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宋芸樺、王大陸、劉德華、陳喬恩喜劇愛情片《我的少女時代》
對比大陸的青春片,沒有了狗血的墮胎,卻還原了我與你都有的小回憶,細節拿捏很到位,演員選得好完全不矯揉造作。如果說《那些年》還原了每一個男生的初戀,《我的少女時代》毫無疑問還原了每一個懷春少女青春路上的男神和刻骨銘心的初戀。就像《初戀那件小事》,明明是一件件小事,因為真實,所以美好。對一部從頭到尾偶像崇拜加花痴的青春純愛片,只求真心相映——真實是退而求其次的要求,後半段為了拆散而拆散的設置尤其弱。重新了不少青春片的記憶,比如《藍色大門》《九降風》《那些年》等等。對《追夢人》《小幸運》和草蜢的運用,尤其值得大陸導演們學習,DJ導演真不是放滿120min歌曲就可以當的!一樣是緬懷青春,相比我們的《港囧》《夏洛特煩惱》,對岸的這部電影卻顯得如此摯,善良又可愛。我們電影中那些十分男性本位的思想,其實是蠻猥瑣的,但這部戲則不然,我相信這部電影有顆真正「青春」的心(對比一下它的結局和我們那些所謂青春片的結局,你就會明白)。
成功白領林真心(陳喬恩 飾)因被上司壓迫、下屬吐槽,陷入了少女時代的深深回憶。原來曾是平凡少女(宋芸樺 飾)的真心有著一段爆笑卻有充滿甜蜜的初戀回憶。少女真心曾經暗戀校草歐陽非凡(李玉璽 飾),卻總是不敵校花陶敏敏(簡延芮 飾)的魅力,令她苦惱不已,一次意外卻讓她與校霸徐太宇(王大陸 飾)組成了「失戀陣線聯盟」,他們勢要奪愛,上演了一幕幕生猛、搞笑的青春趣事,而在相處中兩人的情感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若干年後,來到成人世界的林真心又能否重拾初心呢?即使怎樣,還是怎樣,明明是一個退讓似的句式。但就是這種明知不可而為之的心甘情願,才讓這份告白,或許說是告別,如此的動人。年少時的第一次戀愛,永遠才不會是因為那個人有多麼多麼完美。可能一開始會為了校籃球隊的頭號投手尖叫,但時過經年,談及初戀,最後會想起的可能只是那個平時一直壓榨幫忙寫功課買麻醬麵還非要麻醬和面分開的壞蛋而已。
就像真心在書局裡斬釘截鐵地下定論,女生是很複雜的,沒事就是有事,沒關係就是有關係。所以我們也搞不清楚,真正的戀愛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它毫無預警地就來了,然後我們只好甘之如飴地淪陷。初戀情人,才不需要在所有人的眼裡都閃閃發光。只要在,某個瞬間,他頭髮梳得乾乾淨淨,換上一身白T恤,在燈下認真地念書複習,每一次在猶豫的時候都會推你一把告訴你,不會摔倒最好的方法就是別怕摔倒,勇往直前。又或者是她把毛毛躁躁的蓬蓬頭換成簡簡單單的妹妹頭,摘掉反光的瓶底眼鏡,在校會上挺直脊背克服膽怯只想為某人聲討不平,只要有過任何一點點這樣的瞬間,就足夠了。再到後面徐太宇被混混打傷不上學的那段。林真心是怎麼做到需要聽別的同學八卦才知道徐太宇最近沒來學校的。你拓麻之前在他住院那段時間不都一直通電話的嗎。關係都進展了那麼多了。他沒來學校你拓麻會不知道,還一臉驚訝。倆人還強行吵架。
吵完架後,收到了劉德華展板和磁帶。那盒磁帶居然當天晚上沒有聽?!一直拖到歐陽非凡讓你聽,你才聽。你拓麻真的有在戀愛?以及那個劉德華展板是如何在械鬥中完整無損地存活下來的,誰能告訴我?還有那個書店店長前一秒還很和善地叮囑林真心要好好備考,下一秒就因為她碰了展板,衝出來呵斥她讓她別碰?不就是想讓徐太宇牽林真心的手嗎,有必要把店長弄得跟神經病一樣嗎?歐陽非凡在整部片當中都是一個道具,劇情需要時就露一下臉,不需要時就像不存在一樣。根本感覺不到這是一個角色。他和徐太宇完全不像是曾經的好友。後來怎麼就強行和好了,還一起露營。露營時徐太宇和他吐露真心話也極其刻意。以及那一本數學筆記,林真心你拓麻會認不出來上面的筆跡是徐太宇的?!你們倆一起溫習功課了那麼多次,會沒看過對方的字跡?強行認不出。如果說徐太宇在天台那場戲時已經決定了要出國,那接受陶敏敏的告白是幾個意思?當她是玩物咯,玩膩了就扔掉出國。渣。最後。不就是想讓林真心和徐太宇在劉德華演唱會上重逢嗎?重逢就重逢嘛,何必讓她強行買不到票,強行偶遇劉德華。真的沒必要讓劉德華和林真心寒暄兩分鐘。這段劇情 真的 沒有 一點 必要。
林真心在《我的少女時代》中到底摔倒了幾次呢?好像是七次,一次是早上出門摔了個狗吃屎,一次是翹課翻牆狼狽摔倒,兩次在溜冰場,三次是以自殘來讓前超能學生徐太宇忘掉陰影抬頭向前。誒,已經七次了?不對,還有還有,雨中跌倒!那武斷拒絕的姿勢亦如鋼鐵般的紅軍:「不!我沒事!不用扶。」 十八歲的林真心在兩個小時的電影中跌倒了至少八次,我們已經多少年都沒有摔過跤了?不對,看了金馬的回顧我才想起來林真心在跟蹤中踏爛籃球框一次,狼狽滾地一次,再在溜冰場中多摔一次,大約是十次。正常的人類五歲時小腦和腿骨已經基本發育完全,就不怎麼跌跤了。鄰座的少女在林真心摔倒在雨中時重新撕開一包紙巾,「刺啦」一聲在影院中像水中漣漪一樣惹起了更多的刺啦聲,這時,「林真心是不是也得了腦癌」的念頭已經擠佔了我的整個大腦和膀胱,影院中的啜泣聲越來越多,我開始想一個新問題:「為什麼我那麼沒有少女心。」
平心而論,《我的少女時代》不是什麼值得一推的片子,但是也是一部不妨一看的電影。雖然整個電影就是個按照臺灣偶像劇工業標準炮製出來的產品,但總不會三觀不正到跟《小時代》一樣需要人人喊打。對於有豐富韓劇及臺劇觀影經驗的人來說,《我的少女時代》是部好看不累,轉眼就忘,不會增加大腦負擔的五星好劇;但對於理性癌們來說,特別是那種連「十分鐘廣告、十分鐘劇情稀釋+一個狗血梗」都無法忍受的人來說,《我的少女時代》簡直是狗血梗的密集雷區,簡直是偶像劇的史詩,都能當做「臺灣黃金時期偶像劇狗血梗回溯」的資料片供後人考據了。若對以上領域完全無感,趕緊能避就避吧。以免看著滿朋友圈的好評卻踩了雷回家,弄得腥風血雨的,十分有礙觀瞻。
片中校園霸王徐太宇這個角色,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要演出壞壞痞痞耍帥耍酷的個性、與體制權威對抗的桀驁不馴,又要展現對林真心愈來愈深摯溫柔的情感,所以格外讓觀眾印象深刻。這是整段戲最讓人感動的地方。本來以為男孩子漫不經心,其實他處處留心。『女生說沒關係,就是有關係。』你是否有那麼認真地專心聽過她講過的一切,然後又假裝你不是那麼關心呢?其實越不想流露出真性情,就代表你越是想要努力地細細呵護。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得到這般疼惜,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本事,努力地,為年輕時每一句話,付出承諾。『我以後要叫劉德華唱給妳聽。』這當然是一句誇大其辭的玩笑話,但若是認真起來呢? 而飾演少女林真心的宋芸樺我覺得是聰明有天份的女孩,情感、表情、肢體動作....都演繹得很好!很亮眼!
片中對教育權威體制也提出了批判。成長過程中很多師長會給孩子貼標籤,成績好的、順從聽話的...是紅,成績差的、桀驁不馴的...是黑。紅者恆紅,黑者恆黑。永無翻身之日。這方面主要代表的是新的訓導主任全智賢(誰想的名字,太好笑了),代表著:擺明就是要跟這些問題學生對幹的老師,由於片中徐太宇受林真心鼓勵感動,發奮圖強,考出了個好成績。想不到被訓導主任的偏見定罪,你們這些壞學生考好成績必定是做弊來的,而我對犯錯的人嚴懲不貸! 被誣陷誤會是最令人憤恨不平的,林真心仗義策劃了一場伸張正義反抗權威的革命。在成績表揚大會上,先是拉高自己裙子表示不符規定,該記過處分。接著秒懂林真心計劃的歐陽非凡立刻也跳下來說自己考全校第一,其實也是舞弊而來.....接下來幾乎全校都站出來表達對威權的抗議,林真心說:沒有人能定義我們,我們要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頗動容!是一個小高潮。為人師者,你可能是孩子成長路上的重要貴人,也可能因自己的偏見而誤人子弟!不可不慎!!
為復刻重現90年代初期的臺灣社會場景,七龍珠或是北鬥神拳或是灌籃高手的漫畫塗鴉、B.B.Call、去冰宮溜冰、麥當勞K書、劉德華是國民男神.....等。最出色的時代刻劃,其實是一句話:電影開演沒多久,接替轉場功能的收音機先是廣播主持人光禹與聽眾朋友打招呼,頓時間就讓大家回味了一番自己的深夜廣播時間。接著穿越時間,收音機傳來的新聞播報說出『乖乖虎』蘇有朋從臺大機械工程系休學,這完全點出該片為1994年的時代設定。蘇有朋當年休學事件震撼演藝圈,想當年因為小虎隊成員中有這位課業優異的成員,使得當時追星偶像中,許多家長能認同偶像也是能有才華更能唸書,能玩能念。於是乖乖虎背上極大壓力,使得他後來即便以高分證明唸書本領,但沒有力氣念一個沒有興趣的科系。最後因轉系失敗而決定休學。(此處參考臺灣媒體)不得不說,《我的少女時代》拿這個新聞事件當背景既能點題,也能讓大家重新思考當時蘇有朋所背負的異樣眼光。願意這樣用心處理細節,真值得讚揚。
按照青春片一貫的尿性,不是有一個漂亮的女主,就是有一個正在變漂亮的女主。而林真心就屬於第二種,從一開始的黯黃眼鏡妹,慢慢逆襲成了甜美小公舉。 其實打動人的永遠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從故事中看到的我們自己。會暗戀某一男生,卻只能暗暗觀望,只能在每一次他出現的時候,自己暗自心跳,可是對方一無所知。當他靠近,確臉紅心跳的一句話說不出......會和閨蜜們一起到球場為喜歡的男生吶喊助威,會偷偷羨慕收到很多很多情書的漂亮女孩。會在筆記本和鉛筆盒上貼滿偶像的貼紙,會追星追到痴迷,我們也曾是超級真愛粉......會將偶像親切地稱之為「老公」,會集體對學校說「不」,傻得閃閃發光。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我是誰,只有我們自己能決定,自己的樣子。這些不就是我們曾經做過最浪漫的蠢事嗎!! 電影中林真心的平凡是教科書式的平凡,所以像極了普通的你我他。如果說後來的林真心變得有那麼一點點不平凡的話,那一定是因為她遇到了徐太宇。從認識他開始,你的生活會抹上不一樣的色彩。他會帶你嘗試你以前從來沒有幹過的事情,比如說爬牆逃課,天台喝酒,他會告訴你「有的事如果你不做,長大了一定會後悔。」