後面坐的兩位女人開始了埋怨,作為印度的高種姓丟面子可是大事,她們大聲咒罵著鬍子哥,歇斯底裡的發洩著情緒······大鬍子哥趕緊發動了車子,並飛一般的逃回了基地。

「她們再也不會和我 一起旅行了。」大鬍子哥失望的寫到。 也不知道老虎個體為什麼會在行為上差別甚大?遺憾的是,1983年雨季後,惡毒女再也沒有出現過,或許她太容易靠近人類,被盜獵了。。。。(提醒下:大鬍子哥有過失敗的婚姻史,離婚後的大鬍子哥貌似東邊不亮西邊了,對印度自然生態的保護和推廣讓他聞名於世界。)

太后的小女兒——正午。

帕德梅尼=太后在前面幾集已經介紹過了,他是法塔赫先生用自己大女兒的名字命名的。

法塔赫給野生老虎起名

太后在1982年消失前留下了3窩虎崽,分別是:

1975年之前第一窩:2隻幼崽,1雄1雌,名字未知。

1977年生下第二窩:5隻,3雄2雌,存活了4隻,其中貴婦人夭折了。

雄性虎崽名字分別為:Akbar=阿卡巴爾,Babur=巴布爾 , Hamir=哈密爾。

2隻雌性幼崽為:Laxmi=拉克希米, Begum=貴夫人。

1979年生下第三窩:2隻,2雄1雌,雄性幼崽叫塗鴉和皮克,雌性叫Noon,其他後代未知,虎爸可能就是我在第三章裡提到的虎王——細條紋。

輪騰三大湖區,黃圈=帕達姆湖>紅圈=拉傑邦湖>黑圈=馬利克湖

努=Noon=正午,母虎,出生於1979年,這名字是大鬍子哥起的,因為這隻母虎在正午時分很活躍,所以得名。

正午有個姐姐,比她大兩歲,就是上面的拉克什米,拉克什米母虎在獨立後分割了母親的一部分湖區領地,經常在帕達姆湖區出沒,還參與拍攝了紀錄片《虎域》,另一個名字叫Links=連環=拉克什米,她與年老的太后母親分享了數年的湖區領地所有權。

但1983-1984年一切都變了,小妹正午獨立並成年了,在兩姐妹不斷掐架的過程中,正午是更厲害的一方,拉克什米失去了湖區的主導權,領地基本被壓縮在2號區,只有偶爾還會出現在帕達姆湖區,來勾引正午的「正牌」老公——成吉思汗

湖區基本在3區,2號區的北部領地接近帕達姆湖

正午的捕獵絕招:

前文中說到虎王成吉思汗教授老婆,如何在湖區領地進行高效率的獵殺!

這個老婆指的就是正午,她學會了成吉思汗雄虎的捕獵戰術,充分利用水源和地理優勢,一次次的突襲獸群,讓湖邊的動物們哀鴻一片。正午,她除了師從老公,還有自己的兩個絕招:

1、裝死:她會在樹林中四腳朝天的放鬆睡覺,一動不動的姿勢保持很久,讓那些樹上喜歡大喊大叫的葉猴們放鬆警惕,然後猴子們叫喊的累了,就會放心地下樹活動,一段時間的測試後,猴子會以為老虎真的睡著了,於是它們就會疏忽大意,無意識的接近猛獸,直到三五米的距離時,母老虎就會突然暴起,以飛撲的姿勢抓住驚呆的葉猴,嘖嘖,正午這娘兒們的心機真可怕啊。

2、觀天:這是啥招數啊,嘿嘿,叢林世界很複雜啊,生存經驗還得靠外力幫助,有一次,正午正在狩獵中,但她抬頭看到了一群禿鷲在空中盤旋,後來禿鷲群向湖區邊的方向俯衝,接下來,正午就跟隨著禿鷲俯衝降落的位置小跑了起來,從一個湖邊跑到另一個湖邊,直到她看見了一隻水鹿的屍體,上面是密密麻麻的禿鷹和尖叫。

正午勇猛的衝擊趕走了禿鷲們,不幸的是,沒剩下多少肉了,估計不太夠老虎的飯量······


上一章:


參考資料:《Living With Tigers》——Valmik Thapar,博物學家「大鬍子哥」著。

認識生態系統的美麗功能,走進野生老虎的生活世界!

希望關心自然環境和動物福利的人嘴下留情,手下留情,別吃野生動物,別買皮草等野生動物製品!

【輪騰堡老虎連續劇】等連載系列,屬於野生虎紀實故事和生態介紹,均參照老虎保護區的實時動態創作!

作者:因果團圓

如果需要看保護區的視頻和紀錄片,可以去B站的因果團圓同名專欄裡找連結,或者搜索保護區,老虎編號查找。

未完待續。。。。。

如果您喜歡這些內容,歡迎您關注,留言,轉發!

相關焦點

  • 在倫騰波爾國家公園,野生老虎當場把遊客嚇尿了
    倫滕波爾老虎保護區連續劇6:嚇尿第一虎,以及太后的接班人——正午!我來繼續填坑,更新野生老虎故事!倫滕波爾老虎保護區湖區風景被老虎嚇尿的人40年前的印度窮困潦倒一片,寒酸是唯一可能的濃縮概括輪騰堡國家公園卻不一樣,這裡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期,成為印度第一個準備靠賣票收錢,然後帶遊客去看老虎的地方。
  • 野生動物園老虎襲擊遊客 一人被咬死(圖)
    13日下午13時許,剛剛參加完高考,來自渭南市合陽縣的張成成(化名),被父親領到西安逛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時,意外誤入虎區,父子倆遭猛虎襲擊,兒子被及時營救虎口脫險,父親當場被群虎咬死,留給張成成一生的喪父之痛!據秦嶺野生動物園營銷策劃部負責人焦聰玲介紹,該園共有48隻老虎,其中44隻東北虎,4隻孟加拉白虎,大多為園內人工繁殖。13日虎區內放養有5隻老虎。
  • 一出場就嚇退一群老虎,一頭老虎當場被嚇趴!
    一出場就嚇退一群老虎,一頭老虎當場被嚇趴!在動物界,兇猛的老虎讓其它動物望而生畏,即使是兇猛的獅子也經常會敗給老虎,但是老虎在面對比自己更強的同類時,也會變得非常慫,只見視頻中一隻體型龐大的老虎從鐵門中走進來。
  • 到底還要讓幾個女遊客被老虎咬死?
    7月23日下午,有市民爆料稱,在北京延慶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內,兩名女遊客在猛獸區下車後,被老虎襲擊,造成1死1傷。對此,相關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在第一時間對事件原因進行調查。(見7月24日的央廣網)  這起悲劇是由於遊客私自下車,受到老虎攻擊而造成的。也就是說,這是遊客沒有遵守動物園的管理規定、防範意識差造成的意外事故。言外之意,好像都是遊客的錯,但我認為,遊客一下車就會遭到老虎的襲擊,這麼危險的地方為什麼沒有相關監管與防範呢?  也許有人說,動物園每天都在廣播,都在提醒遊客不許私自下車,可是有的遊客就是不聽。
  • 老虎說:野生動物園內遇到下車的遊客怎麼辦,在線等挺急的!
    野生動物園內遇到下車的遊客我該怎麼辦?默默走開嗎?這好像太不老虎了!
  • 與老虎同床,還是野生的,有種!
    保護野生動物勢在必行。多年的積累與學習,讓《虎兄虎弟》從歷史背景、環境取材到情感細節都拿捏得合理而到位。《虎兄虎弟》講述了20世紀20年代背景下的法屬殖民地印度支那,在支那的叢林中有一片被遺棄的神廟,有兩隻野生大老虎在這裡相遇,並生下了兩隻小老虎,哥哥戈莫和弟弟桑哈。
  • 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老虎一定要殺死?真實意圖是那樣!
    ,我們記憶猶新的就是發生在2016年7月的「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老虎吃人」事件,當時遊客在野生動物園內違規下車,結果遭到老虎攻擊,造成一死一傷的慘劇。老虎作為野生動物,本該生活在自然棲息地之中,我們將老虎關在動物園中本來就是違反自然規律、有違動物道德的行為。關在動物園中的老虎依然具有野性,而且殺傷力十足,動物園方做了隔離和保護措施,並且警告遊客不要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但是有的人明知道危險,卻偏偏要以身犯險,純屬作死。所以自己違規,結果被老虎咬傷甚至致死,老虎沒有錯,不應該受到懲罰。
  • 宋佳和老虎同床拍戲,全程嚇得不輕,網友質疑:老虎吃了安眠藥?
    一開始看到宋佳拍攝這部新電影的一些花絮時,確實也是被她的這部電影花絮給嚇到了。宋佳與老虎同床拍戲,嚇得不輕在媒體曝光出來的宋佳新電影的拍攝花絮中,其實我們可以看到,有一隻老虎正躺在床上面,一動不動。而在拍攝的花絮中,我們還可以看到老虎的旁邊其實還躺著一個女生。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是看不清這個女生的臉,所以不知道這個是宋佳。然而就是花絮中的這一幕,確實是讓我們嚇了一跳。
  • 【老虎的錯人的錯?】還原女遊客遭老虎襲擊事件!
    對於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23日的老虎傷人事件,輿論聲討聲浪一致指向「任性」下車的遊客。
  • 遊客野生動物園多次下車 警方:老虎不是吃素的
    過去的這一年裡,多次引發輿論熱議的動物當屬老虎,而且是野生動物園的老虎。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老虎咬人、寧波雅戈爾動物園老虎咬人……就在3月19日,網友爆料稱,在北京大興野生動物園內,一名男子帶著至少3個孩子在野生動物園內多次下車,特別是當工作人員在園內水禽區勸阻後,一家人在猛獸區再次下車。幸運的是,由於自駕區設有壕溝,老虎沒有咬到他們,這一家大小逃過一劫。不幸的是,多次血與生命的教訓,還沒有令他們重視規則。
  • 遊客被指撿石子砸老虎 北京野生動物園待核實
    遊客被指撿石子砸老虎  網友發視頻曝光 遊客不文明行為遭質疑 北京野生動物園回應稱正在核實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他在位於大興的北京野生動物園遊玩時,看見幾名遊客不時從地上撿起石子,向園區內老虎扔去。
  • 泰森號稱是最能打的人,曾被老虎嚇,中國此人偏敢與老虎叫板
    泰森號稱是天下最能打的人,曾被老虎撲倒在地。不過,該老虎是泰森自己豢養的,從沒長牙吃奶時就開始豢養了。也不知怎麼,也許是想捉弄主人,又也許是想和主人玩耍,突然從後面跳起將泰森撲倒了。泰森不敢輕舉妄動,靜靜地趴住,裝死。等老虎鬆開了,這才爬起來,象安撫小孩子一樣安撫它。終於,有驚無險地躲過了一劫。
  • 美國:買個老虎玩比領養貓咪還容易,野生動物商業化有助繁衍?
    有一次和在美國留學的朋友聊天,聊到了美國富人把老虎當寵物養的事情,我覺得十分詫異,危險不危險的暫且不談,老虎在全世界都快瀕臨滅絕了,在美國怎麼還能當寵物養呢?繼續深入聊了一會兒和查閱了一些資料,可把我給嚇了一跳。
  • 泰森號稱是最能打的人,曾被老虎嚇,中國此人偏敢與老虎叫板
    泰森號稱是天下最能打的人,曾被老虎撲倒在地。不過,該老虎是泰森自己豢養的,從沒長牙吃奶時就開始豢養了。也不知怎麼,也許是想捉弄主人,又也許是想和主人玩耍,突然從後面跳起將泰森撲倒了。泰森不敢輕舉妄動,靜靜地趴住,裝死。等老虎鬆開了,這才爬起來,象安撫小孩子一樣安撫它。終於,有驚無險地躲過了一劫。
  • 北京動物園老虎咬死人了!太可怕了!疑因一名女遊客吵架後…
    ,被躲藏在附近的老虎襲擊,造成1死1傷,其中一女子當場被老虎咬死。「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內的猛獸區,遊客可以自駕經過,但是絕對不允許私自下車。」一名知情的市民稱,公園內每天都有廣播,向遊客告知相關事項,沒想到還是有遊客不聽勸告。「兩個女遊客下車後,先後被老虎襲擊。」
  • 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老虎傷人誰之過?
    參考消息網7月26日報導 英媒稱,對於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23日的老虎傷人事件,輿論聲討聲浪一致指向「任性」下車的遊客。但野生虎被關園中供遊客賞玩,私家車獲準入猛獸區,遊客違反規定途中下車,老虎傷人,該怪誰?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7月25日報導,監控視頻顯示,女遊客在自家車行至猛獸區時自行下車。
  • 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老虎傷人女主角:下嘴唇沒感覺
    趙先生告訴記者,鑑於此,他們決定向法院起訴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  「結合調查組8月份出具的這份調查報告,和之前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發生傷人事件後的處理結果來看,我們擔心某些單位或部門有地方保護傾向,所以我們申請由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級管轄,或者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指定非延慶區法院的其他法院來審理此案」。
  • 警方突查一個老虎主題的寺廟景區,推門看到這氣憤的一幕當場傻眼
    據相關遊客以以各個旅遊網站的先關介紹,在這這個景區遊客可以與老虎進行各種「親密」活動:愛撫、餵食、遊泳、遛虎以及拍照留念。據泰國媒體報導,這個以老虎為主題的旅遊寺廟景區堪稱金礦,每年可帶來近300萬美元的營收。至於老虎為什麼這麼聽話,經查證,原來是寺廟裡的老虎被灌了藥,在遊客面前無精打採,眼睛腫脹,舌頭耷拉著,任由遊客玩弄,也不會做出傷人的舉動。
  • 雲南野生動物園老虎搬新家(高清組圖)
    原標題:雲南野生動物園老虎搬新家 4月5日,關在籠子裡的老虎當日,雲南野生動物園6頭老虎從繁育中心搬入散養區,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適應期後,就可以與遊客見面。據工作人員介紹,在繁育中心人工飼養長大的老虎到繁殖年齡後,就會搬到有更大活動空間的散養區。雲南野生動物園是中國十大老虎繁殖基地之一。
  • 八達嶺野生動物園遊客下車被老虎咬傷 專家稱園方不能免責
    可是,當遊客用生命、健康為其衝動付出代價的同時,野生動物園可以免責嗎?猛獸傷人事件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我們又該如何防止悲劇上演? 事件:自駕遊野生動物園遊客中途下車被老虎咬傷7月23日,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內發生一起老虎傷人事件,導致一死一傷,隨著更多細節公布,輿論持續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