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我初到香港的那幾次經歷,常常是遊走在旺角街頭,一份魚蛋,一串牛丸,打發一上午。這個城市太快,一不小心,所有事情都將變得浮光掠影;而自豪於效率與速度的香港人,有時讓人惻隱,或是心生敬意。在這樣一座美食之城,人們午時僅僅得以果腹,晚時又忙於社交,被工業制的食品裹挾著。
十年前,幾位老饕與退休廚師合股創立了一間餐廳,以此來叫板鋼鐵森林下工業化的餐飲業。小號虎食第三期來介紹這間餐廳,「大班樓」。(和大班冰皮無關的啊)
午間時分,看完復聯3首映之後,我們慌忙趕往上環,出站後打開導航,尋尋覓覓,找了些許時間,眼見就要到預約時間,問了街旁店家,才發現轉頭就是大班樓。
▲ 大班樓內飾 簡單素雅
「大班」一詞在舊時粵語語系中泛指「富豪」、「商賈」、「買辦」;而如今的「大班」指的是時代的先行者,這與「大班樓」的英文The Chairman Group也是相互呼應。關於大班樓的傳說數不勝數,如廚神Ferran Adria(鬥牛犬餐廳主廚)讚不絕口;12年米其林要發一星,老闆婉言拒絕…諸如此類,在香港美食圈裡口口相傳。今年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 Asia(亞洲50佳餐廳)大班樓在榜單中名列粵菜最高名次,老闆似乎對這樣的榮譽更加喜愛。
▲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世界50佳餐廳)由英國一家雜誌社創辦,如今已是世界三大美食指南之一
提前三周預定了午市位置,到時,已有幾桌正在用餐,餐廳老伯招呼我們入座,拿起餐牌,我們問起來招牌菜,老伯說:「吶,我們這裡樣樣都好食,樣樣都新鮮,隨便點就好。」大概也只有老字號裡的夥計,如此的自信。「大班樓」的午市提供行政午餐,三道菜和四道菜(港幣$218和$238/一位),我們選擇了四道菜套餐和一壺菊花茶。
老火靚湯
粵菜的精髓在於一個「鮮」,而鮮字最完美呈現的頭把交椅當屬老火湯。湯剛端上來就聞到了奶香,湯料是木瓜豬肉和薏米,料軟熟,湯鮮甜;一口一口,你絕停不下來,一滴也不要剩下。
九層塔辣椒膏炒蜆
「大班樓」名菜之一,九層塔(羅勒)配以牛尾慢熬而成的辣椒膏炒出的花甲,看似平平無奇,當吃上一隻後就停不下來;有些許的辣味但調味中又有一點濃鬱的肉香,花甲新鮮,味道不出挑,但卻很和。
胡椒五香牛舌
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寫到:「牛舌最佳。去皮、撕膜、切片,入肉中同煨。」只要是肉食主義者,無人不愛牛舌,牛舌有牛肉沒有的香味,它並不富含過多油脂,可又有一種肉中的清香。醃漬後的牛舌,小火慢煎烤,放大蔥段與洋蔥一同提鮮,吃時,牛舌上放一根蔥段,濃鬱爽口。
雞油花雕蒸花蟹配陳村粉
「大班樓」頭牌,每桌之必點菜。餐廳每天派人早上六點到魚市場挑選第一手海鮮,從未間斷,只為了能挑選最結實大花蟹,再搭配上廣東順德特供的陳村粉。吃時,老伯會幫忙分好兩份,先吃蟹肉,肉質清甜緊實,絲絲分明,沾汁,可嘗到雞油與花雕的香味。
一隻蟹腿,一口陳村粉,或是蟹吃罷,再嗦陳村粉,酒香四溢,久未散去。
時菜頭抽炒澳洲谷飼牛肉
雖不是頭牌名菜,但依舊保持著穩定的發揮,肉不搶菜味,食材上佳。
桂花枸杞雪糕與生磨杏仁茶
雪糕不失本味,奶香極重,綿密融於口中,配以中老年人喜愛的枸杞,除去味道來說這樣的創意也屬雪糕中的極品,最後以一杯醇香的杏仁茶進行收尾。
米飯與白粥
米飯與白粥本身不算作一道菜,但確是不可缺少的基礎,就好比餐前麵包也決定著西餐廳的基礎。米飯軟硬適中,有一定黏性;粥中放入了銀杏一同熬製,濃稠無比,油香與米香雜糅,如若每天早上都來一碗真的是人生美事,不說了,老闆,再來十碗🙋。
「大班樓」並不推崇使用高檔食材,魚翅、海參、燕窩,並不會出現在菜牌上。只做尋常菜式,是幾人創立之初就定下的規矩,雞有雞味,魚有魚味,這才是粵菜的精髓;這也是隱匿在尋常巷弄中香港食肆的精神,就如創辦人所說:「每一道菜,我們都有自己的想法,做出獨特的大班樓味道,希望大家喜歡。」
只有簡單本味,才能帶給人最大的快樂。
▽點擊圖片 看看往期小號虎食
『小號虎食 vol.2』丨春風微醺吃甜品
『小號虎食 vol.1』丨2017年度深圳最值得前往的9家餐廳
撰文 / Octopus🐙Chien
圖片 / Cherry
本文為MDL idea原創文章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到其他公眾號
點擊[閱讀原文]可直接進入我們的網站
或可以自行進入
octopuschien.design
(正在更新,敬請期待)
—
合作
聯絡郵箱:mdlidea@qq.com
或可在後臺進行留言
我們將第一時間向您回復。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